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那时汉朝-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道德经》圈住了逢勃发展的身躯。如果再不换水,或许第一个被憋坏的,首先是他这个当皇帝的。

于是,刘彻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一个皇帝计划:推翻黄老,独尊儒术。

要了解一个人的现在和未来,必须了解他的过去。十六年来,刘彻的生活轨迹十分有规律,那就是,苦时读书背经,闲时泡妞溜马。没有人不相信,刘彻是个好命种。只要老爹一崩,他屁股一挪,万岁一喊,天下就是他的了。如果命长,安心啃他个五十年,应该是没问题的。

事实证明,这不是个安份的种。汉朝前两任皇帝,读的都是《道德经》,然而刘彻打小喜文好儒。窦太后没想到,她读了一辈子的老子,竟然没有培养他孙子热爱老子的兴趣。历史注定,黄老之治将被刘彻送终。

是的,如果窦太后能睁开眼看看这世界,刘彻很想告诉她:所谓黄老之治已经不适合时代发展了,更不适应他这个年青的小伙子。道理是显然的,老老之治崇尚以柔守道,静养气息,理顺四时阴阳,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业。然而,刘彻年轻气盛,精力旺盛,浑身最不缺的就是力气。所以,他不需要以《黄帝内经》学养生之道,更不需要什么守静养气。换句话说,他就像天上刚刚升起的太阳,纵有浓云盖天,亦要破晓而出。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无争。现在,刘彻要告诉老子,他不喜欢做低眉的水,他要昂起高贵的头颅活着。历史已经注定,他要做就做天上那一轮光茫万射的太阳。太阳,它是积极的,阳光的,向上的,入世的。这个崇尚有为的皇帝,他是当定了。

所谓有为,就是积极行动。用西方哲学来说,这叫行动主义。实用主义从来都是行动主义的好兄弟。于是,刘彻登基做的第一件事,不是亡着给老爹评职称,定功德,而是选贤良。

曾记否,曹参主政汉朝时,谁向他推荐贤良,他第一个灭的就是他。于是,曹参开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懒人治国时代。口才好的,不如木讷的;干得好的,不如喝得好的。于是,惹得当时的少年皇帝刘盈很是没辙,最后想劝,反而被曹参驳得无话可说。

现在,刘彻要告诉汉朝的老人们:懒人时代即将结束矣,让曹参那一套喜喝懒作的国策通通见鬼去吧。

汉武元年(公元前140年),冬天,十月。刘彻发布文告,广招天下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当然,刘彻不是做做样子。既然想干,那就得真干。于是,经过层层推选,最后全国有一百多位高人被招入京考试。

此次考试,刘彻亲任主考官。我们知道,现在国家公务员考试都要经过两关。首先,先过笔试;其次,进入面试。那时,汉朝离发明科举制度还有好几百年的距离。所以,免去笔试一关,凡是被推荐上来的,直接进入面试。所谓面试,可以说是殿试了。方式就是一问一答,这种面试,史称对策。

在汉朝历史上,刘彻此举,不是绝后,但也算空前了。那次,刘彻大举天下贤士,很幸运的淘到了天下各种身怀绝技的人才。事实也证明,这些人才是经得住历史考验的,都成了汉朝夜空里一颗颗闪亮的星星。他们是:吴人朱买臣,蜀人司马相如,平原人东方朔,广川人董仲舒等。而在这一百多年当中,对策成绩第一名者,正是不世出高才者董仲舒博士。

董仲舒,广川人(今河北景县)也。早年以治《春秋》闻名于世,孝景时为博士。所谓《春秋》,即儒家经典之一。所谓儒家经典,即后世所指四书五经。在汉代,子学的时代已经过去,经学的时代刚刚来临。据司马迁介绍,当时研究经学的国宝级人物屈指可数。然而,那些经学大师,大多都是八九十岁的老古董。如果皇帝要请他们出山,估计只有抬出来讲课了。

董仲舒就不必抬了。因为,他与那帮经学大师齐名时,不过是三十多岁的青年。而且更让那些老家伙佩服的是,正当年壮的董仲舒已经像模像样的门罗高徒,授业解惑。其实,数尽天下,包括董仲舒的学生,都没人知道董仲舒心里怀着怎样的学术梦想。此个梦想,不说则罢。一说肯定吓坏一帮老人:一统江湖,独步天下。

武术有江湖,学术也有江湖。在中国历史的学术江湖中,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话语权的争夺。然而,思想学术和国家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往往会间断性的呈现出这样不均衡的关系:国家不幸,学术幸。

君不见,春秋战国,诸侯争霸,民不聊生。然而,诸子思想如雨后春笋,纷纷冒出。于是,成就了中国历中上第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春天。后来,秦始皇一统天下,焚书坑儒,百家如花凋落,唯有法家横绝于世。

的确,先秦时期的儒家,日子一点都不好过。忆当年,孔子奔波于诸侯之中。举世悲绝,仍然心存梦想,发出声音道: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从那以后,这话就成了儒者追求理想的座右铭。等到秦朝一崩,儒者们终于在历史的夹缝中看到了一丝希望。于是儒家各路门派和精英,打包上路,为追求儒家理想而奋斗终身。这些人中出了名的人物有:叔孙通,贾谊,晁错,等等。

然而,董仲舒看来,叔孙通不过是与时俱进的混饭者,贾谊和晁错不过是儒道的行动救世者。他要做,就做当世一绝的思想者。

任何思想,都有源头。董仲舒的思想源头就是五经,五经宴席中,主菜就是《春秋》。如果换用江湖的说法,《春秋》就是董仲舒修练的秘笈。

翻开金庸小说看,我们都能发现:所谓的武功高手,都有一个老套的成功过程:要想成功,首先闭宫。搞学术和练武功也是一样的道理,唯有忍受大孤独和大寂寞,才能修成上乘功夫。现代国学大师南怀谨,他就曾为研究佛经,上山闭关修练。

两千年前的董仲舒,他的闭关纪录是三年。三年不窥园,任春来夏又走,草长冬来风又卷。那么,授业解惑的工作怎么办?董仲舒已经想好了一个好办法,首先,他将大弟子等几个学生召来布道,然而让他们再去替自己传道。

此授业办法,大大节约了董仲舒劳累的成本。于是,一传十,十传百,结果是,后来的学生连自己的师祖长什么样,全然不知。当然了,学生上门找老师唠嗑的事还是有的。然而,如有学生前来探望,董仲舒会使人告诉他们:为师练功不易,不要轻易打搅。

三年转一瞬,一眨眼就过去了。这时,董仲舒终于出山了。

当一个武功高手练成绝世武功时,或许他毕业只有一种感觉:痛苦。正所谓,高处不胜寒。高手之痛苦,全是因为没有敌手。就像金庸小说中的孤独求败,一生只求一对手,足矣。

认真研究以来,这也是不奇怪的事。叔本华就曾说过,当人生的欲望满足了,人就容易变得无聊了。所以说,不要轻易当高手。当上高手,必须准备忍受无聊之苦。

回到前面,三年闭关,董仲舒终于练出了成果,写了一部思想著作:《春秋繁露》。这一刻,没有痛苦。梦想像兴奋剂一样,催发他满怀豪情下山。

他完全有理由相信,属于他的时代,即将来临。

那次考试,董仲舒只对三策,就将皇帝搞定。为了更加清楚和了解他们之间过招的内容,我将他们对策的内容整理如下:

第一策———

刘彻:自然界的灾异之变,根缘在于哪里?要我怎么样做,才能让苍天保佑?

董仲舒:陛下想知道答案吗?很遗憾,我也不知道。不过,《春秋》大约知道一二。请允许我引用《春秋》里的观点来回答你的问题。《春秋》认为,天人是可以互相感应的。如果人间发生有悖于常理的事情,苍天会以奇异之象发出警告。如果地上的人死不悔改,那苍天就只好不客气了。所以,你想得到苍天保佑,最好的办法就是,身为皇帝,先管好自己,再管好百官,百官管好百姓,百姓再管好自己的儿女。相信苍天会看在眼里的,它会让你享受他的灵佑。

第二策———

刘彻:听说尧舜打理天下主张无为,整天逍遥自在,国家也没什么大事;周文王却是一天忙到晚,连饭都顾不上吃,国家也管得不错。那么,相对这两者,我到底该学哪个呢?

董仲舒:其实,无论是尧舜,或是周文王,他们的方法都是对的。至于你要效仿哪个,一切须从国情出发。我认为,按咱们国家目前的情况来看,那是非得用力有为才行了。要想有为,就得为国家做点实事。

要做实事,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首先,确立治国理念,应以德主刑辅、重德远刑。这点前两位先帝已经做得很好了,请再接再厉。其次,狠抓意识形态建设,确定国家大一统思想。通俗地说就是,独尊儒术,罢黜百家。请注意,是罢黜,不是焚坑。再次,狠抓教育。举目天下,什么东西最贵?人才。人才从哪里来?教育。所以,想兴国家,先兴教育。教育发展不起来,想谋发展,图未来,那是胡扯。

第三策———

刘彻:你前面讲的什么天人感应论,似乎有点玄,请你再给朕解释一遍。

董仲舒:其实一点都不玄妙。孔子述作《春秋》时,特记载不少灾异之变。就是要告诉我们,我们都是活在苍天的眼皮底下,如果做事不好,那是要受它惩罚的。说得更白一点,我就是想强调君权神授的光荣传统,结合《春秋》强调的大一统思想,确立人伦关系,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总之,三纲五常,仍是王道。道源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这些就是治国国家必须具有的理论基础啊。

以上三策,犹如三根顶天大柱,为汉朝四百年基来打下了坚强的根基。从此,儒家的大一统思想就深刻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无论哪朝哪代,就算四分五裂,最终还是要回到董仲舒这个古老的命题上。剔除天人感应论的荒谬,董仲舒仅以春秋大一统思想,对所有学术对手足可一剑封遗喉,当可不朽!

然而,汉朝甚至后世许多朝代,为了董仲舒这个不朽的思想,付出了巨大的国家成本。从此,百家争鸣犹如百花凋零,化灰入土,光采不再。就算历史大风飞扬,尘埃满天,仍然卷不起春秋诸子曾经自由的魂灵!!

光荣的背后,是无尽的沉痛。这,或许是我们祖先的宿命?

二、罢相

回头看董仲舒对的这三策,刘彻的确很称他意。天人感应,大一统,尊儒重教,好一个炫烂的梦想诱惑。事实上,认真考究董仲舒的天人三策,我们会发现他不见得高明。天人感应,那是阴阳家邹衍的理念;学术垄断,一家做大,那是李斯曾经干过的事;尊师重教,那是N多年前孟子说曾跟梁惠王说过的话。国家大一统,那是孔子作《春秋》的初衷啊。

所以说,三年练功,董仲舒不是发明了新东西,而是发明了新手艺。那就是,他很聪明地将阴阳家和儒家等诸家思想杂揉一体,合成新产品。

按照古老的市场原理,有求就必须有供,有供未必就有需。当年,孔孟奔走天下,推销儒术失败,原因是产品不合时宜,诸侯们也不相信它能救国救民。而董仲舒之所以推销成功,只能这么说,他有一个好运气。那就是,他是在一个恰当的时间,一个恰当的地点,碰上了一个急需儒学产品的大顾客——刘彻。

天人三策,刘彻是全都买下了。然而,他却对董仲舒服付出了一个让人意外的价格:江都易王国相。

易王刘非,刘彻兄,向来自大好斗,极不好惹,更不易对付。刘彻将老董打发去侍侯这么一个恶王,让人不得不想起当年的贾谊侍侯长沙王时郁闷的情景。难道,董仲舒闭门苦练绝世神功,又是落得一个不得上公卿之位的下场吗?

正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已。原来世间许多事,总是由人不由已啊。既然这样,董仲舒还能说什么呢?唯一可行的就是,收拾行李,挥一挥衣袖,独自上路去吧。

然而回头看,此次刘彻高调广罗贤才,不叫亮剑,应叫试剑。他才十七岁,路还很长。尽管他内心总有一种止不住的冲动和兴奋,然而,他真想做一个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还必须请记住一句话: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马上的,就有一个大人物让他偿到什么叫曲折。这个人,就是瞎老婆子,窦太后。窦太后之所以要让刘彻吃苦头,是因为有人想怂恿在太岁头上动土。更让窦太后生气的是,刘彻一不做,两不休,竟然罢掉一个让她可以信赖的高官。

此人,正是丞相卫绾。

卫绾,代国大陵(今山西文水县)人也。主要特点:为人忠厚老实,低调处事。特长:臂力过人,驾车有术,甚至还可以驾车表演杂技。事实证明,人有特长都是能找到好工作的。当年刘恒在代地挂职锻炼时,卫绾凭借高超驾车技术,获得护驾代王的资格。后来,刘恒回到中央当皇帝,卫绾因为护驾有功,被拜为中郎将。

刘启当太子时,曾多次设宴招待刘恒左右。然而,卫绾每听说刘启要召他,总称病不前。哦,太子请客都不来,是不是面子太大了,还是瞧不起我呀?刘启从此便将他记住了。

刘恒不知是否看出刘启有什么不好的苗头。他崩前,曾对刘启交待:卫绾是个厚道之人,我死后,让他给你开车绝对安全。千万别看我不在了,就踢人家下岗。

如果不是刘恒这句话,刘启还真想马上踢卫绾下岗。不过,先帝有话在先,至少也得给他个面子吧。于是,刘恒崩后,刘启没有让卫绾下岗,不升也不降,不冷也不热,就那样过着吧。

然而,一年后,卫绾的命运突然来了一个大拐弯。

听说赛车手跑车,其功力多表现在对拐弯的处理。特别是在速度极快的情况下,或者是突发事件下,如果能表现得游鱼得水,那就是上乘的车手了。

当然,车手之风格,也是大不相当。想当年,夏侯婴驾车,如闲云野鹤,那个潇洒劲是没得说的。就算处于天崩地裂,他仍然不紧不慢,从容面对,结果是,他没有一次不让刘邦逃过对手的追杀。

如果要分流派的话,夏侯婴应当是浪漫派,而卫绾则是现实派。做为一个搞车杂技出身的人,卫绾清楚地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