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荣飞的梦幻人生-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生意谈成了再喝不迟。”
  因为大家都饿了,吃饭的速度很快,不到半小时,饭局已近尾声,隆月说到生意,荣飞问毕剑康,“对杜波留夫,你们谁给我介绍介绍?”哈尔滨公司虽然成立不久,但已经和杜氏做成了三笔服装生意,一次比一次大,总计下来出口了约100万人民币的服装,换回了同等价值的拉达牌轿车。
  毕剑康整理了一番思路,“杜波留夫四十七岁,1943年生,梁赞人,其父在莫斯科保卫战中牺牲了,战后母亲带着他改嫁了,因为是烈士子弟,他军校毕业后,一直在外高加索军区服役,去年才退役,退役时是上校。和战友开了家贸易公司,生意对象主要是南朝鲜和咱们。”毕剑康停顿了一会儿,“老杜性情直率,守信誉,对合同的执行时间和内容很重视,对价格却不是很看重,在价格上比较好谈------”
  “本人的情况呢?他生意的伙伴资料呢?他这个公司是什么性质的?注册资金多少?他占多少股份?如你所说,这个人在外高加索军区服役,为什么将生意做到远东?”荣飞追问。
  “本人情况就是这些。他的公司叫金星贸易有限公司,他是股东兼总经理,但董事长另有其人。注册资金按照他给的资料为600万卢布。老杜生意上的伙伴没露过面,但好像有些来头。大事上老杜需要请示他的老板。因为老板曾在太平洋舰队服役,这边的关系熟一些,所以将金星公司开在了海参崴。”
  “杜波留夫的老板叫什么名字?”
  “好像叫叶廖缅科。”
  “二战时苏联有个名将叫这个名字------这个人你们没有见过,对吧?”
  “是的。好像能耐挺大的。”
  “毕经理,你对苏联目前的局势有没有看法?”
  “看法?苏联轻工业产品紧缺------好像什么都缺。”毕剑康感到董事长对自己似乎不满了。
  “杜波留夫有什么爱好?”
  “爱好?”毕剑康思索着,“这个人很热情,健谈,对中国有好感。他的什么亲戚曾参加过解放东北的战争。本人比较喜欢喝酒------”
  “苏联人因为地域的缘故,嗜酒的很普通。”荣飞批评道,“对中国友好?现在我们是在做生意,不存在友好不友好的问题。你的情报几乎没有什么价值。”荣飞换了口气,“设立哈尔滨公司的目的是为开展对苏贸易。做生意的最高境界是利用大势,善用势者,事半功倍。对苏做生意,一定要注意研究苏方的政治军事经济诸多问题,从中发现商机。今天就到这儿吧,大家回去休息吧。”
  一般人不可能一叶知秋。苏联局势的发展变化之快令专业研究者也嗔目结舌,何况一个刚从北阳调来的小经理?回到自己的套间,荣飞很快就释然了,所以等隆月敲门进来,荣飞制止了她为毕剑康的说项,“不,不需要。其实他做的不错。局势基本打开了嘛。我现在关心的是军火交易,不,是我们购买他们军火的问题。你说北京方面会是什么态度?”
  之前曾秘密探讨过这个问题,隆月对荣飞的异想天开感到迷惑,“啊,我看不是北京的问题,而是人家怎么可能将尖端武器买给你一个普通商人?”
  “现在还有点早。再过一段时间就可能了。不过路要先铺。”
  “你简直是个预言家。我爸爸应当和你好好聊聊。”
  荣飞继续,“海军武器当然要靠哈尔滨公司,陆军就看新疆公司了。中亚五国原苏联驻军将是最好的生意伙伴。你不要先联系北京------现在我们的任务是先做好眼前的生意------一般的生意我真看不上,不知这个杜波留夫究竟有多大的力量。”
  杜波留夫是第二天下午来佳木斯的,带着一个助手,一个翻译。一叠声解释自己迟到的原因,请求中方合作伙伴的原谅。毕剑康向“老杜”介绍了荣飞隆月,将联投给苏联朋友的礼物——几箱高档高度白酒赠送给老杜先生,这份礼物让老杜同志眉开眼笑,论酒的历史及口感,苏联人推崇的伏特加即使是最顶尖的也无法与中国这个酿酒历史最长的国家的一般白酒相比,和中国人打交道已久的老杜同志自然知道茅台和五粮液在中国白酒中的地位。他送给荣飞的是一副舰船模型,从外观看像是巡洋舰。送给隆月的是一件黑色的狐皮大衣。
  当晚由毕剑康做东,在荣飞下榻的酒店宴请杜波留夫一行。毕剑康准备了好酒,杜波留夫及其助手充分展示了俄罗斯人豪饮的风范,二两的杯子基本是酒到杯干。荣飞一行中娄晓伟算是善饮的,不过七八两的酒量,根本不是“老杜”的对手。看来每年莫斯科都有因喝醉露宿街头而冻死的酒中仙人不下数百人的报道所言非虚。“老杜”不仅善饮,而且颇为诙谐善谈,席间讲到中苏间的传统友谊更是滔滔不绝。话题基本锁定在三四十年代,荣飞恰好对那段历史比较熟悉,对苏德血战及苏联红军出兵东北不陌生,嘴上附和着老杜的海聊,心内大不以为然。窃认为近代中国近邻,没有比俄罗斯这个扩张成性的北极熊对中国的伤害更大的国家了。满清时期对海参崴库页岛等上百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的蚕食鲸吞不说,进入二十世纪,一手策划了外**立的正是苏联。抗战时期,全世界承认满洲国的国家不到十个,其中就有苏联。所谓友谊,不过是建立在利益基础上的一种需要。当荣飞指出这点时,老杜有些尴尬,解释当时收到法西斯德国的威胁,急需一个平静的远东,所以不能激怒日本帝国。站在苏方的立场看,这样的选择没什么错误。苏军取得莫斯科保卫战胜利的主要原因得益于大间谍佐尔格的一份情报,那份情报明确无误地指出日本人没有北进的打算。这样才使得斯大林放心地从远东调走大批的精锐去保卫莫斯科。
  荣飞第一次和俄罗斯人坐在一起喝酒谈生意,偏偏对方很喜欢谈论历史,不由得神游局外。当四瓶五粮液见底,毕剑康再次为苏联朋友斟满大杯,杜波留夫将话题转回正事,谈起今后的生意来。喝下去足有一斤半的他仍能口齿清晰地谈生意令荣飞大为佩服。
  之前双方进行的基本是实物交换。明华贸易卖出去的是服装,买回来的是拉达轿车,因为捷达及桑塔纳的量产,老式的拉达车销路并不好,至今还有十辆停在北阳公司的大院里。这次与苏方会谈,隆月曾提出不再进口苏联的汽车了,明华的服装在苏联销路不错,金星公司的订单又下了十二万件。但苏方没有美元来支付,仍提出以货贸易,但苏方的货单又不能令隆月满意,对荣飞热衷的对苏贸易也就蒙上了阴影。这次来佳木斯之前和荣飞交换意见,荣飞故作深沉的不做正面回答,而他的表情又说明他已有成熟的方案了。
  “杜波留夫先生,明华贸易在与贵公司的以物易物贸易中蒙受了损失,”荣飞一摊手,“我不想再做这种生意了。你下给明华贸易的新订单无法执行,除非你有硬通货结算。”
  酒席上本不是谈正事的场合,尤其是外贸生意。偏偏杜波留夫根本不在意这个,“可是我没有美元。卢布可以吗?”
  “不可以。”卢布马上就快成废纸了,贬值的速度几乎可以和抗战后期的法币媲美,荣飞的拒绝令毕剑康和娄晓伟松了口气。
  “我们是签了协议的,你们不能违约。”老杜叫道,“否则我会提起诉讼的。”
  荣飞笑了,“亲爱的杜波留夫先生,请不要着急。明华贸易确实与贵方签订了合作协议,但是,请注意这个但是,”一旁翻译的赵浅予忍不住笑了,让隆月狠狠瞪了她一眼。“但是,协议明确规定,每次的贸易需确定品种数量及结算方式。我方需要调整结算方式,不算违约。”
  老杜和助手都喝得有点高了,只有一头金发皮肤雪白的女翻译头脑清醒,不顾规矩问道,“贵方一定有更好的办法是吧?董事长先生?”
  “是的,图154M,可以吗?”
  “什么?你要民航客机?”几乎所有的人都惊问。
  “你要几架?”杜波留夫的神态倒没多震惊。
  “四架。”



第三卷第七十七节风气之先

  154是俄罗斯图波列夫设计局研制的用以取代图-104、伊尔-18的三发中程客机,它是前苏联和前华沙条约组织的标准客运飞机,全设经济舱可载客118人。也是产量最多的俄民用运输机之一。论性能当然不能与波音和空客比,但此时国内民航正处于大发展的前夜,地方航空公司将会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销路是不愁的。关键是记忆里曾有位牛人用日用品换了四架该型飞机,成为哄传一时的佳话。
  听完翻译结结巴巴的转译,杜波留夫和联投诸人的表情一样,没想到荣飞竟然提出如此要求。他当然猜不到荣飞的心思,将生意停留在服装汽车上面,他要给俄罗斯人留一个官方背景深厚的印象,对以后展开的军火贸易大有裨益。
  隆月半晌才反应过来。她的座位挨着荣飞,低声问,“拿回飞机如何处理啊?”
  “没关系,我自有主张。”荣飞对隆月用北阳方言说了一句,然后微笑着对老杜先生说,“今天虽然不是正式的场合,但我们不是第一次打交道的生客了,联投的信誉是第一位的,所以对我的请求不必有所顾虑。就我所知,贵国的图154M型飞机也处于滞销状态。我们仍采取易货贸易的形式,请你们列出需要的商品清单,我们一定在一个月内备齐。”
  “荣先生,你们需要几架飞机?”
  荣飞伸出四个手指。
  “好吧,我们需要商量一下。”杜波留夫的酒量确实惊人,头脑还很是清楚。
  酒席散了之后,隆月到荣飞房间谈正事,荣飞跟她说了自己的设想,G省早有组建航空公司的设想,即使以G省为主的地方航空难以卒成,四架图154也不愁销路。这其实是个双赢的事,国内日用品日益呈现滞销的局面,供过于求已成定局,而苏联由于多年来与老美抗军备,产业结构严重畸形,轻工业水平低日用品匮乏的形势越来越严重。并不是说苏联人找不到卖方,而是中国的商品价格占了极大的优势。我们一方面将国内滞销的商品送出国,一方面拿回了急缺的飞机,岂不两全齐美?贸易是什么?不就是余缺调剂吗?俄罗斯人见识了我们的实力,特别是对他们大宗商品的处置实力,以后对我们的定位就上一个台阶。这也是对金星公司的考验,他们如果找不到路子,以后的军火贸易不谈也罢。隆月随即领悟了荣飞“造势”的意图,但内心对荣飞的决定不是很赞成。这几年明华贸易在资本市场上顺风顺水,挣的利润惊人的丰厚,与俄罗斯的生意未必有多大的赚头。
  “其实我们还是很无奈啊。”荣飞叹息道,“图154是七十年代初开始设计的,就算最新型的M型,和西方主流飞机的差距也不是一点半点。但就是这种飞机我们也造不了啊。武器也是这样------”军工厂生活的履历是他比一般人更了解武器装备的现状和世界一流的差距,“我们得用几十车皮甚至几百车皮商品才能换回人家四架飞机呢。中国制造其实不值得夸耀,中国创造还差不多。”
  “我一直怀疑。”隆月说。
  “怀疑什么?怀疑我们拿不到苏联人先进的武器?”
  “是啊,正规渠道拿不到的东西,我们怎么能拿到呢?”
  “也难怪你这样想。绝对先进的东西,比如战略轰炸机,核潜艇,战略导弹这些玩意一般的商人肯定是拿不到的。但一般的东西未必拿不到。”荣飞不能明说苏联即将解体,叶利钦寄希望于西方的经济援助实际是镜花水月,休克疗法带给苏联的不过是加速灾难。苏军的军费马上将陷入枯竭,特别是驻扎在中亚各加盟共和国的部队更是如此,因为原加盟共和国不再向驻军拨款。苏军,不,应当叫前苏军不得不出售库存的武器来换取军费。否则车臣等武装的大批苏制武器是怎么来的呢?就像在车臣战争中曾给俄军带来巨大损失的针式便携式防空导弹,箭10防空导弹,不好说都是苏军留给车臣武装的吧?按照历史,明年10月,前苏军少将杜达耶夫将出任车臣总统了,高加索局势将趋于失控。大批战术武器将流失,方向各异,只要花钱,一定能拿到一些对我们有用的东西。
  第二天杜波留夫回复荣飞,金星公司可以答应联投的要求,一周内将报出图154飞机的售价,苏方所需的商品在一周内电传中方。中方接到传真后应在一周内将商品的价格报知苏方,在二个月内将第一批,总量为交易额的30%,然后苏方将在收到货物后一个月内交付第一架飞机。具体的交接及验收方式另行确定。荣飞和隆月商量了一下,基本同意了金星公司的要求,只是将先交付的货物比例下调到20%,按照对图154的价格估计,这个20%也是很大一批货物。
  与金星公司的会谈出乎意料的顺利,只用了一个上午就达成了协议,双方共同签署了一份备忘录,双方在备忘录中同意扩大贸易的金额与范围。整个会谈是在融洽的气氛中进行的,荣飞知道此刻的苏联人在外贸方面怕是要当中国人的学生。最令荣飞高兴的是这个结果足以说明金星公司的能量,这让他增强了对苏贸易的信心。
  离开哈尔滨兵分两路,隆月去北京,疏通北京的某些关系。这个协议应当是很具震撼力的,之前恐怕没人会想到用日用品换飞机,当然除掉南德公司的那位老总,荣飞无耻地剥夺了本该属于此人的新闻。飞机落户中国不像汽车那样简单,民航总局那里需要挂号是一定的,隆月还要仰仗老父的作用。荣飞一路回到北阳后,将与金星公司的谈判结果通过程恪上报市里。程恪对荣飞的结果表示惊讶,这有些玩大了吧?
  “日用品滞销是肯定的,组织一批商品出口能带动G省的经济,好处摆在那里,我不相信省里的领导看不见。至于飞机,我省不要还有别人嘛,我坚信只要价格合理不愁买家。”荣飞轻描淡写道。
  好处当然看得见。程恪看了荣飞给他的那份商品清单,确实都是些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