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华大帝国-第3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上的话都不听,你的几百万北方野战军意欲何为?国家花费千万,养这样一只虎贲之师又有何用处?倘若陛下这样质问,定然激起天下共责。不待杀头灭族,便早已身败名裂,死有余辜了。宋兵策真的进退不是,左右为难!
    可秦宝川这个莽夫。偏偏不知内中奥妙,以为率师南下平乱,正是取悦皇上、立功受赏地大好时机,几次三番地催促:“元帅大人。钢军全体将士已经准备好了,就等皇帝陛下的调兵领了,好多兄弟都急得不行了。元帅大人,救兵如救火。还有啥子要想的?快下令吧!”
    面对着这个头脑简单的秦宝川上将,宋兵策哭笑不得。想说北方野战军不能离开他,又怕他因此昏头昏脑。居功自傲。钢军本就依仗常打胜仗地资本跋扈嚣张。不把其他军队看在眼里。就是那种两头冒尖的队伍,要是这句话一说。这尾巴不还翘到天上去,可能会连他这个统帅的话都不听了。
    想告诉他陛下欲借此挖空北方野战军的实力,壮大自己地私人势力,又怕这个心里不能藏话的直汉子,将此话捅出去,与陛下撕破了脸皮。要是更坏的结果就是秦宝川选择陛下,这种可能性对于宋兵策来说几乎是致命的,一旦秦宝川出现反水,宋兵策地手下几员大将都会跟着反水。无奈,只得用几句话敷衍着秦宝川,心里急得如同火烧油煎,终日绕室
    这天妻子宋刘氏提醒道:“夫君,三人行必有我师,何不广招贤人,找到解决的办法呢。”
    宋兵策觉得有道理,立即派人到大伯处,征求大伯的意见。几天后,回信来了。“不可去,不可不去,贤侄速决“
    宋兵策决定广泛征求幕僚地意见,命他们每人就此事写一个条陈。条陈送来了,大部分人地意见主张立即遵旨出兵;也有几个条陈说按理当剿贼,不过也要兼顾国防,如何取舍,由元帅独裁。几十张意见书阅罢,宋兵策深感失望。
    正在宋兵策苦恼之际,一个人敲响了书房地门,宋兵策一看,原来是自己的首席幕僚段瑞“元帅,我没有写条陈。”段瑞进来了,一眼望见桌上散开地一大叠纸,知宋兵策仍在为此事发愁。宋兵策这才想起,人人都上了条陈,唯独段瑞一人没上。
    “你为什么没有写?”
    “有
    便写在纸上,我想和元帅面谈。”段瑞回答,眼的光芒,段瑞,原名启瑞,字芝泉,晚号正道老人,生于18653月6日(同治四年二月初九日)。段瑞的父亲段从文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一生种田。1872年,7岁的段瑞被祖父段佩带往江苏宿迁任所(段佩时统“铭军”直属马队三营驻防于此),少年段瑞逐渐习惯并喜欢上了军营生活。1881年,段瑞在祖父病故后只身徒步前往山东,投在威海驻军中任管带的族叔段从德,被安排在营中当司书。1885年岁的段瑞考入天津武备学堂,为一期预备生,旋分入炮兵科。
    在天津武备学堂,段瑞先后学习了兵法、地利、军器、炮台、算法、测绘等新式课程。1887年,他以“最优等”成绩从天津武备学堂业。1889年春,段瑞等5到德国,以官费入柏林军校。在用一年半时间系统学习理论课程后,段瑞又单独奉派入克虏伯炮厂学习半年(其他4先期回国)。虏伯炮厂是当时世界上第一流的兵工厂,他在这里耳濡目染,有了实践的机会,获益匪浅。1890年底,段瑞学归国,任职北洋军械局。次年,调往威海,任随营学堂教习。
    之后他来到了袁世凯的手下,眼看着前程似锦,结果甲午战争打过,袁世凯死了,接着大清王朝轰然倒塌,接下来赵刚上台,他这个外系的武将竟然没办法坐上晋升的快车,被彻底闲置了,那个年头讲究的是一个嫡系,他这样的宿敌手下是没办法得到重用了,一直到了现在他才混到了一个幕僚,而不是元帅,段瑞的心气难平!
    “好吧,坐下慢慢谈。”宋兵策素来喜欢和人谈话。在与朋友、幕僚的谈话中,他能从对方的言谈中得到多方面的启发,获得多种知识。虽然闲谈耽搁了时间,但总的来说,所得大于所失。
    “元帅,我为此事想了很久。”段瑞在宋兵策的对面坐了下来“我以为,出兵平乱一事,实属空言,于皇上无半点益处。”段瑞少年得志,锋芒毕露,说话办事,向来不知忌讳。
    这一点,与宋兵策大不相同。
    “芝泉,你这话从何说起!”宋兵策的口气似乎有点不悦。
    “元帅,洋人已抵京城,如果他有意加害皇上的话,完全可以凭着洋枪洋炮的威力,向热河追去。挡得住也罢,挡不住也罢,都只是三五天之内便见分晓的事,哪有从数千里之外调兵入卫的道理?这不是皇上被突然变故吓昏了头,便是有人要借此夺走北方野战军的几十万精锐。”段瑞的话干脆尖锐,一针见血,宋兵策听后心里很痛快。
    “你认为回乱不平,陛下会不会放任不管?”
    “我以为,甘陕乃中国腹心,陛下绝对不会放任不管,出兵之事不过旦夕之事。依我之见,皇帝不管北方野战军如何动作,最后都会出兵的,陕甘之乱不过半月即可平定,所以实际上我们的军队可以不动的。”
    “芝泉,你说的固然有道理,但南下事关君臣大义、将帅职责。君父有命,臣子岂能袖手不理?陕甘之乱再蔓延开来,我北方野战军将士也逃不了干系呀!”宋兵策明明是希望段瑞提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来,嘴上却以教训的口吻说话。
    段瑞对宋兵策的性格是熟悉的,忙答道:“元帅教导的是,遵守君父之命是臣子义不容辞的职责。秦宝川乃一战将,非一面之才,陕甘之乱情势复杂,一旦出问题就是大问题,秦宝川实在难以胜任,元帅理应亲带北方野战军前往。依我之见,元帅可据此再作一奏折,请皇上于指定元帅统兵北上,平定陕甘。圣旨下达之时,立即发兵。”说到这里,段瑞压低了声音,“就算是八百里加急,奏折最快要走半个月,再来个往返的,怕不要一个月时间,陛下怎么能等到那个时候?如果陛下一出兵,南下平乱一事,已是时过境迁不再是麻烦了。”
    第十二卷 冷战铁幕卷 第四十章 运筹
     更新时间:2008…10…23 21:55:47 本章字数:3260
    这如何使得?”宋兵策大惊,沉吟半响方道:“这不动,做看陛下的笑话吗?陛下一项英明,这么做不是把最后一层遮羞布揭开,彻底翻脸了吗?这如何使得,如何使得?!”宋兵策这话,却带了点质疑。
    “大帅,如果不这样做,那就任凭赵刚一步步进逼,等到最后逼得大帅没有退路,最后告老还乡吧。属下实在不愿看到这一幕,现在就请辞,请大帅恩准。”段瑞听了,也不着急反而是做出一幅痛心的样子,反倒让宋兵策去了疑心。拍了拍段瑞的肩膀,沉声安慰道:“芝泉不必介意,不如这样,就说我欲领兵平叛,不过近来身体不适,能否请我的侄儿宋关出战!”
    “大帅英明。如此一来陛下也没有什么借口来为难大帅了!”
    半日之后京城。赵刚接到宋兵策的电子奏折,心一下子凉了半截。这封奏折就像一柄利剑一样,狠狠的刺向自己的心口,二十多年的戎马患难,到最后还是凄凉收场,这种结局无疑是赵刚所不愿意见到的!
    奏折上的大意是这样的:“西北叛乱频生,定北侯自知罪责深重,本想要自己亲自出征平乱,可是近日定北侯宋兵策年迈力衰,偶染疾病,病残之躯不堪山水颠沛之劳累,不能入陕甘平乱,请皇上恕罪。侄子宋关年富力强,战法骁勇,可以替代自己出征,希望陛下能够酌情处理。
    也就是说:宋兵策不交出兵权。而且送来一个假人质,一个侄子有什么用,谁知道宋兵策有几个侄子。如果让宋关出战,胜负对宋兵策都有利。看来精心策划的夺兵之计又要泡汤了,这该死地宋兵策是老奸巨猾,只派宋关一人前来,真***鸡肋一个,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如何应付当前的局面。赵刚在琢磨。
    不过在内心深处的那种怀旧的心思却不见了,宋兵策敢玩忽国事,关键时刻撂挑子,让百万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这种做法已经超过了赵刚的底线。成为了赵刚的敌人,从这一刻起,赵刚对宋兵策起了杀机!
    杀机涌动过后,赵刚又感到孤独。二十余载戎马,多少人舍生取义才换取了民主富强的新中国。可是留在赵刚身边的老人却逐渐凋零。苦恼,刚淡忘了不久,现在又回来了。而且还更为有力地撕扯着他地胸膛。少年不识愁滋味,如今已是中年的赵刚,也只能怅然一声长叹。欲语还休。
    郁闷归郁闷。烦恼归烦恼。到了最后所有的事情都还是要做的。带着一肚子怨气,赵刚在书房里面会见了吴俊升和韩兴华。
    “大哥。兴华,今天找你们来是商量一下出兵陕甘地事情?”君臣见面叙礼已毕,赵刚仔细的看了自己的两位生死兄弟,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只这一眼,赵刚就发现,吴俊升和韩兴华与几年以前相比,大是不同。赵刚见到他们,是在三年前自己昏睡的时候,一梦三年后,吴俊升已然大见衰老,目光也失去往日地神采。顾盼之时头部转动不灵,举手投足间都显得吃力,明显是力不从心。听到赵刚的话,嘴唇颤抖了半天,才含糊地说了一句,说的什么竟是根本听不懂。
    而韩兴华与吴俊升的每况愈下地状况截然相反,正值鼎盛之年,精力旺盛,体格健壮,挺胸凹腹,正襟危坐,双目炯炯有神,听到皇上问话,急忙从椅中欠起身子,恭身答道:“皇上,既然宋兵策那个混蛋不愿意出兵,臣愿意出兵平叛。”
    赵刚点点微微一笑,心中明白。吴俊升已老,宋兵策又桀骜不臣,军中的大佬只剩下他一个,如果好好干的话很可能成为军中唯一地大佬,所以韩兴华才这么急切地想要出兵,想了想,赵刚点了点头,从能力上说,韩兴华地能力足够,不过却不适合让韩兴华率领本部人马闯关东。
    听了韩兴华的话,赵刚沉吟片刻,转脸吩咐侍立在旁地亲卫:“记住了,韩兴华,吴俊升精忠报国,赏西域省跑马一日。”又向二人笑道:“我知道你们不缺钱,不过我也不能亏待了你们。西域省那边矿产丰富,你们要是人品好的话,圈个千八百里地不成问题,也算是我徇私给你们的好处吧。”
    跑马圈地是清朝入关时那些满族官宦圈占自己的封地方法。方法就是;骑马跑多远的距离多大地就归你
    45年(顺治二年)正式将所圈占的土地分给东来的八旗将士,开始了规模浩大的跑马圈地运动,把原来属于汉族农民的土地霸占分给八旗贵族(造成大批失地的下岗职工)。失去土地的农民为维持生计,又反过来被迫为满清八旗贵族当包衣(类似于农奴)耕种土地。
    后清朝政府改变它的经营方式。组织农庄。庄分大庄(:…720)、半庄(:C)。把土地拨给八旗王(诸如螯拜之类)、公、宗室。由内务府统一管理。将所收地租分给王公宗室。官庄采用租佃出租给农民。改变过去以包衣为主要劳动力的经营办法。官庄设庄头。直接管理农民。征收地租。
    新中国成立之后,这种跑马圈地的做法也一同被废除,清朝圈来的大批土地自然被清算还给人民,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跑马圈地的做法还保留下来,只不过赵刚一直没有行使这个权利,这一次可以说是第一次,吴俊升和韩兴华两人听了都是又惊又喜。
    韩兴华见吴俊升没说话,连忙笑道:“皇上说得是哪里的话,万岁跑马圈地对我实在太大方了,臣决定回去练半个月马术,然后养精蓄锐,等到开跑那天从早跑到晚,一定圈他几万里不可。不过吴大哥年纪大了,这个赏赐可能要亏很多,加上他腿脚不便,我怕是圈不了几亩地,不如给吴大哥几万块钱算了。还有陛下别工作的那么累,每日都要熬到二更天,说句不知上下的话,陛下看起来年轻得很,再好好珍惜身体,来个百年皇帝!陛下一身系着亿万百姓和江山社稷,更要多加保重才是!”
    “靠,韩兴华你什么时候学会拍马屁了?活到一百岁还当皇帝,那不是给百姓添乱吗,我想好了再过十年就退休,大女儿当女皇,把权力全部交出去!”赵刚看了看庭院里的杨柳,缓缓说道:“美国人这几年的了便宜,保不准就在那里闹点幺蛾子,老毛子也不消说了,这几年虽然还差不少劲头,可是还是在哪里穷兵黩武,小日本虽然被我们吸收过来了,可是还有一千多万在美国待着,不服管教!南亚自治省也是不稳定,那个圣雄胆大妄为,竟然组织不抵抗运动,实质还是抵抗我中华帝国。”他长长吁了口气,接着又道:“这两年,连降暴雨,洪水泛滥,长江黄河不是泛滥,国势如同上坡推车,不进则退呀!……”赵刚无奈地摇摇头,没再说下去。
    “陛下!”吴俊升这时候才反应过来:“臣还不老,等到跑马圈地那天,臣愿意跟韩兴华比试一下,看看谁才是真正的男人!”的看了一眼韩兴华,之前那股子垂垂老者的样子已经不翼而飞。
    “大哥,你可真行呀,说到其他的你就装老,说道跑马圈地就扮嫩,你这事情做得不地道!”赵刚手指拨着茶碗盖,轻轻吹着上面的热气,似乎不经意地包了韩兴华一眼,说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处,不可不察,如今贸然士兵粮饷都难以筹集,没有一定把握,朕岂能轻言战事。”
    赵刚说这番话的言外之言,韩兴华和吴俊升不点自明,暗中点头等待赵刚的下文。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赵刚目光似电扫了吴俊升韩兴华一眼,笑道:“韩兴华,如今又一个绝大的风险,要你去冒,你去不去?”
    韩兴华大喜,站起身来行礼道:“臣等愿意去,三个月平定不了陕甘回乱,我就提头来见!“
    “莽撞,你好大的口气,你可知道当初左中堂用了多久的时间。”赵刚舒了一口气,“在收复新疆过程中,左宗棠对待广大回族人民的民族政策,使西征军获得了以回民为主的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取得了收复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