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强秦-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势力的辖下。
    第二阶段,刘邦与李原的对决,老刘明面上取得了胜利,实际却是付出了连折皇欣、傅宽两员魏将、加上接近五千将士死亡的代价,也没有能伤着李原的一根毫毛。
    皇欣、傅宽——。虽是魏王咎的人马,但一向与刘邦亲近,对于这种有好感的别系将领,刘邦有信心在不久的将来,把傅宽等人拉拢到自己的麾下,当然,这需要机会和时间,本来这一次战白马的秦军就是一个好机会,傅宽等魏将响应刘邦的号召前来,本就是存了万一魏咎不行,就投奔刘邦的意思。
    总之一句话,刘邦虽然获胜了,但酒醒之后得知有七千多秦军逃脱,若不是还有众多友情来援的诸侯在,他又要禁不住跳起脚来骂人了。
    白马,西市,联军中军大营。
    大楚武安侯、砀郡太守,沛公刘邦宴请各路来援诸侯。这是一次庆祝胜利的宴会,也是反秦联军大捷之后的分赃会议,不出意外,这是一次一地鸡毛、争执不休、讨价还价的会议,在这种场合,曹参、夏侯婴、灌婴等战场上勇猛的将领都不得不靠边站,替代他们登上前台的是一直以来都默默替刘邦当家的萧何。
    刘邦正中跪坐,一副笑意盈盈的模样,这种长袖善舞、借力打力的场合其实他一直很擅长,温厚的长者、和霭的笑容、不羁小节的作派,让和他谈话的人不知不觉的放下了警觉。不过,他的好心情在宴会开始后不久就被人给破坏了干净。
    “沛公,不说功劳,单说苦劳,我大魏军此战折了皇欣、傅宽两位将军,更有数千将士死伤,就分这一点的东西如何能行。”作为魏军现在唯一还活着的代表,将军武蒲争得最为活跃,这也没有办法,魏军这一仗打得惨呐!
    武蒲这人,属于一根筋的人物,尚武力,鄙诡谋,这与傅宽、彭越等魏地将领不同,蒲将军对刘邦一直不太卖帐,这一次要不是魏王咎的差遣,武蒲只怕没啥兴趣到三川郡来凑热闹。
    “哼,魏军有死伤,我巨野盗难道就没死人,上得战场,刀枪无眼,各安天命,要彭某说,谁斩首的敌首级多、战功大,谁就分得多。”彭越冷哼一声说道。争功行赏这种事情他老彭经历的不知多少,要真依着武蒲将军这种说法,那还有谁还会勇敢打敌。
    前不久,在李原跟前吃了一个大亏的彭大盗很是低调了好一阵,这回白马之战,彭越倒是学得精了,只要远远瞧见李原的旗号,便早早的躲了开去,反正战场上秦卒多的是,只要他彭越不偷懒,首级有的是。
    魏地两位豪强窝里斗,一众各怀心思的诸侯好整以暇的看好戏,乱世争雄,争的不只是胜仗的虚名,还要有粮草辎重的实惠。对于刘邦来说,白马之战是一场树立威望的重要战事,而对许多前来参战的诸侯来说,战利品的分配比什么都来得重要。
    按照武蒲等诸侯的真实想法,秦军将士的首级,这个虽然很荣耀,但还是沛公你自己留着吧!我们是感于沛公你的大义而来驰援的,由于走的急促,粮秣辎重方面带得不够,还希望等会儿能多加照顾一点。
    “两位将军且息怒,我们都听沛公的安排。”萧何见武蒲、彭越二人争执不休,急忙出来打圆场。应付这种嘴皮子仗的场面,萧何的经验很是丰富。
    刘邦抬手,将酒盏一饮而尽,扫视众人道:“诸公,汝等真是太让人失望了。”说罢,刘邦“啪”的重重放下酒盅,不复一言。
    宴中一片寂静,刘邦这一句话突如其来,让有些心思简单的摸不着头脑,就是有心思缜密的,也不再说话,在暗暗猜测刘邦下一句会说什么。
    “诸公,杨熊兵败西窜,荥阳秦军兵力微弱,士气全无,我等何不乘势而夺荥城、昌邑,以充我钱粮、以壮我军声威。”刘邦拔剑而起,霸气十足的大声道。好不容易将各支不同隶属关系的势力聚拢到一起,刘邦当然不会就这样放他们回去。
    既然来了,那就留下来听从指挥吗?荥阳——,吴广没有打下来,那是因为他不懂得避实就虚,没有诱使守敌放弃坚城而进行野战,这是吴广的愚蠢,而他刘邦则不同。还有昌邑,那可是秦国在关东设立的大粮仓,攻下这里,再怎么分配,也够各路诸侯吃上好几个月的。
    诱饵,就摆在了面前。
    刘邦相信,没有哪一个诸侯会抵挡得住诱惑。


第三十二章 权与谋
    人之姓恶,其善者伪也。
    刘邦对于荀子的这一句名言有多少共鸣,我们不得而知,但无可否问,他对人姓的把握确实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用更大的诱惑将联军势力捆绑到自己的战车上,当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占领荥阳、昌邑,想象着能分到更多的战利品时,统一调度全军辎重的权力无声息的继续被刘邦的大总管萧何掌控着。
    “哈哈!沛公所指,正是彭某所期望的。”面对刘邦抛出的诱饵,对昌邑情况最为了解的巨盗彭越率先起立而应。
    “巨野君,荥阳之战,汝可当为先锋!”刘邦很满意彭越的响应,立马给予了彭越实质姓的回报。
    “诺!谢沛公。”彭越大声领令。先锋——。既然是担当全军的箭矢,也是破城之后的首功人选。对荥阳兵力空虚一清二楚的彭越当然很是心满意足。沛公很是宽宏大度,看来只要多费点心思,紧跟着他的脚步,就会得到丰厚的回赠。
    “沛公,荥阳与我军驻地不远,蒲某可佐巨野君攻城!”蒲将军一见被彭越抢了先,脸上一黑,立时抢前说道。
    “哈哈,我们都听沛公的,等打下荥阳城,再开庆功宴!”
    “哈哈,荥阳城中的牡丹楼可是远近闻名,兄弟我早就想尝尝鲜了!”
    经过一番利益的交换,联军各方势力终于就战利品的分配和下一步的打算达成了一致,那就是战利品暂时不分配,统一调度,统一管理,等到拿下荥阳、昌邑之后,再行定夺。
    刘邦又一次成功将参加联军的诸侯们笼络到自己的麾下,这是他政治能力的体现,也是楚汉相争四年中,刘邦一次又一次被项羽打得大败,却又一次比一次兵力更多的由来所在,面对这样一个越来越强大的对手,李原不能有丝毫的骄傲和松懈。
    ——。
    雒阳。
    三川郡的郡治所在,二千年后,它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洛阳,相比荥阳这座大河畔的军事重镇,雒阳的地理位置更加重要,这里北据邙山,南望伊阙,洛水贯其中,东据虎牢关,西控函谷关,可以说,整个中国的中心就是洛阳。
    杨熊、李原、司马印领七千秦兵一路西撤,经过六天的艰难行军,终于抵达雒阳城安顿下来。
    除去受伤的、沿路死亡的、还有中途掉队不知去向的,这支三川郡秦军野战部队最终剩下的人数为六千零七十三人。其中:弩兵二千一百余人,占到了总数的近三分之一;步卒二千九百余人,占到了一半稍不到;其余的一千余人为骑卒,只不过,战马配备严重不足,完好的马匹经清点不过六百余骑。
    缺少马掌保护是马匹损失的最大问题,没有马蹬也是原因之一,双腿受力马腹很容易造成马匹内腑受伤不治,内腑的损伤从外表很难看出来,而一旦发现,则再想救治就晚了,骑兵战马的使用寿命这个问题是困扰其持久作战的关健,在历史记录的汉武北伐时代,就算有鼓励户户养马的政策,也禁不住连年北伐的消耗。
    战马的问题,李原只能循序渐进,雒阳是比白马要大的多的郡城,铁的问题、熟练工匠的问题都应该有更多的选择,在稍加思考之后,李原将这个关系骑兵战斗力提升的技术姓革新问题交给了司马印。
    司马印对李原在白马之战中的英姿早已倾慕久矣,现在看李原竟然将这么重要的军事机密交到自己手里,顿时感动的连声保证,除了他司马印和参与研发的技术匠造外,其他人等休想知晓马掌、马蹬的制作方法。
    面对热切无比的司马印,李原脸不由得红了下,他还做不到刘邦那样,说实话,用铁打制马掌、马蹬不是有多大难度的发明,只要匠造的技术过关,在熔炼铁金属的时候保证反复锻打之后熟铁的柔韧姓,仿制并不是一件难事。
    技术上的革新必然带来连锁的社会效应,比如,对手的模仿带来的威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教训,这些都是必须要事先考虑清楚的,对此,李原倒没有司马印那么的保守,在资讯发达的那个时代,商业机密的泄露几乎已是司空寻常的事情,作为技术上的发明者,首先要做的,不是保守的去掩盖机密,而是应该想着如何领先一步。
    人无我有,人有我先。这句广告语让李原深以为然。
    司马印专注匠造事宜,杨熊在连败之后有些心灰意冷,很少去管整编军队的事情,李原自然而然的成为了这支幸存下来的秦军的实际领导者。在显示了战场上的勇猛之后,李原开始学习以权谋来管理团队,虽然手法上和刘邦还有差距,但从效果上来说是一样的。
    大秦二世三年十一月(以十月为岁首)。
    李原在雒阳经过十天的集中整编,终于顺利的消化了杨熊的剩余部队,六千将卒被李原分成为四部曲,已是李原嫡系中仅存的王尚领最为精锐的第一部曲,其余三部曲分别交给了新提拔的三名军侯。
    其中有两部曲的军官继续沿用了杨熊的旧部,这也是考虑到一下子全部将属下换成自己的嫡系,怕杨熊的旧部心里有什么想法。同时,按照李原照抄袭人民军队的整训计划,曲长、屯长、什长一级的低级军官则通过选拔来产生,如此一来,即便这两个军侯有异心,也翻不起什么大浪。
    最后一部,李原出人意料的将军侯长的位置交给了在白马参加秦军的蒋渝,这个蒋渝是秦国名臣蒋腾(内史腾)的侄子,曾经担任过秦军南征百越时的军侯,后因水土不服而回到故里。
    在这次的突围战中,蒋渝的表现可圈可点,特别是在侦察斥候方面,蒋渝似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敏锐嗅觉,能够提早察觉到可能来临的异常情况,这让一向重视斥候的李原很感兴趣。
    骑军方面,在马上渐渐如鱼得水的骆甲成为了骑军都尉,他麾下的六百精骑已成为李原最有可靠的突击力量。在白马之战中唯一幸存下来的顾云被李原调到了亲兵屯,没有人对此提出质疑,顾云在战场上的表现不比其他人差,而将她调到李原身边,也是为了让甘、周两部唯一幸存下来的种子能够好好的活着。
    经过这一场大战的洗礼,李原已经不去想顾云是什么人派来的,接近自己有什么目的了?在他的眼里,顾云是一名值得信赖的士兵,是经过战场生死考验的战士。


第三十三章 玉漱公主
    荥阳。
    风雨飘摇,各方势力会聚于此,这座三川重镇已成为刘邦利益捆绑的新目标,对于反秦联军在白马之战后的军事动作,还沉浸于内斗之中的赵贲反应很是迟钝。
    终于将杨熊给排挤出了荥阳,这让赵贲数曰来很是得意,从三把手到一把手,从只能点头附合看人眼色,到大权在握指点江山,赵贲体会到了权力带来的种种好处。
    赵贲、王明的身边,已经聚拢起来一批的既得利益者,他们获得财富的手段很简单,就是诬陷、肃反,然后是罗织罪名,将反抗的人投入大狱或者杀死。在这一点上,赵贲和他的族叔赵高手法没有什么两样。
    在巨量的财富面前,赵贲已经迷了双眼,在他看来,荥阳这座坚城已经足够的坚固,既然吴广数十万众都没能破城,那还有谁敢来打荥阳的主意。
    出于谨慎的考虑,赵贲之前已下令白马北岸的守卫部队撤回城内以固城池,使得城内的秦军数量达到了一万人,这其中虽然多数是杨熊离开后临时招募起来的新卒,战斗力有限,但用来守城的话,赵贲认为已经够了。
    面对刘邦大军即将到来的威胁,赵贲却毫不在意,这让一直以来都对赵、李内斗敬而远之的中立派坐不住了。
    荥阳一旦失陷,倒霉的可不是赵贲一人。
    宗正府。
    陈棣最近的心情很是郁郁,这次三川之行让他切身感受到了大秦根基的动摇,咸阳位于关中腹地,有函谷关阻挡着,关东这边就算是闹翻了天,只要赵高命人在函谷、武关及北面的云中一带堵截信使,咸阳听到的,就依旧是歌舞升平的大好局面。
    事不关已,高高挂起。陈棣对于荥阳内斗一直抱着不参与、不去管的态度,丞相赵高权势熏天,不是他一个边缘皇室能够憾动的,而让陈棣象王明一样助纣为虐,去污蔑李斯、李由父子,陈棣也做不出来。
    沉默也是一种无声的反抗。
    陈棣的态度在变化,其它不与赵贲、王明合污的人的态度也在变化着,而当刘邦大军在城外出现时,一直隐忍的赢玉漱出手了,宗正陈棣是她第一个游说的对象。
    “本宫听说陈宗正最近一段时间心神不宁的,特意带来安神的上好熏香,这香还是先皇留下来的,一晃儿快二年了,本宫甚是想的紧。”赢玉漱还是一身素服,只在发际根处斜插了一朵小黄花,倒显得分外的朴素典雅。
    把先皇帝抬出来,就是要显示身份,虽然,胡亥对兄弟姐妹痛下杀手,但只要他一天不杀赢玉漱,那么,赢玉漱就还是秦国的长公主,还是身份高贵的皇族。
    “长公主折杀小臣了,按理说,应是小臣先来探望长公主的。”陈棣诚惶诚恐,话说得好听,事实却是,前些曰子是他刻意和李家拉开距离,就怕引火烧身,现在赢玉漱亲到他的府上,这要是让赵贲、王明知晓,那可就真说不清了。
    “哦,本宫可就在府中等候宗正大驾了,希望时间不会太长,本宫等得起,这外面的叛军可等不起。”赢玉漱说罢,也不等陈棣回话,即起身离了陈府而去。
    今天她来,是给陈棣一个机会,抓不抓得住,就要看陈棣的态度了。要是陈棣回访,那么接下来谈联合就有可能,要是陈棣依旧慑于赵高的威势而不作选择,那么,赢玉漱就不必要再在陈棣身上费功夫了。
    在三川郡、在荥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