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道光皇帝-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向侍卫道:“立即将刺客押往刑部,命军机处会同刑部连夜审问刺客,明日将审讯结果奏朕。”侍卫押陈德下去。

那刘尚书会同六部九卿的官员审了一夜也没问出一句。还是绵宁认出了陈德,方知那江红菱、林清不但没死,还在到处串联教徒再图大清江山。绵宁真是又恐又怒又喜。刘权之见审不出口供,只得作罢。

刘尚书来到乾清宫,嘉庆帝还在宫中等候审讯结果,刘权之便把审讯记录上奏,嘉庆看罢,忧心忡忡道:“既审不出,就不用审了,推出凌迟处死吧!”刘权之领了旨意出去。

嘉庆想不到刚刚剿灭白莲教义军,如今又发生了陈德行刺圣驾的事,不由感慨万端:“我大清以前何等强盛,今乃致有此事!”两旁大臣闻听,也都呜咽痛哭。嘉庆终于认识到自入关一百六十年来,大清的江山社稷已发生了巨大的危机。当即颁布罪己诏书,承认自己薄德寡能,但又把主要责任归因于诸臣的玩忽职守、贪黩营私。

嘉庆帝自遇陈德行刺以后,再没有心情去寻那燕妃,只管日日夜夜辛勤处理政事,一心想把大清江山恢复成原先的强盛之势。无奈清王朝此时早已形成积重难返的局面,他又缺乏乾隆皇帝的雄才大略,始终拿不出一个根治腐化和怠惰的药方。大清王朝只能沿着衰败的道路滑下去。

再说那燕妃见皇上多日不到益香园里,便知跟那陈德行刺有关。她是个极有心计的女人,也不去找皇上,怕授人以引诱皇上迷恋女色之话柄,只在园中耐心等待时机。

()

二、难舍难留一段情 第04节

一天,那燕妃忽然觉得头晕,接着又呕吐起来,忙命一名宫女去请御医,御医来到,给她诊了一会脉,惊喜道:“贵妃娘娘不是病,是喜胎。”燕妃一听,心中狂喜,想不到嘉庆皇帝竟能在自己身上留下龙种,该着有此福分,忙叫宫女:“快去奏明皇上。”

嘉庆帝正在养心殿批阅奏章,太监来报:“启奏皇上,益香园宫女有事奏明圣上。”嘉庆不耐烦地道:“可知有什么事?”太监奏道:“那宫女说,燕妃有喜了。”嘉庆帝一听又惊又喜,后妃只给他生了绵宁绵恺两个皇子,如今他已四十有五,想不到那燕妃如今竟有身孕。忙命太监,摆驾益香园。

嘉庆帝出了养心殿,乘上暖轿,带着新任扈从侍卫禧恩和几名太监直往益香园来。那燕妃早候着消息,在门口领着宫娥恭迎圣驾,嘉庆进了房内,拉着燕妃的手道:“爱妃果真有了身孕?”燕妃忙道:“奴婢今日忽觉头晕呕吐,便请御医诊脉,确是有喜。”嘉庆大喜道:“爱妃若能为朕生一龙子,朕就封你为皇贵妃。”燕妃忙跪地谢恩。嘉庆又道:“朕近日忙于国事,没来看看爱妃,该不会生朕的气吧?”燕妃忙道:“皇上万乘之尊,一国之主,怎能为宠奴婢一人误了军国大事。”嘉庆欢喜道:“爱妃识此大理,真是难得。”便命太监传禧恩进来。那扈从禧恩遵旨进来,嘉庆便道:“朕忙于国事,不能常来益香园,爱妃有什么需要,只管让禧恩去办。”燕妃当下谢过圣恩。

过了年,刚出正月,那燕妃果然生下一个白胖男孩,嘉庆皇帝龙心大悦,便带着一班妃嫔和皇子皇孙到益香园来。绵宁也在其中,看到皇室又添后人,心里高兴。嘉庆帝抱着龙子,心花怒放,当即加封燕妃为皇贵妃,又给男孩取名叫做绵忻。随后,又传谕宫中搭台听戏,喜庆三日。

就在清宫大内一片喜庆的时候,林清等人正在酝酿起义.紫禁城外,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再说,红菱、林清看陈德远去,知再难劝阻,只得由他去了。红菱道:“我们就往滑县投李文成去吧。”林清、宋元成点头赞同,于是四人三骑直往东而去。

这日晌午,几人来到滑县,进了县城一看,这儿和太原大不相同,走到街上的人,也一个个都是虎背熊腰,昂首挺胸,十分有精神。红菱骑马来到一卖熟肉的摊前,几个人只顾赶路,还没吃晌午饭。那宝儿在妈妈背后看着热气腾腾,散发着香味的熟肉,便伸出手来叫道:“妈妈,我要吃肉。”那卖肉的壮汉听见,拿起肉斧砍了一大块精肉,用纸包好,塞到宝儿手中。红菱忙取出银子给他。那壮汉却摇手道:“孩子饿了吃点儿,收什么钱。”红菱一听,心中高兴,这地方人有气魄,是个出英雄的地方。便跳下马来,向壮汉问道:“请问兄台,可知有个叫李文成的?”那壮汉打量着红菱母子,又看了看林清和宋元成,问道:“几位是从太原而来吗?”红菱点头道:“是。我们特来投奔李教主!”壮汉忙一拱身道:“在下牛亮臣,得知山西消息后,李教主早就命我在此接应,已等候多日了!几位请随我去。”便把肉摊交给一个伙计照看,去后面牵过一匹马来,上马直往城外而去,红菱等人便跟随其后。

进了大厅,各自落座。牛亮臣便把红菱等人介绍给李文成,李文成便一一问候。林清把他们尚未起事就被官兵包围的事简略说了一遍。李文成道:“几位英雄相助,我们大事必成。”红菱忙道:“还请李教主先说以后的行动计划吧!”李文成谦逊道:“我先提出自己的方案,各位请讨论,加以补充。”便道:“鉴于清廷对白莲教义军的血腥镇压和对白莲教徒的严密防范,我们应改用教名,以避开清廷视线,更好地开展活动。但教义不变,经卷不变。我们已经改名天理教。”红菱等人不禁点头赞同,佩服他虑事周到。李文成又道:“几位来我天理教,可仍为教主,咱们不尊设总教主。教中事务,由我们几位教主共商解决,不可一人独断。”红菱等人听了,暗暗佩服李文成气量过人能成大事。李文成接着道:“我天理教徒现已遍及山东、河南、直隶三省,目前正缺少得力助手分头指挥。几位来的正是时候。三者之中,直隶地处京畿重地,尤其重要。非林教主、江教主亲自担此重任不可。”汪、林二人听他将如此重任交给他们,都有些惴惴不安起来。牛亮臣这时开口道:“李教主,直隶一省固然重要,但目前我们还是以经营河南为本,若是将江、林二教主都放到直隶,岂不是本末倒置。”李文成闻言笑道:“牛先生言之有理,李某只是不忍拆开二位。”红菱、林清一听,红了脸,低下头去。牛亮臣道:“我看还是林教主一人独挡直隶一面,汪教主宋教主就留下,我们重点经营河南。”江红菱听他说得有理,正要表示同意,却见林清低头不语。便道:“李教主。牛先生,请容我们商议一下。”李牛二人相视一笑道:“二位请便。”

红菱拉着林清进了侧室,宝儿一步不拉地跟了进去。红菱道:“师兄,你怎么了?”林清竟已泪流满面道:“我知道李教主、牛先生说得有理,可是我…哦不想离开你们。”红菱被他说得心里发酸,忍不住流下泪水。宝儿好像也听明白了,一把抱住林清的腿道:“爸爸,你不要走。”宝儿自那年喊林清爸爸以后,多年来一直这样叫着。虽然红菱、林清多次要他改正,他却一直不听。林清听见宝儿喊他,便一把把他抱起,亲着他的脸蛋道:“我也不想离开宝儿。”红菱见他们情同父子,不由一阵激动便道:“师兄,眼前我们还应以大局为重,不宜儿女情长。师兄如此喜爱空儿,我就把他交给你了,你可以让他姓林。……”红菱说不下去,哽咽起来。

林清听着“扑通”一声跪在红菱面前道:“师妹尽管放心,我一定像亲生儿子一样对待宝儿。只是师妹怎忍心离开宝儿。”红菱忙把他扶起道:“师兄别这样,把宝儿交给师兄,我当然最是放心,何况我一个单身女子带着个没有爸爸的孩子,诸多不便。”林清忙站起来抱起宝儿,红菱又道:“师兄到直隶可命人去京师打听陈德的下落。”林清点点头。

三人走出侧室,见李文成、牛亮臣正在等着他们,林清忙道:“有劳两位久等。我和汪教主商议好了,决定就按牛先生的意见执行。”李、牛又相视一笑。

第二天一早,林清便带着宝儿和四名教徒启程。李文成、牛亮臣、宋元成等人一直送上官道。红菱怕宝儿哭闹没敢去送行。没有了宝儿,她心里空荡荡的,可是把宝儿托付给林清,她最放心。她知道师兄对她始终如一的情和意,她这辈子都还不清。宝儿在师兄身边,多少能减轻点他对她的思念之情。

林清带着宝儿一路奔赴直隶,沿途都有天理教的教徒接应护送,所以一路顺利,几天过去便到了大兴县黄村直隶天理教总堂,那堂主陈爽、陈文魁等人忙率众教徒出村迎接,林清便把李文成的亲笔书信交给陈爽。陈爽打开一看,才知眼前就是当年山西有名的白莲教教主林清,忙率众人一齐跪倒,口称教主。林清忙命众人起身,陈爽等人把林清迎入聚事厅。

林清第二天便开始管理教内事务,才发现天理教虽然在直隶、京畿拥有一些教徒,但力量分散,势力薄弱。林清一面加强教内管理,一面和陈爽等人四处传教发展教徒,扩大力量。又命和清宫大内有内线联系的陈文魁去京师加强活动,顺便打听陈德的下落。

两天后,林清带着宝儿刚从外面传教回来,陈文魁急匆匆地从京师赶来,一见林清慌忙道:“教主,陈德出事了!”林清大吃一惊问道:“快说,到底出了什么事?”陈文魁缓口气道:“陈德混入宫内,行刺嘉庆帝失败,被大内侍卫抓起来了。”林清忙问:“我那兄弟现在怎样?”宝儿也问道:“陈叔叔怎样了?”陈文魁涕泪交流神情激动地道:“我们的内线太监刘得财亲眼看那英雄被刽子手一刀一刀割去,直到只剩一副骨头了,还怒骂不止。刽子手割完浑身的肉才一刀取了他性命。”林清还没听完便“啊”地一声大叫昏了过去。那宝儿也拉起陈文魁哭道:“你带我去给陈叔叔报仇!”陈文魁一见吓慌,忙上前扶起林清,又命人看住宝儿,这时陈爽也从外面回来,见此情景,赶紧上前去掐林清人中,陈文魁轻轻捶他后背。地了半晌,林清才醒过来,叫道:“嘉庆老儿,俺和你拼了。”起身就往外冲,陈爽等人死死拉住,一面劝道:“教主,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眼下我们还是以大事为重。”宝儿也赶紧扑到林清怀里哭叫道:“爸爸!”林清抱着宝儿哽咽道:“孩子,记住要学好武功,长大为你陈叔叔报仇。”宝儿点头道:“我一定苦练武功。”林清往四周一看,众人一个个义愤填膺,怒吼道:“为陈英雄报仇!”

陈德的死激起了教徒们对清廷的强烈仇恨,林清抓住这一点,以激起人们强烈的反清情绪。直隶天理教在林清的直接领导下,发展很快。河南李文成、汪红菱两位教主来信,赞赏林清取得的成就。但是红菱基于数次失败的教训,反复告诫林清要继续潜心发展势力,不可轻举妄动。红菱怕师兄担心自己思念宝儿,就没提到宝儿。

林清深知师妹用心,便为宝儿改名林宝儿。他一面潜心发展力量,一面精心传授宝儿武功,那林宝儿又天资聪颖,勤学肯练,武功日渐长进。光阴茬苒,日月如梭,转眼又是十年过去。林清因日夜操劳,额上已爬满了皱纹。林宝儿这时已长成威武高大的青年壮汉,他已尽得林清武学,做了教中的一名堂主。林清已将天理教发展到遍及直隶全省和京师。就连清宫大内也有几十名教徒。只待河南、山东义旗一举便可直捣京师,推倒清廷。

那河南方面,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形势已是蔚为可观,新近又有离卦教首领冯克善带万余教徒来投,更是如虎添翼,李文成见时机成熟,便遣使各地,召集各地教首到滑县谢家庄共商反清大计。

林清接了李文成书信,便星夜赶赴河南,到了谢家庄,各地首领也都陆续到了。那李文成、江红菱、牛亮臣、宋元成。冯克善等人坐在大厅当中,厅前各地教主按次序坐好,林清一见,真是人才济济,群英满堂。众人见林清来到,纷纷施礼,林清忙一一还礼,李文成便请林清在上首,林清推辞再三坐了下首。

李文成见人已到齐,便先讲了各地天理教发展的形势。那牛亮臣便站起道:“牛某夜观天象,有星射紫微垣,主兵象,将要大动干戈。”众人一听,齐声道:“只要教主一声令下,我等万死不辞。”

李文成便和众人一起商议起事的具体事宜。经过长时间的讨论,最后决定,由李文成先在滑县发动起义,河南、山东。直隶同时举起义旗后立即直趋京畿;林清则在京师城内响应,与李文成等各路起义军里应外合夺取京师,占领北京城。红菱则负责河南义军和林清的联络。那牛亮臣则当厅占了一卦,决定酉年戌月寅日,午时正是吉时,故以嘉庆十八年九月十五日午时起事。

那嘉庆皇帝眼见着大清王朝日趋衰败下去,便一心一意要重整他先祖传下来的家业。看看已过了八月中秋,便决定带王公大臣到热河举行一年一度的秋弥大典,重振当年八旗子弟的威风。

嘉庆帝便命大内钦天监择定吉日,带着皇子皇孙、王公近臣浩浩荡荡赶赴热河,四天后抵达木兰围场,次日起行围,这天正是秋分,嘉庆帝的兴致格外好,围猎直到傍晚才结束。皇子皇孙,满蒙王公,亲近大臣等纷纷到嘉庆面前献猎;八旗官兵则在原野上陈列猎物,论功行赏。夜幕降临时,原野上点起千堆篝火,野餐开始了。嘉庆则在行宫黄幄中举行盛大宴会,宴赏蒙古王公、贝勒贝子等,直到夜深才散。嘉庆有些疲劳,却无睡意,他由绵宁陪着步出行宫,观看夜景。篝火已经熄灭,只有星星点点的残火余烬忽明忽暗地闪烁着。天上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变天了,乌云布满天空。夜格外黑。突然山风挟着雨星扑面打来,绵宁伸出手去,感到有雨点落下,便请父皇进行宫休息。嘉庆看看天道:“这雨来头不小,一时怕晴不了,只好减围了。你明天和三皇子先回京去吧。”绵宁答应着,同时听见雨声由远而近,接着是一道闪电和着雷鸣,大雨倾泻而下。

次日,见雨稍歇,绵宁和三弟绵恺便率一百来名护从辞别父皇赶回京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