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史前十万年-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好像是一种对自己敬畏的事物的一种很高的礼节吧?那么他们为什么对我行如此大礼呢?好像不论古今,还是中外对人或物表达敬意都是下跪亲吻之类的。只是中国人着重“跪”,而欧美人着重“吻”罢了。难道这种礼节在十万年前的“今天”就有类似的了?”
    突然感觉到了脚面上手的轻微颤抖,这个颤抖把张凡虎从公元二十一世纪出发直追溯到史前十万年前的“今天”的思路一把拉了回来。回过神来的张凡虎不禁意间看见四十米外那个最高大魁梧的智人的被闪电烧焦的尸体,突然心中一动:“难道他们以为那个智人是我“杀”的?”想到在闪电之前的一小会儿时间里,“当时这三个智人明显对我不怀好意,可能把我当猎物了吧?他们现在是在请求我的原谅?”
    猜到这让人哭笑不得的但是却很有可能的原因,张凡虎迅速地把他们一把拉了起来。“开玩笑,这可是公元前十万年的智人啊,说不定是二十一世纪多少人的老祖宗,现在居然向我行如此大礼!说不定马上就来一大雷把我劈得灰都不剩又或者到史前百万年去了!”
    张凡虎微笑着把两个智人扶起来后,当看见他传达出来的善意后,两个智人明显轻松了不少,惊恐之色也不见了。张凡虎微笑着拍拍他们的肩,并点了点头。两个智人明显一愣,但马上又回过神来,对他恭敬地笑了笑,露出本来不白但与面部对照却相当白的牙齿。
    在没了紧张感后,大家都相互细细打量。两个智人好奇心显然极重,把矛往地上一插,伸出手来摸张凡虎的曾经白t恤衫,边摸边叽里呱啦地交流。这两个智人真是纯朴得可怕,他们手一直往下摸,从张凡虎的大腿外侧摸到了蓝色短裤脚。张凡虎不愧为一个优秀的动物学家,现在他在想:“在公元前两百万年前至一百五十万年的能人的大脑沟回就与现代人的类似,古人类学家相信,当时他们应该就有一定的语言基础了。现在仔细听这两个智人的语言,发音都是单音子和双音子,这就像四五岁的小孩相互交流一样,短字短句的,几乎没有任何修辞手法,很可能还有病句。”
    又是一丝不安感使他清醒过来,两个智人的四只手居然又试探着又想向上摸回来!张凡虎终于忍不住了,一把把自己的t恤衫脱下来,在夕阳的余晖中,张凡虎健硕的肌肉迎合着非洲大草原的粗犷。两个智人的眼睛居然瞬间就直了——又是四只手居然伸向张凡虎饱满的胸肌!张凡虎略微一侧身,蹲下身体,在脚边一个水较深且清的水洼里用手泼了几把水搓了搓脸,回过头来看见两个智人还愣愣地看着自己,又把肩上的衣服放在水中慢慢搓洗。
    当张凡虎终于听见身后传来了水声,把衣服用力拧干,都平上面的褶皱,回头看见两个智人也洗好了。夕阳照在张凡虎身上,水珠折射着光,让两个智人深深地相信这就是神!低头看看自己,马上失望地撇撇嘴——智人不懂物理学,没人告诉他们:黑色能吸收各色光!
    张凡虎闭上眼睛,面向着暖洋洋的夕阳深深地吸了口新世界的清新空气与原世告别。对两个智人说了这个世界上的第一句话——汉语:“走,回家!”
第三章:荒原首猎
    当两个智人听见张凡虎的汉语四川话时,明显地一愣,但马上就反应过来,露出理所应当的表情。他们肯定想得是:“这就是传说中的神谕或者神语吧。”
    张凡虎已经想好了,为了更好的融入这个原始社会,应该和智人们相互学习语言甚至生活习惯。
    “常言道,水滴石穿,海浪可以吧嶙峋的礁石冲刷得光滑圆润。这一切是无法捉摸的,连他们自己也一点儿不知道。泥埋的嫰芽哪里知道它的成长壮大,它的开花结果,全都依靠清泉的滋润和阳光的温暖?这种催化是看不见的,要等到开花结果时才能分晓。就像母亲小时候对小孩子唱儿歌一样,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就记住了,孩子咿呀学语时并不懂妈妈在说什么,可是日积月累,时间一长就把这些语言全部记在脑子里了,也越来越明白了。这样,语言的力量就显现出来了,它有力量去创造许多。”这是张凡虎高中时期在一本课外书上无意中看到的话,这句话好像是一个英国文学家说的,这些他都记不住了,但是这段话虽然他只看了两遍,但却深深地烙印在了他的脑海里。
    “是啊,美好的语言并不是因为它有多么好的修辞手法、多么华丽的辞藻,因为很多乡间老农的一句话都能让人醍醐灌顶——好的语言只是能引起自己心灵的共鸣罢了。这才是最主要的,这是所有的文学家、小说家一辈子所追求的。”张凡虎心中很平静,他是经历过生活残酷挫折的人。
    “当年我离开战友、军队之后,不是有了一场新生吗?这或许是更彻底的一次吧?”
    暴雨过后的夕阳格外美。在刚才智人抚摸张凡虎的脚面时雨就停了,晚风吹拂着草原,枯草身上的泪、嫩草的汗顺着它们的脊背、它们的脸悉悉刷刷往下掉,但又被大地母亲小心翼翼地收起来。
    张凡虎跟随着两个智人大步地走着。看着这熟悉的草原,张凡虎明白他现在非洲的热带稀树草原。这是有自己独特气候的地区,此地全年高温,分为明显的干湿两季,雨水多集中在湿季。干季的气温高于热带雨林地区,每日平均气温在二十七摄氏度。大致每年五月到十月,大陆低气压北移,这时北半球热带草原上盛行的西南季风会带来丰沛降水,雨量达到惊人的**百毫米,有时甚至超过一千毫米。而且最主要的是,雨水都集中在八月中一两星期之内。而十一月到次年四月,大陆低气压南移,北半球热带草原盛行来自北回归高气压带的信风,十分干燥,形成干季。南半球热草带草原的干、湿季节时间与北半球恰好相反。
    张凡虎是3月去的坦桑尼亚,这时候一年一度的角马大迁徙刚到达这儿,他提前了半月时间到此地,就是为了拍摄向北迁徙的角马群“踩点”,没想到却……
    当三人向前走时,两个智人却径直来到刚才那个被雷劈中的智人面前。张凡虎看见两个智人站在尸体边,看了看不久前还威猛的族人现在却是一具焦尸,看到张凡虎的眼中又流露出了恐惧之色。张凡虎暗自苦笑,这有什么办法?与他们解释自然现象?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张凡虎对他们笑了下,也走在智人尸体面前。这个魁梧的智人起码有一米八三!虽然经过了闪电的“焦化”处理,但身体肌肉饱胀程度却仍然超过稍低一点的那个智人,只是很惨不忍睹:全身的表皮已经全部烧焦,使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焦臭气味,皮内的鲜红的肌肉胀开焦皮露了出来。面部倒是没有什么,在瞬间就被电击而死,所以没有痛苦神色,甚至还能看见在死前那种优秀猎人面对猎物的那种专注与自信。他在部落中绝对是顶尖级的猎手,地位肯定也是相应的高。但是,唉,现在却这么莫名其妙地被雷劈死了,这对这个部落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损失。
    面对着这个状况,张凡虎只能在心中叹息,“唉,我只能说,你为部落家族未完成的事就让我来吧。兄弟,一路走好!”能让张凡虎敬佩的人不多,敬佩这样一个未见过活着的面的智人当然是有生以来的第一人。
    告别了那位不幸的智人,张凡虎用眼神制止了想带走他的两个智人——谁知道他们他们带走他来干什么?即使是要被吃掉,那也不能让族人吃他。张凡虎已经把自己当成了一名尚未见到的智人部落的族人了。“就让他回归大自然吧,大地母亲会好好地安置她的儿子的。”张凡虎这样想到。
    走了十几分钟后,张凡虎发现了一个小土丘,确切地说是看见小土丘上面的紧挨着生长的“夫妻”猴面包树。这是一种原产非洲的神奇的热带树,在二十一世纪还有八种,其中有七种又是马达加斯加岛特有的。
    猴面包树长相极其奇特:高十余米直径却也能长到十余米!比如我国的海口公园内就有颗直径十二米的猴面包树,它的寿命也极长,能活五千年!因为它奇特的长相,于是也有了多个名字:波巴布树、猢狲树、瓶子树等它结的灰白外皮的果实长约三十厘米,粗足有十五厘米,有的重二十千克。
    猴面包树在贫穷的非洲狮相当受欢迎的:嫩叶可以炒、做汤;种子也可以炒。它还是最大的药用植物:叶、种子、皮养胃利胆、清热消肿、止血止泻。可以说内外皆宜,但这不是最主要的,在二十一世纪,我国也可以说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中,城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最多;乡村人的头号杀手则是胃癌!稍微有点常识的人就知道这当然是饮食导致的,但是生活条件更差的非洲人得胃癌的人却极少,这就是因为猴面包树有极好的抗胃癌效果。
    猴面包树之于非洲人就像牛羊之于蒙古。它树干吸水极其丰厚,一株树往往有数吨的水,在野外缺水,只要弄破它的树皮就会甘甜且含有一定营养的树汁涓涓流出。它就是“非洲之神”。
    张凡虎对世界各地的代表生物简直是了如指掌,即使是很稀少、偏门的物种也有所涉猎。这猴面包树的“全身”几乎都被他吃过了!有时是自己在野外自己简单地弄来吃,有事是热情好客的非洲人请他吃的,那种清馨香甜的味道至今还齿留余香。
    知道猴面包树生长特点及非洲气候的张凡虎知道:这两棵树绝对生长不正常!因为对水极其自私的这种树绝对不会与同类在一起分享为数不多的水资源,所以这很可能是动物造成的,有可能是未消化的种子被动物排泄在了一起而生长出来的。虽然这并不是很稀奇的事,但对自己敏感直觉相当自信的张凡虎还是拍了拍两个在前方带路的两个智人的肩,并指了指“夫妻”猴面包树,说:“走。”说完径直向数百米外的猴面包树走去,才走两步就听见后面跟上来的脚步声。
    五分钟后。张凡虎看见这个三米高的土包皱了皱眉,因为这是一个被废弃的白蚁巢,非洲大草原上的白蚁数量及其昌盛——每年吃的草超过了草原上二十余万头斑马的食草量!很多白蚁的巢都有两三米高,而且地下还有数米深!而这个白蚁巢不仅高而且大,像个高三米、周长二十米的大坟包。
    “这很有可能是一个螅剂呙椎某栋滓铣蔡吕葱纬傻摹!闭欧不强涟派厦⒌牟葑邢缚戳丝炊庋孪搿;赝房醇礁鲋侨硕加泻闷娴哪抗饪醇约海欧不⒙ど狭苏飧鲂⊥涟备盏胶锩姘飨拢簿褪峭涟ゲ渴保欧不⑸袂榧ざ叵蛄礁鲋侨嘶邮帧A礁鲋侨似菩仔椎爻迳侠矗尤皇拐飧鐾涟⒊隽饲么蛑毓牡某撩粕」芎芮嵛ⅲ尤幌诺玫ù蟪⒌恼欧不⒁桓鲎萆碓鞠铝送涟《一故窃诹礁鲋侨说姆疵妫簿褪峭涟牧硪幻妗�
    两个智人显然又被张凡虎的这种“大动作”吓了一跳,但当他们踏上土丘顶时,立刻露出了两口大白牙!
    土丘的另一面居然没长草!这其实没什么值得惊讶的,但是在几乎光秃秃的柔软的白蚁土堆上有密密麻麻的梅花——脚印!而在脚印中间有个黑漆漆的洞!
第四章:狩猎!首猎!
    虽然这个洞口直径只有三十几厘米,而且黑漆漆的,但是在三人眼中简直天堂的人口!梅花脚印大大小小的布满了整个洞口的四周,几乎把本来对植物来说绝对算是肥沃土壤的白蚁巢践踏得寸草不生。
    张凡虎一眼就看出,这是中等偏上的犬科动物的脚印:猫科动物的脚印与犬科的脚印虽然都是梅花,但只要仔细看就会发现,这个“梅花瓣”外部有着钝钝的爪印,而因为猫科动物没有犬科动物惊人的咬合力与耐力,爪子便又是它们一种不可缺少的重宝。所以为了更好的保护那锐利的爪子,猫科动物的爪子都是收入脚掌肉垫中的。而犬科动物的爪子就不能伸缩。
    另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非洲的猫科动物都不住在洞里。非洲之王狮子相当懒惰,一天要狩猎的雌狮睡眠时间都在十三小时,更不论十八小时睡觉时间的雄狮了。狮群从来都是大摇大摆地睡在地上,早上和傍晚仰着身体,露出短短白毛的肚子晒太阳;炎热的中午和下午就睡在树荫下。除了精神亢奋的单独流浪的雄象会打扰它们的好梦之外,还没有其他的动物会“狮口扰梦”!而像猎豹、花豹等中型猫科动物都是在树上睡,甚至就餐。
    所以这种爪印在非洲就只有犬科动物,而在非洲的野生大型的犬科动物就只有鬣狗。中型的犬科动物有野狗、黑背胡狼(黑背豺),而这两种犬科动物又只有黑背胡狼才是标准的“模范夫妻”,它们两只共同抚养后代。
    显然这洞里是黑背胡狼一家,黑背胡狼幼体在地下洞穴中出生以后,第一次出洞活动是在发育到第三到第四周的时候,但它们对授乳的母亲有很大的依赖性,直到两月后才断奶。所以现在是两只成年的和几只至少三周大的黑背胡狼!怪不得张凡虎看见两个智人气势汹汹地冲上土丘,听见那轰轰隆隆的脚步声那么激动——如果他不在第一时间堵住洞口,那么黑背胡狼很有可能弃巢而逃。
    看见张凡虎已经牢牢地守住了洞口,两个智人又以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气势冲下来。张凡虎哭笑不得地看着这两个精神亢奋到极点的族人,他们居然拿着长矛就想往里面捅!张凡虎连忙拉住他们。这样当然不行,狡兔还有三窟,犬科动物可比兔子聪明多了。张凡虎拍拍他们的肩,指着洞说:“看着!”这其实是多此一举了,两个智人早已经两眼放光,目不转睛地盯着洞,这让张凡虎觉得他们看得洞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张凡虎用了三十秒迅速地在土丘极其周围五十米范围内查看了一遍,居然没有一个洞!他又冲上了小丘顶,把后背上紧背着的望远镜拿下来往四周“扫视”,在望远镜的极尽范围的三十公里内,居然什么也没发现,只是在东北方约八公里的地方居然有篝火,在火堆周围围着约三十个人,那应该就是族人的聚居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