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能源强国-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渔民大叔听不懂他说什么,憨厚的笑了两声,脱掉上衣,露出精赤黝黑的上身,肌肉鼓囊囊的充满了力量。
    西蒙畏缩的咳嗽两声,又笑:“绳子挺好看的。”
    翻译在边上一脸的无奈,心想:人家哪听得懂你说什么啊。
    自娱自乐到了岸边,西蒙急忙跳下船,对早已等在那里的詹森喊道:“你说的没错,油迹最多只有正常水平的三分之一。”
    “我就说,这位苏城厂长,是我见过最厉害的中国人。他那天的眼神,明显是有秘密武器的。他说滴油不下海,钻井的时候,想必也有技巧。”詹森用英语开着玩笑,道:“这就是我们哈利伯顿的合作伙伴,费诺尔现在能明白我们的选择了吧,大华实业在中国,是相当厉害的公司,我们购买了他们好几样专利使用权,卖的都很不错。”
    “嗯,如果哈利伯顿能买下这项防渗漏的专利,我们费诺尔船业公司愿意购买使用费。欧洲的环保标准越来越高了,南美的要求也不低。”西蒙所在的费诺尔船业并不是很大的公司,而是典型的德国中型企业,他们往往掌握着一些关键技术,雇佣高薪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并着力在某个领域不断开发新技术。但对于附属的其他技术,他们往往以最少的钱购买使用费,而不会直接购买专利。
    哈利伯顿则是典型的美国式的庞然大物,喜欢设立标准,以资本运作不断的进行扩张,购买专利是家常便饭,购买公司也是平常之事。西蒙劝詹森买下来,也是为了使用的时候方便。
    詹森出乎意料的否决了,道:“大华实业有点像你们,他们规模不大,很少出售专利,只出让使用权。”
    “真是遗憾。”西蒙又晃着脑袋道:“有点浪费啊,这么好的技术,用在这么简陋的平台上,那东西才多大,能够采出石油,都让人惊讶。你看到他们用的油管吗?就是用普通的陆地油管改装的,直接通道陆地上去,不能再简单了。”
    “他们马上会建大的钻井平台了。”詹森心情不错,颇有维护之意。大华实业开建钻井平台,必须外包各种技术和设备,其中的关键设备,大量向哈利伯顿采购,极大的提升了他们在中国大陆的销售量。
    西蒙不甘愿的道:“大钻井平台,以他们现在的基础,不是要两年时间?真不知道阿布扎比的贵族们在想什么……”
    詹森微笑的道:“已经开工了。”
    西蒙一惊,道:“怎么可能?他们不要设计吗?”
    “听说早就设计好了,工厂进入生产化了,要不要去看?”
    西蒙立刻点头。他本人就是工程学士毕业的,做了快20年的工程技术,才转作管理和销售,现在也没有把技术丢下。
    两人约定时间,分别回酒店休息。路遇篝火晚会,却见庆祝活动依然在继续,新建油田没什么娱乐活动,好容易逮住机会,大家怎会放过机会。而且,实验型的钻井平台首钻成功,的确是值得庆贺的好事。
    西蒙突然有些羡慕,望着大工业时代的工人们,却道:“正在快速增长期的时代,果然是最幸福的时代。”
    “哈利伯顿估计,最多15年,中国大陆将是我们在亚洲最重要的销售地区,你们费诺尔船业,也应该考虑到日后的增涨……”
    西蒙警醒的问:“哈利伯顿要插足中国海洋石油产业吗?”
    詹森怎么也不啃说了。
    ……济南动力机厂。
    詹森和西蒙换了牌子走入厂区,陈祖年看在他们是老外的份上,给配了一名办公室的向导,也是防止他们走错了地方。
    四千亩的土地,已经重新平整规划过了。宽广的纵深一眼望不到头。宽阔的马路足有8车道,此时只有几辆自行车形影孤单的经过。
    建厂之初就有的粗壮大树随处可见,其中既有正在抽枝的落叶树,也有苍翠丰硕的松柏。
    绕过一片小树林,入目所见竟是一片微波荡漾的人工湖,青绿色的荷叶漂浮在湖中,随风轻动。湖的边缘,是木板和石子路,且有引入的小桥流水,竹林雅亭,建的如同苏州园林一般。
    独立的车间,如同湖边的点缀似的,绕湖修建。
    来自21世纪的工厂模式的,看的西蒙眼都直了。詹森亦是目瞪口呆,望着前方郁郁葱葱的树林和下方的休息椅,不禁道:“简直像是把纽约的中央公园移植了过来。”
    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笑而不语,带着他们绕湖而行,听了一串赞叹后,才指着前方的红砖厂房道:“那里就是四车间了,苏厂长就在里面。”
    “在车间?”詹森不习惯的道:“苏董在车间做什么?”
    “就是做普通工人做的事,你们去了就能看到了。”工作人员帮他们向内通报后才离开。
    詹森和西蒙懵然进入厂房,果然见到苏城正在操作一台切割机,溅的满地火花。
    周围的工人各司其职,忙的不亦乐乎。
    詹森和西蒙都是专业人士,一眼就看出了工序。
    西蒙惊讶的道:“已经到了单件预制了,检验和测试程序都完成了?材料加工也完成了?他们难道是同步做的?”
    “加工设计很有可能是同步的。35米的平台完全可以直接试制,他们可能是为了先得到数据和经验,才制作了目前的小型平台。”詹森估计的同时,也盯着苏城。
    工厂的工作,即使是摁按钮的工作,也没有真正轻松的,总而言之,都是要使用身体的工作。苏城为了起到表率作用,更是穿着全套劳保服,挥汗如雨。
    这与詹森熟悉的苏城完全不同。
    在詹森眼中,苏城几乎像是一个州长或者总统候选人:脸上总是挂着温润的笑容,待人接物不远不近,私底下牵扯到自己的利益的时候,则拼杀的极其凶悍。但归根结底,苏城还是一副办公室人的模样。
    可是,现在的苏城,却像是一个纯粹的工人。表情坚毅,眼神专注……詹森心想:这要是作秀的话,苏城真的能竞选总统了。
    “你们找谁。”黎涣祥说着中式英语,警惕的看着对方。现在的济南动力机厂四车间,与胜利机械厂的三车间类似。全是大批量的新式机械,所不同的是,机械的水准更好,也有少量的进口型号。
    在黎涣祥眼里,这里就像是天堂,或者说,是天庭一半。以前的大华实业有国企成分,少量的赚一些外汇也要上缴,现在有了阿布扎比大油田的幌子,花自己的外汇没有丝毫的心理压力。里面的机械,称不上世界顶级,至少是中国顶级的。
    黎涣祥挡在前面,用看间谍的眼神望着他们,再重复了一遍:“你们找谁?”
    詹森小心的指指苏城,又自我介绍道:“我们见过面吧,我是哈利伯顿的詹森。”
    “老外都是一个样的。”黎涣祥嘟囔了一句,双手聚拢,高喊:“苏董,有人找。”
    还是旁人提醒,苏城才转过头来。
    他满脸的黑灰,笑的露出白森森的牙。
    (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七章 动力定位
    关上办公室的门,车间内的噪音顿时降低了不少。
    苏城扯了一块布,将手上的机油擦了擦,一边洗手一边问道:“西蒙先生,詹森先生。来参观了,感觉如何?”
    詹森不顾他手上的污渍,依旧握手后,笑道:“我们从厂区一路走过来的,贵厂比那些高科技公司还要漂亮。”
    话锋一转,詹森又奇怪的问道:“苏董怎么亲自做起了机加工?”
    “我也在学。”苏城笑笑道:“如今的工厂,发钱有会计和出纳,技术有实验室支持,我能做的,就是到工厂,和大家一起做工了。”
    他说着指指挂在车间顶上的横幅:大干100天,拿下大平台!
    翻译用长长的英语,艰难的解释给两个老外听。
    西蒙摇头摆手的道:“苏城先生,就算你们已经到了单件预制阶段,后面还有分片预制,立片组装,结构总装,附件组装和结构涂装,100天时间,恐怕是不够用的。”
    “所以我才亲自上阵。”苏城看着西蒙,轻轻的道:“我们的工人,每天都工作12个小时。8个小时的正常工作,4个小时的检查和学习时间。和你们不一样。”
    70年代的欧洲人还是非常奋斗的,事实上,战后一代的欧洲工人,比中国工人要辛苦的多。他们用了20多年的时间,重新恢复了满目苍夷的工业,重新健全了金融,并创立了崭新的福利体系。到了80年代末,曾经每天工作16个小时的工人仍然在流水线上,只是因为薪水和工会的关系,不再拼命了。
    西蒙所在的费诺尔公司,就不太喜欢工人加班。对他们来说,工人加班的费用,不仅仅是昂贵的加班费,还有因此而提高的保险费用,工会若是因此给予关注的话,不可避免的还要增加律师费。
    西蒙脑袋转了一下,道:“中国工人要是能有汉堡工人的效率,再每天工作12个小时,100天也许能完成钻井平台吧。”
    苏城对此并不解释,笑道:“有机会的话,带你们去看我们的生产线。”
    “现在可以吗?”西蒙追问。
    “我以为你们有别的事?”苏城看向詹森。
    美国人对日耳曼人的不通世情也无奈的紧,只得帮忙解释道:“我们也是对大华的海上石油平台有所好奇。先前打电话,也是关于平台技术的。”
    “好吧。那就去生产线,边看边说。”苏城重新穿戴好劳保服,喝了两口水,问道:“你们对哪项技术感兴趣。”
    西蒙亦不掩饰,直道:“你们的防渗漏系统。”
    “好眼光,那确实是我们在简化版里,做的少数几项完全改进。”苏城说话间打开了门,外面的噪音又拥了进来。
    翻译说明后,西蒙马上问:“简化版里的完全改进?你们还有别的什么改进吗?”
    他着急了以后,说的就是德语了。一番折腾后,人都跑到前面去了。
    西蒙和詹森连忙跟上去,一路上望着工人和设备,也是暗暗惊叹。
    四车间的生产线绵延两公里,由三个连贯的厂房组成。海上钻井平台的装备制造,并不像是进行大规模生产的汽车生产线,使用全自动化的流水线。相反,由于许多部件都是唯一的,而零件则大量由配套厂采购,这里的车间工作更像是发动机生产线,以较低程度的流水线程度,达到较高的精度。
    生产线之间的运输,基本上都是轨道和无动力车辆,还有大量的滑轮调来调去。这些都是做石化和化工的工厂所熟悉的方式,直径数十米数百米的大罐子,专业伺服机和大型电机等等,都是一张订单做一两个的,与汽车等小型机械自然不同。
    济南动力机厂做的大型柴油机,差不多也是同样的方式,车间内的基础工,也全部使用了济南动力机厂的原班人马。
    只见天上地下,全是物料在运动。自动卷板机等大型装备,使劲的蹂躏数十吨的铁板,经过模锻机虐待的物料往往长达十数米,一根根的运进来,进行加工之后,又继续向前面的车间运过去。
    每天工作12个小时的工人,全像是上紧了弦的钟表,精确有力且按部就班的完成自己的工作。
    熟悉工业的詹森和西蒙知道,精确的按照既定的顺序进行工作是非常疲劳的,想要维持激情,几乎很难做到。
    只有一种情况,能产生现在的效果。
    大工业的激情!
    30年代滚动着战争欲望的复兴德国,40年代燃烧着仇恨火焰的危险苏联,50年代渴望着制霸全球的胜利美国,60年代期盼着重回正轨的复苏英国……
    只有充满了希望的人,才能在冰冷的机械上,迸发出灼烫的热情。
    西蒙不由的回忆起他所接触过的汉堡工人。骄傲的德国工人,同样以钟表般的准时闻名。他们每天按时上班,按时下班,按时休息,按时喝咖啡,按时领取加班费,按时参加工会活动,按时罢工,按时领取罢工补偿金……
    两人快步追上了苏城,就听他喊:“你们觉得怎么样?“
    西蒙实话实说,用英语道:“比起这些中国工人,汉堡工人更像机械,好像机器的补充。我承认中国工人的效率不弱于汉堡工人。但是,这样的工作方式,是不能持久的。”
    “这就是国家企业厉害的地方。”苏城指了一下办公楼的方向,笑道:“只要一个正确的理由,我们的管理层就能做到持续的激发热情。,在历史上,这种充满热情的工作方式,中国人持续了二十年,只是因为间断而停止了。”
    苏城竖起一根指头,道:“正确的方法,明确持续的经营思路,中国的国家企业,能做的比IBM和通用汽车那样的官僚企业好的多。”
    西蒙和詹森都泛起了笑容。
    詹森笑着道:“像是IBM那样的官僚企业,在全世界也是不多见的。”
    西蒙笑了两声,眼望着前面的钳工,脸都斜了。
    苏城回头看了一眼,暗自一笑。德国佬看的,正是济南动力机厂唯二的8级钳工。像是这种国宝级的工人,虽然听的很多,但实际上,80年代末的中国也不过有数的数千人,在各种部级、副部级和正厅级的工厂里一分,全都是珍稀品种。
    西蒙微微点头,问道:“这样的工人,你们有几个?”
    “7个。”
    “7个!”西蒙满脸的惊诧。
    “没错。”苏城表现的非常随意。其实,即使胜利油田力挺,苏城总共也就借来了5个八级工,其中有两个还是和中石油一样庞大的中船重工,本着学习的态度,以及美元付款的份上,才送过来的。
    由于机加工水平的原因,7个白金珍稀的八级工,加上上百名白银稀少的五级六级工,差不多是能做出大型浅海石油平台的最低要求了。
    西蒙哪里知道里面的秘辛,吃惊又嫉妒的道:“你们竟然把7个这样的工人,用来加工座底式海上钻井平台?”
    “那应该做什么?”
    “至少是自升式海上钻井平台吧。你知道这样一个工人,年薪能拿到多少吗?20万马克,20万!”
    1989年的德国马克已经升值了,苏城不记得具体的汇率,但是,到了2000年以后,能达到六七级标准的工人,拿到年薪20万人民币的委实不少,8级钳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