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李唐传奇-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百三十章 谗言
    乾元三年一月,兵部尚书、兗国公李麟病故,又复用前吏部尚书吕烟为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郭子仪为尚书左射仆、朔方节度使、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进位司徒;调濮州刺史张方须为广州都督、五府节度使,从南面进攻李璘,随后削李璘永王爵,纳韦见素之谏,史思明、李璘叛乱,只诛首恶,随者若肯投降,皆可免其罪。又命鱼朝恩前往泾原训练新军,赐名神策军。
    李月破李璘北路军,主将王潜归降,先后收复邓州、唐州、陈州,又南下取申州与鄂州的蔡明德汇合,李月在鄂州、光州及寿州一带与永王李璘、敌将康楚元、张嘉延等先后遭遇,双方在淮水爆发了一场长达半年的拉锯战。
    郭子仪再次被重用,委以河东观军使,他领率八万军北上,此时河东唐军与李归仁军在太原一线成胶着状态,郭子仪便命王思礼为为左军、辛云京为右军,自己为中军,在太原东配合仆固怀恩及回纥军大败李归仁,李归仁败走上党,却被左伯玉伏击,最后领不到三万残军败到晋州,郭子仪遂率大军将晋州团团围住,李国臣献计决汾水灌晋州,李归仁势危,急向史思明求救,史思明便命其子史朝义守洛阳,亲自提兵二十万军北上对阵郭子仪,郭子仪见敌势大,便退兵至潞州与叛军对峙。
    就在这时,长安发生了一次无中生有的宫廷政变,改变了战局。李亨身体日趋衰弱,便命方士炼丹以求长寿,有一方士久炼丹不出,便密奏李亨,指其体弱非自己的原因,而是大明宫内气机太弱,影响了皇上的身体,暗指李隆基,李亨信其言,但又找不到借口迁走李隆基。李辅国手下有一小太监,叫做王恩茂,最善做花灯,上元夜前,他做了一盏美人花灯,宫中人皆说象前贵妃,李辅国便思得一计,命这名太监按杨贵妃生前模样,扎了数十盏花灯,在上元夜遍布先皇所居宫外,又命宫人排练霓裳羽衣舞献于先皇前,果然李隆基大悲,思杨贵妃欲绝,几成痴疯状,高力士大怒,毁花灯,结果引发一场大火,引来无数侍卫禁军前来灭火,李亨受惊,李辅国便进言先皇思念旧人,不如迁回兴庆宫以遂太上皇心意,李亨欣然同意,迁李隆基至兴庆宫,从此愈加信任李辅国。
    二月,李亨病重,李辅国乘机又密奏高力士联络前恒王李瑱,勾结左散骑侍郎窦如玢、玄武门将军崔昌及驸马都尉杨洄、兵部主事薛履谦等,企图进行夺门之变,李亨大怒,命鱼朝恩立即进京平乱,鱼朝恩进京后,立刻控制了局面,李亨遂赐恒王李瑱自尽,又将窦如玢、崔昌、杨洄及薛履谦等一干人犯尽斩于市,高力士则流放到播州(今贵州安顺一带),因崔昌为左相崔涣之子,崔涣便上书乞骸骨,帝准,升黄门侍郎崔圆为门下侍中任左相。
    鱼朝恩进京平乱后,自以为功高,他闻郭子仪河东屡次大破叛军,已被授予高爵,心中不禁嫉妒万分,便向李亨屡进谗言,指郭子仪握有重兵,不可不防,便自荐为监军,但太子李豫却指使李辅国出言反对,李亨遂不听鱼朝恩言。到这时,鱼朝恩才发现李辅国竟已投靠了李豫,不禁大吃一惊,他早在郭英一案中就发现裴冕态度暧昧,怀疑裴党已暗中投靠太子。如此一来,朝中势力之争,形势就变得明朗起来,太子一党在不知不觉中竟占了绝对上风。鱼朝恩在洛阳和越王李系共事近半年,他就发现李系其人志大才疏,极易冲动且头脑简单,权谋手段甚至还不如李琮,而张皇后则小气刻薄,处处着眼小处不放,前月她用血写佛经替李亨祈福,让李亨感动不已,但她立刻替其弟向李亨索官,李亨虽勉强封其弟张延年为光禄寺卿,但对张皇后的感激之心也大大降低,对张皇后此得不偿失之举,鱼朝恩大为不满,以为其愚蠢至极,眼看李亨日渐衰弱,而太子一党根基已慢慢牢固,最大的反对者崔党也因崔涣的罢相而势力大减,他鱼朝恩不禁开始替自己考虑起来,他虽握有近十万神策军,但他也知道,李豫之弟李月才是大唐军中真正的最强者,且不说郭子仪和李光弼与李月关系密切,仅他手中的五万精兵几乎就是他本人的私兵。
    鱼朝恩思量再三,终于暗中做出了一个谁也想不到的决定:明着摆出中立立场,支持李亨的决定,实际却暗暗扶持最不被人看好的钱昭仪之子定王李侗,这个只有一岁多的幼儿,将来若能立李侗为帝,那整个大唐江山便是他鱼朝恩的了。鱼朝恩心中打定主意,一定要将军权拿到,这样,不管将来是李豫还是李系为帝,都得看他鱼朝恩的脸色行事,于是夺郭子仪之兵权便是当务之急了。
    就在鱼朝恩冥思苦想之计,突然一个机会摆在了他的面前,河东节度使仆固怀恩上表李亨,指出现在洛阳空虚,史思明虽兵多,但大多为新募之军,战力并不强,郭子仪过于谨慎,对峙半年也不思败敌之策,多次延误战机,他向李亨强烈要求一战。鱼朝恩大喜,遂力劝李亨早日收复东都洛阳,采纳仆固怀恩之策。
    原来郭子仪重为主帅,尽夺仆固怀恩之权,仆固怀恩怀恨在心,伺机报复。史思明大军北上后,为麻痹唐军,命老弱之军尽充于前,精兵藏于后,仆固怀恩见了,便建议与敌军决战,郭子仪不允,他又建议出奇兵偷袭洛阳,郭子仪亦不许,只命两军对垒,并不出战,以拖住史思明的主力,减轻南线李月和东线李光弼的压力。李亨求功心切,禁不住劝,遂忘记了李月之言,终于命郭子仪主动出击与敌军决战,尽管郭子仪再三表示此时尚不到决战之时,但李亨决心已定,命郭子仪立刻决战,收复东都洛阳。
    乾元三年六月,郭子仪被迫出兵与史思明决战,但史思明并不急于与唐军大战,而是不断抛出小股弱旅诱引唐军,同时步步后退,将战线逐渐拉到洛阳之北的北邙山下,这里伏有史朝义留守洛阳的八万精兵,这时郭子仪再次向李亨上书,李月也急遣使向李亨指出史思明的企图,不可与之决战,但李亨此时已被不断的胜利冲昏了头脑,根本听不进任何人的劝告,强令郭子仪与史思明决战,否则兵法从事。
    为最大程度上减少唐军的损失,郭子仪终于领十五万大军及五万回纥军在洛阳北的北邙山下与史思明进行了决战,此时史思明一改不断示弱的姿态,先命李归仁率五万骑兵断唐军的后路,又命史朝义为后军,自己亲率二十万精锐在一个月黑之夜主动向唐军发动了猛攻。唐军的后军正是仆固怀恩及五万回纥军,仆固怀恩见敌将李归仁猛攻己军,气势锐不可挡,他这才终于明白过来,在愧疚之下,他亲自率领儿子仆固炀上阵杀敌,拼死抵挡叛军铁骑的冲击。在前阵,尽管有左军大将左伯玉、右军大将辛云京及前军大将李国臣这样的名将,但由于唐军兵力比叛军少四成,以及士兵的战力和士气均不及对手,在苦战近四个时辰,天快亮之际,胜利的天平终于倾向了史思明,郭子仪见唐军败势已现,立刻命令左伯玉军和辛云京军一齐前去支援后军,在唐军的优势兵力面前,李归仁终于抵挡不住,率军逃去。郭子仪见后路已通,遂下严令,命李国臣率三万唐军,拼死也要挡住史思明大军,掩护主力的撤退。
    乾元三年八月,唐军在洛阳以北被叛军击败,由于李国臣率三万军的拼死阻挡,唐军主力八万人终于逃脱,但三万殿后之军全军覆没,大将李国臣也壮烈殉国。郭子仪退兵至太原,闻李国臣战死,心中哀痛不已,遂上书向李亨请罪。李亨赦郭子仪无罪,下诏自责,并追封李国臣为潞国公,汾阳大都督,荫其长子为官。就在唐军在洛阳大败之际,东线和南线却同时传来捷报,李光弼得来王真与田神功的援军在徐州大败能元皓,夺兖州,接着又在泰山附近再败能元皓纠集的七万军,连续克青州、莱州、齐州,最后能元皓在魏州向唐军投降,山东全境被李光弼光复。在南线,李月军在淮水经过半年的拉锯战,终于一举歼灭李璘的近二十万大军,李璘兵败逃回金陵,李月趁胜追击,淮西的田神功倒戈,浙东的尚衡、殷仲卿先后起义,后李月又在江宁收李璘的水军,李璘突然暴毙,李月大军随即压到,李璘手下的伪官纷纷作鸟兽散,各自逃亡,自此李璘谋逆之举彻底败亡,江南一地尽被李月占领。李月遂派大将荔非元礼领兵北上,直取睢阳,史思明闻东线巨变,立刻停止攻打太原,派大将骆悦率领八万军开赴陈留,抵挡李月,又命范阳节度使李怀仙领兵五万至沧州一线阻挡李光弼北上,自己返回了洛阳,留李归仁在河东继续作战。
第一百三十一章 战前
    五月的清晨,一层薄雾淡淡地笼罩在田野之上,春天似乎依恋着淮河两岸迟迟不肯离去,树上的青杏已渐渐转红,田里的麦粒也开始饱满起来,这是一个临近淮水的小村庄,百来户人家,被一片低低的山丘包围着,山丘上的各种果树都已结满了大大小小的果实,山谷里飘满了山果的香甜,熬过了春荒的百姓们终于又看到了生的希望。
    “我要那个大的!”十几个瘦小的孩子在一棵李树下跳着。
    树上一个年青的唐军将领正努力地采摘刚刚转红的李子,他正是大将南霁云,南霁云摘下大把野果向树下扔去,十几孩子在树下争抢着,跳跃着。
    这时,一名头戴金盔的唐军将领在十几名亲兵的护卫下,沿着小路走上山岗。路两旁的唐军见了,均半跪着行一军礼,南霁云在树梢远远地便看见了主帅李月朝自己这边走来,他轻盈地从树上跃下,把手中的果子递给等待着的孩子们,孩子们抢过野果,一哄而散,又到别的树下去了。
    “属下见过大将军!”南霁云向李月行一军礼。
    “如何?野果还能吃吗?”李月微笑着问道。
    “虽不甚甜,但勉强能吃。”
    “恩!那就好,如此一来,淮河一带的百姓在麦熟之前就有救了。”
    “大将军,我们何时与敌军决战,这几个月,将士们都憋坏了。”
    “不急!斥候来报,李璘已将长沙的兵力都调来了,等等再说!”
    “可那样一来,敌军的兵力就达二十万,而我军只有八万。”南霁云不禁忧心忡忡地说道。
    “霁云怎么胆子变小了,你们在雍丘时,不是也用几千人杀敌数万吗?兵不在多寡,而在用兵之人,李璘固有百万军,我也视其为草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现江南人心思定,他却逆天而行,早已丧尽民心,还未战,他的败局就已注定。”
    “属下明白了,得民心者,得天下,所以大将军才处处帮助百姓。”
    “你明白就好!”
    这时一匹快马从山路上飞奔而来,跑到李月身边,军士下马禀道:“蔡将军来了!”
    李月闻言大喜,转头对南霁云说道:“这两天你加速帮助百姓收集食物,再过二十几天,麦子就熟了,你领众军要全力帮助百姓收麦,此事事关重大,不得怠慢!”
    “是!”
    李月回到村中,他的主帅行营便设在这里,这时晨雾还没散尽,许多妇女老人均去田头给家人送午饭,大家见到李月,纷纷大声打着招呼,李月一一微笑着回应。一名六十多岁的老者,正在路旁等着李月,看见李月过来,连忙上前问好:“小将军早啊!”
    “王老头,你妻子昨日吃过药后可好些?”
    “好多了,多亏小将军的药。”
    “我又配了一些,你随我去取吧!”
    “多谢小将军了,小将军年纪轻轻,医术就如此了得,把我老伴多年的老病都治好了,比县里的谢郎中强多了,小将军一定是军医吧!”
    李月笑笑不答,快步向村中走去,他的行营设在村中的祠堂之中,远远地就看见数十骑立在祠堂之外,为首一名三十多岁的高瘦将军正是现任襄宛节度副使的蔡明德,他见李月走到近前,立刻单膝跪下行军礼道:“蔡明德参见大帅!”后面的人纷纷跪到参拜。
    这时旁边的王老头顿时被吓得目瞪口呆,这个随和的年青唐将居然是唐军主帅,他双膝一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小民不知!大将军恕罪!!”说完连连磕头不止,李月微微一笑,命即墨带他下去拿药,王老头千恩万谢地去了。
    李月扶起蔡明德,感慨地看着这个铁打一般的将军,心中不由一热说道:“我听说小邯也从军了,是吧!”
    “谢大帅关心,那小子不是读书的料,我让他跟严明去了,学学用火药。”
    李月口中的小邯便是蔡明德的长子蔡邯,蔡明德共有二子一女,均住在襄阳,长子蔡邯,十七岁;次子蔡郸,十五岁;最小的女儿蔡小娟,今年十一岁。
    “那就让小郸读书吧!战争总会结束,读书才是正道,我已和裴冕打过招呼,让小郸去长安进裴家的私学吧!”
    “多谢大将军了!”蔡明德由衷感激地说道。
    “走!进去谈谈战况吧!”李月拍拍他肩膀说道。
    蔡明德脸色一肃,跟李月进了院子。
    “明德这次来,必有要事,你就先说说吧!”
    “现在有一个极好的机会,我得确切消息,李璘亲率五万新募之军,从苏州北上,正沿淮水赶来,若我军集中兵力歼灭这支李璘军,则敌军群龙无首,便可各个击破,一举平定江南,大将军看如何?”
    李月沉思了一会儿说道:“明得此计虽好,但我还是不准备用,再等一个月吧!”
    “大将军还是再等麦熟吧!可这个战机一失,便不可再得。”
    李月叹了一口气说道:“关中大旱,颗粒不收,我送去的四十万石粮食已快用尽,眼看江淮一带今年可望丰收,若现在妄起战火,我实在担心。李璘,我并不是很放在心上,现在最急的事是缓解关中的灾情,那可是几百万饥民啊!明德,再等一个月吧!”
    “大将军心怀天下黎民,属下惭愧。”
    李月摇摇头说道:“你是一个合格的统率,用最小的代价赢得胜利,这无可非议,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职,若你坐了我的位子,自然就不会着眼于一局一域的胜负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