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翔-第4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逸也拿不定一个对策出来。
    这个时候高逸缺乏大战经验的弱点顿时暴露无遗,因为时间以经不容细细思考了,做为一军的主将,现在必须当机立断,尽快下令进动,那怕并不是最好的选择,甚至是一个错误的选择,但也要比什么也没选要好得多。
    就在高逸犹豫的时候,蒙古军以经像西夏军展开了全面的攻击,箭矢如同暴雨一般,一轮又一轮向西夏军激射过来。同时,铁木真也率领着蒙古大军,从西夏军的背后杀了上来。
    而高逸不下命令,并不表示西夏的士兵就会原地不动等着挨箭,而是立刻催马就跑,起初还是十几个人,但随后越来越多,等高逸发觉不对的时候,以经有近万名西夏军逃走,拦也拦不住了。高逸也无可奈何。好在这时西夏军以经转过头来,因此到是朝着后队的方向再跑。
    高逸想道:这样也行吧。先去和后军汇合,然后再想办法抵挡蒙古军。
    但这时蒙古以经咬住了西夏军,赤老温和博尔忽两人所带的三千骑兵紧跟在西夏军左右两侧,而且他们也不直接对西夏军发动攻击,而是分成小股部队一波又一波地接近西夏军侧面,到达一定距离后便不靠陇,而是策马与西夏军并架齐驱,然后将箭矢不断射入西夏军中,无论是否射中,却绝与西夏接触,一但西夏军有攻击出来的意图,就立刻远远跑开。
    因此西夏军就好像是被不断敲击下来的锤凿打击一般,不断有人中箭落马,然后迅速被后面赶上来的骑军洪流所吞没。虽然西夏军中也有弓箭手还击,但蒙古军人人善长骑射,因此西夏军的抵抗显得微不足道。
    使西壁贺感到头痛的问题这一回也轮到高逸遇见,面对蒙古军这样的战术,高逸也觉得无计可施。只好催促军队快些跑,好快些与后队汇合。致于与后队汇合之后又应怎么办,高逸还来不极细想。
    好在西夏军的前队后队之间也不过相距十几里路,很快就能赶到。围攻西夏军后队的蒙古军一见前队赶回来了,立刻向左右一分,放出一条通道,让西夏军汇合。
    这时西夏军的后队正被蒙古军打得昏头转向,乍见前军赶回来,不觉都大喜,也来不及细看,立刻停下了阻击,迎接前队的人马。
    本来两军碰头之后,前军就应该停下来,与后军汇合,然后再一起整队,迎战蒙古军。那知这时前军被蒙古军追得正急,根本就停不下来,见后队挡住了自已的去路,也不顾一切,向队伍里硬冲。因为面对的是自巳人,西夏军的后队也不能用刀枪弓箭来硬挡,只得纷纷让开躲闪,即使是在蒙古军的强力打击下,还能够基本保持的阵势也一下立刻混乱起来。
    高逸和西壁贺两人都没有想到竟然会出现这样的局面,都不禁叫苦不迭。但这时乱势以成,任是多么善于用兵的名将到来,也揭制不住。然后这个事先商议好的,看起来似乎是万无一失的作战计划竟然是漏洞百出吗?
    其实高逸和西壁贺在战前制定的作战计划本身并没有错,而且从理论上来说,也确实是万无一失。但两人都忘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再完美的计划都需要人来实施。一但实施的人能力不足,或者是与敌人的实力相差得太远,那么什么计划也是纸上谈兵。两人在此之前都缺少大仗的经验,又从未和蒙古军交过手,因此对自己和蒙古军的战斗力的估计都出现了严重的偏差。这才是导致现在这种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
    而直到此时,蒙古军才真正发动了短兵相接的攻击。大军分散成数支部队,化作锋锐的刀剑,将西夏军无情的切割开,不断着吞噬西夏士兵们的生命;蒙古军的行动迅捷无比,干脆有力,将西夏军的阵式冲击得千疮百孔,遍体鳞伤。一层又一层的西夏士兵在蒙古军这种快刀割肉般的攻势下,化作蒙古军铁蹄下的血泥肉屑。
    高逸和西壁贺见势不妙,立刻率军逃跑了。而在主将逃跑之后,彻底瓦解了西夏军最后的抵抗力量,不断有士兵弃械降伏,数万大军仅仅在一天之中即宣告惨败。
二十五饮马黄河
    高逸和西壁贺带着残兵败将一起退回到克夷门城之后,查点败军,骑军到是还剩下两万多人,但步军的损失则极为惨重,出兵时是三万人,逃回城中的,只剩下六千多人。这一战的人马损失竟超过了半数,而且还有数千人带伤。败得实在真是太惨了。
    两人这才算是知道了这伙在他们看来头胸简单的蛮夷的厉害,但现在蒙古军就在城外,不容两人多沮丧了,当下两人商议决定,把伤兵全都留在克夷门城中治疗,高逸带一万骑军立刻赶回娄博贝城去驻守,从此以后再也不出城迎战了,然后写表去兴庆府请救朝廷再派兵增援。
    商议己定之后,高逸立刻连夜带着一万骑军赶回娄博贝城去。好在一路上并没有遇到蒙古军,平安到了娄博贝城。进城之后,高逸立刻下令紧闭城门,严加防守,以防蒙古军来攻城,守城的兵力不足,就把所有骑兵全部改为步兵,一率上城帮助守城。而在克夷门城中,西壁贺也做出了同样布置。
    不过蒙古军虽然在野战中大获全胜,但在这由土木工程所建造的人为防线面前,即使是城中的守城力量现在以经有所不足,但蒙古城依旧那这两座坚城没有办法。
    铁木真率领着蒙古大军在城外徘徊了两天,再一次坚定了日后一定要训练出一支善于攻坚的蒙古军的想法。但目前也只能望城兴叹,只好绕过坚城,继续南下。
    绕过了克夷门城之后,蒙古大军进入了兴庆府管辖的范围之内,而西夏军只得放弃郊区,全部退守到城中,凭借着坚固城防来对抗蒙古军的进攻。而蒙古军依然放弃攻城,在城市之间来回穿梭,大肆劫掠着城外的乡村镇店,又掠取了大量的百姓和财富。并且将大军驻扎在兴庆府以东十里的地方。
    虽然没有攻下几座西夏的城池,但是按照蒙古与宋朝的协议,蒙古大军以经率先到达了兴庆府城下了。现在就只等宋军杀过黄河,合围兴庆府了。
    不过在这里,铁木真也终于见识了传闻中奔流不绝的黄河。这条大河从南奔涌而来,如同一把利剑,将河套平原同河套以外的沙化草原一劈两半。河水汹涌澎湃,发出如雷鸣般的轰然涛声,一路前冲而去,穿越最后沙丘与盐池之后,消失在北方的群山峻岭之间。
    “好宽的河面啊!恐怕将斡难、怯绿涟与土兀剌三条河并列起来,也不如它宽阔呢。”同样是第一次见到黄河的蒙古众将看到这雄伟的景像之后,这时也都不禁发出了惊叹。
    铁木真也点点头,举目远眺,道:“不知道这条河是流到那里去?”
    札八儿火者到是多次出入西夏和金国境内,也见过几次黄河,知道黄河的走向,道:“大汗,黄河的走向就像汉字的一个“几”字型,现在是像北流,会在阿剌海城附近转向东流,然后流进金国境內,又转向南流,最后又拐向东去,流入大海里。”说着用长枪在地上画了一个“几”字型的图案。又道:“我在金国境内也见过黄河,河面比这里的还要宽阔得多。”
    耶律阿海接着道:“大汗,在中原,黄河还不是最大的河流,在南方,宋朝的境内,有一条大河叫做长江。我虽然没有见过长江,但听人说长江比黄河还要大上数倍。当年金国攻宋,就是因为受阻于长江,无法南渡,才没有灭掉宋朝。”
    铁木真听得不禁悠然神往,道:“天下之大,果然是无奇不有,听你们这么一说,真想有一天亲自去看一看长江才好。”
    耶律阿海道:“大汗英明神武,蒙古勇士所向无敌,只要大汗愿意,又有什么样的愿望达不到呢?何况是饮马长江。”
    铁木真看了他一眼,笑了一笑,用马鞭虚指着对岸,道:“现在宋军正在对岸作战吧?不知道现在杨炎怎么样了?”
    耶律秃花道:“听说西夏军在黄河对岸布下了大军沿线防守,宋军恐怕也不容易轻松取胜,也许现在杨炎正对着西夏军一筹莫展呢?”
    因为当年宋金两国曾联合灭辽,他们兄弟两对宋朝并没有好印像,一提到宋朝,绝没有好话,而且他们兄弟两虽然听说过杨炎的一些事迹,但必竟没有亲自见过杨炎,因此连带着对杨炎也不大瞧得起,提起杨炎,也不客气。
    不过其他蒙古众将可不这么看,他们都和杨炎共事过一段时间,深知杨炎的武功和用兵之法,蒙古人敬重英雄好汉,因此对杨炎都十分敬佩。
    博尔术道:“耶律将军,你们可不要小看了杨炎,凭西夏军的能力,想要抵挡住杨炎,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木华黎也点点头,道:“西夏军虽然屯重兵于黄河东岸,看起来好像十分牢固,但想突破这种防线并不难,至少我就有不少于三四种方法,我想以杨炎的用兵能力,一定不会被这条防线难倒。”
    耶律阿海和耶律秃花互相看了一眼,虽然不再说话,但眼神之中却都带出不以为然的神情来。
    要知道博尔术和木华黎却是铁木真最信赖和倚重的蒙古大将之一,在铁木真称成吉思汗之后,封赏众将,一共封了九十五个千户,只有博尔术和木华黎两人被封为万户,而且博尔术一直都被铁木真称为“好朋友”,而木华黎则在万户之上又加了“国王”的尊号,在整个蒙古部中,只有号称“众人之长”的者勒灭才能与他们相比,就连铁木真的四个弟弟和四个养弟都不及。
    而他们兄弟两人终究只是降将,虽然铁木真对他们同样十分信任,还授于了耶律阿海“同饮班朱尼河之人”的尊号,但也不敢随意与博尔术和木华黎争辩。
    对此铁木真只是微微一笑,道:“好吧,我们就在这边等着看杨炎如何突破西夏人的防线,希望他不会让我们失望。”
    说着,铁木真一抖僵绳,座下的银鬃战马发出一声长撕,撒开四蹄冲下黄河大堤。其他人见了,也忙纷纷催马,紧跟着铁木真而去。
    ※※支持原创※《宋翔》于※※※
    而这时的兴庆府,以经笼罩在一片恐惧的气氛之中。
    虽然知道蒙古军从北方攻来的消息,但西夏君臣依然没有把蒙古军太当一回事,以为他们还像过去一样,不过是要劫掠一些人口和财惹拦涣酥螅匀痪突嵬顺鑫飨木衬诹恕R虼宋飨牡姆烙氐阋廊换故撬尉�
    那知蒙古军不仅攻占了阿剌海城,而且又在磴口附近把高逸和西壁贺的联军打得大败。原以为只要守住娄博贝和克夷门两城,就可以抵挡住蒙古大军,但没想到蒙古军的作战方式与西夏以前所见过的大不相同,是打到那里就抢到那里,基本没有后勤供应一说。因此可以毫不费力的绕过娄博贝和克夷门两城,直奔兴庆府而来。
    现在西夏军的主力全都在黄河东岸防守宋军。虽然防线还没有被宋军突破,但却连吃败仗,损失了三四万人马,李仁孝迫不得己,只得又给高山都派去了两万援军。这时兴庆府一带的守军只有五六万人,其中兴庆府的守军只有三万多人,就连高逸和西壁贺派人回来救援都以经发不出援军了。因此面对着城外的蒙古大军,西夏军也只能躲在城中驻守,根本不敢出战。
    有人向李仁孝建议,索性把兴庆府以外的所有城池都放弃算了,把所有的人马全都调进兴庆府来防守,等待金军来援。也有人建议从河东的防线中抽调一部分人马回兴庆府防守,李仁孝听了这些意见,也不知该用那一个,于是立刻招集文武大臣商议。
    焦景颜当即表示反对,道:“蒙古军虽然来势凶凶,但他们只善长野战,而不善于攻城。虽然打到了兴庆府边,但沿途的城市一座也没有攻下,只是高逸和西壁贺贪功心切,冒然出战,才遭到大败。因此只要下令各城的人马一率不许出城与蒙古军交战,只能在城中驻守,则蒙古军并不足惧。等其师老兵疲,锐气尽失之后,自然就会退兵了。因此只要高山都在河东挡住宋军,兴庆府就可以确保无事。又何必要迁都到肃州去呢?”
    李仁孝听了之后,仔细一想,焦景颜说的果然是这么回事,这才觉得心里有了一点底,也安心了不少。急忙下诏黄河西岸的各地,凡事蒙古军攻来,一率只许在城中驻守,不许出战,凡擅自出战的,虽然有功,亦要治罪。
    然后李仁孝又道:“虽然现在高山都能够在河东抵挡宋军,但恐怕时间长了,也底挡不住,等宋军杀过了黄河,兴庆府同样也危险了,诸卿还有什么好办法没有。”
    焦景颜出列道:“陛下,唯今之计,只有再派人去金国,请金国速发兵来救援我国,否则别无他法。”
二十六金国的消息
    这时杨炎率军的中路军正在灵州城中驻扎,一面稍作修整,一面关注其他几条战线上的消息。
    而且这时蒙古军绕过克夷门城,深入西夏境内,以经抵达了兴庆府城下的消息,这时由赖文政的谍报系统传到了杨炎军中。即然蒙古军以经先到达了兴庆府,那么宋军也不能继续留在灵州,该有所动作了。
    目前高震的东路军这时以经尽取了西夏东部的地区,然后分出一半的人马,驻守洪州、龙州、石州、银州等地,自己率领另一半的人马,回到灵州,与杨炎汇合。西路军的杨昌鹏也留下一部份人马,驻守凉州。又分兵接管了西寿保泰军司,而自己亲自驻守理应。在灵州一带,宋军以经聚集了近十二万大军。再加上灵州军也有近五万人马,以经这时杨炎手中己有足够的兵力去攻取黄河沿岸的地方。
    在前一段时间,宋军使用先让灵州军诱敌,引西夏人马出城迎战,然后由宋军突然袭击的作战方式,屡败西夏军。到了后来,西夏军也学聪明了,任凭灵州军怎样挑战,也索性闭门不战。杨炎的初步目标也以经实现,因此杨炎也开始积极筹备,进攻西夏黄河防线的战争。
    这天晚上,杨炎处理完公务之后,伸了伸懒腰,一时还没有睡意,不想休息,于是便在院子里来回踱步。离开建康以经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了,这时以经快到十一月了,秋意正浓,而且西夏的气候比建康要冷得多,在早晚时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