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荣飞的梦幻人生-第2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与房地产业务有关的领导已经通了气,其余人对此基本是外行。陶莉莉投了赞成票,她的理由很简单,联投做贸易自成立以来就没有做过亏本的生意!既然麒麟公司资金缺口那么大,那就让小于去挣钱吧。
  傅春生却提出不同意见,认为房地产是吃政策饭的,如果对海南的情况不明之前根本没听说明华贸易在海南布过局,那么,到处铺摊子的风险就很大。现在联投花钱的公司过了挣钱的公司,除掉麒麟,傅家堡由于饲料厂搬迁及筹建物业、物流公司,也成了吞钱的大户,加上北新那边买下的那些厂子,都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是不是再慎重研究一下?至少要派人去海南做调研吧?
  荣飞很欣赏傅春生的质疑精神,一个班子如果没有了反对的声音,离垮台就指日可待了,“好,老傅一票反对,其他董事呢?”
  林业可不在,魏国禄没来。其他董事都投了赞成票。关于投资海南的决定就此通过。
  荣飞看傅春生有些沮丧,“作为董事长,我必须对副总的反对票表示感谢。副总的反对票表现出董事对联投大额投资的负责精神。根据董事会议事规则,今天投了赞成票的董事将为如果产生的亏损负责。但是,我今天提议,如果这笔投资产生预期或过预期的收益,傅总不为其反对票负责。大家同意吗?”
  “同意。”隆月带头表态。其余董事也举了手。
  “那好,请将此决议记录在案。”荣飞回头对做会议记录的李宁说。李宁目前只是荣飞的秘书,不是董事会秘书,自王爱英到慈善基金会后,董事会秘最~快尚未物色到合适的人选。
  “行啊老傅,旱涝保收啊。”会议结束,崔虎打趣傅春生。
  “荣总是人不是神,你们这样顺着他迟早要吃大亏的。别忘了公司可是咱们大家的。”傅春生郁郁地说。
  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荣飞在大的决策方面鲜有反对意见,尽管他尽力表现出民主。
  第二天于子苏即带人飞海口了。到海口后于子苏动作很快,11月4号,于子苏即在海口注册了富海房地产公司。然后于子苏拜会了程恪提供的关系,这条线的运作是绝密的,只有荣、隆、于三人知晓。到12月底,不计成本的富海公司大约已经拿到了4oo亩地的开权。富海已经联系了几家建筑公司,开始建房的筹备。于子苏惊奇地现,荣飞所说的房价完全正确,因为知晓了荣飞的通盘战略,于子苏征地和建房的开价要偏高一些,拿到手的地段在她看来都是有较强的增值空间。富海先期建房总面积尚不到2万平。对此的解释是于子苏胡编的,她心里清楚,富海在海南只会建此两栋八层的商品楼了。
  11月底,军方欠双龙国际的最后一笔货款到账。统算这笔生意,联投还赔了点钱。因为给苏方的好处费无法计入,军方对此也心知肚明。杨星光将军特意打电话向荣飞致谢,杨星光是有很强保密意识的,在电话里聊了很久却不提与哈萨克斯坦红十月公司的交易一事,只说对荣飞感谢的话,希望荣飞来北京的时候联系他。
  荣飞则与卡布诺、施尔梅及张雄夫、穆朝阳、孟启新一同赴德国,考察订购麒麟公司最后一批设备。等他回到北阳,已经是1991年岁末了。于子苏已经从海南回来,向联投董事会汇报了双龙国际在海南的房地产投资。于子苏当然没有说荣飞布置给她的细节。但保证这笔投资随时可以收回的消息还是让董事们感到放心不少。
  荣飞向董事会汇报了欧洲之行的详细情况,最后一批设备将于明年三月海运送北阳。明年六七月间,麒麟的厂房及办公大楼就基本建好了,将开始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根据麒麟技术工程中心的工作进展,大概明年三月左右可以新车的设计定型工作,随即开始进行模具的制造(一部分大型冲压模具将在德国定制)。
  这回去欧洲,没有给家人买任何的礼品。倒是托人给吕素英定制了一套高级不锈钢轮椅,临来之前他已拿到了吕素英轮椅的主要尺寸。这笔不菲的费用当然是自己掏腰包。
  马上就是元旦了,荣飞安排叶家澜筹备1992年迎新酒会。然后去林恩泽家探视吕素英。林恩泽加班不在,他已经从老家雇来一个远房亲戚照顾吕素英了。
  在林家,意外地见到了好久不见的单珍。从她和吕素英熟悉的程度,知道单珍常来林家。
  “你啥时候回国的?”单珍问。
  “咦?我身边有你安排的线人?”荣飞尽可能在吕素英面前表现出轻松幽默,尽管他知道自己的幽默感很差。面对一个伤残的人,最好不要追问他的伤情,有时候那不是关心,而是折磨。
  “哼,邢芳不会说吗?她可是我的好朋友。”
  “难得,难得。”荣飞笑着说。
  “难得什么?”
  “难得女人也有好朋友。”
  “小瞧人。为什么女人就不能有朋友?”
  “可以,可以呀。愿你们将友谊维持一生。”荣飞笑着说,“元旦厂里放几天假?回老家吗?”
  “休息三天。不回了。过年再回吧。”
  算算单珍已经二十八岁了,成了老姑娘。自平波不幸去世,单珍的婚姻似乎搁浅了。
  “那个谭志忠,结婚了吗?”忽然想起自己曾想为谭志忠和单珍牵红线,当时却不知道单珍和平波恋上了爱。平波如今只留下一道淡淡的影子了。
  “我怎么知道?”单珍奇怪地问。
  或许她本就不认识小谭。
  “你不是又要从北重挖人吧?”
  “嘿,瞧你说的,怎么叫‘又’?好像我整天挖北重的墙角似的。”
  “还说不是?卢总都叫你挖去了。”
  “那是北重不用卢总。如果卢总还是总经济师,他会离开北重吗?说到挖人,我还是邀请你来联投,怎么样?再考虑考虑?”
  “联投待遇好我知道,但北重对我不错。我不会去的。”单珍还是拒绝了荣飞的邀请。
  “你应该考虑荣飞的话,来联投也是不错的。”吕素英说。
  “我没说过联投不好,但我在北重也挺好。”单珍起身给吕素英倒水,“你呢,喝不喝水?”单珍不想对荣飞说,自卢续辞职离厂后,厂里就高级管理人员和工程师以上职称的技术人员(含82年以来统分进厂的大学生)调动辞职有了新的规定。因为尚未搞全员劳动合同,像单珍这样的都另外与工厂签订了一份带有约束性的合同。
  “我自己来吧。”荣飞取了茶几上的玻璃杯,给自己倒了一杯白开水,问单珍道,“你是不是常来啊?这么远,骑自行车吗?”
  “当然,我可不像你是大老板有奔驰坐。对了,你的汽车搞的咋样了?将来我买的话会不会给我优惠一下?”
  “估计上市还得一段时间,或许会失败。你是搞技术的,要知道设计和制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一流的设计未必能造出一流的汽车。我这不是尽量在设备上弥补我们跟合资企业的差距?还有就是熟练工人的培养,我动手太晚了你刚才说优惠?那没问题啊。如果麒麟成功了,送你一辆都成。”荣飞心想,如果历史没有变化,身处北重的单珍要想靠自己的薪水买车怕是难啦。他对单珍保留了一份纯真的同学情谊。说到异性朋友,单珍怕是他信赖的为数不多的一个。
  “那我可不要。你还真是跟汽车有缘啊。还记得你当初在课程设计时搞什么尾气净化装置,这下好了,你的汽车用上你的净化装置了吗?”
  “当然。”单珍的话勾起了荣飞的回忆,恍然十年过去了。


第175节北临高速启动

  李声于1o月中旬终于来北阳新单位市交通局报到了。
  当然是程恪帮的忙。调一个科级以下干部进入市直局办对于程恪不难,即使有胡友荣董维辰的双重牵制也不难。
  之所以选择交通局,主要是在北北高的建设中联投与省市两级交通局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这条g省历史上第一条高公路92年中将竣工交付使用,结束g省没有高公路的历史。
  高管局尚未成立,只是在省交通厅下面设了个高管处,有些临时机构的样子。
  李声是以正科级进入市交通局的。级别确定了,职务却没有定。李声在新疆石油公司是地质处处长,听起来像是处级。但他知道企业的处级很难与政府的行政级别挂钩。来北阳进入政府机关,明确了正科待遇也算很不错了,因此并没有任何的不满。
  家宴是要搞的,邢家全搬到了北阳,十里坡只留下一个邢兰了。仅是邢菊、邢芳和邢彪就每人都请了李声一次,给足了大姐夫面子。
  李声到交通局上班后的第一天,局领导班子即全体出动宴请了李声。在酒席上局长兼党委书记余向高代表局领导及全局同志对李声来交通局工作表示热烈欢迎,也承诺将尽快安排李声实质性工作。
  在家的局领导全部出动欢迎一个新调入的已经奔五十的人,在交通局立即成为绝大的新闻。大家意识到这个李声有着不同寻常的后台。
  国人,特别是政府机关的公务员们思维定势一般如此。
  李声却清楚地知道这一切的背后是因为荣飞。
  李声对调回北阳的一切均深感满意,他和邢梅竟然毫不费力地进入政府机关,女儿也进入高校,生活方面也安顿的非常满意,一年前似乎根本不敢想。
  其实对于仕途李声是不想的,因为今年他已经四十八岁了。
  本来李声的正科级就是一个待遇,但三个月后他被调入市局刚成立的北临高筹备组,有了自己的实质性工作。这份工作听起来好像很有权,因为他被分入工程招标组,担任副组长。组长是市局局长兼书记余向高。
  这个任命令交通局上下大跌眼镜。盯着这个位子的不知有多少,三个副局座更是如此。李声有着强硬后台不再是怀疑,而是铁硬无疑的了。大家想,余局长既然是交通局的党政一把,担任组长是意料中事,但任命李声这个年纪已经不小的“新人”,却包含了太多的内容。
  李声也是如此。任何时候,负责工程招标都是肥缺。
  李声跟邢梅说了心里的疑虑,邢梅感觉到这件事有些蹊跷。
  “听起来不错呀。但你新来乍到,这种好事怎么会轮到你?跟局里推了吧。咱们都快退休的人了,现在什么也不缺,推了吧。”
  “会不会让余局长难堪?”李声觉得余向高对自己很不错。
  “那就去跟荣飞说说。北阳的情况咱两眼一抹黑,高公路是多大的工程,动辄上亿。这里面的水深着呢。”
  李声知道自己来交通局和在局里站住脚的背后有荣飞的影子,于是跑到家里找荣飞问计。关于北临高,荣飞掌握的情况不是李声这个交通局新丁所能比拟的。就李声关于为什么要他去筹备组负责工程招标,荣飞耐住性子将前因后果讲了。
  北临高是省会北阳至g省除北阳外最大的城市临同的高公路,也是g省筹划的第一条高。有关部委的批文都拿到了,但因为北北高的资金筹措跑在了前面,而且对方的来头极大,香港荣氏投资g省这样一个落后的内陆省份堪称奇迹,省里自然不愿放弃这个机会,于是北北高成为省里第一条高公路。
  等北北高的建设临近尾声,北临高便提上了议事日程。国庆后,省长梁宏组织会议多次研究北临高的建设问题,省里成立了北临高工程建设总指挥部,由主管交通的副省长陈建生担任北临高工程建设总指挥部总指挥,省交通厅厅长徐彬、北阳市长程恪、临同市长李永华担任副总指挥。其中徐彬厅长为常务副总指挥。
  具体实施,北临高还是由省交通厅牵头。
  工程最挡手的还是资金问题。最终决定,北临高的建设资金由国家、省、北阳市与临同市四方共同出资建设。除掉国家的投入,其余45的资金缺口要省市两级解决。梁宏省长亲自组织协调了资金分配比例,最终的比例为省里拿7个亿,北阳出4。5个亿,其余的3。2个亿由临同负责。让两个市长当了副总指挥,也是为了落实资金问题。
  临同不同于北新,它的经济实力仅次于省会北阳,煤炭与化工是它的传统强项,尤其是煤炭,绝对是全省第一。因此省里在筹划北临高上马开工时,对临同没有客气,也没有听临同的诉苦,兄弟省市的高建设如火如荼,g省只有一条百十公里长的北北高就能满足吗?而且,设计中的北临高比北北高的等级要高,北北是双向四车道,而北临是双向六车道。
  整个工程预计工期为26个月。距离比北北高多114公里,但施工难度要小于北北,隧道桥涵的数量每百公里比北北少四分之一。全线仅有一座特大桥。
  程恪最难的是资金。按照省交通厅拿出的建设方案,明年四月开工,第一期工程北阳需要拿出2。7个亿。这笔款子需要在二个月内到位,第一笔到位的款子不得低于1。3个亿。
  但北阳拿出小5个亿的建设资金很难。91年的交通投资,市里有自己的盘子,市委常委会已经听过交通局和规划部门的二次正式汇报了。1991年,北阳市将开工建设北阳的外环公路,以缓解中山、解放等几条主干线的压力。环线建设的预算资金高达3。4个亿,如果再上北临高,市里的资金压力就非常大了。
  初步计算,北阳市的资金缺口在2。9亿以上。虽小说就然资金不是一下子拿出来的,但一年年解决2个亿的缺口还是让市里感到压力极大。而且,市里对省里这种“转嫁压力”的办法很有意见,市里的很多人认为,修建高本来就是省里的事,资金不够去向国家要啊?
  省里的任务已下,现在必须面对资金压力了。但这是市政府的职责,第一责任人就是市长程恪。
  讲到这儿,李声好像明白了,“市里是不是让联投解决这三个亿的资金缺口?”
  “联投也不是印钞机。麒麟汽车近几年一直都是花钱的大户。我真拿不出三个亿的闲钱。否则我贷款干嘛?”
  “是啊,银行不会给贷款吗?”
  “市里上马的环线工程有一半的资金于银贷。银行也有规模的限制呢。”
  李声知道荣飞和程恪的关系,自己一家来北阳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