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荣飞的梦幻人生-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格合理不愁买家。”荣飞轻描淡写道。
  好处当然看得见。程恪看了荣飞给他的那份商品清单,确实都是些日用品,甚至包括食品(鱼罐头),“这苏联人怎么什么都要啊?”
  这都是计划经济的恶果。荣飞不想在程恪面前过多的表现出先知先觉,而程恪这个年龄的干部基本都计划经济情有独钟,或者将计划经济当做了社会主义的标志。国家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要好几年,其中未必没有苏联这个失败案例的教训。“程市长,如果可以的话,我想请市政府帮我组织一个招商会来完成这个订单,可以吗?”
  程恪想了想,就商品的种类而言,北阳至少可以提供其中的90%,“我想没有问题。”
  “招商会要竞标。对外贸易最重信誉,其中最关键的是商品的质量。我们千万不能做萝卜快了不洗泥的蠢事。”荣飞对程恪说。记忆里的知识告诉他,对苏贸易很快就因为质量问题丧失了俄罗斯人的信任,连带着国家的信誉也受损了。
  “可以,这是应该的。不过我要请示。”程恪知道省里有组建G省地方航空的设想,现在真的具备条件了。
  “另有一事,”程恪斟酌着话语,“新都的那块地,你还是让出来吧。”
  “为什么?”
  “有人看上了那块地。陶氏手里的工程不少,傅家堡,凤仪桥,高速路,甚至还有黛山。对吧?不必要争这一块地。”
  程恪说的是事实。“我想知道为什么。我们和新都签了协议的。”
  “新都和你很快就是一家了。孟启新绝对挡不住资金方面的诱惑,这个人我是知道的。具体的情况我不想多说,正如你曾经预测的那样,如果国家对福利分房的政策作出调整,房地产将是非常火爆,非常盈利,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退一步海阔天空,你听我的吧。”
  陶氏的力量确实有限,新都搬迁后的改造绝对放在明年之后了,但荣飞必须知道是谁在抢自己的生意,听程恪的话似乎此人很有来头,“我想知道我的竞争对手是谁。”
  “很快你就知道了。荣飞,我很欣赏你的性格和做生意的方法,知道吗?”程恪眯着眼看荣飞,“就像你和苏联的这单生意,开风气之先,做别人不做或做不来的事,这就非常好。风气确实变了,私有经济正在以看得见的速度增长,正在改变着我们这个城市。放眼全国,北阳绝对不是孤例。你能想到的挣钱路径别人也能想得到,我觉得你最擅长的就是开风气之先,听我的,让出来吧。”
  估计是胡友荣或者省里什么人在施压。荣飞想,自己独步北阳的局面怕是要结束了。
  “对了,省里的领导可能会见你,关于飞机的事。”



第三卷第七十八节省长召见

  荣飞没想到省长梁宏在与程恪谈话的二天后便召见了他,地点在省政府。他是坐办公厅派来的车去的。同去的有隆月。
  G省的省委和省府不在一处,省委在安河边上的一幢新建的大楼里,省政府却留在老式的督军府内。老实说,荣飞更在意古色古香的督军府,不过之前他可没有机会进这个警卫森严的大院,只能在院外看着里面的钟楼假山柏树森森。这位督军在民国初建也算时风云人物,主政G省倒是做了许多好事,尤其是在经济建设上颇有值得称道的地方,北阳的军工业的底子就是这位督军打下的,荣飞曾供职的北重的前身北阳军械所就是督军大人建的。这位曾留学国外喝过洋墨水吃过洋面包的督军对古典建筑非常感兴趣,在他主政G省时花大力气建了督军府,其间遍布楼台亭阁,颇得园林之妙。建国后督军府成为G省党政最高机关的办公场所,八十年代中期,省委搬了出去,省政府仍留在这里。
  景色在窗外一闪而过,让他想起了梦境中曾经参观过的中南海。有次部里的朋友给他一张中南海的参观卷,得幸参观了菊香书屋等书中多次看到的仍然神秘的庭院,现在的场景和那次参观有点相同。
  在一栋灰色的二层小楼装饰简朴的会客室坐了十几分钟,秘书将荣飞带进梁省长的办公室。
  窗外的树枝挡住了日光,屋子里光线不是太好,屋子里的颜色偏暗,书柜办公桌沙发都是暗色调。和电视上相比,梁宏显得更苍老一些,头发已经斑白了,可见大人物在公众面前的形象有待考证。这位主管全省经济工作的封疆大吏对于一般的老百姓显然是遥不可及,荣飞一时间有些不真实的感觉。
  “很年轻嘛。耳闻不如目睹。请坐吧。”梁省长从办公桌后转过来伸出手与荣飞握手,秘书给荣飞端过茶。“报备的资料从市里转到省里,很想见见创立联投的传奇人物。”荣飞没有吭气,进入高层的视野利弊难言,却不是他可以左右的,梁宏对隆月说,“你就是隆老的闺女?隆老身体好吧?我在党校听过他的课。”
  “我父亲常说起您。”隆月与梁宏握手,显然他们也是第一次见面。
  目光落回荣飞脸上,“年轻人,跟我说说和苏联生意的事。详细说,不保密吧?”梁宏很随意地坐在荣飞侧面的沙发上,看着荣飞。荣飞注意到省长脚下穿的是老式的园口布鞋。梁宏的态度已经说明了他知道联投的掌门人是谁。
  这是一个意外的机会,荣飞的思绪马上飘到了已经开工的傅家堡开发区,“梁省长您好,联投的一切对您都没有秘密。”他开始讲述对苏贸易的起因和现状,讲到以物易物换飞机,荣飞以为省长会打断他的话问一些问题,但一直没有,梁宏一直在听。一直到他讲完,梁宏没有插一句话。
  “后生可畏啊。”梁宏说,“关于联投的情况我最近才关注,特别是你们在香港和日本的股市投资,很有眼光,很有水平。听说你有一个水平很高的经济研究室?”
  这是荣飞的得意之笔,“是这样的。”荣飞简要汇报了经济研究室的情况和最近的研究课题。
  “民营企业像你们这样讲目光盯住了世界经济的还不多,至少我在省内还没有见。研究成果可否给我一份?”
  “当然可以------”荣飞后面的话被省长打断,“关于对苏贸易的招商会,我建议以省政府有关部门帮你们办,不要局限在北阳------这件事你可以和周秘书联系。”他指指坐在角落拿着记事本的秘书周钦,“小周你跟办公厅说一下,让他们安排一个会。”周钦点头,记录下省长的指示。
  “梁省长,有件事我不知该不该向您汇报------”
  梁宏看看表,“好,你说。十分钟后我有个会。”
  荣飞简要将傅家堡今年的投资建设情况汇报了,没有说别的。
  “傅家堡那边,我会去看。”省长站起来,“谢谢你,希望你能常给我惊喜。不过住宅建设和现行的政策有些冲突的地方,你们要注意学习政策呢。”
  “是,我们一定加强学习。”
  “回去问隆老好,有机会来北阳看看嘛。”
  “是,我一定转告家父。”
  从省府出来,当然第一件事要去市府找程恪汇报,市府还准备开招商会呢。车上隆月忍不住道,“听梁省长的口气,陶氏怕是已经引起省里的反感了。”
  “有人看上了这行生意,怕是有些来头。”程恪带给荣飞的消息隆月已经知道了,“前段我们扩张的是太猛了。现在商品房政策还没有出台,大部分企业连集资房都没有,陶氏的行动必然引起政府的注意。也无妨,顶多打打擦边球好了。”陶氏手里的工程不少,倒不必与那个不知名的竞争对手抢新都的那块地。只是想知道对手是谁更重要的是谁在幕后拆联投的台。想起梁宏答应去傅家堡视察,荣飞又兴奋起来,“今年抓好三件事,第一就是傅家堡,第二是石油期货,第三嘛,就是对俄贸易。其他的我们交给下面办就是。”
  程恪不在办公室,带人去下面视察工作了。电话里说不合适,等到第二天晚上荣飞才见到程恪,将梁省长召见自己的情景汇报了,程恪沉吟道,“由省里牵头组织招商也好,这不是问题。省长没说航空公司的事吗?”
  “没有。这和我无关,即使有规划也不必告我。”
  这是当然,政治家左手做的事不会让右手知道,即使组建地方航空公司,和联投是沾不上任何关系的,除掉那四架尚未到手的飞机外。
  “我省是有组建地方航空的设想,中央一直不是很支持,这次凭空拿到四架图154,省里的筹码就多起来了。倒是傅家堡那边要准备一下,梁省长去了看什么,应当认真准备。”程恪的手指轻轻敲着桌子,“他去不可能不通知市里,但现在我不合适去,明白吗?”
  官场的运作自有其规矩,荣飞不知道也不想知道,这方面他比较烦,但也只能遵循其游戏规则,“实话说,我没有接待首长视察的经验,您是不是派个人指点一下?”
  “这样好,我让曹家康去傅家堡调研蹲点吧。”曹家康是市府新任的副秘书长,原来是河西县的县委书记,春节后调回了市府机关。
  从市府出来,荣飞没有急着回家,让黄天开车在市区兜风,一些事他要好好想想,最关键的是陶氏今后的运作问题。借兴建职工住宅楼的名义搞房地产已经引起了高层的注意,商品房的政策最快也要七八年后才出现,而陶氏已经像放出笼子的老虎,胃口是越来越大了。农机厂搬迁后空出的那块地是以农机局的名义盖房的,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北阳市的夜景越来越漂亮了,解放路新装了路灯,两边的商店的霓虹广告牌越来越多了。城市以看得见的速度在变化着,六年前,和李建光鲁峰等逛解放百货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毕业已经快六年了,这六年里自己忙忙碌碌,不过成绩聊以自慰,已经创立了联投,将五六家朝气蓬勃的企业收拢在联投旗下。六年前,估计想不到自己会被省长召见,也想不到成为市长的无话不谈的朋友吧。
  街角一个乞讨的残疾男子引起了荣飞的注意,真正注意的是拉着胡琴男子身边的女娃,大概就是六七岁的样子,在寒风中依偎在男子身边,情形像是一对父女。他命黄天停车。“去,给那个拉胡琴的100元,让他带孩子回家。”
  黄天领命而去。
  也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家。荣飞闭上眼睛,这种情景几乎成为街头一景了,100元可以让残疾男子领着女儿吃上一顿热乎饭,可以让这对父女本月生活无忧,但不能管更长时间的事。更不可能消除这种本不该出现的令人堵心的情景。
  一直萦绕在心头的慈善计划看来必须抓紧实施了。



第三卷第七十九节风向

  情况很快就摸清了,趁行的是恒运公司。而恒运的背后站着胡友荣。难怪程恪不愿多细讲。
  孟启新对恒运的这手很不感冒,那块地盘是他的,即使他将厂子搬走了,如何使用那块地也是自己的事情,怎么就将“土地开发权”丢了呢?
  “恒运啊?”荣飞翻着下面收集来的资料,薄薄的几页纸,翻来覆去地看了几遍,“陶氏今年的单子已经足够了,明年上半年也够了,让就让给他了。谁让有胡书记撑腰呢。不过老孟,涉及到新都及新都职工的利益,你还是要争一争,他们总得讲理嘛。”新都和联投虽有股份上的合作,但并未正式加入联投,荣飞不能剥夺新都的利益。陶氏的好日子或许已经到头,新都之事只是一个不甚愉快的信号而已。随着一些资料的报备,联投旗下的几个主要企业越来越进入政府的视野,在目前的政治空气下,有多少对私企带着戒心的领导会在联投的发展之路上设置障碍真的不敢想。而且私企的发展会将各级官员的利益深深的纠缠在一起,新都机械旧址用地之争不过是个并不算糟糕的开始。
  之前曾许诺过职工在公司搬迁后解决住房问题,孟启新必须对职工做出解释。从这个角度讲,新都需要和恒运进行谈判。或许政府会做中间人进行协调。
  “已经对员工承诺的东西不能反悔。人无信不立嘛。这是个底线,恒运答应,其他都好谈。”荣飞对孟启新道。
  在联投开始对合股的新都注资后,已经预定了一些短缺的设备,通过明华贸易已经开展的海外业务关系求购组合机床,而且正在寻求购买德国奔驰重车变速箱技术。孟启新现在的心态已经发生变化,荣飞已经隐隐成为他的老板,“是。”孟启新答应一声。
  在元旦酒会上已经承诺拿出一定比例的税后利润进行有计划的慈善事业,但联投高层并未拿出整体的方案。荣飞过问此事后,隆月安排公关部拿出一个应急性质的方案,荣飞一看就否决了。对报来方案的公关部长管德魁说,“这份方案不行。你们这是应付差事。联投有钱也不能这样胡乱花。慈善是一份事业,是一门科学,既要实现回报社会的宏愿,也要取得宣传企业,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的目的。这份计划是达不到这个目的的。必须重来。我建议将目光锁定教育,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教育上的投资是少的,可做的文章很多。赠送西湾乡的那所设施完整的学校就是例子,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你们要先调研,找一些世界知名大企业进行慈善活动的案例来研究,将慈善与企业的经营结合起来。我再说一遍,慈善不是往出撒钱,联投还没有富到钱花不完的地步呢。”
  管德魁已经四十开外了,在联投总部的中层正职中算是比较老的了。他是联投成立时招聘进来的,曾担任过记者,在北阳有一定的人脉关系。当初隆月一定是看中了老管这点。但这种人也有缺点,就是思维已经定型,不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了。听了荣飞的一番“教诲”,老管像小鸡啄米般的连连点头,“荣总,我一定按照你的指示修改这份方案。尽快将修改稿报您。”“那倒不急,我劝你们一定要调研学习一番后再做。”
  拿出10%的利润搞慈善在联投高层并不意见统一,傅家堡实业的傅氏兄弟就明确表示反对。最赞成的倒是出身市井的崔虎。管德魁走后,荣飞沉思片刻,思索这项活动是否开展的有些早了?就自己而言,二十一世纪世界一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