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小寒资料集-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弱不争修养自我,不与人争名利荣华,知足,知止,寡欲,不自恃,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为善自赏,常怀济世利人之心。从而战胜自我,完善自我,以利社会的和平和发展。
返朴归真
道教学道修道,其目的就是要通过自身的修行和修炼,使生命返复到始初的状态,道教称之为“返朴归真”。
道教认为,人原初的本性是纯朴和纯真的,是近于“道”的本性的。所以人们常说儿童天真无邪。但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思虑欲念不断萌生,再加上社会环境的不同影响和情色财货的诱惑,不断地消耗掉人原有的生命元真,也蒙迷了原有的纯朴天性,若进一步嗜欲无止,将严重损害自己心性和生命健康,从此背道而驰。而学道修道,就是要使心性和生命返到纯朴纯真的状态。这里的
“朴”就是指本真,引申为“道”的质朴状态,是指真常之道的本来体性。然而,要返朴必需要抱朴,《道德经》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即要抱道守真,怡养生命的真元,使之不为物欲所诱惑,不为私心杂念所困扰。这里最重要的就是要尽量少一些私心和欲念。做人要淳厚,行事遵守公德,生活要俭朴,使本性漫漫返复到淳朴的状态,与道相合。而在生命修炼过程中,要在良好的心性根基上,把已耗散的生命元气通过修炼进行修复,使身体健康。进而通过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等内炼功夫,使生命回归到真道的状态,成仙得道。
在返朴归真的修行道路上,诸多高真大德的践行曾为后世学道修道者作出了榜样。汉末魏伯阳真人,“挟怀朴素,不乐权荣”而专心修炼。葛洪真人不随世变,言则率实,杜绝嘲戏,终日默然,被邦人咸称为抱朴之士。并提出应“全大宗之朴,守真正之源”。晋代嵇康好道,亦以“贱物贵身,志在守朴,养素全真”为修行宗旨。今天,学道修道之士又何以不能进一步发扬守朴全真的教义,留一份淳朴之真于后世。
天道承负
道教教化的目的在于净化人心,使人心神宁静,好善乐施,济世利人,从而为社会和人们的和谐共处起到积极作用。所以,道教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在善恶报应观上构成了符合自己特色的教义。这一教义,就是天道承负说。即相信天道有循环,善恶有承负。其核心主体则还是围绕生死问题,承扬于《老子想尔注》中“道设生以赏善,设死以威恶”的教义思想。
道教的“承负”之说,源自《太平经》,意思是祖先积德行善,则可荫及子孙;若先人屡屡犯过作恶,后人将无辜蒙受灾祸。即人们常说的“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前人惹祸,后人遭殃”。其特点是前辈后辈相承负。但对于“承负”的论述,《太平经》中有两种解释。其一是,“承者为前,负者为后。承者,乃谓先人本承天心而行,小小过失,不自知,用日积久,相聚为多,今后生人,反无辜蒙其过谪,连传被其灾。负者,乃先人负于后生者也”。其二是,“三统共生,长养凡物名为财,财共生欲,欲共生邪,邪共生奸,奸共生猾,猾共生害,而不止则乱败,败而不止,不可复理,因究还反其本,故名承负”。意即天地人三统共生,长养财物,欲多则生奸邪,以至不可复理,直到财物穷尽才知还返回虚无之源本。其一说的是善恶承负,其二则是说天道循环。
由此可见,天道的循环承负报应,是因人作恶和嗜欲造成的,并给后人和自然界(包括社会)带来极大危害。为免人们遭受危害和灾祸,人们应当学道、信道、修道,以解除“承负”之厄。信道修道就是要求人们遵循“道”的行为准则,按“道”意来处世行事,积功累德,好善利人。
在承负之说中,道教还特别重视并相信现世的善恶报应。《太平经》也为说:善者自兴,恶者自病,吉凶之事,皆出于身。《老子想尔注》中则说:道设生以赏善,设死以威恶。行善,道随之;行恶,害随之也。认为吉凶祸福和生死都是随人行善恶行为来报应的。所以,信道修道之人,应行善积德,使精神与天通,乃可至长生成仙。
道教善恶承负和现世报应的教义,对后世有非常重要影响。《感应篇》中说: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在天地间有司过之神,行善积德则可延年加寿,乃至成仙。犯过作恶,则依所犯轻重,给以减少生命年限的惩罚。鼓励人们追求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同时,还融会了轮回报应学说,修道行善则可升入仙国,犯过作恶则将会在地狱受到刑罚。凡人死后,家人当信道行善,诵经祈祷太乙救苦天尊救度。
以上所述,是道教的最基本教义。虽然,对于道教的全部教义,诸如宗仰黄老、生道合一、真一玄道、形神合形、遣形坐忘等没能一一展开释说。但通过这些核心而基本教义思想,相信能有助于大家真正认识和了解道教。
万法归宗
所谓万法归宗,这里指的是道教的全部教义和经教、科教、法派、教戒、炼养方法等都要归宗于信道修道,真思志道。
凡为学道务道之士,无任是属哪个道派或擅长哪种教化,如言教、身教、科教等,其信仰追求和基本教义都应是一致的。从道派来说,道教有正一全真两大派,但两派的信仰体系和经教体系却都是一致的,皆以太上真常之道为最高信仰、宗奉三清道尊,并以三洞四辅真经宝典为经教之本。正一以真一不二,伐诛邪伪为内涵,全真倡积真功、践真行为本真,所要体现和倡导的都是太上之真道。而修炼虽有丹鼎符箓之分。但核心内容都是为度己度人。对一个道士来说,无任是正一还是全真,都应是心身与道法同修,不能偏废。三十代天师张继先曾说:此身身外本无法。也就是说,修炼道法,首先要修炼心身,积累道功,凝炼神气以合道,达到度己(修炼心身,合道成真)度人(以己之道功,济度他人)的目的。科教与教戒。教戒是为规范学道务道者言行以符合修道的要求,如三皈五戒:三皈要求道教徒皈依道经师三宝,以明确信仰;五戒,戒杀生以自娱、戒邪淫、戒偷盗、戒妄语、戒嗜酒,则都是为提高道德修养。科教则是要通过诵经斋醮,清静心神,使自我之心神与神明相亲,证悟道真。同时,也是宣扬道教教义,行教布化的重要形式。
总之,道教所行的教法和形式,都是以“道”为核心宗旨的。作为道士。当以道德为务。龙虎山祖庭天师府中曾有联曰: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
早期道教所信仰的神.仙.鬼
對神.仙.鬼的信仰,是太平道與五斗米道在教義方面的基本內容。
道教所崇奉的最高天神為三清,即玉清境元始天尊,上清境臁畬毺熳穑寰车赖绿熳稹5谠缙诘澜痰闹饕浀洹短浇洝分袃H見有後拢罹仙锨逯钪f,不見有三清之說。足見枺鼭h末早期道教尚未完成以三清為至尊的神仙體系。由於《太平經》非一人一世之作,關於崇拜的神,尤其是至尊天神,在名稱說法上也就並不完全一致。有說宇宙至尊之天神為長生大主號太平真正太一妙氣皇天上清金闕後拢判劬Uf這位帝君姓李,實際上就是指經過神化的《道德經》作者李聃。說他是得道之大拢仙锨逯睿杏翁珮O之宮,下治十方之天,封掌儯f兆庶,鑒察諸天河海.地山源林,無不仰從,總領九重十疊。《太平經》卷一至十七。說他有一師四輔,一師即彭太師;四輔即上相方諸宮青童君.上保太丹宮南極元君.上傅白山宮太素真君.上宰西城宮總真王君。此外,公卿有司仙真拢反蠓蚬俚热倭唬瑥膶偃f六千人,部領三十六萬,人民則十百千萬儯兑病Uf後拢判劬幼§短崭蔡ǘ凑嬷睿接裰荨C枥L其殿房住處無比美好,金華之內,侍女眾真五萬人。這是一種說法。又有說:三皇五帝是宇宙主宰。說天有三皇若三光,地有三皇若高下平,人有三皇若君臣民,天有五帝若五星,地有五帝若五帲В擞形宓廴粑逍形宀亍!短浇洝肪砹f:宇宙共有九皇十五帝主宰一切。又有說:天君為至尊天神。說只有天君方能差遣諸神,天君掌握簿疏善惡之籍,歲日月拘校定人生死。說天君無所不知,天君日夜預知,天上地下中和之間,大小乙密事,悉自知之。《太平經》卷一百一十一,說天君是宇宙之心,人身中有心神,天遙相見,音聲相驛,人若摺柑炀庵迹卦馓熳l。又有說:崑崙北極真人是決定人壽之神……。足見枺鼭h末早期道教尚未建立起統一的神校w系。早期道教為多神崇拜,各地崇道者各有所崇,故在推尊方面也便說法不一。
早期道教除信奉天神外,還信奉許多神,天上.地上乃至人身中莫不有神,一切自然物乃至時間.氣候.方位莫不人格化為神,也莫不有神控制。比如,四時為兵馬之神,隨四時氣衰盛以拱邪;五行為五德之神,使人好善;枺髂媳敝醒霝槲宸街瘢直徽J為是五行五帝之神,枺街裥袑倌荆戏街裥袑倩穑鞣街裥袑俳穑狈街裥袑偎醒敕街裥袑偻粒贿相信天上的星宸都是神,說天上二十八宿更值,察視人間之善惡,使善者命長,惡者自亡;還相信人體內有五臟之神,說神生於內,五臟皆有神,為善不敢失繩纏,不敢自欺。為善亦神自知之,惡亦神自知之。非為他神,乃身中神也(《太平經》卷十八至卅四)。總之,自然及自然界之一切,莫不有神。
早期道教的神仙信仰,除了物與神相互依存的特點之外,另一特點就是同其社會思想一致。如認為世人有善惡,神亦分正邪,進而說當時是邪神多.正神不得其處,故引起天道大亂,再進一步便據此抨擊當暋恼危裥叭硕嗑游唬瞾y帝王之治(《太平經》卷一百十二)。
以上是神的大致內容。下面談談早期道教信仰仙的內容。
遠在戰國時期,關於存在仙人.仙境以及人可求仙.登仙的傳說,已經流行於我國南北。《史記.封禪書》及其它傳記中也有不少關於求仙的記述,把仙人描繪成外生死.極虛靜.不為物累.超脫自在的人,仙境中的生活極其美妙而神秘。早期道教繼承了方士.神仙家信仰神仙的傳統,在《太平經》中多處有論述,不過這些出自民間的關於仙的說法,與古史文獻中對仙的描繪,似乎略有不同。《太平經》中的仙,只是人.神之間的能長生.能變化的人,而且他們也並不是那麼瀟洒清閑。《太平經》卷四十二說:宇宙間有九種人,即無形委氣之神人.大神人.真人.仙人.大道人.拢耍t人.凡民.奴婢,九種人各有其職,仙人職在理四時,仙人變化與四時相似,故理四時也。又說仙人主風雨,能飛者,獨得道仙人耳。這說明仙人是在神人.真人之下,在拢耍t人之上的一種人,是能與四時同變化.能飛的人,同時又是仙無窮時,命與天連的長生者。
早期道教宣揚人可以成仙。怎樣才能成為仙人呢?《太平經》卷五十六至六十四說:奴婢賢者得為善人;善人好學得成賢人;賢人好學不止,次拢耍宦}人學不止,知天道門戶,入道不止;成不死之事,更仙;仙人不止入真;成真不止入神;神不止乃與皇天同形。卷九十四至九十五說:古始學道之時,神撸厝嵋宰匀e德不止道致仙。卷一百五十至一百七十說:夫人愚學而成賢,賢學不止成拢}學不止成道,道學不止成仙,仙學不止成真,真學不止成神,皆積學不止所致也。這都說明了成仙之路在於學道積德。
仙人的生活狀況又如何呢?《太平經》卷九十四至九十五說:積德不止道致仙,乘雲瘢埿刑扉T,隨天轉易若循環。天上又如合呢?卷四十七說:天上積仙不死之藥多少,比若太偅e粟也;仙衣多少,比若太官之積布帛也;囚缶之第舍弘少,比若縣官(帝王)之室宅也。常當大道天居,故得入天。仙人住在天上如帝王宮殿的室宅裡,穿仙衣,服不死之藥。較之《莊子.逍遙撸А匪枥L乘雲氣.御飛龍,而撸Ш跛暮V獾拿旯蒙渲降南扇耍读凶樱疁珕柶匪枥L的台階皆金玉的歸墟之中的仙人,以及《史記.封禪書》所描繪黃金銀為宮闕的海上三神山上的仙人,生活狀況基本上是相同的,不過古傳說的仙人是住在神秘的海上或山上,而《太平經》中所說的仙人則更脫離塵世,上升到了更渺茫的天上。
早期道教除信奉神和仙,還相信鬼的存在,所謂天責人過,鬼神為使(《太平經》一百十二)。認為人有臁辏误w與臁旰弦唬瑒t為生人;形體與臁攴蛛x,則生命死亡。《太平經》卷一百三十七至一百五十三說:晝為陽,人魂常並居;冥為陰,魂神爭行為夢,想失其形,分為兩,至於死亡。離開形體的魂就叫鬼。人死其魂便進入幽冥,《太平經》中稱為黃泉或土府,所謂惡下入黃泉。魂在幽冥要受地陰神的考察,別其善惡,所謂收其形骸,考其魂神。善者有賞,可上升受天之衣食,惡者受罰,謫作河梁山海之鬼。早期道教認為鬼是常禍害人的,思邪,致愚人之鬼來惑之,使精神鬼殺人,使主惡之鬼久隨之不解,有解不止,餘鬼上之,天知其惡,故使凶神精鬼物待之,入人身中,外流四肢頭面腹背胸肋……。
鬼和仙有明顯的不同:形神合一,長生不死稱仙,形魂分離,人死魂分離,人死魂離為鬼;拢t學道積德才能飛升成仙,人死魂下黃泉便是鬼;仙人理四時.主風雨,而鬼則常禍人。早期道教相信有鬼的存在,一是相信人有臁辏窍嘈庞辛硪粋幽冥世界,三是相信神可以役使鬼去懲罰人。
綜上所述,早期道教崇拜天神,信奉仙真,相信人死為鬼;認為天神主宰宇宙的一切,人鬼仍活動在幽冥世界;認為人可學道積德而登仙,服不死之方而長生久視。早期道教的教理教義,便是在這樣的信仰基礎上滋生.發展的。
道教部份法器
雷霆都司府印
法尺
法器。用来驱邪压煞,大多召请派袓师
奉旨
此为道士于科仪所持之符令,其旨即为四御中之神只之谕
手炉
用于建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