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9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初瑜只觉得沉甸甸,曹颙已经认出来:“咦?是这对手镯。”
    是镶钻手镯,上面镶嵌着五色钻石,每颗钻石都有花生大小。虽说如今的钻石,不如三百年后那般值钱,可因数量稀少,价格也远在其他宝石之上。
    这对手镯,是曹佳氏压箱的嫁妆之一。这手镯带着西洋风,是曹寅使人去广州那边请的洋工匠制的。当时各种宝石手镯、项圈做了一匣子,就以这手镯最为精致贵重。
    曹颙当年看了,还曾啧啧称奇。他原以为钻石是外国进来的,所以价格不菲,让姐姐笑话半天,给他看了一本地理志,他才晓得中国也产钻石。
    不过,像曹佳氏这对手镯,还是希世少有,少说也能值个万八千两银子。
    这会儿功夫,初瑜也认出这是曹佳氏曾带过的手镯,看了丈夫一眼,道:“这也太贵重了些。”
    “这是姑母最喜欢的,女儿不敢随意收下。”天慧的脸上,没有收到礼物的欣喜,反而添了几分凝重。
    初瑜用帕子垫着,将手镯撂在一边,所有所思,开口问道:“二姑奶奶可曾说过要将这手镯送你?”
    天慧闻言,小脸上添了一丝不自在,低下头轻声道:“姑母曾说过,等女儿长大,便送这对镯子给女儿……”说到这里,她仰起小脸,眼中难掩忧色,问道:“父亲,母亲,姑母是不是遇到难处……为何这金刚石镯子说赐就赐了?虽说姑母信中没说什么,女儿总觉得心里难安。”
    她长了十三岁,有一半的年月,每年大半年住在平王府,与曹佳氏姑侄两个感情深厚,不弱于亲生母女。
    曹颙摇摇头道:“没什么难处,不要胡思乱想。汉家礼数,女儿十五及笄是成年;满人家里,姑娘十三便能出阁。你今年已经十三,不是小孩子了……”
    天慧又望向母亲,初瑜怕丈夫在,女儿拘谨,便道:“钻石首饰戴的人少,早先还不觉得,现下一看这镯子,还真好看。我这里也有几样,你来瞧瞧,有没有喜欢的。”说话间,引了女儿去内室,在梳妆台前坐下。
    见妻子这般举动,曹颙便晓得妻子有话要说,起身去了东书房。
    初瑜打开梳妆匣,寻了几件钻石首饰出来,两只钻石戒指,戒面都有莲子那么大,还有一只钻石领扣,用的是绿豆大小的钻石镶嵌出来的一朵梅花。
    天慧接过,却是有些心不在焉,低声道:“母亲,姑母真没遇到难处么……姑父都在王府闲了两年,是不是……是不是宫里怪罪下来……”
    她幼时由曹佳氏教导,对于政治朝局,远比寻常闺秀有见识的多。
    初瑜摩挲着她的肩膀,开解道:“你姑夫是铁帽子王,身上又有战功,一家人稳当着呢。现下正是节气变化,病体易发之时,你切不可心思过重。要真是忧心伤身,不只我同你父亲要跟着悬心,就是你姑母晓得,也要跟着牵挂。”
    天慧心中虽还有疑惑,但见父母都镇静,并无忧色,便想着姑母那边即便有些不寻常,当无大事,否则父母这边,也会跟着着急。
    就见她乖巧地应道:“女儿知错了。”
    初瑜见女儿神态宁和,倒是生出几分担心。曹佳氏想要结亲的心思,这些年一时没断过,天慧又比同龄孩子懂事。要是有三言两语落在她耳中,那……
    她随意说道:“说起来,你姑母家许是又要办喜事……四阿哥也到了将成亲的年纪……”
    天慧闻言,微微一笑,道:“太好了,女儿在王府时,四表哥待女儿最是亲厚。四表哥成亲,女儿可要送份厚礼。”
    初瑜见女儿笑颜如花,也跟着笑道:“自是应当的。”
    天慧又陪着说笑几句,看了看座钟,道:“姑姑要往女儿那里做活计了,母亲容女儿先告退。”
    “不可太伤眼……”初瑜柔声嘱咐了几句,才放女儿去了。
    曹颙听到动静,从东屋过来,见妻子面有所思,道:“告诉闺女,福秀要说亲了?闺女怎样?”
    初瑜点点头,道:“满脸是笑,说要给福秀预备贺礼。”
    “那岂不是更好,我还真担心姐姐说话没个顾忌,在孩子们面前说出来,让他们心里有了念头。”曹颙坐下,说道。
    不是他古板,防着自己闺女与外甥。
    而是这个年代交往闭塞,除了家人,天慧能见到的外人,也只有亲戚中的几位表哥、表弟。
    初瑜叹了口气,有些担忧道:“天慧并不是喜言的性子,今日却比寻常活泼许多。”
    曹颙不以为意,道:“她打小就是个有主意的,若真是将福秀放在心上,不会单单如此,会直接同咱们说的。”
    初瑜听了这话,很是不赞同。
    女儿面薄,即便其他事上爽利,这小儿女的心事上,也会忐忐忑忑,谁能大方得起来。
    只是男人粗心,这些话同丈夫也说不明白,她就不废这个口舌。
    等到午后,约莫着妞妞当从天慧那里做完针线回去,初瑜便使人过去请妞妞过来说话。
    这几年,天慧渐大了,开始学习女红管家等,每日里与妞妞朝夕相伴。
    若是天慧有什么心事,许是能瞒住初瑜这个母亲,却瞒不住妞妞。
    初瑜将福秀要说亲之事说了,问妞妞道:“天慧上午回去,可有什么异常?妹妹也晓得,二姑奶奶早年有意为福秀求娶天慧。在王府那边的几个表兄弟中,又是福秀同天慧最为亲近。”
    妞妞眼中,天慧是侄女,也是妹子。
    事关天慧,她也带了郑重,道:“天慧从嫂子这边回去时,我已经到了。瞧着天慧神色,是带了几分惆怅,却也带了种解脱。”
    初瑜听了,诧异道:“这是为何?”
    “我同嫂子这样,也觉得奇怪,便开口问了。天慧说,想到福秀阿哥往后要陪旁人玩,是有些舍不得。可若是福秀阿哥再不说亲,紫月姑娘怕也要留不住,被福晋撵出去。她是福秀阿哥最喜欢的两个丫头之一,要是被撵了,福秀阿哥肯定会很伤心。如今这样很好,福晋有了儿媳妇,福秀阿哥也不用再为身边人被撵难受。”妞妞说道。
    初瑜没有再细问,却也明白其中缘故。
    王府阿哥,身边侍候的丫鬟婢子,自是不少。这几年福秀大了,身边有人其他心思,也是寻常。
    听着天慧这话的意思,曹佳氏曾撵过福秀喜爱的大丫鬟。
    想来也是,她真心待侄女如女,自是不肯侄女嫁过来前,儿子就有了通房婢妾……
    汗,昨晚码了半章在桌子上睡过去了……现在才更,抱歉……握拳,今天晚上不算,明天开始调整换更新时间…
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张目
    盛京,平亲王府。
    曹佳氏打发了娘家派来请安的两个内管事,拿起曹颙的家书,读了起来。
    曹颙在信中,再次婉拒了两家的亲事,将顾忌再次说了一遍。血缘太近,于子嗣上有碍。
    天慧就是先例,天慧失明那些年,他与初瑜夫妻两个是多么牵肠挂肚。
    因京城宗室勋爵中,中表结亲的人家,大有人在。曹颙又挑了几个子女有不全之处的,举了例子,证实自己这番说辞不是空穴来风,确实是西洋那边证实过,看着倒是令人触目惊心。
    自古以来,就有“同姓不婚,其生不蕃”的说法,不过也是碍于血缘。三代之内的中表亲,血缘比族人更亲。
    若非如此,《大明律》、《大清律》也不会明确禁止中表亲。
    曹佳氏心里虽有些不高兴,不过见弟弟并非是看不上自家儿子,而是出于爱护子女的信,便也不生怨愤。
    她看了看礼单,却是米面粮油,各色繁杂,不由微微一笑。
    这里面,不少是她常吃惯用的,想必是弟弟、弟媳怕自己在关外生活不便宜,才这般留心。
    却也是一份心。
    看罢曹颙的信,曹佳氏又看天慧的信。
    她对天慧这个侄女的疼爱之心,并不亚于亲生的四个儿子。除了是亲侄女,骨肉之情外,还有五成是移情,将一份爱女之心,都放在这个侄女身上。
    天慧的字,是曹佳氏手把手教的,与曹佳氏的字很像。
    信很得很长,足有三、四页,除了请安外,多说的一些总督府趣事。
    随着信来的,还有天慧亲手缝的一包东西。一对衣领,一件家常衣裳。衬衣领口、袖口,都是精致的珠绣。
    寻常人家,没有这样的绣法。
    是曹佳氏在天慧开始学针线后,怕她用丝线费眼。又知天慧心气高,做事即便不是尽善尽美,也要做的自己满意才放手。所以她就寻了两匣子米珠,还有些小宝石、小玉石什么的,都穿了孔,给天慧做绣活用。
    如此一来,能给做出的活计锦上添花,也能少绣上几针。
    几年下来,天慧已经练就一番好手艺。用最少的花色,串珠子绣出高雅大方的活计来。
    曹佳氏摩挲着衣裳,见是自己最喜欢的颜色,上面的花色配的是玉兰,玉兰花蕊用的是粉色的小珍珠,精致可人,越发满意。
    想着宝贝侄女已经豆蔻之年,总有出嫁之日,她不由地叹了口气。
    刚好讷尔苏打外头大踏步进来,见她叹气,道:“这是怎么了?”
    曹佳氏起身让了坐,道:“爷,过些时候,使人接了天慧过来可好?弟妹上要侍候母亲,下边还要照看一家子,想来也没有多少闲暇好好教天慧……”
    讷尔苏想了想,道:“还是再等等,若是所料不差,颙弟年底前许是要调回京里。若是那样,颙弟与弟妹说不定就要开始给天佑他们兄妹议亲,不好轻离京城……”
    曹佳氏点点头,道:“那就再等等,倘若颙弟不回京,再使人去接……”
    见丈夫心情大好,曹佳氏亲自奉了茶,笑道:“瞧着爷的样子,今儿所获颇丰?”
    讷尔苏“哈哈”一笑,道:“打了好几只野鸭子,还有几只鹌鹑,已经送到厨房去了,今晚添菜。”说到这里,带了几分得意,道:“傅鼐又败在爷手下,偏生还死鸭子嘴硬,说他向来是习惯猎走兽。要等夏天,再跟爷比试。”
    春天是走兽繁殖的季节,大家都约定俗成,到了夏天,才开始大量猎杀走兽。春日打猎,多是打水禽。
    曹佳氏见丈夫心情好,道:“爷的功夫,自然是一打一的。等到了夏天,就能让他心服口服了……”
    屋子*光明媚,屋里笑声朗朗。
    门外侍里的两个丫鬟,都抿嘴含笑。主子们的心情渐好,这盛京王府,越来越有热乎气了……
    清苑,官邸。
    曹颙看完手中折子,嘴角抽了抽,对宋厚道:“这也太离谱,若是不认识唐执玉的,看了这折子,只当他是个欺上瞒下的国之巨贪。”
    宋厚摸了摸胡子,道:“是写的过了,这样的折子,倒是不怕。唐执玉做了十多年京官,也有些口碑。最令人头疼的,是这样的折子……”说话间,从旁边半尺高的折子中,挑出一个给曹颙。
    曹颙打开看了,同样是御史弹劾唐执玉的折子,这个没有那么虚夸,就有点详细内容。
    上面提及唐执玉家里奉养寡嫂之事,只是语焉不详,卖弄文字。原本是唐执玉奉养寡嫂,成了心存不良;从抚养几个侄儿,变成了霸占兄长留下的遗产。
    从寡嫂守寡时的年纪,到唐家多少亩祖上传下的田产、屋舍,都列举在上。
    曹颙见状,立时变了脸色。
    这真是贼咬一口,入目三分。
    即便最后能证实,这折子是子虚乌有,可唐执玉的为人也要遭到质疑。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更何况“奸嫂”这个火爆的话题,又出现在素来有清名的唐执玉身上,自会成为京城权贵茶余饭后的笑谈。
    “什么世道,真是好人没活路!”曹颙同唐执玉认识十多年,对于唐家事,也知晓颇深,忍不住同宋厚抱怨道:“现下唐执玉高升,几个侄儿也成*人,日子好过些。早年他几个侄儿没考中功名时,一家老小都要他一个人养活。日子过的艰难,妻女都要亲自操持家务。辛苦了好些年,硬是将侄儿们都供出来了。这本是一桩美谈,却是被这起子小人利用泼脏水,真令人着恼。”
    宋厚摸着胡子道:“官仓向来牵连甚广,连大人都束手束脚,另设常平仓,不去动官仓这一块,其中凶险,可见一斑。唐大人却行霹雳手段,彻查官仓,引人攻讦,也在所料之中。只是没想到,这般来势汹汹。大人还要早做打算,唐大人官声虽佳,却没有做过天子近臣,操守并不为天子所知。这个关口,皇上见了这些弹劾的折子,许是会体谅唐大人不易,驳回这些折子。可三人成虎,听得多了,即便不会在此时罢了唐大人,也会在心里厌弃唐大人的品行。那样的话,唐大人的前程,怕就要止步布政使。”
    唐执玉虽做到布政使,却不党不群。
    这些人敢蜂拥而上,甚至不惜信口污蔑,也是欺他没靠山。
    出力挨骂的活都让唐执玉干了,曹颙这个上司,总要有些担当。
    只是清苑距离京城毕竟有将近三百里的距离,曹颙想要为唐执玉张目,还要好生思量。
    毕竟两地相距三百里,他也不好显得自己消息太过灵通。
    思量再三,他便对京城御史攻讦唐执玉暂做不知,只在给雍正的请安折子里,提及一句。
    直隶藩库去年的养廉银子,只用了十之三、四,剩下的,是否要送一半进京,以丰西北军饷。
    下一次请安折子中,曹颙又提了布政使司彻查地方官仓所发现的一些弊端。
    康熙六十一年,先皇下令的清查通州京仓时,曹颙与雍正都是参与人。
    曹颙便用京仓做对比,用数据的方式,将官仓的弊情陈情纸上。
    两次请安折子过后,唐执玉被弹劾的消息已经从京城散开,传遍直隶官场。
    随后,曹颙立时写了一封厚厚的折子,向雍正“请罪”。
    唐执玉兢兢业业,爱民如子,可谓是能吏。却因缩减养廉银份额,与清查官仓两件事,得罪同僚,受到这般对待。
    曹颙身为总督,却不能压住直隶官场,使得唐执玉被排挤攻讦,身为上峰,实在是不合格。
    折子最后,曹颙又被唐执玉“霸占”兄长家财的传闻表示愤慨。
    他提了自己曾在十来年前,与唐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