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行-第1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有那个逆贼屡受皇恩,现在竟然敢对抗朝廷大军,忘恩负义,无耻之极!”骂完了温体仁和杨嗣昌,崇祯又转开大骂起庞刚来。
温体仁和杨嗣昌在下面依旧不敢吭声,他们二人虽然彼此政见不和,但对崇祯处理庞刚的看法却是一致的,那就是崇祯此次的处理方法太过急躁,怎么能仅凭浙江官员一面之词就轻率的把人锁拿进京问罪呢?须知庞刚可不是什么手无缚鸡之力之力的文弱书生,而是一名统帅一方兵马的统兵大将啊。兔子急了都敢用脚踹老鹰呢,你就没考虑过万一把人家逼急了给你来个揭竿而起吗?现在好了。把人家惹急了吧?傻眼了吧?
看着从进来后就一直趴在地上的那两位,崇祯的火气越发的打了。他走上前去指着二人大骂道:“你们都趴在地上干什么。都给朕起来!别以为装死就没事。今天要是不给朕拿出个章程出来你们都别想回去!”
二人苦笑一声,慢慢从地上爬了起来,拍了拍膝盖和袖子,温体仁慢吞吞的说道:“皇上,现今刘总兵和陈侍郎依然被那庞刚俘获。咱们要想法子把他们弄回来才是,否则朝廷的威严、兵部的的体面可就要丢光了。”
“嗯!”崇祯点点头,语气不善的说:“温首辅言之有理,杨爱卿,此次战败你们兵部的责任最大。你这个兵部尚书打算如何善后啊?”
杨嗣昌心中暗恨,这个温老头开口闭口就那兵部说事。难道你这个首辅就一点责任也没有了吗?
但是既然皇上问起,他也不能不答:“启禀皇上,臣以为此次战败并非战之罪。”
“哦?非战之罪?”崇祯一听眉毛又开始竖了起来,“那你杨嗣昌给朕说说,到底是什么原因。”
“此次刘总兵和陈新甲之所以战败,七千士卒被俘,一是因为刘总兵麾下士卒都是山东人,对于攻击临近的青州必然会有些抵触情绪。而刘总兵则是因为和庞刚一同并肩抵御过鞑子,自然也有些香火情在里面,因此也不忍心下狠手,这样自然就会被那庞刚趁机打了个措手不及。况且那庞刚也非善于之辈,想当日他在城门前于鞑子激战的情形皇上也是亲眼所见,试想,以他那桀骜不驯的性子又岂是坐以待毙之人?”
说到这里,杨嗣昌的话里话外已经隐隐有指责崇祯行事急躁的意思了,只是崇祯也没有没有发作,只是呆呆坐在龙椅上愣愣的想着心事。前些日子自己一接到浙江官员递上来的奏章立刻就勃然大怒,立刻把毛遂自荐的陈新甲给派了出去,为了以防万一,自己又派了刘泽清率兵陪同前往,没想到此举却彻底把庞刚那个愣头青给逼反了。一想到自己当日在城墙上看到的庞刚于鞑子交战时的情景,崇祯隐隐觉得自己好像办了件蠢事,把一名勇将给逼到了对立面。
不过这些心思崇祯自然是不会说出口的,他身为大明的皇帝,自然是不能犯错的,也不会犯错,更何况像崇祯这个性子急躁武断的主呢。既然皇帝没有错,那么错的自然是下面的官员啦。崇祯轻轻哼了一声,不快的说道:“杨嗣昌,朕还未责怪你呢,你还有胆为陈新甲、刘泽清推脱?朕问的是如何善后,不是听你狡辩!”
眼看着被逼到了墙角,杨嗣昌只好无奈道:“这却是要看皇上是否想继续围剿叛军了,刘总兵既已战败,则山东已无可抵御青州之兵,若要继续围剿则非得从别处调兵不可。”
崇祯不置可否的说:“那依你之见从何处调兵为好啊?”
“这个嘛就要问温首辅了,毕竟这事还是得内阁决议,皇上圣裁才行。”杨嗣昌轻轻一踢,把球又踢到了温体仁脚下。
温体仁一听这个气啊,这个杨嗣昌真不是个东西,感情说了半天一点建设性的东西都没有全是废话。
但崇祯可不管他在想什么,把目光转向了温体仁,意思仿佛在说,你这个内阁首辅可不是摆设吧,总得拿出点意见来吧。
温体仁咬了咬牙道:“皇上,臣以为若要歼灭这股叛军非得让宣府五省总督卢象升亲至不可。”
“什么?”
“不可!”
崇祯和杨嗣昌大惊,崇祯虽然急躁,但他并不傻,立刻就训斥道:“糊涂,卢象升身负重任,既要抵御清兵,又要防备蒙古南下,怎可轻动,愚蠢!”
温体仁碰了一鼻子灰,心里越发的有气,干脆就不说话了。崇祯发了一会脾气也没什么办法,最后仰天长叹道:“想不到朕身为一国之君竟然拿一个参将没辙,真是愧对列祖列宗啊。”
这时,一名小太监小跑进来,来到了崇祯面前下跪后把一个小盒子举过头顶:“启奏陛下,青州指挥使,定远将军庞刚自辩折子到了。”
“混蛋!”崇祯一听大怒,起身站了起来一脚把这名小太监踢到了一边,大怒道:“大胆奴才,朕已撤销了那逆贼一切职务,你竟然还敢称它为定远将军。来人啊,把这个奴才拖出去乱棍打死!”
立刻就有两名健壮的太监从门外进来,就要把这名小太监拖走。
“皇上饶命啊。”没想到祸从口出的小太监吓得几乎魂飞魄散,一下子瘫坐在地上。
一直站在崇祯后面一言不发的王承恩看到崇祯的情绪就要失去控制,连忙向前站了出来求情:“皇上息怒,这名奴才虽然口不择言,但毕竟年幼,皇上还是饶了这奴才一命吧。依老奴浅见皇上还是先看看庞刚这封自辩折子是如何写的为好。”
王承恩是跟着崇祯的老人了,在崇祯还只是信王时,他就一直忠心耿耿的陪伴着崇祯,虽然崇祯性格多疑,但对于这位从小陪伴着他的太监还是很信任的。因此听了他的话后崇祯冷哼了一声,“既然大伴为这奴才求情,朕就饶了他一命,赶紧滚吧!”
“谢皇上不杀之恩,谢王公公救命之恩。”死里逃生的小太监对崇祯和王承恩道谢后连滚带爬的出去了。
王承恩来到书案前,把小木盒子捡起来打开,取出了一封奏折,双手递给了崇祯。
崇祯气哼哼的接了过来:“朕倒要看看,这个逆贼想要说什么?嗯不可能?”
拿着奏折的崇祯此时脸上的神情很是古怪,又是红又是白的,看不出到底是喜还是怒,只是拿着奏折的手在微微发颤,目光也在发直。
“皇上,奏折里到底说什么了?”一旁的温体仁和杨嗣昌几乎同时问道。
“嗯,这个朕也不知道该如何说与你们听。”崇祯苦笑着把信封递给了二人。
杨嗣昌仗着年轻,一把拿过折子抢先看了起来,温体仁也顾不上首辅的面子把脑袋凑了过去观看,两人边看神色也和刚才的崇祯一般,不停的变来变去,仿佛如同万花筒般精彩。
过了一会杨嗣昌才惊叹道:“这个庞刚竟然愿意上交白银百万两以充国库!”
“还愿意释放陈新家和刘总兵及其麾下被俘官兵,只求皇上不要听信小人谣言?”温体仁的话里也充满了惊叹和怀疑。
暖心阁里一阵寂静,毕竟这个消息对他们的冲击太大了,一时间还消化不了。
良久崇祯才低声问道:“两位爱卿,你们说那逆那庞刚说的都是真的吗?”
温体仁和杨嗣昌对视了一眼才慢慢点了点头,事情到了这个程度想那庞刚应该不会说谎,毕竟释放陈新甲和刘泽清对他而言或许是微不足道的一件事,但上交一百万两白花花的银子那可是实打实的东西,可不能丝毫作假。一百万两银子啊,那可是占大明一年赋税的两成半啊,有了这一百万两银子,大明朝廷又可以办好多事了。
“哼,这个庞刚,以为放了朕的钦差,交点银子就能让朕赦免他吗?没那么容易”说到后来崇祯的声音却是越来越低(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章 又来了个钦差
一提到银子,这位性格多疑、暴躁的皇帝立马就没了脾气。
其实,明代中后期的历任皇帝都爱银子,而且还不是一般的爱,崇祯也不例外。没办法都是给逼的,无论是国库还是内府都穷啊,近年来连宫里的夜壶都偷偷拿去卖掉换银子的崇祯现在看到银子眼里就能发绿光。
此刻眼看有人竟然准备拿一百万两银子来填充朝廷国库,要说他不心动那就是假话,连带之下连对庞刚的称呼都开始改变了。
温体仁和杨嗣昌这时也情不自禁的咽了口唾液,他们一个是首辅、一个是兵部尚书,平日里不知道有多少人向他们伸手,他们的日子也同样不好过,现在看到竟然有冤大头要向国库填银子,要说心里不激动那肯定也是骗人的。
不过此事最后的决定权还在皇帝的手里,他们只能装作眼巴巴的等待着崇祯皇帝的决定。
崇祯响了半响,才有些苦恼的问道:“两位爱卿,关于庞刚发来的自辩折子你们怎么看啊?”
“这个”温体仁和杨嗣昌对视了一眼,默契得心有灵犀般齐齐点头。”
杨嗣昌前先一步拱手道:“皇上,古人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庞刚虽然胆敢反抗朝廷钦差,但并非没有苦衷,况且他也愿意捐出一百万两银子来赎罪,皇上仁慈,为何不能宽恕他一回呢?”
“是啊皇上。”温体仁也劝道:“皇上,庞刚虽然可恨。但臣以为那浙江巡抚却吴亚东却更可恶,想他身为浙江巡抚。近年来浙江上缴的赋税竟然只有一百多万两。那庞刚只是在杭州附近转了几日就能上缴给朝廷这么多银子,而浙江一年也只有这么多税银。可见他这个巡抚可见做得是何等失职。而反观庞刚虽然性情鲁莽。但对朝廷、对皇上却是一片忠心。仅凭这点皇上也应对其从轻发落才是。”
崇祯听了他们的话后依然没有表态,只是把头靠在龙椅上一言不发的闭目养神。
过了良久,崇祯才睁开了眼睛沉吟道:“浙江的官员太无能,也是该动一动了。”
虽然崇祯的话听起来好像没头没脑,但温体仁和杨嗣昌都是官场上混了几十年的老油条了。如何听不出崇祯的意思呢,俩人皆心领神会的相视一眼,微微点头,俩人告罪一声后立刻退了出来。
崇祯此番话的意思虽然在外人听来很难领悟,但其实意思也不是很复杂。简单的说起来就是。现在庞刚已经成长为一个让人不能忽视的地方性武装势力,而这个势力朝廷虽然有能力对付他。但代价太大不划算,既然现在他愿意开出真金白银来赎罪,那么就没有必要和他拼个两败俱伤了。那好,现在问题来了。
如果要现在赦免庞刚,就必须要找个理由,而且这个理由还必须够充分也够强大,强大到朝野上下都找不到反对的理由才行。
其实要找一个理由很简单,那就是找一个替罪羊,找谁呢?谁告的庞刚,咱就找谁。
温体仁和杨嗣昌的动作很快,第二天一大早,俩人同时上了一道奏章,温体仁上书替青州指挥使、定远将军求情,说他虽有小错,但却忠心于朝廷,忠心于皇上,要求皇上以仁心待之。
而杨嗣昌则状告浙江巡抚吴亚东、浙江按察使奚良林等人陷害忠良,蒙蔽圣听,逼得青州指挥使庞刚走投无路,要求皇帝严查此事。
这两封奏章一出,朝堂上的百官们仿佛患了集体呆滞症,一个个都目瞪口呆,不是我不明白,而是这个世界变化是在太快。怎么昨天还对庞刚喊打喊杀的,今天这位就变成了受到迫害的岳武穆呢。
而崇祯在朝堂之上也是当场大怒,立即下旨撤销了吴亚东、奚良林等一干人的职务,命锦衣卫立即将其捉拿回京受审,就这样,一场原本轰轰烈烈的事件就这样平息了下来。
青州指挥使衙门,庞刚正拉着刘泽清在一个小院落里喝茶,俩人边说边聊天。自从刘泽清被庞刚俘虏后,庞刚并没有把他关进牢房里,而是让他居住在了一栋独立的院落里,除了不能外出,一切都和客人没有什么区别。
刘泽清苦笑道:“庞老弟,这些日子承蒙你款待,老哥哥我感激不尽,但是你要明白,老哥我可是有家小的人,是不会背叛皇上的。”
“哈哈哈”庞刚笑了起来,他笑着说道:“刘老哥你想到哪里去了,你我可是同僚啊,我怎么会害你呢?来来来喝茶!”
“同僚,现在恐怕不是了吧!”刘泽清苦笑着摇了摇头,自己面前这位老弟仿佛就像一个迷,随着接触的增多,他愈发的觉得这位老弟的可怕,仿佛一切都在他掌握中似的。
刘泽清喝了口茶后问道:“庞老弟,赎老哥直言,你虽然打败了我,但以你一州之力是决计斗不过朝廷的,你还是走吧,有多远走多远,再也不要回来了。”
庞刚没料到刘泽清会说出这样的话,怔了怔后哈哈哈大笑起来,直笑得刘泽清莫名其妙,最后则是气恼的说道:“庞老弟,我的话就这么可笑么?”
“不是不是!”庞刚摆了摆手,正待说些什么,他的亲兵队长史博文走了进来恭敬的说道:“启禀大人,朝廷派来的钦差到了,正在前堂等您呢。”
“哦,这么快就到了?这次来的是哪位钦差啊?”
“回大人话,此次来的钦差是司礼秉笔太监曹化淳公公!”
“呵呵,来头不小啊。”庞刚听后微微笑了笑,而一旁的刘泽清却是听呆了,张口结舌的问道:“朝廷怎么又会派钦差来,这到底是什么回事?”
庞刚站了起来,拍了拍刘泽清的肩膀,“刘老哥,你先在此委屈一下,我先去前厅接圣旨,你放心,用不了多久你就可以回济南了。”
说完,庞刚迈着大步向前厅走了过去,只留下一头雾水的刘泽清(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一章 宣旨
曹化淳生于万历十七年,幼时家境寒微,于十二岁左右入宫。因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在宫中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诗文书画,样样精通,深受司礼太监王安赏识,倚为亲信。后入陪伴侍奉五皇孙信王朱由检。
后来朱由检变成了崇祯,自幼伴随崇祯成长起来的曹化淳和王承恩两人就成了最受崇祯信任的太监,地位自然也就水涨船高。
原本宣读圣旨这种“杂活”是不应该让曹化淳这个堂堂的司礼秉笔太监来做的,但是这次的事情太过重大,对文官已经失去信任的崇祯想来想去,能胜任这个重任的也只有自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