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好父母好孩子-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面对这发自心灵的呼唤,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一致同意这位同学担任小队长。从掌声中,这位同学听到了同学们热情的鼓励:“你能行!”当时,他激动得哭了。上任以后,他工作得很出色。
学校大队部还作出一条规定:如果哪位同学到了五年级还没有当过一次干部,可以到少先队大队部申述并自荐,由“组织安排”适当的岗位,保证让每个同学都有平等的表现机会。用校长刘永胜的话说:“让每个人都能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为上表现‘我能行’,情感上体验‘我能行’。”
假如,你是一个队干部,你愿意主动“辞职”,把自己的职位让给没有当过干部的同学吗?
假如,你的同学在某个方面有了很大进步,甚至超过了你,你能真诚地向他表示祝贺吗?
再假如,面对一个缺点比较多的同学,你能主动跟他交朋友,寻找他身上的闪光点,给他爱的鼓动吗?
我想,你一定能做到。
你知道怎样给别人爱的鼓动吗?
请跟我做:把手里的东西放下,脸上带着微笑,目光充满热情,先鼓两下掌,再鼓三下掌,停顿一下,高声喊:“嗨,嗨!”然后有节奏地再鼓三下掌,伸出大拇指,高声喊:“你真棒!”
告别“我不行”……快,飞走吧!
“我能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在困难面前说一句“我能行”,真要勇敢地战胜“我不行”才行。
我在《中国少年报》的《做人与做事》专栏中开辟了“我能行”教室,设计了两个小人物:“我能行”先生和“我不行”先生。我们一直提倡,让同学们跟“我能行”先生交朋友,和“我不行”先生告别。
1999年暑假,中国少年报社和中国文化扶贫委员会在鸡公山举行了“手拉手共话祖国50年”夏令营。这次夏令营,令同学们最难忘,也最觉得有趣的活动,是和“我不行”先生告别。
那天,是夏令营的最后一天,我们让营员们在一张纸上写下自己认为“做不到”的事情、最害怕的事情和自己的弱点。
每个同学都绞尽脑汁地在纸上写着,谁也不让别人看到自己的“秘密”。写完以后,他们按照我们的要求,把这张纸叠成了小飞机。
我们把同学们带到营地“志气楼”二层的阳台上。
“让我们面对天空和营旗,大声喊:‘我不行’先生飞走吧!”我对同学们说。
“‘我不行’先生飞走吧!”
“‘我不行’先生拜拜了!”
“‘我不行’先生别再回来了!”
……
同学们大声叫着、笑着,“放飞”了手中的纸飞机,也仿佛赶走了自己的怯懦、不足。
飞机很快“着陆”了,80多架纸飞机“停”满了营地。
“把‘我不行’先生装进棺材!”我又发出命令。
同学们蜂拥跑下楼,把纸飞机“残骸”一个个地放进“棺材”……一个大纸箱。
当夏令营的营旗降落的时候,营员们面对着营旗高喊:“我能行!”
突然,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大作,雷声一阵紧似一阵,暴风雨来临了。这场山雨来得急、下得大,大风把营地旁边的大树也都刮倒了。
城里来的这些孩子从来没有见到过这么大的风雨,但他们没有畏惧,而是高喊着:“太好了!”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就是“我能行”先生。
大雨过后,小雨依然淅沥下着。我们忽然想起了那一箱可怜的“我不行”先生。待我们冲出去寻找它们时,“‘我不行’先生”号飞机大部分已经真的“飞走”了,只剩下二十几架了。
我们仍然如获至宝,把它们抱了回来,并一张一张地打开看。
“今天,我要放飞我的‘我不行’先生,我没有勇气在公共场所露面,我要放飞它!”
“告别我的马虎、胆小、怕累、怕热。”
“让‘我不行’先生飞离我吧!”
“过去,我胆子很小,知了叫一声都会被吓一跳,腿还直发抖,做什么事都不行。‘我不行’先生,咱俩告别吧!”
“怕黑、怕虫子……请让我所有的缺点都随着飞机永远离开我!”
“我的缺点是:挑食、怕登楼梯……我把这张纸折成小飞机,希望它能带着我的缺点越飞越远,飞向远方,永不归来……”
……
夏令营结束后,一位女孩的妈妈给我打来电话说:“我的女儿一回到家,就兴奋地告诉我,她的胆小自卑都跟着‘我不行’先生飞走了!”
直到如今,只要我听到有孩子说“我不行”时,我的眼前就会出现那次放飞“我不行”先生的情景。我想对他们说,假如你也和我们去了鸡公山,参加过“放飞”活动,你一定会相信,你心里的“我不行”先生早已经被暴风雨冲走了。
“我能行”不仅仅是一句激动人心的口号,而且是对自己价值和能力的体验,有了这种体验、这种认识,才会产生自信。从小自信“我能行”,长大了你才有可能去创造人生的辉煌。
怎样才能做到“我能行”呢?北京崇文区光明小学的同学们总结出了8句话,很值得借鉴。
相信自己行,才会我能行;
别人说我行,努力才能行;
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
今天若不行,争取明天行;
不但自己行,帮助别人行;
能正视不行,也是我能行;
相互支持行,合作大家行;
争取全面行,创造才最行。
4.让孩子喊出“我能行”……写给爸爸妈妈
今天的孩子是新世纪的主人。他们“行”与“不行”关系到中华民族未来的命运,关系到21世纪人类的兴衰。
因为,一切技能的培养都在于让孩子觉得自己行。一个人今天学什么,明天学什么不是最要紧的,关键是要掌握学习的方法,要会学习、爱学习、有信心去做事。
许多孩子常常说“我不行”。这种意识有两个来源:一是源于自我,叫做自我意识;二是源于他人,叫做外来意识。有些家长自己就总觉得自己孩子不行。一位男生给“知心姐姐”写信说:“我想学游泳,我妈妈说,你不行,你从小体弱,下水会淹着的!我想学炒菜,我妈妈又说,你不行,会烫着手的!我想学骑车,我妈妈说,你不行,会摔着的……不行,不行,我什么时候才能行?”
这位妈妈看上去是十分爱护孩子,实际上是在害孩子。要是老对孩子说“你不行”,慢慢地,孩子就觉得自己真的什么都不行了。“我不行”在孩子的头脑中一旦扎下了根,孩子就会变得对做任何事都没有信心,会觉得离开了父母和老师寸步难行。
所以,首先只有父母相信孩子能行,孩子才能觉得自己“我能行”。
在学校,孩子会参加各种比赛,之前家长要鼓励他:“爸爸妈妈相信你一定能行!”如果孩子输了,哪怕是最后一名,家长也要鼓励他说:“敢去参加比赛就是好样的!”让孩子赢得起,也输得起,帮助孩子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
一个人的潜能是相当大的。美国一位数学家认为:人的大脑神经元总数在100亿到140亿之间,因此人一生中大脑可记忆的信息量,相当于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书容量的3~4倍,而这家图书馆的藏书是2000万册。所以,孩子的学习成绩一时上不去,我们做爸爸妈妈的不必太急躁,要耐心启发,只要你相信孩子能行,他就一定能行。
现代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曾经说过:“天下没有不行的事。自幼我们便是打这‘不行’中锻炼出‘行’来的,这叫‘练行的’。凡事总要有信心,老想着‘行’。要是做一件事,还没做就担心着‘怕不行’吧,那就没有勇气了。”
主宰命运的,是勇气,是自信,而这种勇气和自信要从小培养。当“我能行”成为一种信念,随着时间悄然沉淀在孩子心底的时候,他们就会真正成长起来了。
5.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
……写给孩子
一个小学生曾经认真地问我:“一个人要怎么样才能快乐?”我告诉他说:“帮助有困难的人。”“为什么呢?”他问。我说:“助人为乐嘛!”他笑了,说:“那只不过是个词语。”我说:“不,那是真理。帮助别人的确是一种快乐。”
“助人为乐”这四个字,蕴涵着人世间最真最美的意义。“助人”为什么会快乐呢?因为可以从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生存价值。由于你的帮助和付出,使别人的困难得到解决,把别人的不方便变成了方便。这是一种成功的体验,你一定觉得自己“还有点用呢”!正像大文学家歌德所说的那样:“你若要喜爱你的价值,你就得给人创造价值。”
受助的快乐
一个满怀着爱心的人,能够随时发现别人的困难,并且能把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当做自己的责任。能够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人,是一种幸福。
一次,我独自赴云南丽江地震灾区采访。那时,我骨折了的右脚刚好,又拎着一个笨重的却没有轮子的箱子乘坐飞机。不巧的是,上飞机时需要在停机坪走上一大段的路程。我走几步,便停下来歇歇,还在担心着刚刚好了的右脚。
“如果有人帮我一下就好了!”这个念头刚刚从我脑子里闪过,我耳边就传来一声关切的问候:“你需要帮助吗?”说话的是一位文质彬彬的年轻人,一定是走过我身边时看到了我的困境。
我心里一阵感激,不由自主地坦白说:“我需要帮助!”
这位先生二话没说,拎起我的箱子就朝飞机走去。来到机舱门口,他又问我:“你在哪一排?”
“23排。”我回答。
于是,箱子被放在23排的座位旁边。而我连句感谢的话都没有来得及对他说,这位先生已经穿行在机舱拥挤的人流中了。
在这次旅途中,“你需要帮助吗”一直在我耳边回荡着,心里也有一股暖流在流淌着。我想,如果每一个有困难的人,都能听到这样温暖的话语,得到及时的帮助,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变得多么和谐啊!
这件事,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我想,快乐的人生不就是在帮助人和互相帮助中体会到的吗?于是,“快乐人生三句话”里“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成为最重要的一个内容。
助人多快乐
“助人为乐”,说起来简单,但要体味到“乐”却并不容易。这种习惯要从小培养,这种心态也要从小体会。
人们常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在你心灵这片土地上,从小播下“助人为乐”的种子,长大后,就会关心别人的疾苦,多为他人办好事,体验到人生的快乐;如果种下“自私自利”的种子,长大后只会注意自己的事,怎么能在社会上有所作为,又怎么能获得快乐呢?
现在,社会上流行这么一句话:“有困难找民警。”可是,在北京第一师范附属小学六(2)中队里,同学们常说的一句话是:“有困难找子贺。”
子贺就是六(2)中队的中队卫生委员周子贺。周子贺长着一个大大的脑瓜,耳朵和嘴巴也是大大的,看上去一副憨憨实实的样子,他对人、对事、对学习也确实有那么一股实在劲儿。“我能行!”“我来干!”“我帮你!”这些话他常常挂在嘴边。
班里总有一些爱丢三落四的同学,不是今天忘了带这个,就是明天忘了带那个,十分影响学习。起初,好心又细心的子贺常多带上几件同学们爱忘了的东西,借给他们用。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周子贺做了一个“子贺万能袋”,放上同学们常用的钢笔、铅笔、橡皮、尺子、毛巾等,真是应有尽有,为同学们解决了不少问题呢!为了让那些爱忘事的同学也养成好习惯,子贺在每件东西上都要写上一些“你又忘了,刮你鼻子”“下次要记得带上哟”等等非常有意思的忠告,慢慢地,同学们也就记住了,丢三落四的毛病也改了。
周子贺最爱干的活是午饭时为同学们分饭菜。热腾腾的饭菜一端进教室,子贺就拿着饭勺,你一勺他一勺地分起来。看到同学们狼吞虎咽地吃着香喷喷的饭菜,子贺心里甜滋滋的。可是,轮到子贺吃的时候,饭菜早就凉了。有一次午饭吃的是红烧排骨,一人一块。班里有个挺能吃的同学,几口就把自己分得的那块吞了下去。接着,他又眼巴巴地看着菜盆里剩下的排骨。可是,菜盆里只剩下一块排骨了,那是属于子贺的。“给,这儿还有一块!”子贺看到这个同学还想吃,就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那块排骨也让了出去。虽然子贺没有吃到香喷喷的排骨,只能一个劲儿地咽口水,但他心里却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高兴。
周子贺同学把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当成自己的快乐,所以他就比别人更快乐。同学们喜欢周子贺,选他当上了北京市崇文区的“十佳少先队员”。
周子贺的故事让我们明白这样的道理:你把最好的给了别人,就会从别人那里获得最好的回报。你帮助的人越多,你得到的也会越多;你越小气,就越一无所有。
手拉手交朋友
在“手拉手”互助活动中,许多同学已经尝到了助人的快乐。一句“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使许多同学变得爱帮助人,从此有了新的朋友,而且生活得更加愉快和充实。
河北唐山韩城镇的陈欣同学说:
我这个人最讨厌别人要我帮助,有人要我帮助,我要么把他赶走,要么不理他。前几天,老师留的数学作业有点儿难,一个同学来问我,我忙闭上眼睛,不说话。他又问了一声,我听了,眯着眼,有气无力地说:“走走走,我还不会呢。”那位同学不高兴地走了。
开始,我认为这样做很“聪明”。但前些天看了《中国少年报》,我才觉得自己是一个“大傻瓜”。因为我这样做,没人会和我交朋友,等我请求别人帮助时也没人会理我。于是,我改变了心态,乐于助人了,我的朋友多起来。从中,我感受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
13岁的邓丽莉,是江苏武进市湖塘桥实验小学六年级的学生。由于家境比较富裕,丽莉从没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和困苦。因此,1995年暑假的经历成了邓丽莉难忘的记忆。
那年,邓丽莉参加学校的“手拉手考察团”,到了安徽大别山区金寨县希望小学。当她到“手拉手”朋友詹洋家做客时,她震惊了。詹洋家的房子是用泥土和茅草建造的,屋里黑洞洞的,除了一张破旧的桌子,再没有一件像样的东西了;同岁的詹洋长得又瘦又小,个头比自己矮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