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疯狂-第2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实话,那青尘子倒也不是不想结交吴世恭,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结交的上层人物肯定是越多越好。可是他主要的精力都扑在的崇王的身上,所以对一直不怎么进府城的吴世恭也就有些漠视了。
毕竟青尘子要做出一副方外高人的模样,要他主动去贴吴世恭的热屁股,那青尘子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神秘色彩就几乎荡然无存了。
可是吴世恭肯定不会去试着理解青尘子的。在他看来,不主动向自己靠拢的人,那肯定就是瞧不起自己的人。既然如此,那就让青尘子在一边待着去吧!你也不要说,伺候领导确实是一份苦差事,青尘子就这么莫明其妙地得罪了吴世恭,他也真够倒霉的。
本来这俩人也没有什么交集,可是这次吴世恭心血来潮实行了新的宗教政策,却一下子把妙云观逼上了绝路。
应该说,吴世恭的宗教政策虽然剥夺了庙观相当大的利益,可是至少能够让庙观生存,也能够让庙观自由传教,甚至连庙观以前获取的钱财都可以保存。
而且吴世恭也没把剥夺的那些利益用在汝宁军自己身上,都是逼着庙观去做慈善,也就是恢复了庙观香火钱的原来功能罢了。
因此,得到汝宁军通报的那些庙观并没有多少理由来反对。他们只是想通过府衙施压;想通过关系游说,希望吴世恭撤销这个政策。起码也要多给庙观留点利益下来。
可是妙云观就不同了。具体执行政策的官员明确地向青尘子宣布了关闭妙云观,但允许观里的道士带走自己浮财的命令。
这下子青尘子可着慌了。他自我感觉妙云观没什么地方得罪过吴世恭和汝宁军啊?但是当青尘子准备联合各大庙观的主持联合向吴世恭提出抗争的时候,却惊讶地发现,他自己被孤立了。
可青尘子又怎么会不被孤立呢?其他的主持通过观察,就发现汝宁军对妙云观处理得最重,那不是妙云观惹事还是谁惹事的呢?那些主持都憋着一肚子火呢,其他的庙观其实都是池鱼。他们怎么还会与青尘子合作呢?
没办法,只能够相求交好的崇王了。只要我们熟悉历史。其实就知道崇王结交道士的理由了,修仙长生嘛!而崇王采取的修仙方法就是双管齐下:一个是服用仙丹;一个就是炉鼎了。在这里,对那些不熟悉仙侠小说的书友解释一下,这里的炉鼎说的不是烧菜用的家伙,而是指年轻女子,最好就是处女。
可现在听说汝宁军要查封妙云观,崇王立刻火大了。没有了妙云观。那仙丹找谁炼呢?再说,青尘子的仙丹很有效果,而崇王是一吃仙丹就需要炉鼎中和,这种长生的修炼法不要太舒服哦!
但是现在没有了仙丹,那炉鼎怎么用得了呢?崇王可是向来不吃仙丹用不了炉鼎的,不过青尘子那仙丹的成分也就可想而知了。但崇王可不理会其他什么问题。汝宁军的查封不就是影响了崇王的修仙大计吗?那可是崇王的逆鳞!
新仇旧恨,崇王一下子把朱绮兰的事想起来了。什么话也不多说了,写弹劾奏章至朝廷吧。只要能够把吴世恭赶走,那妙云观不就是保住了吗?
值得崇王自豪的是,他对吴世恭的弹劾不是最早的。但是他的弹劾却起到了一锤定音的效果。虽然这效果对于吴世恭来说有些啼笑皆非。
吴世恭是根本不知道,现在的他已经在京城官场里出了名。因为对他的弹劾无论从密度、强度,还是火力的分布范围,都达到了一个罕见的高度。而这么多的官员竟然对一名白丁进行这样弹劾,这在这个时空的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事了。
所有的弹劾奏章分这么几大类:
一类就是弹劾吴世恭殴打官员。先是汝州知州弹劾吴世恭殴打汝州的燕同知。反正汝州知州以前已经弹劾过吴世恭,双方也已经结了仇,再加上汝州知州就要调任了,所以也不需要再为汝州的安全对汝宁军忍气吞声了。因此,一次弹劾是得罪,百次弹劾也是得罪,那就把吴世恭得罪到底吧!
后来当然是朱大典和左良玉对吴世恭的弹劾了。反正这两次弹劾都是证据确凿,吴世恭殴打官员的罪名是怎么样也逃不了的。
另一类就是弹劾吴世恭疏于职守,让农民造反军通过汝宁府,导致凤阳失陷。左良玉那番恶毒的话并不是没有效果,也有其他的官员有着和左良玉类似的看法。
毕竟不探究汝宁军理由的话,这些弹劾奏章上的内容并没有撒谎,所以要么为了推卸掉自己的责任;要么不懂军事的官员人云亦云,这些不了解汝宁军真实实力的官员,都把目光对准了软柿子——吴世恭。
其实就这两类弹劾奏章已经使得崇祯皇帝火大了。依然沉浸在凤阳失陷的悲愤中的崇祯皇帝,一怒之下就想派出锦衣卫缇骑。
还好这时候万绿丛中有抹红,还是有一道奏章为吴世恭请功的。那就是汝宁军的监军叶忠。叶忠现在的生活其实相当快活,打仗这种危险的活不用他去干,而汝宁军一直有着战功,他又可以分润。还有汝宁军给叶忠的孝敬和济民垦荒商行的分红。所以现在的叶忠绝对是和汝宁军是一条心的。
这次汝宁军的出征,不提淮河边上的尸体,光是汝宁军在汝州、归德割取的首级就超过了万级,这还没算上汝宁军抓获的俘虏呢。对于这样的战功,虽然汝宁军有些看不上眼,可叶忠却如获至宝了。
叶忠精心统计,并写了道花团锦簇的奏章,把汝宁军在汝宁、归德、南阳三府;汝州一州和凤阳一都的来回征战和辉煌战果都写进了奏章里,并向朝廷为吴世恭和汝宁军请功。
第四百九十六章让人棘手的吴世恭
本来在如雪片一样的弹劾奏章内,叶忠的那一抹红肯定是会被忽略的。甚至这奏章根本引不起内阁和司礼监的重视,因为叶忠的级别太低了。说到底,叶忠只是河南监军肖月桂手下的一名监军小太监。
还好,漕运总督朱大典虽然也弹劾了吴世恭,不过在他的奏章里还是实事求是地把吴世恭在淮河边上的功劳呈报了上去。虽然这功劳在分润以后是偷工减料的不得了,但起码印证了叶忠请功奏章的准确性。
直到这个时候,崇祯皇帝和朝廷大臣才惊讶地发现,此次中原剿匪竟然有着这么些大胜,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大胜竟然都是这位臭名昭著的白丁和他的部队创造的。
这情形倒引起了崇祯皇帝的好奇,他立刻吩咐下去,要翻阅吴世恭的奏章,以此来两相印证,寻找出事情的真相。崇祯皇帝已经即位了七、八年了,他已经很熟悉那些文官的尿性,所以已经知道不能够偏听偏信了。
可是领命的太监下去寻找了一圈,却发现根本没有吴世恭的上奏。吴世恭这个人很有“自觉”,秉承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优良作风。既然把他的官职给免了,那他索性不白费功夫上奏章了。
再说,以前吴世恭所上的奏章也递不到崇祯皇帝的案前。吴世恭那个小小的守备,虽然通政司也接收他的奏章,但基本上都给大学士一阅以后。就转发兵部处理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吴世恭要给崇祯皇帝传话,就需要通过写给秦公公的私信的原因了。
不过这规矩倒也不是朝廷单独针对吴世恭的。只要设想一下。大明朝每位守备以上的武官,每个月上次奏章讨要军饷,那崇祯皇帝还不得烦死了啊?
而且不仅仅是吴世恭,连李禄和赵铭的奏章都找不到。这次他俩再也不敢搭吴世恭的顺风船了,对人怕出名猪怕壮的恶劣后果,这俩人都是不寒而栗了。
而且细心寻找以后,崇祯皇帝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汝宁、归德和南阳叶县这里的地方官员却几乎没有人弹劾吴世恭。
还是王承恩的一句话解开了崇祯皇帝的疑问:“那薛侯家的女婿看起来还是立有微功的,就是与同僚关系太糟了。皇上!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啊!”
当然,也有一位归德的官员弹劾吴世恭,那就是宁陵县知县余子琏。余子琏也知道自己带走民团闯了大祸,害怕吴世恭先弹劾他,所以也就先下手为强了。
而且余子琏弹劾的内容相当骇人,他在奏章中说:吴世恭在汝宁、归德大肆敛财,蓄养军兵。而且广邀人心,其谋不轨。要朝廷对吴世恭多加提防。
你也不要说,最了解自己的人肯定是敌人。这余子琏的奏章也是最接近真相了。可是就这么一份孤零零的奏章,怎么会引起朝廷的重视呢?再说,余子琏和吴世恭的私仇又不是什么秘密,朝廷也就把这份看起来骇人听闻的奏章。当成了余子琏借机报复了。
于是崇祯皇帝立刻召集首辅温体仁和抱病的兵部尚书张凤翼来商议此事。温体仁的回答很简单:现在剿匪是首务,有着吴汝宁这支强军,总是一个臂助,至于其他罪责,可以罚俸、削官或者秋后算帐。暂时以不动为好!
在这里,朝廷根本没有去想要把吴世恭调离。另外调一个武官去带领汝宁军。不是那些朝廷大臣疏忽了,而是明朝的体制决定了只能够如此。
如果文官领军的话,那么调一位文官倒没什么。可是武官领军,如果调一位武官,按照明朝的规矩,调离的武官将把他所有的家丁都带走。也就是说,将把这支军队的军官全部带走了。而一下子没有了军官,任何强军也立刻会变成了弱旅的。因此,除非武官把他的家丁骨干都打废了,一般朝廷是不会逮捕和处决战败的武官的,更不会随便调动武官的。
这也是为什么明朝武官保存实力的原因。这也可以从前面吴世恭虽然被一撸到底了,但朝廷依然要其待在汝宁军戴罪立功的原因。如果把吴世恭放走了,吴世恭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把汝宁军的军官全部带走,因为那些军官都是向吴世恭签了契约的家丁嘛!都是吴世恭的私人物品。
而现在的吴世恭已经没有官职了,所以罚俸、削官等处罚就毫无作用了,也只有秋后算帐了。不过崇祯皇帝和这些大臣们也有些棘手,吴世恭没了官职倒对他难办了,除非吴世恭是犯了那些杀头的大罪,否则的话,因为没办法处罚,只能够看着吴世恭为所欲为了。
可接下来几份重量级的奏章使得崇祯皇帝和朝廷重臣更是下定了决心,再也不能够对吴世恭放任自由了。
首先就是五省总督洪承畴的奏章。在这道奏章中,洪承畴对吴世恭是大发雷霆。洪承畴进入河南以后一路所见所闻,当然对汝宁军的强悍有了很深刻的印象,所以就想把吴世恭和汝宁军收归帐下。
没想到洪承畴立刻吃了一个闭门羹。吴世恭非但不主动寻找洪承畴,连洪承畴召集众将到信阳议事,吴世恭都毫不客气地拒绝了。
还不仅仅是如此,吴世恭还给洪承畴来了封最后通牒般的来信:警告洪承畴的大军在汝宁府通过的时候,要严守军纪。
这把洪承畴给气了个半死。那位吴汝宁认为自己是谁啊?难道他以为自己是汝宁府的土皇帝啊?难道认为自己五省总督的官职号令不到……?
可洪承畴和幕僚一商议,发现自己这个五省总督确实号令不到吴世恭。现在的吴世恭已经不在官场了,官场上的那套等级对他就没有用了,吴世恭根本没义务要听从洪承畴这位五省总督的命令。
而汝宁军,也可以说是吴世恭在汝宁府地方招收的民壮,是个保卫家乡的民间组织。让他们保卫汝宁府可以,可要把他们调进剿匪大军,那就要看汝宁军的首领——吴世恭的心情了。
第四百九十七章惹不起的吴世恭
洪承畴在奏章中对朝廷提出:要把吴世恭和他的汝宁军纳入自己的帐下。并且还要对吴世恭不尊洪承畴的行为进行严厉治罪。
其实洪承畴提出的是一个悖论。如果要把吴世恭和汝宁军纳入洪承畴的帐下,那一定要授予吴世恭官职,要把其纳入明朝官僚体系中;可是要治吴世恭的罪,那些罚俸、削官等方法又不能够采用。不见得朝廷先把吴世恭升官,再把吴世恭的官职全部削掉,那不是儿戏吗?
其实洪承畴当然也知道自己的提议是悖论,他不过是把这个棘手的难题上交,让崇祯皇帝和朝中重臣去烦心这棘手的问题。
可接着河南巡抚玄默的奏章又来了,而在他的奏章中又提到了吴世恭和汝宁军的问题。
玄默先向朝廷说明了:自己和河南官军是怎么应付二入河南的农民造反军的。并且重点向朝廷说明了,因为要保障黄河沿岸的开封、洛阳等重城,玄默是不得已把河南官军主力放置在黄河沿岸的。
之后就说到汝宁军了。当然,玄默也说明了汝宁军是在他的指挥下,克服了兵力少,防御的地域大等困难,几次大胜了农民造反军,并获得了丰硕的战果。只是因为农民造反军确实势大,形成了防守空档,才让他们从汝宁府中漏到凤阳去了。
在这里,玄默倒为汝宁军说了一句公道话:这干活的有些错误倒要受到指责,而不干活的倒是平安无事。那以后谁还肯为朝廷卖命呢?当然,玄默也毫不客气地把汝宁军大胜的指挥功劳揽在了自己的身上。
在奏章的最后。玄默也向朝廷提出:要把吴世恭恢复官职纳入官僚体系中,要增加汝宁军的兵额并按照战兵的待遇足额发放粮饷。
玄默的理由也很简单:这次凤阳失陷,就是有着玄默对汝宁军指挥不畅的原因的。如果玄默能够直接指挥汝宁军,那汝宁军就可能来得及反应,及时地挡住农民造反军而保住了凤阳。
玄默当然知道属下官员弹劾吴世恭的事,他这是雪中送炭,曲线向吴世恭示好呢。当然,玄默可不肯把汝宁军让给洪承畴。他要让吴世恭率领汝宁军平靖河南地方呢。
很奇怪,这时候的吴世恭就象一块香馍馍一样,引起了洪承畴和玄默的争抢了。
这俩位重量级大臣的奏章,让崇祯皇帝和朝廷重臣犹豫了。难道吴世恭犯了这么多的事以后,还要给他加官晋爵,那不是鼓励他的胡作非为啊?
就在这时,崇王的弹劾奏章到了。崇祯皇帝一看:查封庙观、强抢王女。殴打王府中人。一看之后,连崇祯皇帝也倒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