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不是陈圆圆-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怕他说出推却之辞,不好收场。只好扯过吴襄,小声道:“吴老大人,请勿推辞。圆圆知道,吴老大人的家,料想是京城相对安全的地方。”
吴襄抬头看我,一脸惑然。
我心道,莫非吴襄还不知闯王大将李过就是昔日的吴三桂,自己的养子?!
不可能!他在装傻冲楞罢了。
我点出道:“圆圆知晓一些信息。闯王帐下新起了一个骁勇善战的大将军,听说是闯王的侄儿,想必吴大将军也有所耳闻吧?”我定睛看他,不再相比,婉言道:“圆圆并非有意刁难,也无意理会这政事交叠,只希望寻个暂时安全的地方,护住几位公主周全。吴老将军,陛下恐将以身殉国,还望老将军怜恤几位公主的孤苦无依。”
软硬皆施,吴襄微一沉吟,走出堂下,高声唤道:“圆圆,你进来!”
第十七章 吴家新媳
我心底一咯噔,有些不自在起来。吴襄唤的这个“圆圆”,自然不是我,而是秦淮名妓——陈圆圆。
远远的有一女子答应了一声,太子朱慈烺与两个小公主齐齐往外张望,我斜睨了太子一眼,只见他的瞳孔约略有些张大,但随即就不再往外探看,又将视线转移回来。我心底一笑,陈圆圆的绝世容颜依旧,太子虽小小年纪,同样惊艳,只是碍于身份和境况,不敢多看上一眼。
“公公,您叫圆圆?”陈圆圆那莺儿般的美妙声音让人觉得有些陶醉,我转向她朝她客气一笑,只见陈圆圆一袭鹦哥绿色的撒花缎子,衬得她越发似江南水乡浣纱洗衣的西施。
陈圆圆看到我,眼里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就将眼神挪开,倒好像从未见过我一样。她袅袅婷婷走到吴襄面前,行了个万福,扶着吴襄又重新坐下,侍立在他旁边。
吴襄忽然想到什么,抱拳朝我带着歉意道:“这是犬子的妾房,唐娘娘是见过的。下臣不知贱媳闺名竟和娘娘名讳相冲,当真是犯了忌讳,以后就把名字改了吧。”最后一句话,是对着旁边的陈圆圆说的。
我看了陈圆圆一眼,她双目低垂,但双手却绞着身上的花衫子,拧成一团。
我赶忙道:“吴老大人,不用那么麻烦了。圆…咳…我本名叫唐娇,和陈小姐倒也算不上什么忌讳不忌讳的。何况目下风声鹤唳,倒不必计较这些繁文缛节。”
吴襄点点头,不再计较。转而吩咐陈圆圆道:“你先去请个可靠点的大夫过来看一下长平公主的外伤,再将东边那个跨院腾出来,好让各位休息下。”
陈圆圆点头应声,这就要出门去找大夫,吴襄喊住道:“圆圆,殿下、娘娘的身份切不可透露给任何人知晓!对下人们只道是你的亲戚好了!”
陈圆圆回了句“圆圆知道了。”又用余光约略扫了我一眼,便轻移金莲,走下堂去。
********
吴襄陪着说了会话,陈圆圆已带了个郎中来,那大夫看着一个妙龄女子竟被断手,却只是稍稍叹息了一把,只因这年头,兵荒马乱,少胳膊断腿倒成了家常便饭。那郎中诊视了一番,又处理了一下伤口,开方取药:“小姑娘命大,这一剑没太伤着经脉,只是受了惊吓,加上失血过多,才一直昏迷不醒。调息一段时间,定能康复,唉,能捡回一条命就可以了。”他看太子长嘘一口气,补充道。
打发走郎中,吴襄指派陈圆圆送我们去东厢院内,我正要出门,吴襄忽而悄声道:“娘娘留步,下臣有事相询。”
正堂,我和吴襄二人对坐。
吴襄皱着眉头想了很久,终于忍不住发问道:“娘娘方才说,李闯座下新添一位骁勇善战的大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一愣,吴襄这样问,是什么意思?难道他不知道李过的事情?不可能啊,李过不是说他的身世是吴襄告知的吗?那他是故作不知?这当口也无此必要罢。
我只好试问道:“吴大帅的真实身份,吴大人应该知晓罢?吴大帅倒把这事跟唐某说了。”
吴襄沉重地点点头,沉吟半晌,终于舒展眉头道:“不错,三桂确实不是下臣亲生,李自成也确是他叔父。不过,三桂心里始终是忠于大明的。圣上才晋封他为平西伯,他现下也正赶来解京师之围,唐妃娘娘又怎么说起李闯那有甚大将?!”
原来如此。我莞尔一笑,道:“吴大人,你有所不知,现在的吴三桂并非令郎,李过才是真的吴三桂。”李过声名鹊起,吴襄怎会毫无所闻?只不过,他先入为主地认为他的“好儿子”吴三桂始终坚守在辽东岗位之上,自然不会也不愿将李过与吴三桂对号入座
“那……”吴襄不自禁站了起来,看来他心中也始终有这个疑问。他忽而眼光一亮,道:“是泽治?!这小子失踪了好久,是他?”他望着我,当从我眼中得到肯定的答复,忍不住叹息一声,跌坐在太师椅上。
他喃喃自语道:“没想到,没想到他最后会选择闯王!唉,到底是一家人!”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我懒得插话,只道:“令郎念及养育之情,定会护大人周全,还望大人能助圆圆保住陛下的血脉。”
这话是我的真心愿望,吴襄深深地看了我一眼,沉思着应声答应。
********
来到东厢跨院,他们都已经安顿好了。太子拉着两个小公主陪在长平公主床头,陈圆圆交代好几个下人之后,退了出来,正好和我撞个照面。
我正要客套两句,熟料她完全视而不见,直直朝外走去。让我好不尴尬。
她心中喜欢李过,可是她一心想嫁的吴大帅却无视天子的赐婚,从天上坠入地下,对于一个女子,如何承受?她迁怒于我,再正常不过了。尽管吴襄还是承认了这个媳妇,但得不到丈夫的认可,如此煎熬,更是痛苦。
看来我和她从此只能充当陌生人了。
我无奈地苦笑,望着她妖娆动人的背影,想着她的爱与恨,我一下子又陷入了混沌……
第十八章 闯王进城
躺在床上的时候,天已经蒙蒙亮了。
经历了一天的宫廷血雨,见证了那么多的生离死别,感觉自己仿佛成了奈何桥上的孟婆,看着一个个人儿走向奈何桥,痛苦地忘记前尘旧事,但独独解救不了自己。死者已矣,活着的人还要继续苟活着。
我隔着窗纸感受天空,太阳快出来了吧?崇祯,崇祯他还在这个世界上吗?
没有人知道。
大臣们自顾不暇,北京城被闯军围得跟铁桶似的,地主士绅都在困苦地想着自保的法子。包括吴襄,这个见过无数风浪的辽东大将,身为京营提调的京城守将,在外城失守之后,便安然地“功成身退”,蜗居府中,不再白操心了。
诚然,上上下下虽对大明不再抱任何幻想,但也绝没有心思静下心来闭户吃饭睡觉。吴襄从清晨起就不停派人出外打探情形。他已有了“李过”这个担保人,都尚且如此,更何况其他人?!
太子朱慈烺也无心睡眠,一大早就陪同吴襄端坐在正堂,等待一个个家丁从四处带回来的现报。我听着外面风声鹤唳,只好也上前来打听,吴襄叹息道:“徳胜门已经被闯军攻破了。”
我还未发表评论,一个小厮气喘吁吁跑上堂来道:“老爷,朝阳门的守军投降了……”
他话语未完,又一家丁走上前来,低声道:“老爷,小的听说,阜成门、宣武门和正阳门都同时……同时打开了。”他说得细弱蚊蝇,好像难以启齿一样。也对,不攻自破的北京城,毫无反抗的大明兵将,怎不让人觉得面上无光?
这个消息,吴襄听来还好,但朱慈烺听在耳里,却好不是滋味。他不禁想起满头斑驳的父亲崇祯,一阵心酸。
心头好像一颗悬了许久的石子终于落地,朱慈烺在此等候了许久终究盼不来奇迹。他木讷道:“这么说,逆军进城了?”
那家丁回报着,“小的听说,李闯的先头部队已经进城,好像是李闯帐下的头号大将,一个叫什么刘宗敏、另一个叫李过。小的看见一队人马从宣武门进来,就是那李过,嘿!还真威……”他那个威字才吐了一半,便憋了回去,但他夸赞的语气,大家都听出来了。
朱慈烺寄人篱下,想斥责却只能把怨怼往肚里咽,吴襄听得他夸赞自己的儿子,心里却打翻了五味瓶,直摇头哈气:“他们进来可干了些什么?”
那家丁不敢再兴奋胡夸,小心翼翼道:“闯军进城,啥也没干,倒是派了好些人到处贴告示,传话啥的。”
他话未说完,朱慈烺已然按捺不住,急问道:“传什么话?”
那家丁躬身道:“回公子,那些安民告示上写着:大帅临城,秋毫无犯。敢有擅掠民财者,凌迟处死。百姓们都争着看,各个拍手叫好,总算放下心来……”
“好了,你下去罢。”他话未说完,就被吴襄打断。吴襄偷窥了朱慈烺一眼,见他脸色微蕴,赶紧将这不会说话的家丁赶走。
那家丁悻悻离开,朱慈烺叹了口气道:“事到如今,他们能爱护大明的百姓,倒也是件欣慰之事了。”他仰头把眼睛瞥向屋外,眸子深邃如隧,哪里有少年纯真无忧的样子?他双唇一开一阖,自言自语念叨着:“李过,李——过,也算是个人才!李自成哪里来的这般运气,有这样本事的将属。唉~”
我心里也不禁叹了口气,可怜朱慈烺还眼巴巴盼着吴三桂来挽救大局,他哪里晓得杀入京城的仇人就是他日盼夜盼的救星。更何况,如今的吴三桂,昔日对他三哥言听计从的祖泽治,到底是来救大明还是降李,都是个天大的未知数。
*******
大街小巷里,忽然之间恢复了正常的生机。
经历了几个不眠不休之夜的北京城民,在看到这些安民告示之后,终于放下心口大石。哪怕是家财万贯的皇亲国戚们也暂时舒缓了一口气,奢侈地享受着这片刻的平静。
中午时分,闯王的大军终于进了北京城,吴襄不便出去,只好不停派人去探听情况,那些家丁大多生在农村,竟对闯军生了几分亲切和好感,和满城的百姓一样夹道欢迎着闯王,回来汇报时,各个竟红光满面,绘声绘色把自己所见所闻滔滔说出。
这个说,李闯王骑着个乌驳大马,头戴毡笠,穿着个月白色的大褂,就这身打扮,却把闯王衬得越发意气风发!
那个说,闯王进城的时候,从箭襄里取出三根箭射向城门,箭箭正中城门中央,军队唰地就安静了,那闯王大声道,所有人听令,务必遵守三项军纪,第一,不准伤害百姓;第二,不准奸淫妇女;第三,不准烧毁房屋!有违令者,立斩不赦!
那些百姓个个拍手叫好,还有些百姓焚香欢迎闯军进城呢!还有300多个投降了的官员、太监跪在门口。
……
这些话旁人听了倒也作罢,但朱慈烺身为太子,却如何听得?到后来,朱慈烺只好用忽然身体不适做借口,再不打听,只一人回跨院去静坐了。
他若知道,连吴襄也效仿大家,在府宅门口贴上写着“大顺永昌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黄纸条,肯定要委屈得吐血了。
进城后的李自成,率领大军直奔皇宫,只可惜,在此,他没有遇着他的对头——崇祯皇帝。只在坤宁宫见着了好些女子的尸首。
崇祯皇帝与太子失踪的消息传遍了北京城。别人也许可以安乐过,但这一对父子是无法逃过厄运的。
吴襄隐隐担心起来,只怕全城的搜寻将开始了。
第十九章 汝侯宗敏
刚刚进城的大顺军军纪严明,不但不扰民,默默地驻扎城池,连百姓送来的饭菜也一概不受。很快就赢得了民心。北京城一夜之间变换了旗帜,紫禁城调换了主人,可是,人们很快就恢复了日常的生活,甚至因为大顺的免征赋税而更为喜悦。
投诚的大明官员越来越多,一日之内竟陆陆续续有千多的官员前去恭贺,正应了那句话“君是亡国之君,臣非亡国之臣”。这其中,走得最勤快的竟然是周奎和田弘遇这两位国丈,谄媚的周奎还送上了纹银四万两捐为军饷。可笑,当初崇祯让众大臣捐家财,那老滑头勉为其难才“凑”出两千两白银。前后对比,当真让人不耻。
朱慈烺简直不愿听下去,更不明白自己怎会有这样的亲外公。我心里直笑,用看好戏的心态想着,周奎你露了这么多家财,李自成最看不惯你这样的贪官污吏,过几日,定有你好受的!
吴襄此时自然不会去道贺。只是,他虽不去,大顺军却找上门来。
找上来的是汝侯刘宗敏。
吴襄赶紧把太子、公主等请进放置杂物的地窖。只是,刘宗敏所来为何?倘若是搜寻皇族,区区一个地窖,又能延误多少时间?
好奇担心之余,我忍不住换了身行头,借了件家丁的衣服,待刘宗敏大剌剌率领数十大顺兵冲进厅后,我提了柄扫帚在旁边用心张望。
吴襄客套地朝刘宗敏躬身拱手:“未知大顺权将军到寒舍,未曾出迎,还请勿见怪!”
刘宗敏哪里理会吴襄,直接一屁股往正中央椅子上坐了,对着吴襄道:“你就是吴三桂的老子?嘿,咱大王叫你去一遭呢!”
我远远看那刘宗敏,只见他满脸络腮胡子,颇有些似张飞,但比张飞白净些,粗鲁劲却不减。
吴襄略一迟疑,只好继续问道:“不知道李闯王唤老夫前去所为何事?”
刘宗敏大吁气道:“哎呀,我说你这老头,说话能不能清楚点?老子听起来费劲!”
吴襄见刘宗敏似乎有些不耐烦,只好换了个方式继续问:“老夫是问,李闯王叫我去啥事?”他这样说出来,我都觉得有些别扭。
刘宗敏拿起桌边吴襄喝过的茶碗,一骨脑儿连茶叶都喝了干净,口里却道:“啥茶,这苦。”见吴襄尴尬地望着自己,只道:“老李叫你去,我咋知道啥事?你去了不就得了?”
吴襄犹豫着,不去只怕会得罪了这个汉子,但若是去了,又不放心这边,也不知这一去回不回得来。
刘宗敏等不及了,一把手就去拉吴襄:“咋这婆妈!老子看着别扭!”
吴襄正在思索,刘宗敏忽然抢来,他本能地往后一缩,反手一掌将刘宗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