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太平血-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萧云贵缓缓放下书信,摸着下巴说道:“吴全美、陈国泰两个妖头统率水师兵马一千余人,洋炮九十余尊,其余小炮四百余门,红单船三十余艘北上而来,若是到了长江之后,必定会攻打瓜洲、镇江一线。镇江背靠南岸,我们的火炮、药子、兵员都能及时支撑,镇江岸上的炮台加上水师船只助守,也不怕他,就是瓜洲孤悬江北,背后还有扬州江北大营虎视眈眈,只恐腹背受敌,我想放弃瓜洲如何?”
    原来童强胜到了上海之后,首先便是打听到清廷候补道伍崇曜写信给洋人雇觅火轮船之事。这伍崇曜,又名伍绍荣,原名元薇,字紫垣,广东南海人。其祖父伍国莹在乾隆四十九年创设了广州十三行之一的怡和行。其父伍秉鉴,以敦元为商名报册承充,行务大有起sè,跃居十三行行首。伍家家财当时号称冠绝东亚,深得洋人敬佩,因rǔ名亚浩,外国人都呼为浩官。按当时行商子沿父名惯例,伍崇曜对外仍称伍浩官。
    清廷因长江水战一溃千里,咸丰帝震怒,便下旨给两广总督叶名琛,让他调集广粤水师北上助剿,一定要打通漕运的通道。叶名琛正和洋人玩太极,也不好出面雇请洋人船只,便想起伍崇曜这个和洋人关系不错的捐官来,便把皮球踢给伍崇曜,严饬伍崇曜这个带病候补道雇请洋人船只助战。
    这伍崇曜当时正卧病在床,得到通知后,即派亲信与英国代办领事官巴夏礼、英国公使文翰,美国公使马沙利、副公使伯驾等商雇外国兵船。因为文翰已在天京,与太平天国有两不相犯之约,而其余几国也是得到国内中立的指令,故没有结果。
    童强胜听闻此消息后吃惊不小,虽说洋人没有借到洋人船只助剿,但想着清廷一定不会善罢甘休,童强胜等人便加强消息打探起来。后来查探得知,叶名琛又命署顺德知县马映阶至陈村雇募红单船大号船8艘,中号船12艘,配足弁兵、炮械、火药、铅丸,由署香山协都司陈国泰管带,于五月二十一rì起程,开往江南。
    稍后广东又雇得红单船大号6艘,中号8艘,除原船水勇照数应募不计外,每船加配水师各营弁兵帮同驾驶,共394名。又添配洋装大铁炮94尊,由一千数百斤至六七百斤不等。广东地方衙门拨给火药五万斤,由广东水师游击吴全美统领起程开往江南。
    前后广东一共派出红单船34艘,水师千余人,洋炮94尊、其余小炮数百尊一同北上,这支清军水师要是进入了长江内河,对太平军水师和镇江、瓜洲等地将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这红单船原本是广东民间航运所用的大货船,广东商人造船需禀报海关,给予红单以备稽查,故所造船名“红单船”。这种船体大而坚实,行驶快速,每艘可安炮二、三十门,可不是太平军中现在船只可以比拟的。而且红单船俱出顺德县陈村等处,这些红单船船主多是以贩油为业,往来吕宋、暹罗诸国,因常年要防备海盗,这些cāo船人能熟练的驾船,能速开火炮,船只之快速,炮火之jīng锐,点发之娴熟,较之清军正规水师也不遑多让。而船上的舵工、水手皆父子兄弟,一遇敌皆合力向前,无推诿溃散之虞,所以清军才花了大价钱雇请。
    童强胜打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马上给萧云贵去了密信,萧云贵自然知道这红单船的厉害,历史上太平天国的水师吃尽了这种红单船的苦头,所以他才有从孤悬江北的瓜洲退兵的念头。
    左宗棠却缓缓摇头说道:“西王,从瓜洲退兵不可,天王、东王已经到了南京,正在商议北上攻打扬州之策,我们西殿可不能冒然放弃此处。红单船船快炮多,的确难以对付,但我们可以在上海添购洋炮,于瓜洲、镇江两岸布置炮台,辅以水师战船,想必守住两处不难。”
    萧云贵沉吟片刻道:“我想让童强胜拉拢小刀会和上海一些地方帮会,这些人除了对我们攻打上海有帮助外,特别是小刀会,他们都是广东人,相信对广东来的船队较为熟悉,或许他们会有别的办法。”
    话音才落,帐外又有密探送信至,萧云贵急忙拆而观看,才看了几眼便惊呼道:“大事不好,清妖已经探知小刀会的动向,开始对上海小刀会动手了!”

第一百七十章 唯今之计
    大帐内左宗棠闻言也是大吃一惊,急忙接过信函匆匆看了几眼,失声道:“清廷的大内侍卫居然南下上海?上虞备用处?不就是原来雍正皇帝建立的粘杆处吗?”
    萧云贵似乎不知道什么粘杆处,也不知道什么上虞备用处,他只关心信里面提到的一个人,荣禄!这人rì后可是慈禧太后身边的大红人,正是荣禄和袁世凯两人,让百rì维新失败的。
    “上虞备用处?粘杆处?是什么啊?”萧云贵有些没听明白,左宗棠将粘杆处和上虞备用处的来历说了,同时也将坊间流传的一些秘闻告知,萧云贵才明白过来:“原来是血滴子,你早说血滴子,我就明白了嘛。”跟着自言自语道:“原来荣禄还当过血滴子?”。 。
    左宗棠皱眉道:“血滴子只是坊间百姓的流传之言,粘杆处才是它的正名。”
    萧云贵摆摆手道:“外号知道的人才多嘛,血滴子,想不到咸丰狗皇帝居然重新把这个东西搬出来了,看来我们的白泽堂遇到对手了。”
    左宗棠沉吟道:“上海小刀会等帮众一定要救,否则我们攻取上海时,会失去一大臂助。”
    萧云贵点点头道:“正是,但我们现在正攻打苏州,林凤祥、李开芳部正攻打杭州,其余兵马也抽不开身,只能让童强胜率领白泽堂的兄弟赶快知会小刀会,希望他们能收到消息,提前起事,这样就能杀清妖一个措手不及,必要的时候已经在上海创办洋行的贵云商号也可以配合一下……”。 。
    萧云贵和左宗棠并不知道清廷向洋人借兵之事,只是让童强胜送消息给小刀会。等童强胜得到萧云贵的指示之后,立刻寻找小刀会的首领刘丽川,稍晚才打听到刘丽川出城去了塘湾。塘湾乃是青浦抗粮义军的地盘,刘丽川去那里自然是要联系当地的义军,童强胜便准备赶往塘湾报信。
    临走前有监视荣禄等人的白泽堂兄弟带伤回来禀报,盯梢的兄弟被朝廷鹰犬看破,死了三人只逃回来两人。但他们带回来的消息让童强胜吃惊不小,清廷居然向洋人借兵对付城内的小刀会,而且荣禄亲带一路洋兵赶往塘湾捉拿会首去了。
    童强胜不敢怠慢,只得命人送出消息给西王,自己火速出城,带着人手赶往塘湾去解救刘丽川等人。
    自从英国公使文翰离开南京后,萧云贵便兵分两路开始了东征,一路由萧云贵亲自统帅,左宗棠、洪韵儿随军,吉文元、林启荣为将,率领两万五千人马,攻打丹徒、常州、无锡、苏州等地。另一路由林凤祥、李开芳统领三万人马,攻打金坛、溧阳、宜兴、湖州、杭州、嘉兴。两军约定攻取苏杭之后,从苏州、嘉兴两地合围上海,最后在上海会师。
    随着天王和东王大军到了芜湖,沿江城池的西殿人马尽数东撤,各处镇守的西殿将领重新回到了西王麾下,只有李以文部在得稍远,没赶上东征,西王就命李以文镇守南京,等候天王、东王大军到来。镇江、瓜洲分别由罗大纲、朱锡能两将镇守,连同水营都在镇江驻扎,大部水营船支都没有参加东征。
    萧云贵率兵东进之后,沿途清军抵抗甚微,原来清军统帅向荣感到兵力不足,面对太平军两路凌厉的攻势,只得退守重要城池,固守待援。向荣的安排也是兵分两路,一路由张国梁率领和新任江苏巡抚许乃钊等退守苏州,另一路他亲自率领,和杭州将军都兴阿一道镇守杭州。向荣是想让沿途的城池分薄太平军的兵力,然后在坚固的大城之下和两路来势汹汹的太平军决战。
    但萧云贵和左宗棠并未分薄兵力,沿途所占丹徒、常州、无锡等城池,皆有南京后续赶来的西殿兵马进驻,李以文一边调配兵马进驻攻占的城池,一面准备迎接天王和东王。两路东征大队并未分薄兵力,仅十余rì功夫,萧云贵已经打到了苏州城下,林凤祥和李开芳也打到了杭州城下。
    江苏巡抚许乃钊同张国梁部清军早早的退守苏州,才到苏州,张国梁就以同太平军作战多年的经验,命大名镇总兵马德昭“首令民装,次令迁徙,三令纵火”,准备将城外民居烧成白地,以防太平军凭借这些民居庐舍接近城墙攻城。
    马德昭遵令纵火,顷刻间,号称“人世间一二等风流富贵之地”的阊门外南濠街、山塘至虎丘一线,阊门内中市街至接驾桥、吴趋坊等处市肆被化为灰烬,清军一些游兵散勇乘机大肆洗劫,苏州百姓悉数被强令迁往城内,一时间民间百姓怨声载道。
    萧云贵兵到之后,便和张国梁部清军展开争夺城外险要地营垒的战事。此次出征,萧云贵将从文翰那里所得的洋炮分为两部,一部七门火炮交给林凤祥、李开芳使用,剩下的十门随他出征。到了苏州城下后,萧云贵便命炮队将洋炮展开,对着山塘、虎丘等要地的清军城外营垒猛轰。
    哈米尔士号上的这种洋炮是当时英国海军主流装备的24磅后装膛线火炮。1846年,意大利少校卡韦利造出了一种在炮膛内刻有两条旋转来复线,使用圆柱形炮弹后膛装填的后膛来复线式火炮,使火炮技术有了变革xìng的飞跃。不久,英国制炮商惠特沃斯也生产了一门后膛装填的线膛炮,不过,他是用盘旋的6角炮膛来代替旋转的来复线的。同前装炮相比,后装炮由炮口装弹改由炮尾装弹,提高了shè速;有完善的闭锁炮门和紧塞具,解决了前装炮因炮弹弹径小于火包口径所带来的火药燃气外泄的问题;炮膛内刻制了螺旋膛线,同时发shè尖头柱体定装炮弹,使炮弹shè出后具有稳定的弹道,提高了命中jīng度,增大了shè程;可以在炮台包括陆战掩体和军舰服仓内装填炮弹,既方便又安全。英军自1850年开始列装后装线膛火炮,当然首先是从他们赖以为傲的大英帝国海军开始列装,哈米尔士号上的火炮就是在1851年换上了这种后装膛线火炮。
    由于太平军新得的火炮shè程远、jīng度高,山塘、虎丘的清军抵挡不住,经过一昼夜的激战,城外清军伤亡颇大,余部或散或降,只有千余清军退回城内。扫清苏州外围之后,萧云贵挥军围定苏州城,准备开始攻城。
    在第一天开始炮轰苏州城墙的时候,萧云贵收到了童强胜的来信,知道清军开始调集广东水师北上,他马上明白要迅速攻陷苏州,然后挥军上海,只有打下上海之后,才能从洋人那里得到更多的军火,有了更多新式大炮和火枪才能抵挡广东水师的红单船。
    是以第二天萧云贵便命各军加强攻势,火炮像不要钱似的玩命往城墙上招呼。正打得欢快时,萧云贵又接到了白泽堂传来的消息,打开信函一看,萧云贵不禁怒火万丈,这些死洋鬼子,才和自己签完条约,回到上海就借兵给清军助剿了,他娘的真是一群背信弃义的小人!
    “他娘的死洋鬼子!一群无赖!背信弃义的小人!生儿子没屁眼的东西!”一连串的恶毒骂语从萧云贵口中蹦出,这厮嗓门历来都大,把身旁的左宗棠吓了一跳,左宗棠急问何故,萧云贵把白泽堂的信函交给左宗棠。
    左宗棠看了看后,不怒反笑起来,萧云贵奇道:“你笑什么?”
    左宗棠深吸一口气叹道:“西王啊西王,你是做大事的人,也该知道尔虞我诈这种事,洋鬼子背叛条约也好,遵守条约也好,那是别人的事,你不能把希望寄托于他人身上。正所谓人人岂能同心?事事岂能如愿?遇到挫折和背叛,与其发怒乱骂,还不如好好琢磨一下如何解决这件事。一军主将、一方统帅,该有泰山崩于前而不变sè的气概,这样下面的人才有底气,这样我们无论遇到什么事,才能有底气迎刃而解。”
    萧云贵若有所思的摸摸下巴,不愧是左宗棠,说话果然有水平,当逢乱世之时,这种尔虞我诈、背信弃义之事被来就应该是司空见惯,自己在后世也见得多了,的确不该发这么大的脾气。自己是一军主将,也的确不能因为生气而失去了冷静的判断。
    当下萧云贵深吸一口气笑了笑道:“多谢左先生提醒。”跟着又拿过那封信函细细看了起来,越看越觉得不对劲,抬头看左宗棠笑而不语的样子,萧云贵皱眉道:“这件事很蹊跷,照理说文翰等人真要借师助剿帮着清妖来打我们,他压根就不必费尽心思跑到南京来和我们签什么条约。若是想欺骗我们,设个圈套,要翻脸也该是我们到了上海,对洋兵没有防范之时,忽然发难,怎么这会儿大张旗鼓的出兵助清妖?”
    左宗棠捋着胡须笑道:“信上说洋鬼子帮清军剿的是小刀会,小刀会又不是我们太平天国,洋鬼子看来当然不用理会,估摸着清廷一定是许以重利,那洋鬼子定然料想又不违背和我天国的中立条约,又能得到厚礼,还能稳定上海局势,他们自然会出兵助剿。”
    萧云贵点点头道:“不错,我们从来没和洋鬼子说过,小刀会是我们的人,小刀会只怕也不会承认他们是天平天国的人,他们源于天地会,说不定还抱着他们反清复明的美梦。”
    左宗棠嗯了一声沉吟道:“原本以为攻入上海,以我们天国兵多将广的实力,收服小刀会还是手到擒来的,这下可好,还没到上海,小刀会就要被清廷剿灭了,清廷这次怎么想到我们前头去了?”跟着轻叹一声道:“唯今之计只有先分出一支人马轻装攻打上海,还要立即找到文翰那洋鬼子,告诉他们,我们太平军来了!”

第一百七十一章 聊表心意
    骄阳如火,五月底的天气已经很闷热了,从青浦回来的官道上,呛人的黄灰直冒,更让人觉得喘不过气来。
    荣禄骑在一匹青骢马上,一旁是数百名上海洋鬼子组成的雇佣军,另一旁是从青浦县调集的三百余名绿营兵,他和数名上虞备用处侍卫骑马隔在zhōng yāng,两边的兵卒泾渭分明开来。
    青浦县的绿营兵大多是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