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人道天堂-第3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轻懈怠国政,重求仙求丹,历朝历代,多少英明神武之君,都企图求仙求丹,结果反而折了功业。
“吴公,君逸臣劳嘛,皇上深明此理。”沈鑫东却笑的说着,这三年来,方信少有直接干涉内阁的事,政事井井有条,他非常满意
吴建容“哼”的一声,也不说话,继续上前。
到了里面。见了皇帝。行了礼。赐了座。上了茶。方信就问着:“闻上月风雨大。三潞府洪水。是不?”
“是。已经上了折子。淹了六个县。”这事是窦容管着。闻言。放下茶杯说着。
“当时洪水猛激。乌云雷鸣电闪。暴雨倾盆如注。七坝情况越来越危急。如是大溃。将淹没下游数省几十个郡县。治河大臣李沙德下令在上游决口。以缓压力。淹了六个县。事后上折请罪。”
“内阁地意见呢?”虽然折子上有。但是方信还是问着。
“治河大臣李沙德有罪二。一就是治河不利。他受命治河。长七年。动用三省民工三万人。银圆五千万。还是出了这开坝泄洪之事。单是这条。就是有罪。”
“第二条。上游决口泄洪。虽是大局。但是致使一百二十万亩农田受淹。村庄被冲。房屋倒塌不计其数。这也是他地罪——还请皇上裁决!”
方信没有先说话,凝视着亭子下面开放的菊花,眸子幽幽放光
片刻之后,方信才说着:“他的确有罪!但是朕却可别有想法。”
“治河难,朕知道,不但是太祖时、世宗、顺宗,都曾治理,但是还是数年一洪水,李沙德治水七年,年年在河上,这些事情,朕多方面调查,都是真地,论得勤俭,朕都是爱惜的,修建河道多是疾苦,朕知道,而且也甚有成效,今年洪水巨大,数十年内罕见,只淹了六个县,所以第一条,朕不论罪——不但不论罪,还要嘉奖!”
“洪水巨大,数十年罕见,下游诸坝压力太大,他下令开坝泄洪,这也是决断之事,保得了下游几十个郡县,所以单是这条,朕也不加罪——你们知道朕要加罪在何处?”
到这里,皇帝口气越平和,却越尖锐:“大河水涨,日日不休,他为治河大臣,岂不知事急难保,为什么却不提前疏散泄洪处百姓?他是钦命治河大臣,有王命旗牌,为何不对那处郡县下令?这是他因有之题!”
“大洪泄下,六县淹没,二万人淹死,房屋农田毁之不计其数,他为什么不通知郡县早作准备,哪怕凑集基本地房屋粮粥都可,为什么直到事后才重重报上?还导致乱民骚乱,几酿成大祸!”
“治国要用道,治人要用仁,这人读了几十年圣贤书,懂得这个道理嘛?!”说到最后一句,方信声色兼厉!
在场的人都坐不住,一起跪下,说着:“臣等无能,还请皇上休怒!”
方信泄过了,却平和起来,摆了摆手,让内阁大臣起来,缓缓移着步子,在亭子下面一片菊花丛中倘徉。
虽是秋来,但是多种菊花郁郁蕴蕴,映着日光,精神抖擞。
“朕读圣贤书,治国要用道,治人要用仁,却是朕的心悟,李沙德前面二条,都没有失道,但是他失了仁,洪水滔天,不得不泄,朕也知道良药还有三分毒,但是朕读圣贤书,读列祖列宗的圣诲,这个仁是万万不可放的,千丈之堤,以蝼蚁之**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德失多了,就失了道,立意是善,却作了恶事,这种事古今不要太多,朕这次叫先生们来,就是要论这条!”
“皇上高居九重,垂裳治天下,却是明鉴万里洞若观火!治国要用道,治人要用仁,却是真正得了道德二个字!”姜宝馨听了这话,顿时磕头说着:“洪水过后,百里断垣残壁不见烟火,这是李沙德地罪,也是我们内阁的罪!”
吴建容这时也说着:“如今之题,就是赶快下旨,拨运粮食,下来年种子粮,以安这六县百姓。”
“说的甚好,内阁上一个条程来,朕看无误,立刻就批了。”
于这李沙德,旨下去,就说他治水有功,泄洪也并却不提前疏散百姓,又不通知郡县早早安排,这是有罪,削去一切官职,以示天下。”顿了一顿,他又说着:“他有几个儿子?”
“回皇上,他地大儿子已经病故,二儿子当知县,三儿子还是举人!”
“钦差传旨时,传朕口喻,就说治水七年风霜艰难,朕都知道,这是他的功,但是他的过,也不得不罚——今削官为民,一贬到底,是罚其过,至于他的功,朕会记得赏给他地儿子!”
听了这话,秦浩中轻咳一声说着:“皇上明鉴万里,李沙德听了这话,当真对不住圣上眷隆之恩……不过,这还是小事,眼前一件大事,却还是如此!”
到这里,秦浩中端言说着:“这河上有洪水,国中也有洪水,推恩令就是泄洪减压之举,这是国的大道,是万万动摇不得。”
听到这里,方信的脸上的颜色,顿时霁和下来,周围大臣立刻明白过来,知道皇帝这次召见的真正意思,不由暗中佩服——不愧为宰相!
“推恩令是国之大道,道已立,还需德辅之,评估钱财时,到底有何标准,如何才能尽量减得弊端,多得仁德?皇上把财产定为不动产和半不动产,实是英明,但是具体防微杜渐,多得实干,少得弊端,还需未雨绸缪。”
“皇上和秦相说地很是,自古以来,上欲施恩,加之于道,却疏于仁德,反使官吏趁而加之,浑水摸鱼,使之不见好,只见恶,好事变成了坏事——这多地是,这些事小,却如星火在原,不可懈怠,务必力加整顿,雷雳风行,哪怕是能行几年就可,不能在推恩令实行时出了乱子!”吴建容沉思有顷,说着:“皇上放心,皇上既定了这个国策,定了这个道,臣等自然会处处预备,尽量彰得大道,又安抚百姓,减得弊端,把这良药地三分毒,尽量化去,这也是我等内阁与诸臣工地责任。”
“朕登极来,常思之,虽说大道之下,不论草木;大浪之下,不论鱼虾,浩浩荡荡,不见尾,只是,百姓又有何辜,主道臣德,朕既定下大道,你等臣子就要以德辅之,尽量消除弊端,多一分耐心,多一分准备,多一分仁德,就可恩泽万民,救得百万甚至千万苦,这岂不是宏大功德?”
“治河治水,是李沙德地责任,治理亿万黎民,是朕的责任,若是有万一,为了社稷亿万黎民,朕也可开坝泄洪,这事朕作来,毫不犹豫。然而,就算开坝放水是必然,事先多准备,多疏散,多引导,在李沙德而言,就可少死二万人,减百万人痛苦,在朕而言,在诸卿来说,这上亿百姓,祸福实在一念之间,能多一分,就是一分,安能以道论之,就天地不仁?”
方信这话出口,内阁诸大臣顿时都眼睛红了。
秦浩中本来就已经深深触动,只是他为宰相,要有体面,这时听了方信这话,顿时眼泪飞溅,长涕而出:“先帝爷,列祖列宗,你听见今日皇上说地话了嘛?”
着,竞是热泪长流。
华夏历代都有仁人义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其道,多少人,为了这个愿望,白了少年头,费尽心血,舍了性命,到头来却可能是一场空忙!
历朝历代,不知有多少君王,将他们的那份心血,轻轻易易的踩在了脚下,没有半点怜惜,而还是如此,一代代仁人义士却无悔地前仆后继地要“致君舜上”!
这就是历代真儒的道统,也是他们的风骨!
就算时世而移,犬儒日多,还是持之而行——秦浩中就是持此道
三十年来,他由少年变成老,眼见长治皇帝带着愤懑和沮丧,带着疲累和失望而去,而国家还是官场败坏,大局日益恶化,虽然早就下了决心,虽千万人吾往矣,亦予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主道臣德”,今日闻得此开天辟地之言,他就觉得,自己一辈子的心血,没有白费,一时间不能自己,涕泪而出,他磕头说着:“皇上放心,臣就是粉身碎骨,也必完成皇上地大道,不使外人败坏。”
其它四位大臣,也自跪下。
“秦先生,诸位先生快快请进,这社稷江山,还需你我君臣共谋之!”方信连忙扶起。
方信顿了顿,眉头一皱,正色说着:“内阁总理阴阳,是为掌天下大德之中枢,当以天下为重!卿等办事,只要持此心,朕必托之心腹——先生们放心,朕一直未雨绸缪,这天下兵事,还在朕的手中,不使贼子乱之!”
真儒有之,小人更多,贪污野心勃勃,满山满野,社稷之事,岂是如此轻易,只是皇帝心中有着定数,诸臣都是心中沉甸甸,跪谢了。
第二百五十四章 变迁(上)
元七年四月二十三日
帝都当初建时,就完全有规划,由外城、官城、内城三别
外城可以理解,就是百姓居住的地方,官城就是中央政府的机构所在地,内城是皇帝内宫所在地
建时,就用格子划好,自高空上看,就如整齐的棋局,各坊又如整齐菜田
三朝定都在此,都不断修建扩充,使之更为宏伟壮丽。
大范定鼎在此,更是修建绿化带,修整街道,用街将城市划分出坊,每坊一万人到三千人左右,有一个街坊令辅助管理,从九品官。
每个坊实际上四面临街,各种行业的店铺临街而设,到了现在,更是取消了夜禁,各种商业通宵营业。
大的改进,还是各街各坊全部有排水沟和下水道,污水不见于地面,再加上这处于皇朝时代的延续,人权哪比得上号令,因此整个城市就显的很是干净
四月春来,街上车水马龙,行人如鲫。
三朝帝都,历史有六百年,自然文物古玩无数,积蓄了历史的遗迹
临泽坊。里面有一条河蔓延而去。长堤边种满了柳树。现在正是观赏春柳地时候了。
坊中。论得名胜。东迎楼、万柏阁、春薰堂、乐业寺。都是有着名人留记地地点……勾得一些文人到此留连忘返。
孙宝雅在街上漫步。慢慢踱着。随着熙熙攘攘地人流。又上得了一处石桥。向下看去。下面河流。有着小船而过
孙宝雅出身于士宦家庭。是地方望族出身。祖父作到知县。父亲也考取举人。在兴华府。也是有名地神童和才子。童试、府试、省试都连战连捷。可惜地是。因为千人上书之事。结果削去了功名。一折到底
怅然下望。他地清;脸上。泛上一丝苦笑。想起五年前自己义气奋指点江山。真有恍若隔世之感。
不过。其实现在他过地还不错。杨宏凌自己又打通了门路。办了一张报纸。取名为新京日报。就请他作了主编。还有一成股份在内。年年可分红。
这论工资,一月五百银圆,一年就是六千,分红一年就有八千银圆,再加上一些润笔,因此年收入却也有二万银圆,就算在帝都,也是相对富裕的人家了。
“孙宝雅先生?”突然有人说着。
回头一看,却是本报的一个股东项落言,这人三十岁,穿着青袍,很少见面的一个,孙宝雅笑着:“原来是项老板,幸会幸会,今天怎么有空出来?”
项落言笑了,说着:“别叫我老板,我也是为人伙计,这次陪着我家老板过来办事,想不到就见到了先生了——先生大名,我家老板也是知道,请您过去一谈呢!”
孙宝雅经过五年,也已经结婚生子,心中傲气少了许多,当下就点头应去,顺了过去,到了一处楼下,见得了一个青年
这年轻穿着丝绸,戴着一颗东珠银冠,显是哪家有爵位地人,只是年纪上实在不好估量,单看肌肤容貌,说是十七八岁都可以,但是见这气度,却有三十以上。
这青年见了,微微一笑,说着:“是孙先生吧,我姓方,名信,先生主持新京日报,文笔锋利,立场公正,真真是久仰大名了!”
孙宝雅倒也不奇怪,他本是进士的材料,主持这家报纸当然绰绰有余,这些年来,表文章,指点江山,批评时弊,虽然受官府派人监督,不能太出格,但是也声名而起,这人知道也不为奇,当下略一躬身,说着:“不敢,只是一点虚名罢了。”
方信这个明确的确是真的,但是这个世界并没有谁知道,所以方信带着上了楼,到了一个雅间,坐了下来,才从容说着:“先生,我不是虚逢迎你。当年你为举人时,一折千人变法奏,真是倾动京华,虽然有所违制,有所贬削,但是五年来,你主持日报,文笔精练犀利,已经每日行万份,极受欢迎,当真是了不得!”
项落言也笑的说着:“是啊,我有三成股,倒也年年坐收二万五千银圆,要知道,这当年我可只投了三千银圆,真真是赚了,全靠先生之功!”
孙宝雅听了,淡淡一笑,有些落寞地说着:“两位太夸奖了,我当年气盛,被削去功名,还亏朝廷宽大,不给予追究,让我能在这帝都内安身立命,二十年读书,作些这些文章,也算是有些回报了……”
着,叹了一下。
项落言见孙宝雅感慨,他笑了笑,没有继续这个话题,点了菜,没有一会,就上了菜,然后就举杯相敬
此刻,正是中午,春光照耀,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号外,号外,济渡伯的远房子孙张戈海,以厂产折价一百二十万银圆,申请定爵为伯成功,于二十二日受爵,济渡伯府并无人到场!”
“号外,号外,桑德伯家,诸子争产,大打出手。”
外,号外,镇阳公家分产微薄吝啬,其末子只得八万,还需母亲和舅舅家以私房钱补贴,才得授士爵,宣称出门永不回族。”
听着这些楼下新闻报纸的叫卖声,孙宝雅不由摇头:“世风日下,这些贵爵脸皮威严都被扫光了。”
方信却若有所思,就叫了一份上来,拿来一翻,说着:“亲兄弟,明算帐,无论贵家子弟,还是市井小民,都莫能在外!先生何必为这个伤感?”
“我也只是感慨,自皇上退恩令下,数年之内就形势大变啊,让人目不暇接。”几杯上好的酒入肚,吃着菜,受着这四月春光,使人不自觉有些熏熏然,孙宝雅就笑的说着,他是文人,立刻谈兴而起。
“哦,还请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