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新纪元1912-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这点上,李子诚与穆湘玥所见相同,但自己不能像穆湘玥一样,如此毫无顾忌地把话说明白,这件事带着太多的风险,稍一不慎,就可能招致奇祸。
而穆湘玥稍做思索才说道。
“致远,我觉得咱们是不是应该先派人去一趟海州考察一下,你看怎么样……”
“致远,如果在大总统没来找咱们之前,咱们还是不宜妄动,”
似漫不经心地说一句,李子诚随后不无谨慎的说道。
“这件事,咱们必须在小心从事,这事一个小心,就会招致奇祸,没成之前,咱们得和此事撇开关系!且不可妄动!”
话虽严厉,但语气缓和,而且面上变无严厉之色,说到些处,想到那关振铭自以为是的替自己冲锋陷阵,李子诚一笑。
“现在,咱们就看那姓关的,为利也好,为名也罢,他想要名,想谋利,就得替咱们先办成一件事,至于剩下的,慢慢透给他,让他给咱们办!”
听着这话,穆湘玥不禁在心底暗自佩服李子诚的谨慎来。
“三叔,事成了!”
前脚一进三叔的书房,满面得色关振铭便开口说了一句。
“说到底,三叔,到底还是您老的主意!”
抬眼看了眼面显得意的侄子,关冕钧只是一笑。
“那李财神他愿意了!”
“正是,三叔,到底还是您老,那张绥铁路,我不过是刚一开口,他便给回了!”
站在书桌前,看着三叔,关振铭满面尽是景仰之意,姜还是老的辣,这话诚然不假,当初自己提到京绥线时,三叔一个劲的摇头,说自己听到的那番话不过只是一时心血来潮之言,不可当真。
“三叔,我不过只是微微一提陇海铁路,那李子诚就立即让我给说服了,剩下的,就看您老的了!”
“京张铁路,每公里造价近四万两,倍于平原筑路,但凡私商,岂可能修此等复杂之路!陇海铁路,大半皆为平原,公里造价不过两万余两,谁人不愿?”
放下手中的古书,应一声音关冕钧这会倒是没有像往日那般严厉,但见侄子似乎有些得意,心觉欣慰的关冕钧倒是给他泼起了冷水。
“振铭,你这个想法是不错,以路权抵以**公司,从而为政府谋得借款,可你想过没有,虽说陇海铁路规划有18oo公里之距,可当年,张之洞从美商赎回粤汉铁路的修筑权,虽以高出原价近一倍的资金,也不过只有65o万美元而已,若想以铁路路权为物,借款至多不千五百万,这个数……”
摇着头,关冕钧知道这个数是决意不可能让大总统满意。
“大总统是决计不会满意的……”
声音一拉,关冕钧便端起茶杯喝起茶,不再说话,而关振铭一听,同样沉默下来,若是大总统不满意的话的,三叔,看一眼四平八稳坐在那的三叔,关振铭不禁嘀咕了起来,这借款若是事成,对三叔仕途有利,而自己却是把将来压在铁路公司上,可……想到此处,关振铭连忙堆出一脸笑容。
“三叔,想来,三叔您老人家,见多识广,一定有您的打算!”
在说话的时候,关振铭又在心里冷笑一声,这只老狐狸只需要别人点着醒自然的心里不知道会冒出多少念头来,幸好这事是由自己出面,他想甩也甩不开自己,同时,关振铭又下心里一叹。
“说到底,自己总归还是他侄子啊!”
(第四更了,这可是密集型的更新啊,无语今天一天几乎都浪费在医院了,幸好这新纪元的存稿足够,要不然……呒呼!还请大家能用推荐、收藏鼓励一下无语,谢谢!)
第028章 袁世凯之愁(第五更了!)
“愁心几被檐溜滴碎!”
闷坐书房数日的袁世凯再是一声长叹后,将手中的书册,随手掷于桌上。
问君能有几多愁,愁云惨淡万里凝!
或许此时用这词形容袁世凯的心境到是再合适不过,虽说因为内阁阁员和直隶都督一事与内阁总理唐绍仪弄的心中亦颇不舒服,但究竟和唐共事交友数十年,不会,更不能太贸然决裂,但这事也就是一事罢了。
真正让袁世凯心烦意乱,只有两字。
银子!
“那小子,也忒不玩意了!”
心想着自己派人去试探李子诚时,那小子的左顾言它,只让袁世凯心中更是气闷,他来的时候自己可是屈尊亲迎,还特意在设宴亲自款待,可那小子是怎么回报自己的。
“大总统,那李致远到也还算实在!”
恭坐在大总统的书房内,熊希龄到是说了一句公道话。
“前日,又值款,部里还差75万的款子,我只不过一说,他就给开了支票,要不然这……”
摇头一叹,熊希龄面上的愁容更浓了,每月25日饷时,面对僧多粥少、几百万差额的局面,当局中人一个个如热锅蚂蚁,而他这个财政总长更是一筹莫展,打从当上这财政总长,也就是这个月的日子好过点,过去是求爹爹告***连筹带借才弄到一些银子,可这个月,最后原本以为没指往的几十万,弄到手不过也就是一句话的功夫。
75万管个鸟用!
虽说蚊子再小也是肉,可袁世凯还是忍不住心底骂了一句。
“大总统,其实您也看了,咱们若是说不拿出一些东西,只怕那李子诚口袋里掏银子,还真不是什么易事!”
嘀咕着,熊希龄的眼睛一转又开口说道。
“那些在外国长大的,一个个贼精的,吃亏的生意,他们可还真不干!”
“吃亏?”
冷哼一声音,袁世凯双目圆瞪。
“他那里吃亏了!”
大总统投来的视线让熊希龄心头一紧,连忙开口说道。
“没错,大总统,财政部开给借款的利息是五厘,行价格九扣,实收八二扣,怎么算他李致远都占着便宜了,可咱们虽承着用盐税做保,可各省截流盐税,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他自然有他的顾虑。”
话声稍沉,熊希龄又继续解释下去。
“若是中央收不回盐税,那边关余各国不移交,按月偿还时,咱们就是左手借他的钱,右手拿他的钱还利息,以李致远的精明,他岂会看不穿这些,就算他看不穿,身边也肯定有人能看穿!”
熊希龄的实话实说,使得袁世凯冷哼一声,可也没了下话,身为大总统他岂会不知道现今政府财源紧张的根源,打从共和后,这除了河北、河南、山西、山东之外,各省纷纷截流应缴中央的税款,不单是这个税款他们要截流,就连过去满清那会雷打不动的盐税,也被他们截了,而另一边,主掌海关的各国又卡着条件不承认自己,自然的他们掌握的关余也不移交。
在前清那会主持新政时,把中央财政收入翻了两番,可根里靠的却是盐税、关税,其次才是各省解款,现在没有了地方解款,又没了盐税、关税,中央政府财政紧张自然是必然之事。
“那,”
话沉片刻,袁世凯才看着熊希龄开口询了一句。
“以你的意思,咱们要拿出一些东西,才能从他手里换来银子是吗?”
“大总统,这是人之常情!”
熊希龄只是点点头。
“秉三;那你说说咱们能拿出什么来给他李子诚!”
听着大总统的询问,左手抚须的熊希龄沉默了下来,拿什么?现在能挖的财源已经罗掘俱尽,即便是政府中还有一些能抵押的东西,可不到关键之时抵押,他还真不希望现在就把那些什么大楼、地皮、自来水厂、电厂什么的都抵押出去,没准以后在关键的时候,这些东西还能顶一把,更何况,即便是把这些东西都抵押出去,又能借来多少款子?不过也就是千把几百万的,这么点款子……顶个屁用。
心里嘀咕出一句粗话,一时间熊希龄可还真没了招,这思来想去,似乎还真没有什么可以抵押的东西。
一时间两人都沉默了下来,大总统书房内静悄悄的,偶尔只能听到响起杯碟相撞声。
“大总统,约法会议议员关冕钧求见!”
突然侍从官的报告,让袁世凯的眉头微皱,低下头来,什么约法会议议员,那是名,他关冕钧还有一个张绥铁路总办、晋北榷运局局长的职务。
听着是关冕钧来拜见大总统,知道他为何事而来的能希龄却像火烧屁股一般站起身来,对大总统行个鞠礼,随后说道。
“大总统,今天正在去见……”
熊希龄急欲离开的模样让袁世凯心底苦笑一下,然后随手打断他的话。
“关耀芹来这,怕还是为了张绥铁路款子的事情!秉三;你是财政总长,走和我一起见见他吧!”
站身起的袁世凯看着熊希龄那一脸苦色又开口说道。
“走,去办公室吧!”
正色走进书房,在距离大总统的书桌还有五步远时,关冕钧立即行个深鞠。
“见过大总统!”
除去没有跪礼之外,其它都是参着过去参见皇上的礼数,同时又朝熊希龄轻鞠一礼。
“熊总长!”
脸上到是未露任何神色的袁世凯点点头,手指着书房左侧的椅子。
“坐吧,耀芹!”
而熊希龄却在关冕钧坐下时,特意看了一眼他手中提着的西式牛皮公文包,没准那里头又是给张绥铁路请款的请文。
“大总统……”
落坐后,关冕钧正欲开口说话,却被熊希龄主动打断了。
“耀芹,现在财政部实在是没有一分钱的款子,当初财政部初成,库中余款不过数十万,可现在的花销你不是不知道,大总统扛着面子,好不容易从四国银团那先借了一笔款子,可那款子,单是给军饷及各省遣散军队就花个差不多了,而现在仅北京一地,每月需款就达35o万元。这几个月每月积欠,以及拖欠应还未还外债,现在政府早就给被债务已压得气也喘不过来了,你说,你说说。”
哀叹一声,熊希龄这会不禁嫉妒起前朝那阵的财政大臣起来,人家那是一个风光,可轮到自己这呢?成天人家一见着就是要钱,要钱还不是和颜悦色的。
“现在政府那里还余钱去修什么铁路!”
话未出,就被熊希龄一阵叫苦声打断,关冕钧苦笑一下,深以为是的点点头。
“大总统、熊总长,政府的难道,我不是不知道,也不是不理解。可现在铁路已经修到了阳谷县,阳谷至大同的路基半成,若是冒然停下,只怕先前投的百多万的款子,也就打了水飘,而且若是工地上师工薪资久欠,只怕……”
苦笑一下,关冕钧知道,若是今天自己不是有备而来,想要这款子,至少还得再等上几年。
“难啊!”
袁世凯跟着出一声苦叹,随后看着关冕钧说道。
“耀芹,你那有难处,可这边的难处……哎……”
一声长叹后,袁世凯闭上眼睛,似乎闭上眼就可以不再面对这些问题。
“大总统,前阵子,那李致远不是来了嘛,按理说……”
当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关冕钧的一句话,让袁世凯、熊希龄两人的脸色都变得难看起来,外人都以为他李财神来了,这政府也就有银子了,可……
“耀芹啊!”
见大总统闭着眼睛不说话,这人是大总统请来的,可到现那人还是没什么表示,摇着头熊希龄便为大总统解起了困来。
“若是少了,这钱好借,可若是多了,这钱……”
哀叹片刻,熊希龄又继续说道。
“现在各军索饷之电,一日数至,不应则哗溃之变,外人见我愈急,要挟愈坚,我之窘状危险,而窘状之危,又至全局危殆,即他人有爱国解困之心,可若是质物,又岂敢拿出巨款!”
一句话,只让三人一阵叹息,甚至连成腹在胸的关冕钧亦随之流露出些许哀色,可内心深处,却是已经乐开了花来。
“质物?”
面上不露声色的关冕钧,似不解的冲熊希龄询问道。
熊希龄点点头。
“借款自需以物相抵,银团借款,需要盐税、关税做保,并监督我国之财权、军权为质,若向私人借款,则更需实物相抵!可现在政府有何物可以相抵?”
听着熊希龄的解释,目的已达的关冕钧反倒是沉默下来,在思索良久之后,他先朝熊希龄年去。
“熊总长,冕钧有一个不甚成熟之见,不知可否?”
原本闭着眼睛的袁世凯,一听这话,立即竖起耳朵,想听听关冕钧有什么建议。
“总长,若是咱们以铁路相抵呢?”
关冕钧的一句话,只让熊希龄眼前一亮,同样使得袁世凯睁开眼睛,目带喜色的看着关冕钧。
“耀芹,你的意思是拿京张铁路相做抵?”
(第五更了,呒呼,无语都佩服自己了,一天五更,这可是从未有过的成绩啊!大还不推荐鼓励一下吗?呵呵!)
第029章 质物(第一更)
“耀芹,你的意思是拿京张铁路相做抵?”
熊希龄的一声反问,反倒是让原本目露喜色的袁世凯眼神一敛,眉头顿敛,整个人都犹豫起来。
京张铁路正是在袁世凯支持下,由国人一力承建,亦是唯一路权皆属中国之铁路,当初为何要一力承建这一铁路,甚至由中国工程师承建,原因就是因为这条铁路的生要性。
张家口为北京通往内蒙古的要冲,南北旅商来往之孔道,向来为兵家所必争,因此京张铁路就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政治价值。当初清廷要修京张路的消息传出后,在华势力最大的英国志在必得,视长城以北为其势力范围的沙俄誓不相让,双方争持不下,最后达成协议:如果清廷不借外债,不用洋匠,全由中国人自修此路,双方可都不伸手。
而当年自己正是倾力支持自修,原因就是这条铁路是中国之动脉铁路,关系西北边防之固,绝不能为外国所控,后来铁路修成了,可续修张绥铁路却因为革命被打断了,没了款子,路也修不下去了,可那边俄国人、日本人、法国人、英国人却不断游说自己,希望能承修张绥铁路,妄图鲸吞这条铁路,不过一直都被自己拒绝了。
而现在,若是把这条铁路权抵于李子诚,若是将来他转手售出此路,到时国之要害为他国所掌,到时此路非但能固边,反而祸边于无穷。
“京张铁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