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醒狮-第2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海狼”在水下一搏。本身简直如同一枚超级鱼雷。
它们可以在50米深处使用水下天线接收超长波电台的电文,而且在300米的水下使用浮式天线接收通信卫星、短波电台的电文,顶端是一小段浮在海面上的由轻塑料包裹的细小的金属线,颜色与海水相同,仅接收电波,不会暴露自己的位置。那么如果在高度危险的战术环境中要发送极重要的信息怎么办呢?它还有一招就是发射一枚“动力发报浮标”,它们如同一枚微型鱼雷,从艇后发射后,在电动推进器的推动下,可以水平移动5海里,浮出海面后,自动发报机发射经压缩的加密电文。通讯卫星或高空侦察机接收到电文就可以转发给总部。浮标随即销毁沉入海中。美军的电子侦察系统即使能高速反应找到浮标的位置,也是无法找到潜艇的。
正当他们完成了海试,就接到了参加昆仑岛海战的命令。潜艇的指战员不愧为我军的精英,竟然一举击落8架越军的米格——21。如此运用潜艇主动打击敌机,这可是潜艇作战史上的第一次。这又迫使海军参谋部赶紧为它们研究新的战术。后来这款潜艇的优越性能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应用,项目组又发展了一款该型041T型。
041T型拆除了CZ——1L垂直发射系统,装置了2个球形耐压舱,可搭载24名全副武装的蛙人,650毫米的鱼雷换成了蛙人输送艇。电解水制氧机足以为他们提供氧气,当然需要加大空气净化装置的能力。这是一款极具突击力的人员投送利器。
当然我军现有的潜艇力量也有了实质性的提高,如前所述,3艘092型夏级导弹核潜艇、5艘091型汉级攻击核潜艇按照预定方案经过了电器推进系统的改造,采用了定型生产的HD——08核电一体化装置,艇身粘贴了“人造鲨鱼皮”。再加上2艘093型攻击核潜艇和2艘094型导弹核潜艇,可以说我军已经真正地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位的核潜艇大国,形成了一支现实的核威慑力量。
然而更重大的转变是运用战略的改变,092与094型导弹核潜艇加大到太平洋各海域的探测巡航的航次,搞得美国人神经非常紧张。而汉级作了重大的改装:1艘改作远程蛙人输运艇,4艘编入了航母集群。2艘093级则作为导弹核潜艇出航的护卫艇,并装备了潜射型巡航导弹“CTF…1”远程战略巡航导弹,这款巡航导弹的性能接近美国的“战斧”,采惯性制导,地形匹配,GPS等联合导引方式,精度可达25米!以小型涡扇发动机推进射程远达2,000公里,可作为远程对陆打击力量。
海军参谋部支持新的研制方向,分别研究专用的095型攻击核潜艇和096型导弹核潜艇。项目组提供095型的初步设计令与会者震憾:——以瓷钢建造的无磁性的艇身,长85米、宽9米、吃水9。5米,水下排水量仅5500吨,可潜深至1千米;——主要武器是2管650毫米的重型反舰鱼雷发射管;4管533毫米鱼雷发射管,但也能发射324毫米的鱼——5甲反潜鱼雷。还备有“CTF…1”远程战略巡航导弹,也可从鱼雷发射管发射。共备弹24枚。
——前甲板配置了16个CZ——1垂直发射单元,后甲板有16个CZ——1L单元,装备了“天罗盾L”战术系统;在浮航时有相当的对空作战能力。
——人造鲨鱼皮使它的低噪声巡航速度达到20节,在1千米深的海下,接近了背景噪声。
——研制小型化的HD——09型核电一体化装置,功率仅1。5万千瓦,但全寿命期不用换核装料,配合金龙电池的巨大储电量足以为全艇提供巨大的峰值功率。最高航速可达37节。
——由于各系统的自动化程度高,设备系统又作了简化,艇员仅58名。
它将全面超越俄国“阿库拉”级攻击核潜艇。
096型艇首只有6枚324毫米的反潜鱼雷,无再装填。作为最后的自卫武器也有16个CZ——1L垂直发射单元,可发射中近程防空导弹。不过它最有效的自卫武器是1千米的潜深和低噪声。前甲板仍是16枚潜射导弹的发射舱,不过装备的已是“巨浪——3”型远程弹道导弹,它有分导的3个核弹头,有很强的突防能力,射程8000公里。不过已经研制了常规战斗部的CTF——2远程巡航导弹,可装入垂直发射筒内潜射,射程3000公里。
095、096型的设计将于明年初完成并开工建造。我军将拥有足以与美军抗衡的战略核力量。
我国庞大的常规潜艇,除了6艘039型进行了改造,15艘035型改进型也先后完成了改造。其实这支力量最可宝贵的是那些艇员,那可不是容易培养出来的。新技术为他们插上了翅膀。全部改用了电解水制氧机,可全程在水下潜航。去掉了柴油机和原来的电动机,改用了大功率的永磁推进电机以金龙电池供电,推进低转速低噪声螺旋桨。人造鲨鱼皮的降噪减阻效果同样明显,它们以20节的经济航速可以潜航4000海里,最大速度为28节。减少了大量的艇员,改善了他们的生活环境。那个巨大的电池舱可派上了大用处:
——有4艘改为油料输送艇,可运载220吨航空煤油,在远洋为水油——6供油,而水油——6升空后可以为歼——11空中加油。
——6艘改装为蛙人输送艇,电池舱改为人员居住舱,可搭载60名突击队员。
——还有5艘的电池舱改为了24个CZ——1L垂直发射单元,如同041型拥有了相当的防空能力。
可以说就这些现有的潜艇装备也是十分可观的一支打击力量了,绝对不是越南、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这些国家的海军可以抗衡的。甚至日本人也不是对手。我国材料科技的跳跃式进步对潜艇的性能提升作用最突出。
海军航空兵
现代的海战早已脱离了依靠舰炮对射的作战模式,战机成了最重要的打击力量。即使以导弹进行超视距攻击大多数情况下也需要直升机或战机进行中继制导。俄国的SS——N——22“白蛉”反舰导弹,以其高速可以在120公里射程时不必中继制导,但是当射程增加到150公里后还是需要中继制导的。
我国已经建成的2艘航母上首次装备了固定翼的舰载机,而且出手就是苏——33型的重型战机。不过更大量的还是陆基战机。如前所述,我国在战机制造技术上有了惊人的进步,初步摆脱了对俄国的依赖。归纳起来,海航有了歼——11系列重型战机,“飞豹”攻击机、歼——10、歼——8等战机,性能都有了极大的改进;歼——17系列小隐形战机、Q——6、水轰——6、H——6和H——8这批采用电动螺旋桨的远航程战机。这次总装备部的汇报非常振奋人心,难道又研制了新型战机?非也。这次专家推荐的“1号工程”却是“曲面相控阵雷达”。
曲面相控阵雷达
读者一定会以为是搞错了,相控阵雷达从一出世就是平面天线的。不像以往的机械式雷达,天线以各种抛物面的截面出现,五花八门十分壮观。那么相控阵雷达的天线为什么那么单一呢?原来这些平面天线上整齐密集排列的都是移相器,通过计算机控制这些移相器的状态,天线发射的电磁波就变成很窄的波束,并且指向指定的方向,只要改变移相器的状态就可以改变波束的方向,这就是所谓的电扫描,当然比机械扫描速度快得多。宙斯盾的天线甚至可以让一部分单元发射的波束指向一个方向,另一部分单元发射的波束指向另一个方向,也就是把一个平面天线的波束“分裂”为多个不同指向的波束。如此一来就可以同时跟踪几百个目标、锁定几十个目标了。
那么相控阵雷达天线为什么一定是平面的呢?为了取得某一指向的波束,计算机要确定天线上各单元的参数,平面布置时算式最简单。如果天线是曲面,那么设定各个单元状态参数的算式极为繁杂,计算机无法及时给定,扫描的速度将慢得无法忍受。在地面或战舰上天线布置成平面,并不成为问题,巨型的预警雷达天线有几百平方米呢;宙斯盾雷达天线做成4个平面,可以在360度范围内快速扫描。
可是对机载雷达,平面天线就成了很大的限制。以歼——8II为例,机头部分的截面直径为80厘米,平面天线直径至多也只能做到80厘米的园面,面积大致是0。48平方米。天线前面的锥形雷达罩内并不能放任何东西,以免阻挡雷达波。这么小的面积当然放不了多少移相器。当国际上的战机纷纷采用相控阵雷达时,我国未能及时跟上,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本希望通过与美国格鲁曼公司的合作来取得先进的机载雷达的制造技术,后来由于美国的“制裁”,只是得到了一些雷达,未能得到技术。其后在与俄国的合作中,引进了几款比较先进的机载雷达,并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掌握了机载相控阵雷达的制造技术。不过任何国家也不会把最先进的技术出口的。俄国提供的歼——8II的“甲虫”雷达,是机械扫描的,扫描角才+——30度,前向搜索距离是80公里。后来经过很大的努力从俄国引进了用于苏——30的N001P雷达,算是苏——27的N001E的改进型,下视能力较强,可同时跟踪10个目标,同时打击其中2个目标。
我国的常鸿电子集团公司原来是研制雷达的研究所,在大裁军的年代,军品任务大幅度缩减,才改组为制造电视机、录像机等民品的大公司。当不少人热衷于“下海捞银”、“股海淘金”时,以陈国方教授为首的一个研制组始终瞄准着国际最前沿的机载雷达,仍在为发展我国的机载雷达而拼搏。日子是很艰难的,经费真少啊,人员也走掉了不少,但并没有动摇他们振兴中华的决心。以陈教授扎实的科研功底和学术上的声望,前来聘请他的大公司何止十几个,他的学生就是某跨国公司的技术主管,但陈教授就去作了几次交流报告,收集了不少技术资料,很快就回来继续自己的研究。他们研制组的好几项成果为军方所用,并获得了国家科技奖。
陈教授耿耿于怀的是外国始终卡住机载雷达——这个提高战机性能的关键技术。2006年的秋天,他们项目组如同迎来了又一个春天,经费和技术力量都大大增加了,关键是体制也有了变化,机载雷达不再是某个机型研制时的“配套”项目。项目组来的一位方国兴博士为研制组带来了新的活力,他提出研制“曲面天线阵列”的相控阵雷达,以充分利用战机头锥内的空间。可以设想如果天线是一个以机头的截面为底的、伸向前方的圆锥面,锥面的高度等于底部园面的直径的话,那么这个锥面的侧面积是底面积的4倍!如果是向前突起的半个球面的话,那么半球面积是底面积的2倍。如此一来,就可以多装那么多倍数的移相器,对于主动相控阵雷达来说,功率就是增加这么多倍,当然具体实施时,会受到一些限制。而且头锥内的空间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天线向前伸了,那么一些雷达部件也可以深入其中。
如此好事美国人或俄国人当然也是知道的,关键是各单元在空间成了三维的布置,在电扫描时各个单元的移相参数设定的计算量将猛增上千倍。回波接收处理的计算量同样骤增。火控电脑根本无法承受。这可是一个能成倍提高机载雷达性能的研究方向,陈教授当然知道其难度,但方博士攻读的就是非线性方程的解算。于是陈教授亲自跑总部、科委请求支持力量。主席科技助理秦邦定得知此事后,与陈教授作了长时间的详谈,既为他们孜孜以求的钻研精神所感动,也察觉到项目的重要性。于是项目组得到了更有力的支持,动用了更大的计算机集群来支持这伙年青人攻克曲面天线阵的移相和回波接收的解算方法。
与此同时陈教授又率领另一组人马去攻克机载雷达的又一项顶级技术——低截获概率雷达,F——22“猛禽”的AN/APG77机载雷达就是一款低截获概率雷达,它只要发射少量的脉冲,就可以根据回波解算出目标的距离、方位、速度、运动方向等信息。由于无须发射密集的跟踪、锁定脉冲,就不会激活敌机的雷达告警接收机。而且敌方的EMS同时记录下来;二是,计算机能根据这些值解算出反射这些回波的目标的距离、方位、速度、运动方向等信息。
陈教授他们得到了“冷眼”主/被动雷达研制组的支持,“冷眼”的“回波全息存储器”能把所有单元同一瞬间接收到的回波信息分别存储起来,计算机顺序读取后,就有可能解算出目标信息。当然这一解算程序的编制是最见功力的事。很多人以为编制程序是计算机人员的事,那是大错特错了,事实上是科研人员给出了如何根据几千个单元接收到的回波的强度、相位、频移的数值来推算出目标的信息的公式,编程人员才能编制程序。在解算的公式中,同样涉及到接收单元的个数,单元越多,解算的精度就越高。自然运算量就要增加。但是计算量与接收单元排列的形式关系就更大了。如果单元是部署在曲面上的话计算量也要增加几千倍呢!当然必须对计算公式进行必要的简化。
到今年3月份经过无数不眠之夜的煎熬,长期困惑机载雷达研制人员的难题终于被这群共和国的精英们破解了。世界上第一台“曲面相控阵雷达”QXL——09型的样品出来了,它的天线阵样子很奇特,下半截是圆锥面的,上半截是半球面。如果采用圆锥面,能得到最大的面积,但是对正前方的目标探测效果比较差,所以上半截采用了半球面。方博士他们接受了挑战,拿出了简化的方程式,而且能得到所需精度的结果。针对解算公式中最繁杂的计算部分还设计了了一块专门的加速芯片。QXL——09型还是按照LPI模式运作的。这台火控雷达的控制电脑是国产的“飞翔II”机载电脑。
这台样机是为苏——33研制的,我军的航母是轻型航母,载机量很少,让它们拥有更高的性能自然成了装备部面临的最紧迫任务。俄国提供的苏——33舰载机并没有安装俄军最好的N011M雷达,而是装的N001P,迎头探测距离是100公里,尾追探测距离40公里,只能同时跟踪10个目标,同时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