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1937-第8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刚开战的时候,明军海军奉行“保存实力、避免决战”的政策,既不愿让东海舰队港内的四艘战列舰出港决战,又不愿让永乐号分舰队那区区一艘战列舰和一艘战列巡洋舰势单力薄的返航,在东海里可能遭遇日军四艘战列舰。
    现在不一样了。明军高层看到了自己航母一连串的胜利,建立了较强的信心,也看到了海空作战的巨大威力。现在已经经常派陆基飞机去袭击东海的日本战列舰了。而四艘日军战列舰也不断向东退却,一直退到能得到本土飞机保护的地方了。现在,它们虽然依然在东海里,但是对东海舰队已经形不成“封锁”的态势了。
    因此海总参命令,永乐号分舰队和天枢号分舰队合二为一,成为一个大型特混编队,以天枢号为旗舰,返回东海舰队。但是留下祝融号战列巡洋舰,为南洋舰队增强实力。
    现在,“加强版”天枢号分舰队拥有三艘航母、一艘战列舰、两艘重巡洋舰、两艘轻巡洋舰、二十一艘驱逐舰,规模庞大,威力无比。即使和日军陆奥号分舰队正面相撞,明军海总参也有信心,至少绝不会吃亏。
    ……
    和明国多日来的谈判,已经让斯大林烦躁不安。国内的很多事情也更让他寝食难安。在政界,列宁时代的好多元老——包括和自己资历相当的元老,还有不少没有除掉。在军界,情况更是让斯大林不安。因为对明战争,原本打算在军队中展开的清洗,也一直没敢启动。而且前一阶段胜多败少,军队中的将领们,尤其是很多不是自己嫡系的将领们——例如图哈切夫斯基之流,也乘着胜利在军中建立了普遍的威望,被广大官兵们拥戴。而最近败多胜少,情况更糟。斯大林的政工系统不断秘密反映,军队中开始弥漫着一种情绪,将领们都倾向于把失败归咎于“政治压制军事”、“政治挂帅”之类的原因,甚至有人直接说就是因为“政委瞎指挥”。
    斯大林反而有些羡慕明军。明军不论是前期败多胜少,还是后期胜多败少,明军的将领也好、南京高层也好,从来不用担心什么“军队不稳”。自己大权在握,对全苏联所有人都拥有生杀予夺大全,但是反而高处不胜寒。不但整天提心吊胆,提防“其他势力”反对自己,而且所有事情都必须自己亲自过问。下面根本不敢自己拿主意。就连现在的这种对明谈判,也根本没有一个人像自己提建议,一切都要自己判断。
    斯大林甚至有种感觉,说夸张点就是:全苏联只有自己一个脑子。
    他翻阅着从“伊犁王国”送来的报告,渐渐陷入了沉思。
    原来想扶植一个当地王公来做国王,但是北疆那一块的泛突厥主义、伊斯兰主义、以及穆斯林反抗情绪日益盛行。斯大林本来打算扶植一个当地王公当国王,就是为了考虑缓和当地的穆斯林反抗情绪。但是现在突然发现了一股比穆斯林反抗更危险的苗头。——那就是泛突厥主义。
    一旦扶植一个当地王公作为伊犁王国的国王,岂不是更加鼓励了这种“泛突厥”的民族情绪?那么苏联在中亚的一系列结盟国,它们可都是在这个“泛突厥”圈子里的。一旦产生了连锁反应,后果不堪设想。
    斯大林沉思良久,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这时候应该有所取舍了。握在手里那么长时间的一张牌,该打出来了。
    扶植**皇帝广武,让他来当伊犁王国的国王。用一个外族人来压制那些当地人。
    ……
    果然不出向小强所料,他的一番新见解遭到了零号办公室内不少人的质疑。其中甚至就有潜艇部队的人。
    他们反对的焦点,主要就是“狼群战术”这个新概念。而他们坚持“潜艇难以集群作战”的理由,就是这种战术在作战过程中必然会打破无线电静默,从而使潜艇暴露位置,丧失潜艇的隐蔽优势。很显然,向小强的主张就是:一旦一艘潜艇率先发现了敌船队,就要用电波呼叫附近的其他潜艇赶来。不打破无线电静默,潜艇就无法协同作战。
    向小强早有思想准备。他料想到了反对者必然会拿“打破无线电静默”来说事。他提出了自己的思想——也就是邓尼兹的思想——不管用不用无线电通讯,无线电通讯都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无线电通讯是为战术服务的,不是战术为无线电服务的。如果运用无线电能使我军迅速集中大量潜艇,从而取得更大的对敌作战胜利,那么“会打破无线电静默”这一缺点,就得暂时容忍。
    不过在事实面前,任何语言都是苍白的。向小强打算参照以前的经验,用事实说话。他吩咐下属着手准备一次狼群战术的实验。而且,这不是演习。就是在西太平洋上的实战。要大胆地运用无线电通讯,集中“狼群”。
    '  '
第118集 四大狼群
    在零号办公室的作战室里,向小强开始调兵遣将了。
    “秋湫,”他首先命令道,“简要介绍一下大明潜艇部队目前的力量配置情况。”
    “是!”
    秋湫朗声答应了,跨一步上前,站在海图桌旁,从一堆火柴盒般大的小潜艇模型中拿出一个,用长杆夹住,放到海图上舟山群岛的位置,边摆边说道:
    “大人请看,目前我大明海军拥有潜艇总数为96艘。其中21艘属于长江舰队,为只适合在内河以及近海活动的袖珍潜艇,吨位从几十吨到200吨不等。剩下的75艘,均为适合出远海的大中型潜艇。其中45艘为500吨到800吨不等的中型潜艇,剩下30艘为千吨以上的大型远洋潜艇。
    “现在这些潜艇中,有50艘属于东海舰队,分别部署在舟山群岛的几个基地中,还有浙江、福建的几个小型基地中。15艘属于东江舰队,部署在大长山岛的潜艇基地。剩下10艘属于南洋舰队,部署在广东湛江军港。其中千吨以上的远洋潜艇,主要集中在东海舰队和南洋舰队。
    “目前除去在港内休整、短期内不能出海的20艘之外,剩下的55艘大中型潜艇中,有30艘正部署在东海和日本海,正在执行巡逻任务。港内还有25艘机动力量,随时可以奉命出航。”
    向小强满意地点点头,看着海图上,现在已经布满了小潜艇的模型。哪一艘在什么地方,一目了然。
    他说道:
    “这也就是说,我们目前最多可以在日本两侧布置55艘潜艇。当然,数量不算多,而且不可能总坚持55艘。很快就会有十几艘的陆续需要返航休整补给。秋湫,我们最多可以保持55艘这个数目多长时间?”
    秋湫估计了一下,皱眉答道:
    “莫邪号、青霜号、工布号三艘,已经报告鱼雷和燃料紧张了。它们必须在几天之内返航。另外还有四艘,已经出海将近两个月了。她们最多也就再多坚持一个星期,然后恐怕也得返航了。这样还有23艘可以坚持较长时间。我们就算现在把港内的机动力量都派出去,那么它们从出港到抵达巡逻区域,怎么也得十天以上。那也就是说,从现在起的至少十天内,我们可能只能维持二十多艘,最多三十艘。”
    向小强心里合计了一下,暗说道,这已经不错了,已经超出自己的预料了。原先按照邓尼兹的理论,三分之一在港内休整、三分之一在巡航、三分之一往返于基地和作战区域之间,现在明军潜艇部队做到的,已经大大超出了。现在75艘远海潜艇,能保持30艘在海上巡航,基地休整的和往返的加起来还不到一半。这意味着大明潜艇部队的女孩子们,她们在陆地上休整的时间都被大大的压缩了。从这一点来说,她们吃苦耐劳的程度,比二战德国潜艇兵要强得多。
    向小强再次满意地点点头:
    “很好。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这些在海上的潜艇联系起来。通过无线电的联系,让它们组成一个个的潜艇群,而不再是单枪匹马的一团散沙。现在我的意思是,把这些潜艇按照各自巡航的区域,编成这么几个潜艇群,你们看看觉得如何。
    “第一群,西太平洋群。这一群的活动范围是从东京湾到九州岛一线,任务是击沉从东京湾和濑户内海出来的货船,以及想要进入这些地方的货船。这一海域,是封锁日本的重中之重,因为日本的最主要大工业城市和大港口,例如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都集中在这一条线之内。只要能把这一条线封好了,日本就战败一大半了。
    “第二群,日本海群。这一群的活动范围就是日本海,特别是要围住海参崴。任务就是阻断日苏两国之间的海上运输。虽然未来日苏两国的关系很难说会走向何方,但是可以肯定,只要苏联一天不跟日本断绝往来,苏联就一天会是援助日本的最大头。
    “第三群,东海群。这一群的活动范围就是东海北部,主要是看住进出对马海峡的货船。因为虽然日本的主要大港口都在东南沿海,但是一旦第一群的封锁效果显著,那么日本肯定会转而使用西北沿海的一系列次等港口。日本海是封闭的海域,那么无非有两个出口:北部的津轻海峡、宗谷海峡,以及南部的对马海峡。封住这两个方向出口,日本西北沿岸的港口,照样出不去。
    “第四群,北方群。刚才说过,日本海的出口有两头,南头的对马海峡,北头的津轻海峡、宗谷海峡。北方群的活动范围就是这一带,从津轻海峡到千岛群岛一线。这一区域范围比较大,而且比较艰苦,往返时间长。太平洋北部气候寒冷,海况恶劣,而且一年中大部分时候都是雾气弥漫,比较难以发现目标。因此,我们要把更多的大型潜艇部署给这一群。大型潜艇续航能力强,适航力更好,航速也更快,更适合在这种海浪颠簸、能见度不佳的海域巡逻。
    “综上所述,这就是我打算部署的四大潜艇集群。这四大集群如果真能各自发挥作用,那么日本被困死、屈膝求饶就指日可待了。诸位一定要乐观,要记住现在的日本和欧战时的英国不一样。欧战时期的英国虽然也被潜艇封锁,但是它的背后有一个庞大的协约国,特别是有美国做它的军火库,有美国开足马力为它造船、生产物资。所谓吨位战,相必诸位也都知道,就是我的击沉量必须压过你的建造量,这样才能把你逼得屈膝求和。在欧战的这场‘吨位战’中,就算德国潜艇部队再英勇、再高效,因为它的对手是英美这两大工业强国,它最后也功亏一篑,输掉了这场吨位战。
    “而眼下的情况则截然不同。日本除了那个貌合神离的苏联,它是再没有盟友的了。而日本自身的工业能力、造船能力、资源储备怎么样,大家也都有数——跟我们大明不是一个级别的。再说,现在全世界大多数国家都站在我们这一边。欧战时候那个最大的兵工厂——美国,现在就算不能支援我们,至少也不可能去支援日本。因此,我们只要不出差错,发挥出我们的正常水平来,压死日本只是个时间问题。”
    ……
    一席话说完,向小强目光环视,只见作战室内的年轻军官们都兴奋不已,连那些潜艇部队的女军官们,也都眸子放光,面带红晕,颇有摩拳擦掌的意思。
    '  '
第119集 惨遭空袭
    就在向小强正在零号办公室里大展宏图之际,在东方4500公里外的遥远海面上,已经开始了一次改变潜艇战命运的战斗。
    东京湾东南400公里的海面上,大明海军一艘700吨级的中型潜艇“黑鱼号”,正在海面上向南航行,尾随一艘几千吨的日本货船。这艘货船大概是刚从东京湾里出来,正要南下,可能是去澳洲,也可能是去欧洲。这是半个小时前刚被嘹望手发现的,现在距离还有七千多米。日本货船应该已经发现了黑鱼号,而且好像也明白了它打算干什么,正在开足马力,没命的奔逃。而黑鱼号也是劈波斩浪,披着两道白浪猛追。
    黑鱼号艇长石娟子打算从侧舷追上它,用一颗鱼雷击中它的侧腹,把它搞定。这么大的货船,一颗鱼雷差不多了。如果还不行的话,再加几发炮弹,也差不多了。像黑鱼号这种中型潜艇,前甲板上已经有一门75毫米防空炮了。
    黑鱼号从舰长到下面的水兵,都十分兴奋,这将是她们击沉的第一艘日本船只。那艘日本货船最大航速也就是11节左右,而黑鱼号最大航速能开到16。5节。这么近的距离,追上它也就是分分钟的事。而现在天气晴朗,大海风平浪静,就像一个大湖,正适合潜艇这种小型船只发挥速度优势。况且举目四望,几海里的距离外,一直到最远的海平面上,都不见一根桅杆露出来,也不见一条黑烟冒出来。那艘日本货轮现在根本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没人能来保护它。就算现在已经有日本军舰接到求救了,那么赶到这里也来不及了。
    艇长石娟子站在舰桥上,用望远镜看着前方的日本货船。旁边的水兵抱着信号灯,不停地发着信号,向日本货船发出最后警告,命令它停下来,接受检查,否则就要开炮了。
    到现在为止,一切都还是按照国际公约来行事的。不过谁都明白,那日本货轮是不会停下来的。黑鱼号前甲板上的炮组也准备好了,炮弹入膛,只要石娟子一声令下,就开炮轰击。
    ……
    突然,身后的观测手一声大叫:
    “五点钟方向,飞机!!!”
    “唰”地一下,舰桥上的几个人都转过身来,抬头望着右后方天空的那个小黑点。观测手继续报着:
    “距离:1000米,高度:中等!俯冲轰炸机!!!”
    按照条例规定,这时候必须紧急下潜了。而最近几天,向小强也通过海总参向潜艇部队反复警告过:一旦发现飞机,不需要判明什么飞机,都必须立刻紧急下潜,不得耽搁,也不得试图击落敌机。除非距离太近,已经来不及下潜了。因为海空战时代到来了。
    但是并非所有人都把这警告听进去了。大明潜艇部队建成的十几年内,还没怎么遭受过来自空中的实际威胁。之间和北清作战的时候,大明潜艇也受到过北清飞机的袭扰,但是总是潜艇占上风的。清军飞机要么象征性的扫射两下,要么远远地投下一颗炸弹,对潜艇根本没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