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界-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陆续到了两位记者,一位是电台的,一位是报社的。王主任就说,都齐了。张建中问,电视台记者不来吗?王主任说,说好了,电视台的记者在单位等我们去接。张建中想,电视台的记者怎么就可以搞特殊?
报社记者说:“现在,电视台的记者比我们更吃香。”
电台记者说:“每次参加这类采访,电视台的记者都弄大牌。”
王主任笑着说:“也不全是这样,主要他们的设备太重,不方便。”
电视台派一个摄影记者,一个女主持人参加采访活动。两人早在电视台门口等他们。那时候的录像机很大,要扛在肩上,干电池又大又沉,那位漂亮的女主持挎在肩上,身子都斜了,坐在门边的报社记者惜香怜玉,忙跳下去接过女主持的干电池。
大家都齐了,王主任这才开始逐一介绍,先介绍张建中,说他是县委办的领导,是这次采访的总指挥。记者们都说,知道知道。他们采访过县委召开的许多会议,见过张建中,倒是张建中对他们没多少印象,只是记得那女主持,毕竟靓女更引人注目。
报社记者说:“早闻张总指挥的大名,也见过张总指挥,只是名字没跟真人对上号。”
张建中知道他一定看过自己以前在报上发的文章,心里很有些自豪,也没怎么谦虚,心安理得地当着这次行动的“总指挥”。
有时候,不是想要摆官架子,是环境迫使你不得板起一副面孔。县委办这块金字招牌使张建中与年青的记者们不处于同一个起跑线,副县长的器重,使张建中与王主任拉开了一定的距离。当然,还因为有一个漂亮的女主持。
于是,张建中很有些官腔布置任务,告诉记者们今天采访两个点的特点。上午,主要采访城区书记,他要大家报道时,多引用城区书记的话,增加现场感。
他说:“每一项工作的开展,没有书记一把手的重视,是不可能取得骄人成绩的。城区扶贫工作能够成为红旗县的典型,与书记的重视是分不开的。”
下午,则是座谈与专访相结合,在城区的某一个社区召开有社区干部,受益群众参加的座谈会,然后,再到一户受益户进行实地采访。
他要求记者们要抓住城区扶贫工作的重点和特点。
他说:“这次采访是一项系列活动,采访的主题突出,采访的对象多,大家一定要抓住各个点的特点。只有抓住特点,才能避免雷同。”
话说完了,他自我感觉非常良好,因为靓女主持一直看着他。
接下来,王主任便具体谈城区开展扶贫工作的特点。他们是怎么抓的?他们的经验与其他几个采访点有什么不同。
说说讲讲,就到了城区政府。
政府大门敞开着,车一直开到办公大楼门口。那里早站了一行迎接的人,张建中不认识城区书记,便不急着下车,等王主任下车跟熟人打招呼,他才跟在靓女主持的后面下车。
刚站定,就有人叫“中哥。”他定神看,原来是党校的同学,每次考试都叫他要复习重点。那人三十岁左右,虽然比张建中年长,但在官场,大家都不论年纪,一律以“哥”相称,这样,才让人觉得彼此间的关系不一般。
王主任介绍说:“他是城区的民政助理。”
两人并没客气地握手,只是那助理拍了一下张建中的肩说:“没想到是你带队。”
张建中笑了笑,问:“都准备好了吗?”
助理说:“书记在办公室等你们。”
张建中也不客气,像所有最高领导一样走在前面,王主任和一行记者就在后面跟着。
书记办公室在三楼,听到他们的说话声,走出门口迎接,目光越过张建中左顾右望,问:“电视台的记者没来吗?”
王主任忙说:“来了,来了。”
一行人回头看,果然不见扛摄像机的记者。
跟在大家后面的主持人忙说:“他上厕所了。”
书记像是这时才发现靓女主持,脸上笑得更欢了,说:“靓女认识,靓女认识,经常在电视上见。”
他竟舍弃所有人引领着靓女主持往他办公室里走。
张建中有些不高兴,想你这书记也太成问题了,见了靓女,其他人都不管了。
后来,助理告诉他,书记不是因为她是靓女才热情,主要还是因为见到她,知道电视台记者也参加这次采访。张建中问,电视台的记者就那么重要吗?助理笑了笑,说,领导想上电视!张建中醒悟过来,想这电视台的记者的确得人心!你电台报纸写的都是某某单位做得多好多好,却很少提到个人。电视台也不提个人,但采访的时候,领导却可以亮相。
领导们不管多忙,都要看本地新闻,因此,有机会在新闻上亮相,谈自己做出的成绩,比向大领导汇报工作的效果还要好。
第九十三章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前晚喝多了,状态非常不好,停了一天,请大家原谅。)
电视台记者一出现,书记就显得更兴奋了,问在办公室里采访好不好?会不会显得太官僚?问是不是找几个扶贫对象来衬托一下?这样才更真实可信。
党校的同学说:“那几个扶贫对象已经准备好了。现在在接待室,是不是叫他们上来?”
张建中摇头说:“还是采访书记吧!主要是谈谈党委政府怎么开展这项扶贫工作的。”
电视台的记者说:“还是坐在办公桌前谈吧!”
书记坐回自己的办公桌前,摆了一个谈话的姿势,问:“这样行不行?”
这么一说,张建中才发现,他的办公室似乎故意装点多,一个旧得呈黄色的草帽就挂在后面的墻上,旁边还挂着一个已经褪了漆的行军水壶,让人觉得它们的主人是一个经常下乡体察民情的人。
果然,电视台的记者发现了这个细节,在书记面前换了几个位置,寻找最佳的拍摄角度,靓女主持也亮出了麦克风。本来,一脸笑容的书记便变得严肃了,呈现出一副官脸。
架好摄影机,记者看了看里面的图像,抬起头说:“你别太紧张。”
书记说:“不紧张,不紧张。”
要说些什么?昨天王主任就布置下去了,他们也准备好了,但女主持还是复述了一遍:“主要问你三个问题,第一,你们是怎么重视这项工作的,第二,你们是如何抓落实的,第三,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
书记连连点头,却见他还是紧张得喉结打颤。
其他两位记者早拿到了文字材料,应该说,他们只要根据文字材料就可以整理有关的报道稿,这会儿,只是陪衬,陪电视台的记者,便很无所事事地坐在茶几边喝茶。
摄影开始了,靓女问了第一个问题,书记竟好一会没回答上来,越答不上来,就越紧张,说话的声音也颤抖了。
记者关了机器说:“这样不行。”
书记擦了一把汗,自我解嘲地说:“像小学生考试一样。”
“你别太在意摄影机,像平时讲话就行了。”
“好的,好的。”
“开始。”
说着,摄影机启动的那盏灯又亮了。
好一会,书记又那么傻愣着。
靓女主持说:“你说话啊!”
书记说:“你不问了?”
靓女主持说:“我刚才已经问了。回去可以剪接,直接接到你说话的内容前面。”
书记笑了笑,说:“是这样,原来是这样。我还等你问呢!”
张建中心里想,真是土帽!但从他的诚惶诚恐也看出基层领导有多重视这次采访。不重视不会那么紧张!于是,便示意党校同学出去。
两人站在走廊上,张建中小声谈了自己的看法。同学就说,不是重视,而是非常重视!根据你们的要求把讲话稿写出来后,昨晚,就一直在背。这就像考试,平时表现怎么样?知道的人不多,这一上电视,全城的人都看得见,有时候,群众会根据一个人说话的姿势和腔调,说你像不像领导,能不能当领导?
张建中笑着说:“他想得也太多了。”
同学说:“领导的压力不是我们这些人能考虑到的。”
“他也应该相信我们这些做具体事的同志嘛!难道我们还会把他最不好的一面呈现给观众?这本身也是我们的失职啊!”
“看得出来,电视台的记者和女主持都很敬业。”
张建中开始往自己想要说的话题引了,说“这次采访,面比较广,时间比较紧,记者们白天忙采访,晚上还要赶做片子和写稿,都很辛苦。”
“是的,是的。你也很辛苦。”
“我倒没什么?也就是跑前跑后,为他们做好服务工作,希望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同学笑了笑说:“有时候,调动积极性不是嘴就可以调动起来的。”
张建中点头说:“是啊!还要让记者们吃好喝好,让他们得到好处。这一点,还希望你们能体谅。”
“体谅,当然体谅。书记已经有安排了。”
张建中反而尴尬起来,想你也太多此一举了。同学左右张望,见走廊并没有其他人,就从手里的皮包里掏出一叠信封,说:“我们都准备好了,你派给他们吧!”
“还是你派吧!”
同学坚持要他派,说,你派方便些!我一个个派场面就乱了,影响也不好!上了车,你再派给他们吧!张建中便不客气了,伸手接过信封,同学又说,你数一数,一共七封。张建中很清楚,三个记者一个主持,多出的三封,包括自己和王主任还有司机。
回到办公室,采访已经结束,书记担心地说:“还可以吧?不会太丢架吧?”
靓女主持说:“应该OK了。”
摄影记者就把机器放在办公桌上,把带子倒过来重播给他看。重播的窗口很小,他凑得很近,看得很认真。
张建中手里拿着信封,底气很足,对记者们说:“本来,书记是要请大家吃午饭的,考虑到大家有睡午休的习惯,就不安排了,大家还是回家吃吧!现在还有一点时间,电视台的记者也要回去做片子。”
这次连续做战,张建中还考虑到做片子需要的时间,采访的时间安排的得并不紧,采访完,大家就回去“赶稿”。今天上午的片子晚上要播出街,下午的片子要做好了留明天晚上用。到了边陲镇,当天是赶不回来的。
为了鼓励大家,也为了让城区的领导们知道他并没私吞那些信封,张建中并没按同学的吩咐去做,而是在书记的办公室,当着大家的面,把那些信封派了。
大家热情非常高涨,连连说:“谢谢书记!”
书记从摄影机的小窗口抬起头,满面红光,说:“小意思,一点小意思,还希望大家别嫌礼薄。下午再请大家吃晚饭。下午,我还有其他事要处理,就不能陪你们了。”
大家都知道这是客气话,书记就是没其他事,也不会陪他们吃饭的。
上了车,大家热情非常高涨,那两个报社电台的记者也不觉得干坐着无聊浪费时间。大家都说,跟着张总指挥,我们的工作越来越有激情。有人就提议鼓掌感谢张建中。
张建中说:“不用,不用。能为你们服务,我感到非常荣幸。”
女主持说:“张总指挥太谦虚了。你是我们的领导!”
有人说:“是的,是的。我们这一车人都听你指挥。你叫我们去哪,我们就去哪。你叫我们采访谁,我们就采访谁!”
张建中还没得意得忘乎所以,忙说:“不过,我还是先给大家交个底,不是每一站都能让大家满意的。当然,我会去争取,争取不到,我也没办法,总不能把手伸进人家口袋里硬抢吧?”
大家都笑起来。
有人说:“只要张部指挥尽力,总会有效果的!”
大家便附和:“就是,就是!”
第九十四章不是昨天安排的那几个人
下午,在县城的一个社区召开扶贫对象座谈会。那社区的地点是一个旧楼屋,党校的同学早就到了,一听到张建中他们的车,就从楼屋里走出来,跟在他身边的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青人,张建中想,这社区的主任真够年青的。经同学介绍,他才知道,那年青人是社区的民政干事。
那年青人很腼腆,红着脸说:“主任他们都出去了。”
同学也说:“刚好发生了点急事,主任带着社区的干部赶着去处理了。”
张建中还想,这事一定很急,且也严重,否则,不会就剩一个民政干事应付他们的事。虽然,张建中算不上官,但社区这个庙更小,就是王主任到社区来也属大驾光临。
旧楼屋的光线很暗,大白天还亮着灯。干事把张建中他们引进一个类似会议室的房间,就见好几个人已经坐在里面了。先是感觉房间很小,会议桌很大,大很四周只剩走路的空间了,再就见那几个参加座谈会的扶贫对象穿得很破烂,衣服补丁打补丁,一个比一个干瘦如柴。干事介绍他们时,张建中心里有一种不想跟他们握手的拒绝感。
坐下来时,张建中听见助理悄声问干事:“怎么是这几个人?”
言下之意好像原来安排的不是这几个人。
干事也悄声说:“社区主任说,扶贫对象就是要有一副贫穷相。”
同学便笑着对张建中说:“扶贫对象嘛!太滋润,观众也不相信。”
张建中不客气地说:“至少,也不要那么吓人吧?”
干事说:“领导定的,我也作不了主。”
张建中对同学说:“你是不是和主任沟通一下?”
同学便问干事,知不知道主任上哪去了?在什么地方可以跟他联系上?干事说,他去处理一例超生户,可能要派出所吧!
这边小声议论着,记者们见社区主任不在,也议论起来。
有人说:“哪有这么不配合的?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单位?一个小社区,也摆这么大的架子。”
有人说:“没时间就算了,又不是就这一个典型,还担心找不到采访对象?”
有人附和:“就是,就是。”
王主任仿佛不想搞得太僵,即使这是一个小社区,也做了许多前期准备工作,怎么好说换就换呢?
他对大家说:“主任的确是有其他事,计生工作也很重要。大家配合一下,我们抓紧一点,缩短采访时间。”
张建中也说:“先和扶贫对象谈谈吧!”
不谈还好,一谈,那几个扶贫对象却答非所问。
张建中问:“你们接受政府的扶贫有多长时间了?”
他们连连摇头,说:“还没有,说是说了一段时间了,才没见政府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