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城邦暴力团全集 精校版-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既然都记得,咱们就上路了罢?”“面具爷爷”似乎是在面具后头笑了笑,道,“你小子如果当真是那星主投胎降世,包你不出一年半载,就能打我这儿出师。”
“可是——”孙小六一眼朝市场口瞥去,忽然给激出个主意来,当下抬袖口抹了把脸,扯了个谎,“今天下午我要去师父家练拳。”
“想搬出你师父那两套臭把式来吓唬爷爷我?”“面具爷爷”的面具凑得更近了些,从那张血口之中喷出一股又腥又呛的怪味儿。孙小六打从这一刻起迷糊了,只知道自己歪歪倒倒踅出市场口,扶墙摸到武术馆,站在大门口跟彭师母道了个别,说过了年也不一定会来,之后便什么也不知道地走了。
这一次,孙小六居停所在却不见之前的那个新生戏院了。“面具爷爷”带他住进一幢乡间的别墅。这别墅前后皆有庭园,园中修竹短草,参差有致。侧院筑有白石小径一条,顺着这小径往里走,过了二进房宅还另有天井一方,中有鱼池一座,池中养了几十尾或赤或白的锦鲤。对幽囚在此的孙小六来说:每天能到那池畔以观鱼作耍,称得上是唯一的乐事。
除了鱼池,那独门独院的大别墅中最令孙小六印象深刻的是某小室墙上的十字架,以及小室对面卧房床下的一双大皮鞋。之所以印象深刻,乃是因为“面具爷爷”每见那十字架都要施以“哼哼”两声喷鼻冷笑,却从不说明缘故。至于那双大皮鞋则更有不得不令孙小六难以忘怀之处——他每天晚上都要在那双皮鞋旁边的地板之上打坐入眠。陈年老皮子加上钻石鞋油的刺鼻气味,着实难以消受。然而“面具爷爷”曾经三令五申:暂住于此实非得已,为了不节外生枝,徒增惊扰,是以在此居停之际绝对不能破坏一砖一石、一草一木。室内陈设原本如何放置,便一任它如何放置,连几上茶杯、厕中巾绢和床下皮鞋亦复如此。孙小六初入此屋的几日感觉万分不自在,只道这房子的主人一定是个不吃不喝、不拉不撒的神仙,才能把居室住得这样纤尘不染。未料三数日后,“面具爷爷”才告诉他:此屋原主已在两年前仙逝,人死了,房子也带不走,如今只有三两个“底下的人”每周前来洒扫整顿,务使其情状一如原主生前旧观。
“咱们既然只是来此借住,便不该移动原先物事一分二毫,这——”“面具爷爷”用鼻孔哼了两声,叹了口气道,“也算是对死者的一点敬意罢!再者,你若随手移动了些许物事,教那来洒扫整顿之人窥看出什么端倪,咱们可也就住不下去了。”
是以每日清晨,“面具爷爷”都会手持一枚放大镜,将屋前屋后、里里外外巡看一遍,直要见到每样小物件皆归置原处,未见丝毫偏移,才算放了心。这样巡看一回,差不多已过八九点钟光景,“面具爷爷”便带着孙小六从后园的一堵矮墙纵跃而出,去做这一天的功课。直到夜色四合,再由原路跃墙而入,蹑步潜踪,各自回房睡觉。有那么一遭孙小六心血来潮,在“面具爷爷”巡看之时劈头问了两句:“这主人既然死了,怎么还要人来替他打扫房子呢?难道他要变个鬼回来住吗?”
“面具爷爷”闻言之下悄然说道:“人世间哪里有鬼神可以立足之地?自凡说神道鬼,皆是因为怕人失去了敬畏之心,才借这鬼神的说法来畏之、戒之的。人一旦有了敬畏之心,也就不至于胡作非为、无法无天了。”
“他既然变不成个鬼回来,又为什么要替他打扫房子,还擦皮鞋呢?”
“面具爷爷”想了片刻,一副不该说、又不得不说的神情,几度启齿,话到嘴边又吞了回去,最后终于迸出这么几句来:“人虽然不在了,可是祭之、祀之就仿佛他还在的一般。这里头有个极深的意思,叫‘祭如在’。说的是我们活着的人眼中不能只看见现在的人、现在的事。”
“那么这死了的人以前是个好人?”孙小六问道。
“面具爷爷”这回不答他,扭头进了那间小室,关上门,大约是又抬眼瞥见了墙上挂着的木十字架,随即发出两声哼哼。孙小六没得说,只好扑身盘腿,在那双大皮鞋旁边趺坐定神,一夜如常,无话无梦。
至于每天所行的功课,便与“大牙爷爷”和“纱布爷爷”所授者完全不同了。这“面具爷爷”总是手持一枚放大镜,出门逢着什么事物,似乎但凭兴之所至,便凑近前,仔细端详一阵,再回神思索半天,仿佛直要将所见之物想了通透无碍,才肯向孙小六讲述。所讲述的内容,初步未必同先前那事物有什么关联,听来不过是一个套一个、一则接一则的故事,但是环环相衔,只字片语皆令孙小六铭印在心,挥之不去。下面是为数不下千百计的故事之中的一套。
那一天“面具爷爷”和孙小六跃墙而出,朝后山坡下行了数百步。走着走着,“面具爷爷”忽然“咦”了一声,停下步子,朝身旁草丛中寻拨一番,一面掏出放大镜来,冲一株碗口粗细的树上打量了许久,又循例思忖了约莫有半个钟头。猛地开口:“你该认识这树——这叫桑树。且此株能生长得如此结棍,乃是经历过好些年月的艰难打熬,它居然能活下来,倒真是不容易了。
“从前孟老夫子说过:‘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说的是什么呢?一般人说这几句,不外是有个五亩地的宅院,在空地上种些棵桑树,再养养蚕,就可以让五十岁的老人家穿绸衣服了。这是不明白孟老夫子的道理说法儿。孟老夫子说五十岁的老人可以穿绸,而不说二十、三十岁的壮年之人,或者七老八十的暮年之人,乃是说这种桑育蚕的事业,非有个几十年的时间是无法成就一分产业的规模的。所以十几二十几上种了树,到五十岁才穿得上绸料。底下才会有‘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这一大堆的话,说的都是谋生教养的艰难,非穷耗无数岁月是不会有什么收获的。这些话,你要记下了。
“再者,方才我说此株存活尤为不易,也是有道理的。这株桑树原先不知什么缘故,是发在我们所住的那宅院之中。那主人嫌桑丧同音,兆头太坏,便叫整理庭园的工人给锄了、扔了。不意它落在这杂草坡下,滚了如此遥远的路途,居然还抓地生根。如今眼见都两丈多高了,倒是忌讳它的那主人,而今安在哉?而今安在哉?——这,你也要记下了。
“你再看这桑树内层根皮——所谓桑白皮者——这是极有用处的中药,有清肺去热、下气定喘的功效,可以固元补虚、泻浊止嗽的。还有这桑耳,它又叫桑臣、桑、桑黄,也叫桑寄生,是一种专门附生在桑树上的菌,是可以吃的,也可以入药。你,且记下了。
“桑树身上还有这么一样特别的藓类植物,长的模样儿像地钱,名叫桑花,却不是桑树自有之花,也是可以吃的。宋诗曰‘柳菌粘枝住/桑花共叶开’,所指的便是此物。你便将这桑花也一同记下罢。
“另外同这桑树有关的事还很多,其中有些是你一辈子用不上、也学不来的知识,有些是你学得了却未必正用的知识。倒是有这么一样,你非得牢牢记住不可:日后倘若有一赤脸丑老汉拿着一把桑木制成的弓、一支蓬草做的箭,前来寻你,你便不问情由,同他前去。那赤脸丑老汉会传你一套有用的艺业。知道吗?”
孙小六实出无奈地点了点头。也差不多就是在那一刻,他猜想自己这一辈子都逃脱不了各式各样的老头子们的追捕和牢笼了。
然而,此时他所经历的还只能算是极小的一部分——即使单就桑树的知识而言,前面所说的这些也还只是“面具爷爷”所授之学的九牛一毛而已。
“面具爷爷”看似随兴闲说的内容乍听之下彼此并无干涉,可是时日稍久,自然相互呼应起来。而且不只是“面具爷爷”自己所传授的内容得以桴鼓相应,更多的时候,孙小六可以在他的话语之中听到一些当年从“纱布爷爷”那里听过的道理。比方说一九七七年三月三十号那天上午所发生的一桩怪事。这桩怪事又必须从日后整理而得知的相关背景资料说起。
一九七六年七月间,一场据说是由台湾省林务局雇请消防专家施放的无名大火烧毁了阿里山小火车站前的一整排木造房屋。传闻中主使此事的林务局其实也是在有关单位授意之下才干出了这等勾当。至于是哪一个有关单位,一直未有定论。有说是“安全局”、有说是“警备总部”,也有说是“国防部”情报局的,总之是这么一个情治单位。由于查察线报,该单位得知:在各族山地同胞间有一跨部落的“走路人”行当存在。这种“走路人”师徒相传,每传一代弟子皆是自各族中拣选体格壮硕、耐力逾常者,是为周游于全岛部落之间的信差或专使角色。这种“走路人”终身不娶,其所司之事便是自基隆附近的小丘陵入山,沿棱线遍行全岛,传递部落间大小信息。由于身份不俗,使命特殊,“走路人”每至一处,便会受到极其丰盛的酒食款待,且有美女服侍,务使惬洽。此外,“走路人”决不介入各族之间的争战,其所行走的棱线路径亦属绝对机密,非师徒相授者,外人无一知晓。那情治单位在侦知有此一秘密路径之后,曾屡次遣特训人员跟踪,却每每于半途中失算落梢,不可复得。而根据所有已知情报综合研判,每年七月中,阿里山小火车站附近,都有类似“走路人”师徒模样的老小“山青”出没。这个研判结果落在该情治单位的一名消防顾问洪子瞻手中,却得出了一个“火攻之计”的策略——质言之,便是在七月初施放一场大火,再遣便衣人员严密注意阿里山小火车站左近人口流动情况,遇有可疑者即行逮捕,届时再加以秘密刑讯,不怕没有口供。洪子瞻之所以力主此计,乃是因为他坚信“一场大火”乃是各族山地同胞之间都会关心讨论的重大事故,“走路人”有义务奔而告之。
倘若仅此一虑,火未必放得成——因为这毕竟是攸关百姓生命财产安全的灾害,岂可任意酿致。偏巧台湾省林务局有个为“山地同胞”开辟新社区的计划,正愁没有说服住民放弃老房舍的口实,洪子瞻这“火攻之计”恰可与新社区拆迁计划互为表里——这场火只要不烧死人,便称得上师出有名了。
这场火果尔将小火车站前的几十幢木造房舍烧了个片瓦不留。所幸大火延烧之前,林务局早已作了安置:招待住民去林务局实验所看露天电影,是以火场内并无人员伤亡。事后局方承诺:半年之内可以规划建筑完成一批新社区房舍,住民也就有新屋可住了。
孰料火也放了、屋也烧了,“走路人”却始终未曾现形,那主持纵火逼事的情治单位撂下话来:没有“走路人”的棱线路径图,就不会发放新社区的兴建经费。此事延宕到一九七七年二月,那些流徙到其他聚落村集中无家可归的住民已经忍无可忍,成天到晚前往林务局驻在单位扔掷空酒瓶泄愤。此情由观光客辗转向新闻界透露,遂有那专以刊载社会耸动案件起家的报馆以“官逼民反”之类的案语登了几日消息。林务局实在吃不消这样攻讦,赶紧挪支了些山地水土保持经费,先给所谓“新社区预建址”处打上了地桩土梁之类的地基,又邀约了十名新闻记者搭乘直升机前去阿里山,名曰“参观神木新社区整建工程”,期使这一趟行脚下来,记者诸公可以在报章上替林务局美言几句。然而这一架编号八——一三一三的直升机根本没飞上阿里山,它在林口上空就坠机了。这一日低空风势强劲,上升气流间歇起伏,倒是应该不至于影响已经升空、且以稳定速度前进的直升机。然而,就在坠机的前一刻,机上正副驾驶、两名林务局陪行官员以及十位记者都听到螺旋桨叶片发出“喀啷”的一记巨响,随即在数秒钟内失速。直升机体勉力盘桓十数匝之后终于撑持不住,侧身压倒在一株大树顶上。由于树冠十分茂密,托卸了很大一部分的坠失劲力,是以机身虽然断成两截,机上一干十四名人员大多无碍,仅正副驾驶和一名林务局官员受到轻伤。
众人相继爬出机外,所能看见的直升机已是残骸,螺旋桨叶片早就不知断落何方去也,只这机身外壳经树枝擦磨了一圈,竟然片片卷卷,犹似鱼鳞。一名记者在次日的新闻中如此描述:“我们这一群侥幸大难不死的生还者在爬出机身之后的第一个感觉竟恍若从一条鱼腹中钻出的一般。”
另一名记者则以较抒情的笔调描述了附近正在举行建醮法会的某寺庙僧众稍后前来协助从事救援工作的细节。在这位记者的文章中,还有如下一段刻画:“头部碰伤的副驾驶在获救当时频频呓语:‘白色的老虎。白色的老虎。’我们都以为副驾驶可能因脑震荡而产生了轻微的幻觉。幸好入院检查后并没有进一步的症状出现……”
上述这个背景——也就是从利用“火攻之计”迫使“走路人”出首,一直到十四名坠机事件生还者后来的叙述——皆可以自报章杂志乃至一些散轶的回忆录式文字中爬梳而得。然而它仍只是片面的。如果不拼合“面具爷爷”这一方面的事实去看,则它非但片面,甚至充满误解。
至于“面具爷爷”这一方面的事实,又要先从他在一九七七年三月三十号当天带孙小六外出授课的内容说起——那一天,“面具爷爷”告诉孙小六:当年“纱布爷爷”教了他一套奇门遁甲阵虽然称手好用,可却只是这门学问中的皮毛。
“所谓变色易貌、布幻设迷,只在唬弄那些没眼神、无心机,比咱们愚笨的人。”“面具爷爷”如此说道,“可是奇门遁甲作为一种占卜之术,还有无数功法成就,犹在摆阵之上。
“此术早在明代中叶即由一名唤刘兰溪的老道士传下,一传两支。一支经走方的黄雀卜者而传,一支经卖艺的江湖术士——也就是我们今天称之为‘魔术师’的——而传。这两支向例互无来往,一直到清末出了个苦石道长,机缘奇佳,先后从一卜者、一术士身上学得这奇门遁甲两支的全般艺业,传了你‘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