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杀戒-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事发地段是在城隍庙一带,唐爷难免要为彩儿担忧。唐爷把彩儿叫到屋里,郑重其事地交待彩儿没事不要外出,上海市秩序混乱,各种抗日组织团体应运而生,千万不要去会什么同学老师了,老实地呆在家里,现在唐家求的就是太平安稳。彩儿表面上应诺,心底里却把父亲的话当耳边风。
傍晚时分,彩儿拿到了那份登有江湖杀手的报纸。彩儿看报纸的时候,小夏就在她的身边,口里还吃着五香豆,嘴巴时不时砸得“啧啧”地响,就似品味到了陈年的老酒。彩儿认真回忆起遇到两名日本士兵的经过,当时她的神志不太清楚,所有发生的事情都在一瞬间,但有一点她是记得再清楚不过,明明是小夏冲进屋子里来的,怎么地那两个日本兵就死了呢?这个谜团彩儿实在是解不开,不是小夏干的,那又会是谁干的,难道小夏就是报上说的那名江湖杀手不成?彩儿想得头皮有些发麻,走到小夏的身边来,打量着小夏。小夏憨憨地笑,笑的样子很可爱,还问彩儿要不要吃状元豆,太好吃了。
彩儿迷惑了好一阵子,她最终还是不能相信面前的小夏,可以徒手杀死两名凶残的日本士兵。
第三章
天空晴朗。
小夏没有去作坊干活,他接到六叔传下的话,要陪唐爷去郊外的山里放生。以往唐爷放生都是带汉清去,现在轮到小夏了,唐爷说过,小夏已经是唐公馆的男人,理应让他多见见世面。前两天唐爷在菜市场里购买了一只山民捕获的梅花鹿。梅花鹿在上海可是抢手货,酒店需要,药店需要,给唐爷遇着了,用最高的价钱毫不犹豫地买下来。
那只梅花鹿个头蛮大,装在一只牢实的木头笼子里面,因为木笼的高度有限,梅花鹿站立不起来,只能跪着。昨天晚上彩儿带着小夏去厨房后院看过梅花鹿,彩儿说,这只梅花鹿很漂亮,毛色青亮,花色分明,尤其两只鹿角,好似生长的树木一般旺盛。彩儿还说,鹿肉是天下最鲜美的佳肴,鹿茸可就更值钱了,活血舒筋,益寿延年。小夏一听,嘴角就流出馋水来。小夏说,明天唐公馆宰杀这只梅花鹿,我要亲自动手锯下这对鹿角送给唐爷。彩儿淡淡一笑,说,明天恐怕就迟了,除非今天晚上把梅花鹿给弄死了,大家才能吃到鹿肉。小夏不明白彩儿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回头再看彩儿,彩儿已经走了。当天晚上小夏做了一个梦,他拿着刀,把梅花鹿给杀了,一刀就中了喉管,不但锯下了鹿角,还剥下了鹿皮,弄得两只手上全都是血。
现在小夏明白了,梅花鹿是不能杀的,唐爷要拿去山里放生。
装有梅花鹿的木笼子被抬上了马车很快地离开喧嚣的城区,往山里去。轿车跟在马车的后面慢慢开着,车上坐着唐爷,坐着小夏,当然还有六叔。
用了大半天的时间,轿车和马车来到距城区四十里地的佘山下面。
佘山这边风景独好,已近暮春,极目四望,满眼翠绿,山花烂漫之中,空气里都流淌着甜丝丝的气息。
山边有一座保存完好的土地庙,庙宇中的菩萨被烟火熏得乌黑,偶尔间在光线里可见到一丝金亮。唐爷点燃了几炷香,喃喃自语地念了一阵子经文,便在这里敬了山神。小夏也学着唐爷的样子,敬了几炷香。
上香完毕,他们回到马车边来。
唐爷招呼了一下小夏,让他去打开木笼子,释放这只生灵。小夏走到梅花鹿的身边,就这么给放了,他觉得非常可惜。他站在那儿许久都不动手,很犹豫,很不情愿。
小夏,你怎么了?唐爷问他。
师傅,真把它放了?小夏反问唐爷。
放了。唐爷说。
放了明天山民还不是要把它抓住,还不是又要拿去城里卖掉给人家杀?小夏觉得这样做很荒唐。
那就再买来,再放生。多放几次,山里人迟早会放过这些生灵的。唐爷表情认真,佛珠在手掌里舒缓地转动。
山里人会吗?他们不懂这些道理。小夏担忧的样子。
佛主显灵,他们会懂的。唐爷说。
小夏听过这些话,还是不愿动手。六叔在一边有点急,瞪了小夏一眼,欲上前去亲自打开木笼子。唐爷一挥手,拦住了六叔。唐爷说,就让小夏来放吧。小夏无奈,走近木笼子。木笼门上有两道铁丝扭在一起,小夏拧开铁丝的时候动作过猛,手掌被铁丝的一端划开了一道小口子,很快就流出血来。小夏将手掌塞进嘴里用力一吸,血就止住了。
笼子打开了,里面的梅花鹿仍然跪着不动,压根就没有要出来的意思。梅花鹿的两只眼睛,如婴儿的眼睛一般明亮而纯洁,天空的颜色、山野的颜色都在里面辉映。小夏看到这般的眼睛,像是被吓着了,往后倒退了好几步。
唐爷上前,手伸进打开门的木笼里,轻轻地拍了几下梅花鹿背部。这只鹿还是趴着不动弹。
唐爷悲恸地说,动物都晓得这个世间不太平啊!
最终梅花鹿还是动了,还是小夏亲自动手的。小夏的手突然间很有力量,用劲在梅花鹿的屁股上一顶,梅花鹿的身体往前一蹿,就从马车上的笼子里跳到了地面。梅花鹿的一只腿有些拐,往前跑出十多米之后才恢复了自然。
梅花鹿并没有急着跑远,它突然停住,慢慢地回过头,怔怔看着唐爷,看着小夏,此时,它的两只亮晶晶的眼窝里似乎有一挂清泪流出来。
天地苍生,南无阿弥陀佛!唐爷双手合十在胸前说。
这天上午,张昆带着母亲张夫人来唐家拜访。
张夫人年近60岁,保持着较好的身段,挺着胸脯走路,极有精神,衣着上虽然不算富贵,但非常得体。遥想当年,张家在上海滩也算得上是名门望族,做过大生意,见过大世面,只是张昆的父亲在十五年前因病过世,张家的生意才因此落败。张夫人身边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家里该当的当了,该卖的卖了,积蓄了一笔钱,送张昆去了英国念书,读的是皇家警察学校。张昆的父亲曾经跟唐爷是生意道上的至朋好友,两家是世交,向来走往亲近。
唐爷见到张夫人来了,自然是座上客,好茶接待。
张夫人是心直口快的人,说话从不拐弯,屁股还没有坐下来就问彩儿在不在,并且要马上见彩儿小姐。唐爷赶紧让阿牛去把彩儿领来。张夫人见到彩儿,两眼一个劲儿地朝着彩儿的脸上身上不停地看,看得喜上眉梢。
彩儿问候过张夫人,不多一会就离开了客厅。
屋子里就留下唐爷和张夫人。张夫人说,唐爷,这次来,就是给你家彩儿提亲的,前些年昆儿在国外念书,已经错过了兰儿,彩儿也到了婚嫁的年龄,就不能再错过了,再说了,他们两个孩子相互知根知底,蛮合得来的。唐爷笑了笑,唐爷说张昆这孩子是看着他长大的,能文能武,为人正直,如果彩儿能够嫁给张家做媳妇,当然是好事一场,但是这件事,还是得征求一下彩儿的意见,现在时兴恋爱自由。张夫人希望唐爷上上劲,尽早给个答复,这样她才能安下心来。
彩儿在门外听到父亲跟张夫人说自己的婚事,并无多大的反应。
张昆去作坊走了走,接着便到了汉清的工作室。工作室当中摆放着一张正在制造的红木罗汉床,汉清和小夏正在干活,屋子里有紫檀木透出的香气。这张罗汉床已经完成了百分之八十,床靠背的一组雕花图案是三国中刘备、关羽和张飞,他们英武的画像栩栩如生。
汉清见到张昆来了,停下手中的活计,介绍说这张仿明式的罗汉床制作有小半年了,再有个把月,就可以完工,称得上是他近几年来的上乘之作。张昆问这张罗汉床是哪家订购的,汉清回答此床不售,年底将会送去法国参加国际工艺品博览会,然后放在家中作为收藏。他们说话的时候,小夏坐在一只小板凳上,手持雕刀,认真地雕刻着刘备手中牵着的那匹枣红马,马的眼睛在他的刀尖下很快就凸现出来,非常传神。汉清告诉张昆,小夏的雕刻技术大有进展,已经成为他身边不可缺少的助手。
张昆看着小夏,这次来唐家他还有一个目的,两个日本士兵被刺杀的案子一直都悬而末破,而那天他开车撞着小夏,正是接到报案赶去出事的现场,小夏和彩儿怎么会出现在那?那条马路距刺杀日本人的那条弄堂就隔一堵高墙。送小夏去医院的时候,他问过彩儿,当时彩儿只是哭,没有回他的话。张昆知道小夏和彩儿去过城隍庙,或许小夏和彩儿看到了什么或是发现了什么。
小夏,有点事想问问你?张昆说。
哦,张大哥有事问我吗?小夏停下活计,眨动了一下眼睛,手指去碰了碰雕刀的刃口。
小夏,那天汽车撞到你之前,你和彩儿在城隍庙附近的西门弄堂看到过什么吗?张昆问他。
看到什么?那里有好多个弄堂,我不记得了。小夏回答。
你们是不是遇到了巡逻的日本士兵?当时还有枪声。张昆又问。
没有,我不晓得。小夏说。
那你们是怎么从西门口弄堂跑到法大马路上去的呢?当时你们那样匆忙惊慌,一定是遇到什么事了?张昆问话时盯着小夏的眼睛。
小夏摇了摇头,但是他的目光有些分神。
汉清见张昆询问小夏,觉得有点过分了。汉清说,张昆你就不要为难小夏了,他的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张昆一副认真的态度,说出那天城隍庙有学生散发抗日传单,他是担心彩儿会去参加学生会的运动。
此时彩儿已经站在了张昆的背后,彩儿有点抱怨地说,昆哥你也是的,查案查到唐公馆来了。张昆回头看彩儿,脸上有些尴尬了,说,彩儿来了,我只是随便问问,没有别的意思嘛。
彩儿不想再说什么话,回身就走,张昆朝汉清打了一声招呼,赶紧跟了出去。小夏继续在罗汉床边干活,手上半举着雕刀,抬头望了一眼出门的彩儿和张昆。小夏问汉清,彩儿小姐是不是要跟张大哥成亲了?汉清嘿嘿一笑,回答说他俩的婚事双方家里早就认可,什么时候成亲,那得看彩儿的,张昆那边肯定没意见。
院子里,张昆几个大步子就追上了彩儿。
张昆看到彩儿不高兴的脸,继续要解释。彩儿说,昆哥你什么都不用解释了,你是探长,你是巡捕,我只是个小小的老百姓,得罪不起。张昆一听大笑起来。张昆说,彩儿你这是说的什么话嘛,我母亲今天来见你父亲,就是要把我们俩的婚事给定下来。张昆接上又说,我心里面只喜欢你,几年了,一直都在等待。张昆对彩儿是很有信心的,除了自己年龄比彩儿偏大一点,其他各方面的条件,相信都可以赢得彩儿的芳心。彩儿也喜欢张昆,从小就喜欢,只是在感情上,她更多的是把张昆当兄长一般对待,至于出嫁,她现在思想上没有一点准备。彩儿说,昆哥,我不想结婚,因为我们之间还没有结婚的理由。张昆问,需要什么样的理由呢?彩儿抬眼望了望天顶,有一群白色的鸽子正好飞过。彩儿说,理由很简单,等到日本鬼子滚出中国的土地。
张昆哭笑不得的样子看着彩儿的脸,他说,这个理由也太大了吧。彩儿一笑回答说,就这个大理由,昆哥想等就等吧。
张昆和母亲在唐公馆吃过午饭,唐爷送他们母子到大门口。之后唐爷把彩儿找到屋里来谈话,说的自然是彩儿的婚事。彩儿告诉父亲,至于结婚的事,她和张昆已经有了约定。唐爷听到这话,疑惑地望着女儿。
彩儿心情烦闷极了,坐在亭子里发呆。小夏经过,看到彩儿情绪不好,想去宽慰,禁不住多了几句话。小夏说,彩儿你还是早点嫁给张大哥吧,嫁给张探长这样的男人可以得到保护,谁也不敢来欺负你,多好啊。彩儿气得立起眉头来,她说,你这只呆鹅,不能保护女人的男人,那还能叫做男人吗?
可就在这天下午,小夏又出事了。
下午唐公馆来了日本人,是京野先生和他的妻子美谷子。
京野先生身体滚圆,长着一张娃娃脸,那张脸上似乎总是挂满了微笑。他的妻子娇小的身段,细眉长眼,樱桃小嘴,样子很迷人,走起路来一扭一扭,真怕她闪了腰。京野先生在上海居住有近二十多年了,开有贸易公司,并有自己的洋装店,他什么生意都做,曾经和唐爷有过贸易上的合作,那当然是日本兵来上海之前的事了。
唐爷和京野先生算得上是老相识,上海沦陷后,唐爷几乎就不再跟日本人接触,有一年多没有见到过京野先生了。唐爷没料到今天来的人不只是京野夫妻,还有他们领来的另一位日本军官。这个人可是有来头的,他是日本宪兵司令部的井川少将,报纸上经常抛头露面的重量级人物。唐爷的女婿余炎宝,身为市长秘书,特意陪着井川一块来公馆,诚惶诚恐,尤为热情。
井川的年龄在40岁上下,脚蹬马靴,腰佩军刀,中等的身材,威武而精神,会一口流利的中国话。见到来了日本高级军官,唐爷自然不敢怠慢。井川熟通中国人的礼节,很客气,很和蔼,他来此的目的,是要参观唐氏红木家具商行的木雕工艺品。
唐爷和汉清领着井川在店铺里参观,井川对中国的红木家具颇感兴趣,尤其对明式家具有着独到的见解,能说出一些头头道道来。纵观店内的一批家具和木雕工艺品,井川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他认为,凭唐氏的工艺,所看到的应该还不是上乘之作。听到此话,唐爷和汉清对视了一眼,但他们并不急于拿出最好的工艺作品。这时候余炎宝多话了,他想让井川少将长点见识,说出汉清工作室正在制作一张罗汉床。
井川看到还没有完工的罗汉床的时候,赞叹不已,他说,明式家具在这张罗汉床上才得到了真正的体现,造型简洁,刀法疏朗明快,不事雕琢,胜似雕琢。井川少将谦虚地向唐爷讨教,有关明式家具的历史特征。唐爷慢条斯理地说,明代帝王多崇道教,道家讲究,无为而治,无欲则刚,故明式家具给人一种素面朝天的自然质感,装饰无多却恰到好处,可谓多一分则繁缛,少一分则寡味,这便是明式家具的风格和特征。井川点头称道,便说,唐氏的红木商行怎么见不到清式家具,清式家具在造型工艺上应该超出明式家具,其造型外表稳重、庄严,豪华而富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