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超级能源强国-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的头蒙的苏城登时乐了,道:“你们拿的出钱来合并吗?”
丁志鹏摆摆手,道:“不谈规模的事,我们的意见,是要以大华实业为主,打造一个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的综合性集团。杜厂长说说看吧。”
杜利军打了两个回合的圈,最后还是将在姜部长那里说的话,全都给说了出来。
然而,苏城刚刚听到保留管理层,就直接打断了他的话,直接道:“保留管理层不可行,我的意见是,管理层重新考核,高层强制退休!”
“退休!”杜利军的冷汗刷的就下来了。退休可以说是他最不愿意做的事了。
杜利军登时火力全开,道:“你拿什么能买下津石总厂,我们坚决反对!”
(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二章 新思路
杜利军的坚决反对在丁志鹏的意料之中。他毫不意外的笑了,施施然的道:“我们体改委的同志,有意进行大型国企的改制试点,既然是试点,就不能按照以前的老方案来做,杜厂长如果不想退休,就到能源部任个职务吧,同样能发挥你的能力。”
杜利军是副部级的职位,如果升迁的话,到部里任个副部长毫无问题。但是,丁志鹏所说的能源部职务,十有八九是个贤侄。
三十年的努力一朝被抹煞,杜利军心里登时泛出苦楚来,僵硬的道:“我才五十,还能做几年。”
丁志鹏哈哈一笑,道:“杜厂长再考虑一下,到部里还是退休,或者去政协人大都没关系。其实,现在合并对津石总厂是最好的,职工的权益都能得到保障。等到明年,如果工厂的效益没有改善的话,合并就很难了。”
事实也是如此。由于杜利军的肆意妄为,津石总厂的状况比历史上的情况更严重,基本到了不能正常开工的程度。去年还能凭着以前的备料勉强生产,今年就必须要银行贷款才能开工了。而且,他们的很多盈利仅仅体现在账面上,是根本讨要不回来的烂账……但是,杜利军不是这么想的。以津石总厂的规模,如果只是撑着不死,完全可以做到,而且,像他这样的高层,照样不缺工资奖金,以及各种好处,譬如专车、进人的好处等等,只会越来越好。
为了度过眼前的难关,杜利军从牙缝里憋出话来:“我们明年的情况,肯定是大为改观。”
“能盈利吗?”
“要是部里支持,盈利也是可能的。”杜利军看向郭部长。
铺着大红地毯的会议室中,体改委一系的人就坐了三分之一的位置,剩下的众多官员里,唯一能帮得上忙的,也就是郭部长了。
郭部长曾赤膊上阵和苏城短兵相接,脸皮基本撕掉了,此刻倒是不用作势,平平淡淡的说道:“不论是改制前还是改制后的津石总厂,我们能源部都会鼎力支持的。”
这句话给了杜利军一颗定心丸,他勉强道:“有郭部长的支持,我们津石总厂全体管理层,有信心明年产生利润。”
他心里想,实在不行,就做做账吧。
丁志鹏在体改委呆了数年,见识过的被改制的厂长太多了,一看杜利军的表情,就能猜出三分来。
他笑了笑,道:“杜厂长真要是有这个信心,那是最好了。这样吧,我们先考察一下津石总厂,然后派人盘点一下账目。无论最终是否进行改制,前期工程都可以做起来嘛。”
杜利军这下傻眼了,求饶的看向郭部长。
后者微微摇头,没有任何办法。体改委就是此时中国官场上的钦差大臣。能源部的成立,都有赖于体改委的创造,正当的事情,他又拿什么去争。
又说了两句闲话,丁志鹏起身告辞。和他一起的体改委众刷刷刷的站起来。
杜利军和郭部长也是脸色数遍。
第二日。
杜利军还没回到天*津,体改委和能源部组建的联合考察组就进了津石总厂。这里面,既有官员查看经营情况,也有黎涣祥等技术员,查看津石总厂存下的专利,以及目前的加工能力。
最让津石总厂的高层无法接受的是,苏城竟然手挽着舒兰,出现在了工厂中,而且任由舒兰观看品鉴那些机器。这给他们的感觉,像是津石总厂已是苏城家的一样。
倒是工人们挺无所谓。厂里的女工多的是,舒兰也是标准的工厂女孩,手提着篮子,这里递个面包,那里递瓶水的,很快就和工人打成了一片。
比起体改委的西装革履,技术员的沉闷笨拙,舒兰在工人群中广受欢迎。
见她温柔又漂亮,没多长时间,就有工人主动问:“小舒,你们真的要搞合并?”
“是,我们大华实业,要把津石总厂买下来,做成中国最大的海上石油装备企业。”舒兰笑起来极可爱,即使说着收购的话,工人们也不好生气。
工人不好向舒兰发脾气,那就互相之间争执。偌大的车间很快炒成了一片。
车间主任硬着头皮把苏城等人请到角落里。舒兰蹦蹦跳跳的不听他的,依旧找着工人说话,主任也只能跟在她身后,限制说话的工人,偶尔有某几个人说话说的吵起来,他又得过去安抚,一时间是疲于奔命。
祁蒙是考察组的带队人,他看着舒兰熟练的穿行于机器之间,寻找那些工作不忙的工人聊天送礼物,既不干扰正在进行的工作,也不逗留于某一个地方,颇为惊讶的笑道:“苏董,你的这个小对象,还挺厉害的。”
“那可不是,上得了厅堂,下的厨房,开得了车床,钻得出镗孔……”苏城随口胡诌一句,引的祁蒙哈哈大笑。
熟悉祁蒙的人都知道,这是个闷骚的知识分子,上学上的几乎傻掉,偏偏进入政府机关后如鱼得水——上班期间严肃认真,酒场饭局猥琐纯黄。能在不足40岁的当口成为体改委的正厅级官员,既有能力家庭的缘故,也是性格使然。
祁蒙自己最骄傲的则是识人之能。自从听了苏城的报告以后,启蒙就认定苏城能有所成,因此主动要求带队考察组。
耳中听着苏城的调侃,祁蒙笑道:“你好像真的不担心,津石总厂从上到下,估计都是反对兼并的。就是体改委内部,说的也都是试点。”
苏城不直接回答,而是指着前面的工人说道:“祁厅长你看那些年轻工人,全都是一副紧张的样子,如果车间常年生产的话,熟练工人根本不会这样。津石总厂显然很少进行全流水线的生产了。还有咱们刚才经过的几个车间,里面机器说是在进行保养,其实就是封存了,他们从前年开始,就无法做到满负荷生产了……”
这种情况,祁蒙并不陌生,他边看边道:“国内石油行业更新装备的动力已经很弱了。津石总厂陷入困境,并不奇怪,但这不是兼并它的理由呀。你怎么说服其他人?”
后一句话,证明他是支持苏城的。
这给了苏城一定的底气,说道:“在我看来,国内石油行业大批采购物资还要两三年时间,现在,能把津石总厂它解脱出来的只有两种方式:打开国外市场,学习军工厂转产轻工民品。但这两条路,津石总厂都走不通,所以,它就只能苟延残喘,不如交给我们大华实业。”
“哦?怎么说?”
“无法打开国际市场,是因为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化。转产轻工民品,这个倒是可行,但是,这么大的一家重型石油装备企业,用来生产民品,不是太浪费了?”
祁蒙想了一下,却点出苏城话里的漏洞,道:“你说两三年内,石油行业的采购减弱,这个判断是否正确且不论,以津石总厂的规模,等两三年还是可以的吧。”
“这么先进的机器,这么优秀的工程师,这么好的加工能力,就让它们生生等着?”苏城一口气说出来,摇头道:“这都是津石总厂多年来积累的财富。我也相信津石总厂不会轻易倒掉,但它要靠自己复苏,非得10年20年不可。再先进的机器,经过10年的折旧也是不行了,还有那些技工,要是没有高精度的加工任务,别说10年的空窗期,就是5年以后,留下来的人也会手生的。技术和专利更不用说,不继续投入,很快就没用了……”
“听你这么说,津石总厂的窘境,几乎没办法解脱啊。你有什么办法能救活津石总厂?”启蒙很善于抓住重点。
“海上钻井平台上使用的装备,有些是津石总厂能够生产的,我们把实验室东西拿过来,进行工厂化的研究后,很快就能让津石总厂依靠订单自给自足……”
“但瑟坦油田毕竟没有投产,你们的资金量足够吗?”
苏城苦笑,道:“我要是万事俱备,就不会找体改委要政策了。我记得,可是您亲口问我,如何增加中国海上石油装备的投资力度吧?这就是了。”
祁蒙失笑,道:“如果我说了算,把津石总厂给你试试又如何。”
“那我就安心等着祁厅长高升了。”苏城笑着打趣。
“且看这次考察的结果吧,我会尽快把考察结论递交上去的。”祁蒙接着又提醒道:“你要想办法筹集一部分资金,另外,杜利军还留在北*京跑部呢,你也要引起重视。”
苏城却只是看着祁蒙笑,心想:我跑了体改委,难道还不够。
站在1989年的山头上,无论是丁志鹏还是启蒙,都不确定国外封锁会持续多长时间,苏城提议以中国自己的私企来兼并津石总厂,对体改委来说,也是个不错的新思路。
他们最喜欢的就是新思路了。
(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三章 并购案
祁蒙的报告,在体改委和上层引起了极大的重视。
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中国有许多大型国企,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它们中的少部分能够通过自救求生,大多数却只能依靠国家拨款和国家政策来寻觅一线生机。
这种方式,显然是成本最高昂的复苏方式。除此之外,与国外公司合资,用国外的技术和资金盘活国内的大型企业的方式,越来越受到国家上层的关注。这归根结底还是一种以大换小的无奈之举,同时也产生了一个悖论,既然国外企业能够收购中国的大型企业,为什么国内私企就不能收购国家的大型企业呢?
为此,整个体改委内部,进行了相当激烈的讨论。
苏城对此装作一无所知。体改委的同志可以谈体制改革,谈“为什么”,他既然在做企业了,再谈这些就有逾越之嫌。
趁着在天*津的机会,苏城和舒兰两人,遍尝美食……或者说,是苏城看着舒兰遍尝美食……十八个褶的狗不理包子,吃上一笼也就腻了;十八街麻花号称酥脆香甜,苏城吃上半根就直接饱了,剩下的烧饼、果仁张、糖炒栗子、喇嘛糕,就只有舒兰能吃的下去了。她一路走一路寻觅,很快又发现了新的目标,兴奋的跳脚,指着“八大碗”的招牌,嘴里发出“唔唔”的声音……“吃货呐。”苏城也不知道八大碗是什么,进门找了个位置坐下,见没有活计来招呼,又返身到门口去买票。
苏城点名要了“八大碗”,售票员就懒洋洋的问:“要细碗还是粗碗?”
“有什么区别?”
“细碗还是粗碗?”售票员不耐烦的样子,像是人家欠了他的钱一样。
苏城愣了一下神,才意识到什么,问:“你们是国营的?”
“买还是不买啊?后面还有人等着呢。”
苏城往后看了一眼,真的没人。
售票员眼角一塌,道:“怎么,后面没人就可以浪费时间了?不买就别处吃去吧。”
穿越以来,吃的都是大锅饭。无论是油田还是工厂,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总归是有点服务态度的。油田食堂的大师傅,还经常性的送牛排给他,真正的野蛮服务,苏城见的真不多。
此刻终于领教了,苏城也服气了,乖乖掏钱,道:“就细碗吧。”
售票员刷刷两下,把钱找了,隔着玻璃窗丢出一张木板,就不理他了。
苏城拿起木板,只见正面是大写数字“壹拾伍”,背面是“细碗”两个字,简单明确。
想到售票员说的话,苏城又暗自咋舌,心想:8个人吃的菜,让舒兰一个人吃,不会出事吧,怎么看她都不像是能装满的样子。
苏城心虚的往后看了一眼,却诧异的看到另一伙人进了店,领头的正是台塑王胜一行。陪同在侧的大约是天*津市府官员,中远船务建新厂的时候,苏城状似见过。
比起在台湾的时候,王胜的派头更足了,浑身都是外企投资者的范儿,再看旁边市府官员恨不得把他捧在手心的架势,苏城颇有些好笑。
愣神间,王胜首先惊讶的喊道:“苏董事长?”
苏城醒过来似的,迎上去笑道:“王总来了。”
王胜笑容满面,快人快语的道:“苏董事长什么时候来的天*津?我还准备去大华拜见呢。”
有“大华”两个字,认识不认识的人都知道对面是谁了,于是一阵假笑扬起。
苏城和他轻轻握手,道:“我才到不久,你是来看地方的?”。
王胜有点不好意思的说“是”。
台塑的70亿美元石化基地仍在初步谈判中,选址初步确定,但并不妨碍他们多看几个地方。尤其是地方官员极其主动的情况下,就算最终没有确定投资,也是一个很好的认识途径。
不过,苏城也算是台塑的合作伙伴,而且同样要投资甲醇厂在台塑的石化基地中,没有提前通知却遇到了,让王胜有些赧然。
苏城笑了两声,撇过此事,道:“你们是6个人?正好我点了八大碗,一起吧。”
“那我就不客气了。”王胜笑哈哈的道:“我就是来尝天津美食的,本想一个人来,结果怎么说都不行,就只能一群人来了。”
苏城深以为然的笑了,心想:你要是一个人来了,受得了这样的国营饭店吗?说不定,还能衍生出一套管理不严的理论。
跟在最后的市府秘书非常机灵,从苏城手上要过木牌,回到售票员那里,说了两句话,售票员的态度马上就变了。
八大碗上的极快,也就是八个海碗,里面装满了食物。王胜和苏城吃了个新鲜,其他人装模作样的吃了几口,就不再动筷。只有舒兰,畅快的将每个海碗都吃成了底朝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