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大民国-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来自从赵书礼宣布出兵后,不管是塞北的报纸还是南京方面的报纸,都纷纷谴责起了西北军。南京是一直在谴责的,而塞北一般比较中立,此次塞北军的行动影响了他们的观念,老实说塞北的报纸有个毛病,十分排外和自我,甚至不知不觉中,产生了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塞北整府他们自己可以骂,但是一到对外的时候,他们却会众口一词的对敌方猛烈抨击。当然也有一些或者哗众取宠的,或者就永远扮作民主斗士站在整府对立面的报纸,会发出不和谐的声音,但是这样的报纸显然田子华不会去选择购买。
    田子华买的这些报纸多是言辞激烈的,对西北军从上到下数落了个遍的,尤其是很多报纸跟南京大报相互转载,隐隐构成了一道舆论统一战线。其中最让塞北军士兵有感触的是,报纸上报道了西北的灾情,百姓多有饿死卖儿卖女成为常态,同时透露出塞北支援西北的救灾物资,通通被冯玉祥用作了军事方面。也有南京的报纸报道中央给西北灾民募捐了大批善款,只等冯玉祥愿意放弃非法的武力行动,就可以用来救助西北百姓,又发出冯氏认清大势,不要做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呼吁。
    这些报道看后士兵们心里实在不是滋味,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塞北的新移民,而且大多以前家境困苦,否则也不会移民了,因此都非常理解没有土地的农民的心酸,对比自家以前的境况,对西北百姓充满了同情。
    见到报纸宣传起了作用,田子华趁热打铁,反复在军中宣扬,塞北军此次出兵的目的,他不讲大道理,只说冯玉祥倒行逆施,塞北军完全是为了解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西北老百姓。同时告诉大家,冯氏久居西北,才导致了西北的困苦。歌颂西北的历史,什么长安自顾地王都之类的辉煌等,中国人向来看重自家的身世,历史上的荣耀正是西北人心中的一个骄傲。此时扯出了历史上的丰功伟绩,对比西北的现状,很是蒙了一大批人,甚至隐晦的表示西北的穷困也是冯氏造成的。又给士兵们大讲了冯氏的背景,说冯氏本来就不是西北人,而是河北人,他军中的军官也大多来自河北,所谓西北军完全是有西北之名,而无西北之实。这个说法当即就把冯氏西北军跟西北地方划清了界限,算是解除了士兵心中最后一个顾忌,让他们觉得他们此次进兵西北,不但不是对祖籍的背叛,相反是解救家乡百姓于水火,在这样的伟大美好愿望之下,他们热情起来才怪呢。
    听完参谋的细说后,李三江立即做出了一个决定,把田子华掉到了总司令部,临时任命他为宣传部长,负责此次战斗中所有的动员工作。并且把原本的军乐队,以及由一些支援女学生组成的宣传分队都交到了他的手中。
    田子华算是找到了专业对口的工作了,仗着自己评书的功底,把军乐队和宣传组织起来,打起了思想工作的攻坚战。不停的游走在各支部队之间,先是奏乐伴奏,女学生们唱起一些马屁诗人们写的赞美塞北富庶人民安居的歌谣,当大家听着熟悉的曲调正沉醉间,突然乐曲一变,唱起了一些哀伤的歌曲。这时候田子华就出场了,用非常有诱惑力鼓动性的语调,开始悲秋伤春的为西北百姓惋惜,又引导性的让士兵不自觉的回忆起自己家的过去和现在,最后才告诉大家现在是到了解救西北百姓的时候了,相信他们塞北军一到西北,百姓的苦难就能结束。同时信誓旦旦的表示,西北的百姓是欢迎塞北军的,甚至是盼星星盼月亮的盼望着塞北军早日到来···
    总之田子华的鼓动效果就几个字:成功了!
    比之大千世界,人就想一个个微粒,在做着布朗运动,谁也无法预知这微粒下一步的运动轨迹。或者遇到一股水流就能徜徉大海,脱离约束,或者只能一辈子浑浑噩噩下去。这股水流就是一个个机会,但是未必每人都能看的到,或者注意的到。田子华也是一个微粒,这次军队的士气低落,就是他运用才华的一个机会,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他抓住了。田子华用自己的鼓动能力帮李三江解了心忧之后,很快得到了新的任务,李三江排他在大军前活动,为大军铺路。
    军队沿着黄河前进,到了中卫,这里已经到了山区,只能沿着河谷前行。到这里后兵分两路,一路继续沿着黄河逆流而上,向甘肃攻击前进,另一路直接南下沿清水河往宁夏大城固原进发。大军所过之处,老百姓夹道迎接,颇有一番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气势。这全都是田子华能力,当然这些老百姓虽然未必出自自愿,有些是当地整府看清大势,在马鸿逵的联系下表示了顺从塞北军之后,按照田子华的要求组织的。有些百姓则是田子华亲自活动的结果,毕竟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能找到整府的,对于那些沿途的小村庄,小山寨,则是田子华亲自去游说他们,甚至用金钱引诱。目的不外乎是让路过的士兵感到自己确实是正义的,同时做这些的时候,随军的记者会拍照,然后写新闻稿送到后方,这些都是宣传。
    成功做了这些事情,田子华自己都对自己很满意,他也很喜欢这份工作,但是他却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做的这些事情,竟然都惊动了赵书礼,当甘肃战局稳定后,被召回塞北嘉奖了一番还得到了一个新的任命,当然这是后话了。
    赵书礼之所以会注意到田子华,也是事出有因的,军队的士气问题不仅困扰着李三江,同时赵书礼也颇为头疼。当塞北宣布出兵的时候,当即有不少人向他表示反对,尤其是一些西北军的老人,带头的就是第一军中刚刚升职为旅长的赵登禹,他负责组建一个特种突击旅。就是原先陈驰打报告建议的死士旅,不过赵书礼没用这个名字,觉得太封建了。赵登禹带头带了几个西北军老军官,其中甚至有几个团长,围堵了塞北军总司令部,当然没有用武力,而是集体跪在司令部门前。
    对这种行为赵书礼是不会妥协的,要是因为战士的意愿就随意更改高层的作战计划,因下而上这是本末倒置,更何况此例一开,等于树下了一个坏榜样,以后当军队不满意的时候,岂不是可以随意干涉威胁整府吗。因此他严肃处理了这几个军官,先是暂停了职务,然后关起了紧闭。同时军队按照计划开拔,丝毫不允许耽误。
    不过对这几个军官,空军倒是很有兴趣,朱斌侯几次上门给他们说情,希望把这批人调给他们空军。赵书礼听取了朱斌侯的意见,颇为动意,但是这些人的紧闭他是坚决不会取消的,至于到时候怎么调动,必须得等紧闭期过了在讨论。
    正是因为这些事情,赵书礼在得到了李三江做的有关田子华的报告后,才那么的上心。也因为这次事件,他觉得军队的思想工作是那么的重要,中**队不是西方军队,有历史悠久的随军牧师传统,因此思想工作必须有专门的人才,通过了解田子华的表现赵书礼看重了他。
一百三十一节 战局变化
    杨永泰实在是太佩服蒋价石了,就在蒋价石做出力促东北军入关的决定没多久,战局就开始发生了对中央军极为不利的变化。
    西北军突然间发了狠,一夜间摸掉了十几个据点,然后大量渗透,中央军那里见过这种战法。只能在白天利用武器又是,机枪大炮加上空军轰炸来弥补,可是西北军似乎摊牌了,不顾惜伤亡死战不退。白天是中央军的天下,夜晚就是西北军的天下了,不管是多高的营寨他们都如履平地,即便是那些有城墙的县城,外面就是有护城河,也阻止不了他们,西北军的精锐近战队员,比如什么手枪队之类的队伍,竟然都是受过游泳训练的,更何况现在河南正在闹旱灾,很少有护城河是有水的。
    同时南方也不安生,桂系在得知北方反蒋后,当即宣布加入了阎锡山组织的中华国民军海陆空军——也就是反蒋联军,任第一方面军。然后李宗仁不顾广西境内还存在大量的中央军势力,与张发奎的军队联合起来,按照反蒋联军的部署,兵发湖南图谋湖北。并且进军顺利,很快占领了长沙平江等地,很快逼近了武汉。
    本来北方就是蒋价石这次作战的重点,他亲自坐镇津浦陇海两路铁路的交汇点徐州,而何应钦坐镇粤汉铁路重镇武汉。但谁也没想到南方的李宗仁竟然决心如此之大,冒险孤军北上,但即使他们逼近武汉后,中央军也没有在意,他们对武汉有信心,只要能坚守住,桂系必然不战自溃。可是战争的变局太大,谁也无法掌控,就在这时候,突然冯玉祥发飙了,发起了总攻。
    一番猛攻后,开封失守了!
    南方有桂系威逼武汉,北方开封又失守,冯玉祥军队没做休整直接南下,平汉地区一方面受到冯玉祥的牵制一方面受到南方的威逼南北夹击之下,中央军军心不稳纷纷向南溃退,西北军和桂军眼看就要在武汉回师了。
    情势对中央军极为不利,于是他们又再次发起了各种战争外的攻势。一方面从内部瓦解拉拢,桂系和西北军的将领。但是效果并不明显,要知道现在的反蒋联军可不是北伐刚刚结束时候收编了大量军阀部队的军队了,而是经过蒋价石数次分化瓦解打击后的部队,可以说该被拉拢走的都走了,现在留下的都是心腹死忠。另一方面积极联系北方的赵书礼部塞北军和张学良的东北军,尤其是现在依然萧然世外的东北军部队。但是张学良始终不表态,他还在拿捏,毕竟现在战局对蒋价石不利。
    相比蒋价石的困境,塞北军进军颇为顺利,除了石磊所部两个师在固原遇到了刘玉芬的两个旅的阻击外,其他军队几乎没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西北军的主力毕竟都在河南跟蒋军作战去了,而且还有像马家军这样的降兵为塞北军做先导,因此这里除了小部分留守的西北军的嫡系外,抵抗意志都不怎么强烈。
    可即便是石磊部遇到的抵抗也不怎么激烈,在拥有数百门大炮,还有飞机助战的塞北军的攻击下,固原之敌很快撤退,往东退往平凉。石磊求战**很强,他刚刚升任副军长,此次又单独带领一路军队作战,立功心切。但是赵书礼没有同意,因为平凉自古就是西北重镇,古称凉州易守难攻,况且赵书礼之所以分出石磊率部往东攻击的一个原因就是看重他的防守能力,给他的作战任务是占领固原,依托这里的有利地势,防御西北军的反扑。因此不同意更改作战计划,驳回了石磊的追击要求。虽然说追击的话,有可能扩大战果,最快速的占领甘肃全境,毕竟如果石磊占领了平凉,而后跟从北方黄河河谷进入甘肃西北方的主力合力东西夹攻,恐怕更容易占领这个甘肃。但此时不同于前两次跟日本或者英国的战斗,这次的目的不为大量杀伤敌方士兵,只要能达到作战目的,能和平解决最好。石磊只能郁闷的在固原备战,而李三江带领的主力已经穿过了六盘山脉,进入甘肃境内,向兰州逼近。
    塞北军除了出动十万人深入西北作战外,在其他方面也有军事行动,第一军一部两万人由高凤举率领,从鄂尔多斯南下进入陕西境内,进入了神木榆林地区,吸引分担一部分西北军兵力,策应甘肃作战的李三江军。
    另外已经升任师长的胡田带领自己的206师驻防平绥铁路重镇丰镇,防御晋军支援西北军而从大同北上攻击塞北军。丰镇北有燕山阴山,南有北五台山,是华北铁路通往塞北的必经之地,因此为必守之地。同时这里地形复杂山地颇多,尤其是玄武岩遍布全境,极易构筑防御工事。
    除了对晋军的部署外,还调库伦的脱欢骑兵南下,进驻热河省,防止东北军发神经来攻打塞北军,战争本来就是模糊性很强的东西,因此还是防范于未然的好,毕竟热河就是从东北军手里抢过来的,况且这里对东北很重要,占领了这里塞北军可以一马平川的进入东北,而东北占领了这里则可以依托大兴安岭防御西方。
    对于战局晋军的反应颇为耐人寻味,当塞北军宣布讨伐西北军后,尽管明确表示只是惩罚冯玉祥的穷兵黩武不顾及百姓的不义之举,不是加入中央军跟反蒋联军作战,但是晋军还是第一时间抽调了部分精锐到雁北地区。同时在津浦路上的攻势为之一弱,而且晋军自参战以来,对于津浦路上的中央军精锐就采取避战措施,坚守住即可,而却对山东的韩复榘地方部队,采取重点打击策略,明显对占领山东的兴趣大于南下南京。而且随着战局的变化,晋军内部也矛盾重重,几路军队竟然在这个当儿,为粮草问题争吵了起来。军队将领去请阎锡山裁决,这时候却突然发现阎锡山本人竟然不在司令部内,一时慌了手脚。
    原来此时阎锡山去北平,跟汪精卫一起组织中国【三民堂】堂部扩大会议,起草整府组织临时大纲去了。如此紧要关头竟然只顾着夺权,阎锡山的水平也就如此了。这让冯玉祥相当不满,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决定,结果让局势急转直下。
一百三十二节 东北军的九一八
    1930年8月20日,中国各地的报纸上刊登了一条重大的新闻,桂系军队在武汉败北,南扯回广西,同时宣布退出反蒋联军,退出军阀大战。为什么前几天还局面一片大好,眼看就要攻占武汉,跟西北军汇合了,仅仅几天就被逆转却是事出有因。
    因为中央军在广西的部队,联合广东的陈济棠粤军终于攻克了桂林南宁等地,占领了广西全境。而在北方的冯玉祥却下令西北军停止向武汉方向进发,开始了休整,导致正在进攻武汉的桂军独木难支,在大量中央军的援军到来后,只能无奈的宣布往南撤退,希望重新夺回广西。造成这样的结果,一方面的原因是中央军实力强大,能打下广西。另一方面不得不说是冯玉祥阎锡山二人的貌合神离,都只顾着自己利益的原因啊。
    相比中央军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反蒋联军从一开始就是一盘散沙,指挥不一,在人和上处于劣势。中原大战一开始,阎锡山制定作战计划,晋军沿着津浦路往南直到攻占南京,而西北军则沿着陇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