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冰人幽灵-第1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欢饣岵换崾俏颐侨死喾⒄沟囊桓雒ǖ谋缒兀卡D―我们所有的道德伦理,都是建立在对环境的充分依赖和充分掌握之间,只要环境一变,掌握性变弱,依赖性变强,那么原始的毫无任何约束的人类本性,就会为了自我保存而全面发展,最终人类将在宇宙中,一次又一次经历从野蛮到文明的循环化归,而无法成为一种可以持续的以线性发展的文明种类?
……………………………………………………………………………………………………… 附录
物理学家这样探索太空
七格
面对深不可测的夜空,一代又一代仰望着的人们都会发问:它最远的地方在哪里呢?要能远到那样的距离,那该运动多长的日子才能做到呢?
这些涉及到宇宙边界和宇宙年龄的问题,如果没有现代物理学理论和实验的支持,很快就会变成诗人的感喟和哲学家的思辨。好在技术永远是务实的。随着观测技术的日臻完善,我们正在逐渐逼近我们一直想要得知的答案。
哈勃当年发现,星系发出的光谱呈现系统性的红移(Red Shift)。所谓红移,就是指当发光体离我们越来越远时,我们会发现接受到的光波频率,要比其固有的频率低,即向红光那个端偏移。星系光谱普遍红移,这说明星系正在远离我们,也意味着宇宙正在膨胀。他进一步发现,离我们越远的星系,它离我远去的速度就越高,之间的关系是远去速度等于哈勃常数乘以离我们的距离。这个关系,也称为哈勃定律。
所以说通过哈勃定律,我们等于有办法找到宇宙的年龄,因为要是找到红移程度非常厉害的发光体,就意味着它离我非常非常遥远,也意味着它越接近宇宙的边缘,于是也就等价于是接近宇宙初期的物质。
类星体(quasar)是红移现象最明显的天体。它们体积不大,却非常明亮,离我们有最遥远。它们中有些红移值已经超过了
哈勃定律的伟大意义,不仅在于它证实了宇宙的膨胀,而且还提供了一种估计宇宙年龄的手段。随着近红外光相机的出现和对引力透镜”(gravitational lensing)现象的运用,目前能测量到的最大红移值已经达到了10,即这颗Abell 1835 IR1916的类星体,是诞生于宇宙大爆炸之后的4。7 亿年。
但是根据大爆炸宇宙论,宇宙在红移数值z=5~1000之间的时间段里,即在1百万年和10亿年之间,宇宙应该是处于在这一阶段,宇宙应该处于混沌状态,这个时候要产生大能量的活动星系是非常困难的。
这样的话,要么就得承认在很遥远的地方,哈勃定律不成立,宇宙性红移(Cosmological redshift)会受到引力等其他因素的干扰,要么就是修改宇宙大爆炸理论。但这两种做法都挺伤筋动骨,前者有大量观测数据支持,后者还是能解释其他大量的天体物理学现象。
那么就只好径直将这些类星体的质量往小里估算,但是这样问题又来了:一颗类星体根据它发出来的光芒亮度,我们能推算出它会有几千个银河系的能量,怎么能把它的能量往小里算呢?
说穿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最简单最根本的,还是我们人类的能力过于差劲。要是我们能一下子到达这些类星体上,并依旧保持人类的感知功能,就可以立即明白我们所想知道的一切。但显然,假如有造物主,那么他在设计我们时,并没有慷慨到这样豪迈的程度。我们人类还是得受大量约束条件限制,包括限制我们的逻辑运算速度和肢体运动距离,唯一不受限制的,是我们大脑里天马行空的意念。也正因如此,人类虽没有见识到宇宙的边缘,却在脑子里早勾画好了这样的图景,连制造和管理这整个图景的代理商也找好了,比如上帝等等。
太空探索就是不断缩短意念和现实之间差异的过程,由于想像自己来到宇宙起始点,和推算或观察到有宇宙起始点,实现的难度完全不一样,这也造成了卡尔维诺这些文学家和爱因斯坦这些物理学家之间的价值差异。
外篇 科幻再回首!(凌楚风重金
科幻再回首
1、《科幻世界》和科幻论坛:
记得去年的时候,我曾经在《科幻世界》官方论坛——“天空之城”上对当年的《科幻世界》杂志提议,评选“银河奖最差作品奖”——这个帖子虽然带点恶搞的性质,但也是我对科幻小说界烂文充版的一种反对——结果这个帖子的命运相当悲惨,被删除10次,锁了两次。看来,斑竹们还是怕我教坏小孩子,影响他们购买《科幻世界》杂志的热情。
开始的时候,确实对他们压制不同言论的做法有点想不开,但是后来一看,连《镜子》这样情节老套的作品也能得到洋洋地赞誉,坐上银河奖头把交椅,这么看来,对某些(大多数?)读科幻的小读者们的素质,确实不可以估计过高,更不可以随意“误导”,在人家地盘上砸人家编辑的饭碗,人家肯定要不高兴——这么一想,心里也就放下了。
科幻论坛改版后,我没去发表过任何意见,不过,ID倒注册了一个,原因是刚开始的时候,不登录是没办法看帖子的。第一次登录这个论坛,我就有过预感,这个论坛不会发展得如同它的前身那么“好”——自然,连它的前身都比不上,其冷清可想而知——也必然会招致老论坛会员们的反对和摈弃,它的发展前途,将会一片黯淡。
在“天空之城”的时候,面对一片高中生的狂热追捧某某科幻作者的现象。我知道,随着这一代有着太多消遣的玩意儿可以选择的小读者们渐渐长大,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日趋成熟,他们对杂志和论坛以及这些作者们的冷漠,只是迟早的事儿。《科幻世界》的编辑也同样知道这个道理,《科幻世界》的众多编辑里,不乏有揣着明白装糊涂主儿。他们明明知道中国科幻的困境,可是,为了银子,他们不会向这些高中生说明,他们一定要骗自己、骗读者、骗银子,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多么美丽的谎言啊……
当我基本摸清楚了“天空之城”的人员构成及素质构成后,我不再用争辩来证明我的正确,我选择了用时间来证明。所以,在新论坛里,我静默无语,冷眼旁观。我静静地观察着他们慢慢地对《科幻世界》失望、对科幻作者失望、对论坛失望。
在那个论坛上,原来在《天空之城》论坛的某些知名会员,不再露脸于这个新论坛。随着时间的推移,热血的高中生长大了,在论坛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对《科幻世界》从狂热到冷静再到冷漠的言论……当这个论坛上已经不再有曾经有过的那么些人有兴趣对《科幻世界》这本杂志以及其他国外的科幻故事进行任何兴趣的评价时,科幻在中国就已经走入了末路穷途。
虽然,我用时间证明了我的预感的正确性,但是我并不高兴。爱之深,痛之切。1999年开始接触的这本杂志,曾经带给了我许多的乐趣。人是念旧的,虽然现在的《科幻世界》已经可以用“江河日下”来形容,但是对它的那份感情,却始终舍不得放弃。
阿来对《科幻世界》的改革不可说不大胆不前卫不正确,将科幻向主流文学靠拢的努力不可谓不巨大不费心。但是,一个人的战争是没办法获得胜利的。其中,编辑素质的原因,科幻作者的原因,读者的原因,历史的原因,社会的原因……都是他需要攀越的高山,而且,许多的高山几乎是无法在现时攀过的……
2、中国科幻作者
如今的中国科幻作品中,急功近利之作太多。没有几篇作品是值得再三回味的。在这一点上,我与许多科幻作者们的看法不同。
在为数不多的中国科幻作者中,始终没有几个人能静得下心来磨砺自己的文笔、自己的思想以及自己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按照我个人的观点,看了那么久的《科幻世界》,也只不过发现拉拉的一篇《春日泽&;#183;云梦山&;#183;昆仲》能够算得上文笔情节均属上等之作的科幻小说而已。
其中的深层次原因我不想多作探讨,否则容易引发某些科幻作者心头一直暗藏的自卑心态。王朔在他小说里面说:“我爸要知道我当了作家,非从坟墓里头爬出来打死我不可。”(大意)而中国科幻作者(作家?),则更是被长时间排除在主流文学之外的一群人。而且,就如今情势来看,科幻小说的再次辉煌遥遥无期,许多现在的活跃分子,只能作为将来的垫脚石,等到科幻小说能出头与主流文学作家分庭抗礼之时,他们恐怕早就江郎才尽,只能坐在神位上享受冷猪肉了,这也难怪他们心头郁闷。所以,他们并不死守在科幻小说这一棵树上,而是四面开花,到处摘果……恐怕在他们心里,也是很不愿意别人把他们看作是“科幻作家”,是“挽救科幻大厦的基石”吧?但是心头可能确实也有点感情,所以才说:“羞辱不能转化为动力。”其实,还是希望大家对他们多了解,多支持。
但是,中国科幻小说长期被主流文学排斥的现状,导致了他们当中某些人的病态心理。比如有的人嚷嚷说:“科幻小说要发展,中国人必须要提高自己的科学素质。”还有人说:“现在的主流文学有什么了不起?主流文学作家看不懂科幻,是因为他们的科学素质太差。” 如果说到“科学素养”的话,科学家的“科学素养”是最高的。虽然,科学家有没有看科幻小说的我不知道,但是科幻小说曾经被许多科学家批评为“伪科学”,这个我倒是知道的。早就有人说过:“科幻不等于科普,科幻小说从来就没有为现在的科学做宣传的义务。”想一想科幻小说曾经被批评为“宣扬伪科学”的命运,就该知道科幻小说在中国所处的环境是多么严峻!而被某些人所钟情的“科学”又是多么不给科幻小说面子!
有上述想法的人,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诗人心态(以前叫人做诗人是赞美,现在叫人做诗人则是骂人)。自己写的东西争取不到作者,换不到银子,就说葡萄是酸的,葡萄树也是腐朽的。要主流文学承认,没问题,但是首先你得拿出一篇(至少得有一篇吧大哥?)在文笔和情节构筑上都能为主流作家们认可的科幻小说作品来啊。手里的电筒照作者,照主流文学作家,就是始终不照自己,这也是科幻作者们的一种病态。
根据我的观察,科幻世界从创刊时起,就从来没有过能让主流文学另眼相看的作品。王晋康的科幻小说,不过是成人童话;何夕的科幻小说,不过是青春偶像剧;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不过是好莱坞翻版剧本……如果说能有让主流文学侧目的科幻作品的话,可能韩松的几部科幻小说能凑个数,但是他那怪异的文风,又让主流文学将之打入了偏门。
近段时间看《奇幻世界》,发现以前那个曾经写过科幻的“燕垒生”在《奇幻世界》编辑对他的访谈中,称呼所有对他作品有不同意见的读者为“小白”(“白痴”的意思),并且说道:“现在没有几个值得他写下去的读者。”——两句话前后一辉映,简直就是一杆子打死几乎所有读他小说的读者。前面那句话表示:“不能对我的作品有不同意见,如有,就是小白。”后面那句话说明:“没几个读者值得我写下去,包括一向支持我的FANS们在内。”像这样自毁长城的话,居然还说得这么铮铮有声,傻呼呼的编辑居然就照原样给他登出来……我实在是看不懂,他们两个是想表达什么?一个三四十岁的老男人,跟一帮高中生怄气,想一想,都觉得别扭。
当然,这里说的是他写的奇幻故事,跟科幻关系大不大,我也不知道。但是从这样的语言当中来推测一个人的人格及素质,应该是足够了的。像这样由于过度自卑而导致的自恋,必然会在某个时候爆发出来,伤人伤己。其实,这也可以说是所有科幻作者们的通病。所以有人说:“偏执而神经质的人才会写科幻小说。”
3、《奇幻世界》
《奇幻世界》是《科幻世界》下属的一本专门刊载中国奇幻故事的杂志,从《科幻世界》原来的子刊物《飞》变过来。
在《奇幻世界》的供稿作者中,确实很有几个厉害的写手,如《悟空传》的作者今何在(还有几个是从写科幻转型为写奇幻的),他们共同组建的“九州”创作组,整体写作水平已经达到了比较熟练的程度。这也是导致《奇幻世界》在创刊一年多后,销量直追《科幻世界》的一个原因。
不过,《奇幻世界》延续了《科幻世界》一向的思路,即:将市场消费定位于学生(主要是大、中学生)。所以,在他们与读者互动的一些栏目上,还可以看到一些浅薄而无聊的搞笑。
《奇幻世界》创刊一年多,吸引了许多当初爱好《科幻世界》的人们加入这个新的读者群。这与创建“九州”的几位作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们的功劳,是不可抹杀的。而他们也借着《奇幻世界》的东风,打响了他们自己的名气。可以说,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在“九州”创作组的带领下,中国在小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创作奇幻小说的潮流(热潮?),有一部分人加入到了《奇幻世界》的写手行列,开始了他们稚嫩而粗糙的尝试。但是,由于写作水平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直到今天,也还未能出现可以与“九州”这样一个有着比较成熟的写作经验、有一个整体的故事发生框架的协作计划、以及相互协作以运作其创收目标的创作组织相抗衡的奇幻作者。这就导致了《奇幻世界》必须依赖“九州”创作组的供稿才能出刊发行的尴尬局面。
六月,是一个风云突变的日子,这个日子中,一件非常奇幻的事情发生了,把一些《奇幻世界》的小读者惊得目瞪口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