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大民国-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命令西北边防军各军立即执行。同时赵书礼还给宋远等将领分别密电,告知他们奉系势大不可力敌,让他们迅速退防张家口休整。
    这是赵书礼在离开绥西后,首次以通电的形式发布命令,军中之人很多根本不明白己方军中的暗流,也没有觉得不妥,只是觉得没能进北京城十分可惜。宋远在暗中探察了几个师长的口气后,发觉他们都很支持赵书礼的命令后,觉得赵书礼的影响还是很大,遂收了心中的小九九,布置撤兵事宜。
    9月初,西北边防军主力大部退防张家口,一部回防绥远各地。
    而没人注意的是,脱欢的骑兵却滞后,拖在队伍的最后。
    而当骑兵队伍进入张家口后,宋远接受了脱欢的建议,来一次入城式,借此检阅三军。他带领三军仗打到这个份上,虽然没有能够进入北京城,但是占据了绥远察哈尔两个地盘也算是有成就了,他有资格检阅三军享受崇拜。
    ······
    张家口古代曾是草原民族和农耕民族势力交汇之地,战争时是军事重镇,而和平时候则是贸易要地。有清一代,边患消除,这里的作用也就仅剩贸易了。清末,俄国商人已开始在张家口出现,随后英、美、法等过商人纷纷到张家口收购皮张和羊毛,张家口逐渐成为陆路大商埠,“百货之所灌输,商旅之所归途”,年进出口白银以千万两计。张家口的皮毛在国内外影响日益扩大,号称“天下皮裘,经此输入海内,四方皮市经此定价而后交易”,乃为誉满中外的“皮都”。
    贸易的发展让张家口非常繁荣,程度远胜包头归绥等地。
    9月5日这天,张家口同样热闹非凡,不是因为贸易,此时北方战争刚刚结束,也仅有一些大胆的商人开张而已,市面上还很萧条。热闹是因为大军检阅,只见宋远贺粹之等一批高级军官纷纷登城,而城门下则是一队队的士兵排着整齐的队列,扛着步枪威武不凡的迈入城内。十数万大军入城,耗时不菲,五个小时后才行将结束。
    排在最后同样是骑兵,等他们跨马雄纠纠气昂昂的走进城门的时候,宋远已经没什么精神注视大军了。可是突然宋远听到一阵雷鸣般的声音,循声望去,大惊,突然颓坐在地上,贺萃之宋邦荣等人赶紧扶他起来。
    可是两人却发现黎行恕正在快步往城下跑去,不仅生气道:“老黎你玩什么名堂,快看看宋副司令怎么了。”
    黎行恕这才发现了宋远的异常,犹豫了一下,神情激动的道:“怎么你们怎么没看见吗,赵司令回来了!”
    “什么!”
    “哪里?”
    两人几乎同时惊呼道。
    黎行恕指了指楼下,两人抬眼看去,果然发现赵书礼正在骑兵部队的簇拥下,穿着显眼的红色裘皮大氅行走在士兵的队列中,跟各个中下级军官甚至是士兵一一握手亲切交谈着。
四十四节 贷款(1)
    看到了赵书礼,宋邦荣和贺粹之也兴奋了,跟黎行恕一样,他们两人心中对赵书礼是抱有感激之情提拔之恩的,几年前他们不过是保定军校小小的学生而已,而如今无一不是手握数万军队的高级军官了。对比他们的同学,三人赫然发现他们竟然是混的最好的。
    因此一发现赵书礼,虽然宋远颓坐在地,他们怎么问也问不出什么,但是他们还是决定下城墙去见赵书礼,于是三人搀扶簇拥着宋远一路下了城墙。下了城后,宋远能自己走了,整理了下着装,长吸口气反而走在了三人前面,大步走向赵书礼。
    “属下宋远/黎行恕/宋荣邦/贺粹之见过司令!”
    三人到赵书礼身边,不约而同的敬了个军礼,同时铿锵有力的说道。
    赵书礼正跟几个营级军官热烈交谈着,见到他们到来,回了个礼,然后满脸堆笑,高兴道:“哎呀,我可算见到你们了。礼毕吧,对了快跟我说说这次战争的事情,你们打的太漂亮了。”
    宋远沉着个脸,其他三人倒是颇有兴致想要开口,赵书礼却突然说让他们到营中再说,几人不疑有他,跟着赵书礼在骑兵的护卫下往骑兵营帐走去。赵书礼对几人非常礼遇,让给每人一匹马,并且还把自己的马让宋远来骑,说是他是大功臣。
    此时已经到了晌午,入城式用了太多时间,一进入大帐,宋远突然说要给赵书礼接风。赵书礼则说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听听他们战斗的经过了,接风可以不着急,然后让脱欢去准备一些饭菜,说委屈几人先压个饥。
    吃过饭后,宋远还好,黎行恕三人却是谈性大发,从出兵归绥,一直讲到南口僵持,到居庸关降俘,再到欲入北京,滔滔不绝一连讲到了月亮爬上天际。这时候一个护卫走进门,在赵书礼耳边耳语几句。
    赵书礼随即打断他们的讲述:“好了,各位将军,该说的都说了。本人现在有一个决定要宣布,我这次途经北京呢,跟张作霖打点好了,送你们去陆军大学在深造深造。”
    “这——”
    三人多少都有点不太愿意,毕竟他们现在已经身为高级军官了,还去军校学习第一放不下身份,第二呢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军队。
    赵书礼没有说话,可营帐大开,走进来一队荷枪实弹的士兵。为首的是一个年纪轻轻的军官,他是骑兵团长,名字叫做巴特参军已经七年了,当年他参军的时候才十二岁。
    “各位将军,请交出你们的武器,奉司令军令,西北边防军骑兵第一师,八团团长巴特将护送各位前往北京。”
    “这,这,这,司令这是为什么啊!”黎行恕三人有些不能接受。
    但是宋远却平和的卸下了自己的佩枪,站起来敬了个礼,表示服从,三人虽然不解,但是也照做了。
    “好了,去学习是为了将来更好带兵,去吧连夜就去吧,不用回去收拾了,你们需要的东西我已经准备好了。火车站上已经有一列车在等你们了,明天你们就能去报到了。”
    三人在军队的护送下悄悄的走出军营,不知道他们心中是怎么想的,赵书礼却跟前后脚进来的脱欢了解起了情况。
    “士兵没有异动吧?”
    “没有,今日宋司令几人一来,我就下达司令的军令,告知众士兵,大军驻扎为防意外,夜里宵禁任何人不许出军营一步,威灵着斩。我们的士兵一向军纪严格,倒是很服从,没什么怨言。至于其他的,他们并不知情,我们行动的消息根本没有外泄。”
    “这就好!记住让你的人护送好他们几个,既不能让他们出了事,也不能让他们跑了。”
    “放心吧司令,这次挑出来的都是绝对忠心且精干的士兵,都是我亲自训练和挑选的。不过司令我有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说!”
    “是!这几人中,黎宋贺三位师长恐怕没有二心,据我所知他们对宋远司令的行为并不知情,宋司令所有的命令也都是假借您的名义发的,并且他们也没有跟宋司令有过什么密谋之类的。”
    脱欢这是在给三人求情了,赵书礼却摇摇头:“小心为上!就委屈他们一下好了。”
    第二天在收到他们已经进入陆军大学的电报后,赵书礼才松了一口气,这次的行动太险了。脱欢的一直驻扎在外蒙的骑兵部队算是出了大力了,也是他翻盘的最大筹码。相对于宋远等人,赵书礼对脱欢这个蒙古人,和那些蒙古骑兵赵书礼反而绝对放心。因为他知道脱欢不像宋远,他没有自立的实力和条件,又面临着日苏两大国的压力,还有乔巴山势力的骚扰,他只能选择依靠内地,依靠赵书礼。
    当初赵书礼发电让宋远暂代司令一职,全权负责绥西军事,宋远也第一时间给外蒙骑兵部队下了调令之时,嗅觉敏锐的脱欢立马嗅到不同的味道,他没有当即给宋远复命,反而是第一时间联系上赵书礼,想要听取他的意见。脱欢知道,他是蒙古人,即使到了内地,也不会被宋远这些汉军将领当做同类人的,他选择牢牢跟最上层站在一起。
    脱欢的这个举动,让赵书礼也打定主意信任他,并且利用脱欢布置了这次密谋。先是让脱欢军在撤退的过程中拖慢脚步,然后赵书礼借机进入军中,又让他给宋远提议举行入城式进行胜利庆祝。当广大官兵齐聚一堂之时,赵书礼这次突然公开身份出现在众人中,接着借口听取战斗经过,把几个人诓骗到自己严密守卫的营帐中,一下子就掌控住了局势。最后以把三人调离军队结束。
    第二日一早,赵书礼频繁下令,让军队调防。
    先是五万嫡系军队迅速回绥远各地,接着对杂牌军进行整编,按照军中将领原本职位高低,把十多万杂牌部队改编成了八个师。接着频繁会晤各师军官,上到师长下到班长小兵,杂牌军的军心也算稳定下来。他赵书礼终于重掌大权,然后就打算要回绥远了。可是却被几拨秘密拜访的人物给缠住了,一直耽误到了九月下旬才得以回到包头。
    其中第一拨是苏联人,还有跟他们一起前来的西北军中的一个将领——宋哲元。他们来是要求赵书礼将收编的冯系西北军归还冯玉祥,并且要求允许这些军队从察哈尔绥远的地盘上通过,直到甘肃。
    冯军这次打散了,大部分被收编,但是最后仍然有上万残兵通过大同地区突围到了陕西,然后又跋涉到了甘肃,帮助驻守这里,有一师兵力的刘郁芬,彻底清除了甘肃境内的杂牌武装。此时冯玉祥已经从苏联归国,当即又命令甘肃的国民军向陕西进发,解除直系军阀刘振华对西安的围攻。此时防守的是国民军二军和三军的李云龙、杨虎城军,他们本来驻守河南,当军阀联军击败国民军后,他们退入故乡陕西。同时国民军另一部井越秀驻扎在陕北的榆林等地,另外陕西还有原国民军邓宝栅等军,当冯玉祥把直系刘镇华赶出关中后,四下连接,冯系终于又掌控了陕甘两省地盘,死灰复燃了。
    苏联人此时看到重新崛起的西北军大喜,不但大力支持,给枪给弹,同时积极联络跟他们有过约定的赵书礼,希望赵放回收编的数万冯系部队。
    但是时逢乱世,好不容易扩充的军队,赵书礼又岂有还回别人之理。自然没有答应,估计冯玉祥也猜到了这点,给宋哲元有过受命,赵书礼一拒绝,宋哲元又退一步希望赵书礼可以把西北军中的军官放回去。这些军官也都是宝贵的财富,冯玉祥治军严谨,又很重视军官的培养,他的军中时刻带有教员,帮士兵扫盲教授文化知识,因此他的军中有一大批虽没有上过正规军校,但却颇有能力的部将,对于这些人赵书礼着实舍不得。可是转念一想,这些人跟随冯玉祥日久,虽然困苦但却不离不弃,冯的势力才能越来越大,即使自己强留这些人在这里,恐怕也不会有什么忠诚。便忍痛答应了宋哲元,不过告诉宋哲元,他只能带走那些自愿跟他走的人。接着赵书礼还答应帮宋哲元一个忙,那就是帮助现在正驻扎在大同附近的韩复榘石友三两个师通过绥远到陕西去跟冯玉祥汇合。当初这两人在冯军崩溃前,投降了阎锡山,并且还倒戈阻截西撤的西北军同僚。可以说把叛徒行为做彻底了,但冯玉祥一回国,在他的召唤下,加上阎锡山这个老抠对韩石两人确实很苛刻,于是两人在冯不计前嫌的承诺下,又决定归冯了。
    赵书礼趁着宋哲元接应韩石两人西去的时候,立即行动起来,把新收编的军队大部调回河套地区,同时开始在军中大肆活动宣传,定下了一个政策,军中不管是士兵还是军官,如果愿意把家人接到绥远居住的,赵书礼不但给路费,而且答应每户家庭都能分到土地,士兵五十亩,军官一百亩。这些收编的军队,成员一大部分是从陕西当年跟随冯玉祥和胡景翼出来的,后来又驻扎在直隶河南一带,又收编了一些直系军队,因此成员大多是河南陕西和直隶(河北)籍士兵,而这些地方都靠近绥远,移民方便。加上这些人本来就是贫苦的陕西地方出来的,或者是常有军阀混战土匪林立的河南和直隶出来的,因此当兵之时大多是抱着当兵吃粮和赚军饷的目的的。可到了军中后,不但军饷不能按时发放,甚至连饭都吃不饱,家中本来就是贫困之家,此时得知了赵书礼的许诺,颇有心动者。
    赵书礼不但承诺,还付出实际行动,当第一批百来人同意移民后,立马每人发放十个大洋,并且给他们发了士兵证书,盖上西北边防军司令的关防大印,让他们回乡接亲人到此,然后立马给予土地。
    等一个月后,宋哲元再来到赵书礼军中的时候,他面对的情况是,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士兵回乡去了,至于还来不来说不好,宋哲元也不关心,反正他只能带走军官而已。可当宋哲元游说劝说众军官的时候,却遇到了相当的困难,并不是每个军官都愿意跟他走的。尤其是中下层军官,他们加入冯军时间还短,对冯的感情也没有那么浓烈,加上一百亩土地也是个不小的诱惑。而中高层的军官就好一些,一来他们跟随冯日久,是冯一手带起来的,感情很深,第二对于这个级别的军官一百亩地也没那么大的吸引力。最终宋哲元带走了大多数的营级以上的军官,连级有三分之一跟他走,而排级的军官却有八成选择留下,班级的军官基本上都不走了。
    这个结果宋哲元还算满意,当即带着这些军官,又从赵书礼这里得到了两万支步枪和一千万弹药的援助后,火速回陕西去了。
    宋哲元是第一拨拜访的人,而第二拨呢是日本人。
    他们是来谈贷款的事情的,当初答应了日本人修筑铁路后,赵书礼提出了贷款两亿日元的要求,日本人嘴里说的好,可是走后就不在提了,似乎这事压根就没有发生过,当绥西财政困难,赵书礼催促的时候,他们也推脱开去。
    此时他们却主动来提贷款的事情,却是因为另一件事,东北的石油。
    东北开采出石油后,赵书礼跟张作霖会晤期间,把消息传给了东北整府,东北整府一知道,日本人也很快知道了,并且闻风而动,当即积极起来派人前往油田区秘密考察过后,得出结论这是一个储量巨大的油田,足够供应整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