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荣飞的梦幻人生-第2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负跛械木暗愣伎梢孕攀帜槔匆欢味说牡涔省H眯戏嫉热送娴男酥虏S绕涫欠蜃用淼囊咕埃裁岳耄氲角鼗春由�
中午晚上都选择品尝南京的小吃,像牛肉锅贴,炒螺丝,梅花糕,素菜包,煲仔鱼丸,臭干炒芦蒿,蟹饼,小笼包,吃的大家连声叫好。
在酒店订了去苏州的火车票,离开南京的最后一个下午,荣飞带大家游览了雨花台。瞻仰了烈士纪念馆。
雨花台的出名或在梁武时期,“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或许正是立于雨花台上遥望苍茫烟雨中的南京的生动景观。真正使他名扬天下的不是曾国荃率吉字营与李秀成的太平军的血战,而是它民国时期成为著名的刑场,据说这个地方杀了十万人。对现代史极为感兴趣的荣飞自然想看看这个在文学作品中无数次出现的地名,印象最深的是的中篇小说,以孩子的视角观察那个血雨腥风的时代。隔了十余年印象仍极为深刻。
甜甜和常静对荣飞去看烈士纪念馆不解,只是对买了五颜六色的十几块雨花石雨花石感兴趣。
毕竟是成年人,邢菊和邢芳对陈列的烈士事迹深为感动。最小的烈士只有十六岁,完全是未成年人。
“怎么会这样”
“信仰。没有信仰,绝对不会面对死亡如此从容。这些烈士信仰的是**。他们就是为信仰而死的。
“你有信仰吗?”邢菊问荣飞。
“没有。”荣飞迟疑了一下。如果在十年前,他会说信仰**,但此时他不会讲了。
“空山老家有很多信教的人,最近听说还修了教堂。”空山那样贫困的地方也修起了教堂,基督教还真是强势啊。无疑基督教是西方世界的主流宗教,也是西方国家的信仰所宗。
哈格特、卡布诺及新来的还不甚熟悉的马塞洛都是基督徒,尤其是德国人哈格特的信仰极为虔诚,卡布诺就差的多。曾与哈格特探讨过基督教义,对西方科技如此昌明的情况下如何信仰上帝颇为不解。记得曾问哈格特先生,“上帝在哪儿?”哈格特指指自己的心口,用不熟练的汉语说,“上帝在这儿。”他当时虔诚的神态让荣飞感到震惊。
哈格特对他接触到的中国人没有信仰感到不可思议。人怎么能没有信仰呢?哈格特给荣飞普及了基督教义和与文艺复兴期同期而起的宗教改革及引发的成果,让他第一次感到了宗教力量的强大。
基督教是讲原罪的,人来到世间就是要赎罪。中世纪教会的严重**曾动摇了欧洲人的信仰,但按照教义,教会是上帝派驻人间的机构,信仰上帝表达对上帝的敬仰或祈祷上帝的帮助必须经过教会,因此教会掌握了极大的财富和权力。没有制约的权力必将产生**是条铁律,放诸四海而皆准。十六世纪欧洲的教会既是掌握世俗世界生死的机构,也是各种罪恶的渊薮。人们在对教会日益反感甚至厌恶的情况下,宗教改革就应而生了。
这时与南欧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复兴同时,中北欧兴起了宗教改革。新的教义认为作为上帝的子民,与上帝联系不必经过教会,只要自己虔诚信教上帝就会听到你的声音。新教崇尚节俭,反对懒惰和不劳而获,鼓励人们勤劳致富。认为上帝派你到人间就是让你彰显上帝的荣光,怎么彰显荣光?就是勤劳致富,你越有钱,就越受上帝的宠爱。新教的作用是,曾落后于南欧的中欧和北欧经过二百年的发展,经济上远胜南欧,一直到现在都是。至于美国,基本上市新教盛行,乘“五月花”到美国淘金的欧洲人大部分是新教徒。那批人打造了如今最强大的国家。
中国人有没有信仰?荣先生,您的信仰是什么?面对哈格特的问询,荣飞当时无言以对。
就他的认知,中国人是无神论者。尽管他们见神就拜。观世音,如来佛,元始天尊,二郎神,甚至城隍,土地都是他们磕头的对象。但那多是抱了利的目的,谈不到信仰。而改革开放至今,似乎兴起了金钱的崇拜,人们对财富的崇拜无以复加。演绎了完全版的谁发家谁光荣谁受穷谁狗熊。自己不也是其中一员?
直到晚点登上去苏州的火车,荣飞一直想着哈格特的问话。
第三卷第243节枫桥夜泊
第三卷第243节枫桥夜泊
到苏州下车,又是一个凌晨。
从拥挤不堪的火车上下来,雨后清新的空气让人精神一振。与北方完全不同的气候让邢菊赞叹,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苏州看起来倒也一般,比北阳也好不到哪里,就是这空气实在是太好了。
站在站台上,邢菊夸张地做着深呼吸。她的口音在不自觉中改变着,说起普通话已是有板有眼。
火车站一般都是每个城市最肮脏混乱的所在,难怪邢菊认为苏州不过如此。
将鹏鹏架在脖子上,随着拥挤的人流出站,邢菊邢芳常静手里大包小裹,步履蹒跚。在南京虽然以逛景为主,但邢芳她们还是在新街口一带的商场买了不少东西。将本来精干的行囊变得臃肿不堪了。
荣飞心里有熟悉亲切的感觉。梦里与邢芳来苏州,也是一个微明的凌晨,竟有一种旧地重游的感觉,这种感觉比南京强烈的多。
还是采用老办法,让的哥来找合适的酒店。四人拦了两辆出租车,荣飞让司机在寒山寺附近找一家档次高点的酒店,因为那儿是他记忆最深刻的地方。司机说寒山寺在城西,附近也没什么好旅馆,建议他住在人民路,距拙政园,狮子林都近,乘公交,打出租去寒山寺都方便。
和荣飞同车的邢芳赞同司机的意见,荣飞也没有反对。
估计司机都有联系的饭店,熟门熟路地将荣飞一家带至姑苏饭店,甚至下车帮助荣飞一家登记了一个标间和一个套间。荣飞三口住套间,邢菊和常静住标间。这是一家四星级酒店,估计开业不久,硬件设施还算不错。荣飞注意到邢芳根本没有在意套间288元一天的价格。
当初旅游时曾在马路上将就了一晚。为得是省下旅费。当初在南京还算出差,来苏州就完全自费了。忘记了当时自己与邢芳身上带了多少钱了,反正很可怜。吃住都是精打细算,本来还想去上海,算算账后从苏州直接返家了。当时邢芳看玩笑地说,等你的工资涨到伍佰元,我们再来苏州,住最好的酒店,吃最好的大餐
苏州一直在这儿,人却变了。
“不如南京的漂亮。”邢菊在电梯上说。金陵酒店是五星级,在此时的国内绝对是一流的酒店,这家酒店从硬件上就差了点。邢芳姐妹中,邢菊是最会享受的,好在如今凭着现任丈夫常乾坤,邢菊也步入了国内最先富起来的队伍。荣飞站在邢菊身后,淡雅的香气传过来,这绝不是低档香水的味道,妻姐的发夹上的钻石好像也是真货。最有资格享受的邢芳却一直保持着朴素的风格,自己给她买的首饰一样没佩。
将行李扔在房间,荣飞带大家出去吃小吃。在他看来,旅游一是看景,二是品尝当地的风味。二者缺一不可。看景必须看那些独一无二的景点,人造的新景点类似于深圳锦绣中华的就不要看了。至于吃,荣飞的经验是一定不要在酒店,而是要找小吃街一类去品尝。
在荣飞的印象里,苏州的小吃比南京更出色,花样也多。国内只有两个城市在吃的方面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是成都,二是苏州。苏州最著名的小吃街在太监弄,据说那儿曾是清代苏州制造局太监们居住的地方。昨晚从南京上车,大家都没有休息好,早饿了,也顾不得去找太监弄,就在人民路上找了一间看上去干净些的馆子,早餐的花样蛮多,主食多是包子,但花样至少有十种,每人要一份绿杨馄饨。包子各样要了一笼,绉纱,蟹粉,香菇素菜,每种都吃的口齿生香。
“真是太好吃了。不说别的,就是这小包子的味道,北阳没有一家比得上。”邢菊赞叹,“过去觉得北阳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了,不出门就跟傻子一样。”
“三姐,你喜欢这儿可以买一套房子啊。房子很快就商品化了,现在买绝对是最划算的投资。什么时候想来住几天就来,老常的公司上市了,房子一定买得起。”荣飞笑着说。
“要说你最有资格了,你怎么不买?”常乾坤他们几个领导的股份最终还是保留了,数额不大,等过了禁售期,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因新世纪电器上市,邢菊最近恶补了不少股票知识,“听说枣林建材马上要在香港上市,你在其中的股份不低吧?”
荣飞微笑不言。
新世纪电器曾是横在荣飞心里的一根刺,邢菊一直担心荣飞因此与常乾坤生分了,
上午去了拙政园。这是苏州最著名的景点,与北京的颐和园齐名,号为天下园林典范。游人如织,影响了旅游的气氛。这本是无可奈何之事,苏州本为旅游名市,正值暑假之时,家长带孩子来游玩的很多。来苏州不来拙政园犹如游北京不去看故宫。游人一多,情绪就坏,连个安静摄影的机会也没有,只转了中园和西园,东园就没有去。
必须承认拙政园的设计是极为成功的,颇得山水之妙。可见设计者文徵明的眼界之高。在西园的“与谁同坐轩”休息,邢菊指着“三十六鸳鸯馆”对荣飞说,“你说这园子曾是私人的,古人可真会享受呢。”常静进园买了一本介绍拙政园的小册子,对继母说,“什么呀,第一代主人刚死,园子就被儿子输给了别人。”
“真是啊?”邢菊不由得看看邢芳牵着手的鹏鹏,“荣世鹏你老子创业多不容易,如果你大了敢学坏,看我不打烂你的屁股。”
鹏鹏正吃雪糕,被吓了一跳,雪糕掉到地上。瞪着眼睛看着三姨,很是不满。甜甜哈哈笑起来。
荣飞扇着刚买的扇子,喝着矿泉水看着淘气的儿子。鹏鹏有个特点,不愿多说话,雪糕掉了,伸手向母亲要钱,意思他还要吃。荣飞对儿子说,“别吃了,越吃越渴,喝水吧。”鹏鹏摇摇头,继续要钱,甜甜便拉了弟弟去买雪糕。
“这是典型的富二代啊。”荣飞轻轻对邢芳说。
“这小子要是学这个园主人的儿子赌博败家,恐怕不是一晚上就能完成吧?”邢菊对荣飞说。
“何必留着给他败?”荣飞轻轻笑笑,“太热了,我们该回去了。”
“姨夫,你发现没,这里的每处景点取的名都那么有诗意。梧竹幽居,留听阁,浮翠阁太有诗意了。”
“古人学问单一,不免沉湎于诗词歌赋,练字的本领今日肯定是比不上的。你看过《红楼梦》没有?不用不好意思,等你高中过了再看吧。曹雪芹肯定来过拙政园的,写大观园题名,未免没有拙政园的影响。三姐,我们回去吧,实在是太热了。”
南方的热与北方是不同的,因水汽太大,身上总觉的黏糊糊的,很不舒服。在南京时沾了气候的便宜,三天里一直阴雨连绵,来苏州总算领教了酷暑的威严。
本来准备去狮子林,但回到酒店钻进开着空调的房间,甜甜,鹏鹏以及常静再也不愿出去了。即使荣飞对三个孩子描述狮子林的假山多么有趣也无法打动热坏了三个小家伙。于是下午就在房间休息,荣飞在酒店大堂买了一份苏州旅游手册,对着介绍与邢芳姐妹研究了半晌,晚上去寒山寺是一定要去的,荣飞提出的去华西村也得到了邢芳姐妹的赞同,决定明天打车去。还有一个去处就是水乡周庄,距离稍有点远,但可以从周庄直奔上海,倒也不算绕。
对于一直希望“重游”的寒山寺也不能等到天黑,因为旅游手册上介绍寒山寺关门挺早,记忆里与邢芳是在黄昏游览这座因诗文而出名的寺庙的,很想重找那份感觉。
邢菊对寺庙没兴趣,甜甜和鹏鹏跟着三姨留在了酒店,倒是常静跟了荣飞和邢芳,早早到餐厅吃了简单的晚饭,打车去了城西的寒山寺。
如果没有那首诗,寒山寺不过江南一座普通的寺庙,绝没有现在这样出名。他们是临近闭寺进去的,游人已经不多,寺庙也不大,走的也快,对寒山拾得的传说也没什么兴趣。当然,在碑廊里清代余樾刻在石碑上的诗文是一定要拍照留念的,那是一首著名的唐诗,著名到几乎稍有文化的人就可以吟出来。荣飞为常静照了几张相,让常静给自己和邢芳合了影。
出得寺庙,荣飞就那首著名的唐诗提了一个问题,“张继是在钟声中看到了客船的到来还是在客船上听到了午夜的钟声?”
邢芳讲课讲过这首诗,对其背景还是很熟悉的,“中唐诗人张继科场失意,从长安返回老家,坐船夜泊在枫桥下的江中,听着寒山寺午夜的钟声,无法入眠,于是就写下了流传至今的《枫桥夜泊》,不对吗?”
“一般是这么解释的。后来我细细琢磨此诗,还有不解之处。”
“这有什么难解的?”
“就是我刚才的问题。诗人的位置在哪儿?‘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细细品味这两句,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作者不是刚乘船到了枫桥,而是早来了,否则就很难解释‘对愁眠’三字。”
“为什么?”
“那应是个很安静的环境。月光皎洁,江天一色,乌鸦的啼叫传出很远,江上的渔船闪烁着点点的灯火。诗人满腹心事,睡不着,所以才能听见寒山寺三更传来的钟声。如果他是刚乘船来,不存在对愁眠的问题。所以他一定是早来了。”
邢芳琢磨着诗意。
“这就带来了第二个问题。”荣飞接着说,“作者在岸上还是在船上?要我看张继似乎是在岸上,或者说就在寒山寺借宿了,晚上愁怀满腹,出来散步欣赏江景,在夜半钟声中看到又一艘客船驶抵码头”
邢芳笑了,“没人像你这么琢磨诗的。不过好像有点道理。”
“诗史相通,古诗中隐含的东西很多,不只是音韵之美。陈寅恪先生就是以诗证史的高手。从香港带回来的他的文集中有一部《元白诗笺证稿》,第二遍都快看完了,很过瘾。他并没有研究张继这首诗,但我试着琢磨,觉得中间很有些意味。比如夜半钟声,据我所知,寺庙一般在晨间鸣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