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荣飞的梦幻人生-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亚洲经济区造成了大多数美国人的恐慌,他们认为日本对美国的威胁甚至超过了前苏联。
  日本战后以模仿西方产品设计起家,迅速降低生产成本,最后反过来占领欧美市场。日本人在六十年代开始在汽车工业中大规模使用工业机器人,将人工失误率降低为零。70年代的石油危机使得美国生产的8缸耗油轿车被日本的省油车打的落花流水。美国的汽车工业基本上失去了抵抗日本车的能力。80年代以来,日本的电子工业突飞猛进,索尼、日立、东芝等一大批电子企业从模仿到创新,很快掌握了除中央处理器之外的几乎所有的集成电路和芯片制造技术,在工业机器人和相对廉价的劳动力优势下,重创了美国的电子和计算机硬件行业,美国甚至达到导弹必须使用日本芯片的程度。一度美国几乎人人相信,东芝、日立收购美国的IBM和英特尔只是时间问题,而美国的产业工人则担心日本的机器人最终会抢走自己的饭碗。
  美国在80年代初实施的高利率政策固然挽救了美元的信心,也严重杀伤了美国的工业实力,造成了日本产品在80年代大举进占美国市场的局面。
  当日本举国沉浸在“日本可以说不”的欢欣之时,一场对日本的金融绞杀战已经在部署之中。
  1985年9月的“广场协议”是第一步。这个协议导致了日元的大幅度升值,几个月之内,日元对美元就由250日元兑换1美元升值到149日元兑换1美元。那次于子苏炒作日元也狠狠赚了一笔,但因为投入的资金总量有限,获利总是有限。
  1987年10月,世界股市崩盘。荣飞一伙人凭着先知先觉做空港股在香港股市上捞了一大笔。但美国的股市却无暇顾及,美国在当年10月股市也崩盘了,当时的财政部长贝克向日本首相中曾根施压,让日本银行继续下调利率,使得美国股市看起来比日本股市更有吸引力一些,以吸引东京市场的资金流向美国。中曾根迫于压力低头了,很快日元利率跌到了仅有2。5%。日本银行开始出现流动性泛滥,大量的廉价资本涌向股市和房地产,东京的股票增长率高达40%,房地产甚至超过90%,一个巨大的金融泡沫开始形成。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货币兑换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将日本的出口生产商打得元气大伤。为了弥补由于日元升值所导致的出口下降的亏损,企业纷纷从银行低息借贷去炒股票或投资房地产。日本银行的隔夜拆借市场迅速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中心。到1988年,世界前十名的规模最大的银行被日本包揽。房地产更达到令人瞠目的程度,东京一个区的房地产总盘子以美元计算,超过了美国全国的房地产总值!
  于子苏正是从这组数据发现了问题。
  “玩什么呢?”荣飞问。也就肯定了于子苏和林业可的判断。
  “股指期货。”于子苏肯定地答道。
  荣飞笑了。因为记忆里国际热钱正是用沽空股指期货将日本股市拉下来的。当然,还有个“日经指数认沽权证”的新型金融衍生产品。
  “估计摩根士丹利和所罗门兄弟公司正在跟日本保险业紧密接触吧?”荣飞没头没脑地说了一句。
  “什么意思?”
  “慢慢给你们讲。现在我们要算算可以调动的资金和手续。你们和荣氏接触了吗?”
  “没有。要拉上荣氏一起干吗?”
  “为什么不?”荣飞对打压日本经济并无反感。日本人欠中国的债实在是太多了,绝难用金钱计算。借机攫取日本人创造的本属于中国人的财富也是件替天行道的好事。道义上的事情暂且隔开,现在考虑的是如何获取最大的利益。仅凭自己的区区力量太有限了。
  “你们立即动身回香港,帮我约一下荣健先生。荣氏的金融交易不是他管吗?我在一周后去香港。同时你们约一下李粤明,现在他手里的上市获得的资金要派上用场了。二个月内我这边还可以调集5000万~8000万的资金。具体方案我们在香港详谈。”
  1982年,美国芝加哥商业交易所最早研制出了股票指数期货这一具有空前威力的金融核弹。股票指数无非就是一组上市公司的清单经过加权计算得出的数据,股票指数期货赌的就是这个清单上的公司未来股票的价格走势,买卖双方都不拥有,也不打算拥有这些股票本身。
  而“日经指数认沽权证”本质上就是一个看跌期权,只有当日经指数下跌到某一水平以后购买者才能获利,从而购买者就有动力去打压日本股市,买的人越多,打压的力量也就越大。
  “你说的‘日经指数认股权证’现在有吗?”于子苏迷惑地问。
  “很快就有了。它一出现边会摧毁日本股市。现在摩根士丹利和所罗门兄弟公司大概已到日本与日本保险公司推销这种在高傲自大的日本人眼里发疯的产品。日本人怎么会相信他们的股市会跌呢?”荣飞笑起来,“美国人给日本下了个大套。他之所以找保险公司是因为它的信用比银行好,保险公司不能不兑现期权,也无法倒闭避债,而银行可以倒闭了事。”
  林业可和于子苏极为困惑,荣飞似乎对一切都了如指掌?这可是他们费尽心力才发现的问题啊。
  荣飞当然无法告知天才的同事事件的真相。1989年12月31日,日经指数达到了辉煌的高点38915点,到1990年10月份股指跌破20000点。
  1992年4月1日日经平均指数跌破了17000点,日本股市陷入恐慌。8月18日再降至14309点。至此,日经指数比最高峰期下降了63%,上市股票时价总额由1989年底的630万亿日元降至299万亿日元,3年减少了331万亿日元,日本股市的泡沫宣告破灭。
  日本股市暴跌后,经济学界把80年代末期日本由股市的狂热造成的过热经济增长称作典型的泡沫经济。股市遭重创后,泡沫经济也就随即破灭。这就是90年代世人所看到的日本现象。
  大批的股指沽空期权终于开始发威。90年1月12日,日经指数顿挫。此后,日本股市暴跌70%,房地产连续14年下降,日本经济陷入长达十几年的衰退。吉川元忠认为,这场灾难的财富损失与二战战败后果相当。
  更有人认为这是国际银行家击溃日本金融与经济的阴谋。吉川元忠所著《金融战败》,仅从书名即可看出很多日本人承认日本在这场国际金融大战中完败。



第三卷第四十五节西湾住宅

  9月15日,西湾小区第一批四栋住宅楼竣工交付用户。在建的八栋住宅楼本来是可以同时交工的,被陶氏安排成了二批,第二批将在年底交付。第一批基本预售出去了,但第二批的192套楼房尚未找到买主。
  第一批的四栋楼中,转给西湾乡中学一栋,这栋楼是按照特殊的政策折价销售给老师及西湾乡的领导们。其余四栋中有二栋半用来安置红星印刷厂过来的职工。余下的一栋半里留了半栋给联投旗下的关系户,这些关系当然都是要花钱的,并不是白送,只是比陶氏预定的市场发行价要低15%。
  荣飞自己留了二套。这是二套面积90平的大两室,和棉花巷的房子相比,结构上做了进一步的改进,一些意见是荣飞提出的,他以棉花巷住户的身份给陶氏设计室的工程师们提了些意见,增加了地下室,实际变成了六层结构了。居室结构更加突出了客厅和厨卫的功能,北阳台直接设计成了厨房,接通了自来水。这些都是后世城市居民住宅中最普通的设计,此刻摆出来却比较超前。
  原想着是给荣逸和荣杰各一套。二人的年龄都不小了,都在谈着朋友,荣杰的女友是北钢托儿所的小阿姨,已经带了来给大伯母看过了。魏瑞兰还给了200元的“见面礼”。而荣逸这回的女友倒是谈稳了,那个娇小美丽显得有些青涩的女孩不知看上了荣逸什么,三天二头来找荣逸,最近来的少了,大概是荣逸去傅家堡打工了的缘故吧。
  如果不出意外,明年二个弟弟就都结婚了。算是送给他们的礼物吧。“前世”家里总不是太和谐,荣飞深感遗憾,既然自己有力量了,尽量弥补吧。唯一不足的是地理位置,荣逸和荣杰住在这里到各自的单位路程都比较远。
  现在还远没有进入轿车普及的时代,一辆桑塔纳竟要17万多,比欧洲市场高出数倍。荣飞根本不考虑为他们解决交通问题,就是装修也不准备越俎代庖,一来风格要求不同,二来必须让他们建立起对生活的责任。躺在别人怀里睡大觉的人是永远不会有出息的,荣飞可不准备管他们一辈子。
  这些都是荣飞从香港回来后需要处理的事了。他的香港之行倒是比预想的顺利,荣氏的金融专家们也注意到了日本房地产市场的异常,但总体判断比较保守,总觉得日本的实力摆在那里,对国际银行家们的超常手段估计不足。待于子苏代表荣飞讲述了对日本股市的看法及预想到了华尔街金融家们可能的手段,荣氏的专家们震惊了。
  “日本的保险公司会与游资对赌?”秦至善是荣飞在荣氏的熟人,有些怀疑最后的布局。
  “换位思考,你认为日本股市会崩盘吗?”荣飞回答了秦至善的疑问。
  股市玩的就是信心。当大量的沽空期权抛出来,对股民的打击可想而知。这些专家们尚未见识国际游资的力量,当几十亿几百亿美元的热钱瞄准某个带着缺陷的金融市场,其杀伤破坏力简直无法用语言形容。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而政治争端不过是经济纠纷的外在体现。研究现代战争史的人如果不将交战各方的经济因素加进去,研究100年也研究不出个名堂。当各国的经济发展达到如此地步,彼此成为纠缠不清的伙伴,用金融战争取代传统的枪炮显然更为高明。这或许是自联合国成立后大规模战争终止的一个主要原因。
  荣之健没有接见荣飞,代表荣氏与荣飞商定进入日本股市“抢钱”的是荣诚和秦至善。商定了原则和各自投入的额度,具体执行则交给了荣氏的金融部。于子苏林业可将代表联投与荣氏金融部密切合作。
  荣诚没有说客气话,但荣氏透漏了他们的实底,他们准备拿出15亿美元来打这场战役,足以证明对荣飞之行的态度。相比联投区区六千万美元的家底,联投确实与荣氏不对等了,考虑到联投现有资金的窘迫和换汇引起的不便以及保密问题,荣诚提出了方案,要荣飞将明华服装抵押给荣氏,作价1亿美元。荣氏提供1亿美元给荣飞,等“战役”结束归还荣氏这1个亿就是了。荣飞接受了荣诚的建议,在香港即与荣诚签署了协议,将刚上市的明华服装抵押了出去。
  金融战争更像是赌博。战争发生在某个或某几个国家与国际游资间。不过一方赌的是国运。另一方是权力的拥有或丧失。资本主义三百余年发展造就了金融大鳄,拥有惊人财富的他们失去了国籍的概念,通过各种金融手段——控制货币发行、操纵利率、制造通胀或紧缩、发明各种金融核弹,来制定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秩序。通过金融战争消除对他们有威胁的对手,普罗大众不过是他们牧场中待宰的羔羊。
  荣诚手下的专家们并不全赞成荣飞于子苏等人的耸人听闻。离开香港时荣飞想,“等八年后亚洲金融危机爆发,香港面临陷落的危机,你们就会感受到国际游资的力量了。”
  荣飞此行的第二个使命就是游说荣氏投资G省的公路建设。临来之前王林将一份正式的规划书交给了荣飞并说明省里同意引入外资修路。荣飞将这份官方性质的规划书留给了荣诚。荣诚在耐心地听完了荣飞关于北阳——北新高速公路的设想及相关政策外,表示愿意认真考虑,那是十几个亿人民币的大投资,荣诚不立即答复是可以理解的。
  将于子苏林业可留下,荣飞回到北阳听到的第一个好消息是西湾的楼房销售异常火爆,不仅首批上市的四栋楼一售而空,预计在年底交付的另外四栋也预定出去了一半多。这次完全是崔虎拍板,没有等荣飞从香港回来就决定预售了。
  客户基本是由西湾乡老师及红星印刷厂职工带来的,没有做任何形式的广告,完全是口口相传。在见证了到手房子的品味后自然去向自己的亲朋炫耀。此时居民对房屋的渴望在经历了几十年福利分房和人口高峰达到一个难以想象的高度,此时的房地产完全是卖方市场。
  另一个因素是西湾小区的定价比较低廉,计算的成本(无征地费)每平米310元,售价460元。一套90平的房子不到5万元。群众会算账,尽管5万块对于普通家庭绝对是一笔巨款,但购置一套舒适超前的住宅还是超值的。
  房地产市场尚未完全放开,不过在G省已有人走在陶氏的前头了。恒运集团旗下的房产公司在临同市销售了第一批私有住房,G省日报还做了正面的报道。陶氏在制定价格时去临同实地考察了恒运的商品房,回来后嗤之以鼻,认为从设计理念到施工质量都不在一个档次。恒运在临同出售的房子售价388元,考虑到北阳与临同的地域差异及房子在面积质量上的差别,陶氏确定的460元的售价算是相当低廉了。
  谷南阳韩慕容等认为价格应当更高一些,提上600元完全可以销售一空。在确定价格前荣飞指示他们在陶氏和荣诚、明华服装北阳公司内部做了个问卷调查,收集上来的意见是支持谷南阳等人的判断的,倒是崔虎这回和荣飞站在了一起,认为600元甚至500元的价格对于一般的老百姓已经相当的高了,他们攒那点钱可是相当的不容易。站到陶氏的立场看,每平米的利润约200元也算暴利了,先不考虑税金问题,八栋楼共388套房子,算下来有700多万的利润了!
  荣飞知道陶氏挣不了那么多钱,因为约三分之一的房子做了优惠处理,但利润不会低于500万是肯定的。扣除掉无偿捐赠的西湾中学和预算之外被荣飞强制追加的关于小区配套设施的追加投资,或许最终的利润不到250万了。重要的是打响陶氏的第一炮,名声闯出来是最重要的,这将为陶氏带来滚滚的财源。而且手头已有两项后续工程,美食广场旁边在红星印刷厂旧址上已经动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