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太平血-第3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五百三十四章 文艺复兴
林凤祥走后不久,左宗棠便即到来。自从西殿主政天京之后,天国主要政务都压在了左宗棠的肩上,虽然有六部尚书三十六司司长分担其事,但左宗棠还是有些力不从心。
左宗棠向萧云贵见礼后,萧云贵让他坐下后说道:“左相,所来有何事?”
左宗棠不紧不慢的说道:“殿下,苏北兵团出兵所需的物资已经拟好章程,请殿下批示后便可调集。”
萧云贵听完后嗯了一声,接过左宗棠递过来的章程看了看便大笔一挥批了,然后交给一旁办公的西殿薄书用印,口中奇怪的道:“左相,只是物资调集章程批阅,你差人送来便可,何必亲自跑一趟呢?难道还有别的事?”
左宗棠笑道:“正是。”说到这里看了看书房内办公的几名薄书,后又抿起茶来,却不言语。
萧云贵看他欲言又止的样子,知道事情机密,当下挥退几名薄书后道:“说吧。”
左宗棠踌躇半晌才道:“殿下,属下听闻殿下与北边的一位显贵之人有书信来往?”
萧云贵面色微变,跟着淡淡一笑道:“左相从何处听来的?”
左宗棠坦然道:“殿下,当年属下只是一介布衣,屡试不第,蹉跎乡里,殿下识我于微时,托付兴汉大事于属下,实有知遇之恩。属下以忠义报效殿下,也希望殿下以诚待之。虽不知殿下与北面何人往来书信,但事关家国。希望殿下能据实以告,属下虽不才,但也可以为殿下筹划一二。而非如今妄自猜测。”
萧云贵干笑两声道:“本王的确是和北面一位佳人有书信来往,但这人只是本王旧时红颜,书信中只说些昔日旧事,无关国事。”
左宗棠面色一板,淡淡的说道:“殿下休要诓骗,殿下素来杀伐果断,白泽堂出了李丁这等叛徒。早已经应该正法,就因为他为北边人送信,至今仍然逍遥法外。殿下不是一个为了红颜罔顾国法之人啊。此话戏言尔。”
萧云贵皱眉道:“白泽堂的事你如何得知?”
左宗棠微微一笑并不言语,萧云贵一拍脑门这才想起左宗棠也有情报司和白泽堂的奏事闻报权,两边的情报在送萧云贵和洪韵儿之后,还是会有一份给左宗棠传阅的。
李丁送信的事萧云贵虽然下了封口令。但京城白泽堂分舵被捣毁。此等大事还是给左宗棠传阅了的。左宗棠知晓京城分舵之事后,偶然之下问了童强胜叛徒是否清除,童强胜只是支支吾吾以对,最后逼问紧了,童强胜才说叛徒李丁另有送信的任务,暂不清除。左宗棠何等人物,一看童强胜为难的样子,便猜到只有西王才能让他三缄其口。略作推想便猜到一二。
萧云贵沉吟片刻后道:“左相,此人真是本王旧时红颜。此事西王娘也知道,总之并不涉及家国大事,也就无需告诉左相了。”虽然左宗棠猜到一些事情,但宋清韵现在是慈禧,萧云贵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对左宗棠解释这件事,索性还是不说为好。
左宗棠沉吟片刻后道:“殿下既然不肯说,那属下也不强求,但若殿下觉得事不可抉之时,可与属下商议。”
萧云贵松了口气,嗯了一声之后尽快转移话题道:“科举的事准备的如何了?”
左宗棠道:“礼部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明日便可将这次考试的几科试卷送来殿下这里审阅。”
萧云贵嗯了一声道:“这次科举分时政、策论、德艺三门必考科目,另有选考科一门,考生可选择一门杂学参考,杂学涉及农艺、工商、政务、教学、刑名、天文、地理等等不限,乃是我天国甚至是千百年来科举第一次改革,一定要把它办好。”
左宗棠重重的点头应了,他当年几次参加满清科举,虽然满腹才学,但却总是落地,对满清科举的八股取士非常痛恨,因此他非常支持新科举考试的改革。而天国治下自从西殿大肆宣扬复兴汉家儒学以来,正在逐渐屏弃满清阉割后的儒学,尽复明末之前的儒学。而洪韵儿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与儒学的经世致用之说又颇为契合,是以此时西殿提倡的儒学又很有心学的影子。
萧云贵抿了口茶接着说道:“想我汉家数千年来称雄东方,早已经站立在世界之巅,但如今却开始没落,已然沦落到洋夷欺压上门的境地。本王总在想,为何昔日辉煌一时的中华文明会沦落到现在这个样子,这些日子和几名西洋传教士谈论过此事,问起西洋科学文明是如何崛起的,左相可知他们是如何与我说的?”
左宗棠微微一笑道:“殿下知道我不信教的。”
萧云贵摆摆手笑道:“不是说教义的事,那些传教士和我说了一个西洋诸国文明变革的重要时期,他们称之为文艺复兴时期。”
左宗棠哦了一声道:“愿闻其详。”
萧云贵道:“泰西诸国皆是信奉基督教、天主教等等上帝教义,自古以来便是以神权为至上,说句笑话,这些泰西诸国从前可是比我们落后太多了,就因为他们被神权禁锢了思想。到了元末明初之时,西面的奥斯曼帝国出兵攻打东罗马帝国,东罗马平民百姓大量逃亡至亚平宁半岛,给泰西诸国带去了大量古代希腊、古罗马的文献、著作。此时的泰西诸国已然开始了大兴商贸之事,随着商贸繁盛,一批新兴的商贸贵族兴起,他们中的一些有学识之人便助研究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文化,通过文艺创作来宣传人文精神。”
说到这里左宗棠问道:“何谓人文精神?”
萧云贵道:“人文精神便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
左宗棠闻言微微颔首道:“这倒是与心学左派泰州学支颇有些相似,只不过泰西诸国打破的是神权,泰州学派打破的是理学。”说到这里左宗棠顿了顿,若有所思的道:“当年西王娘提出兴复汉家儒学,虽然是如此说来,但在做法上却偏向于经世致用之学说颇多,难道西王娘的用意也是想在中华兴起文艺复兴?”
萧云贵嗯了一声道:“当年宣娇提出尽复明末之前的儒学,并大力扶植心学支派,其实就是这个意思。想满清之前的儒学虽然也有儒家理学这等旧锢,但并未压制其他学派的发展,明朝时有王阳明的心学,其后又有王氏学派发展而来的各家支派显学,就算被传统儒学视为极端的泰州学派也有众多人物入朝为官,可谓是百家齐鸣、百花齐放的时期。可惜满清入关之后,大兴文字狱,禁锢思想,如今已经两百余年,满清儒学可有什么发展没有?因此,当时宣娇便准备着手兴复汉儒。”
左宗棠点点头道:“如今天国广开言路,新办学社、报纸,民间出书立说,思潮煌煌而开,各学科都有发展,的确有一番新气象。可殿下,这思想放开了,会不会有朝纲动荡之虞?”
萧云贵知道左宗棠一时间还是走不出满清儒家愚民的政策,当下说道:“左相知道普鲁士这个国家吧。”左宗棠微微颔首,萧云贵接着说道:“这个普鲁士国家在乾隆年间国土不过排在泰西诸国第十位上,可就是这个国家在乾隆年间联合英国与当时几个强国如奥地利、法国、俄国、瑞典等国进行了长达七年的战争。当时普鲁士人口不过五百余万,军队不过十余万,诸国联军则多达数十万,英国虽然当时是其盟友,但投入兵力不多。而且普鲁士弹丸小国,还多线作战,但最后普鲁士居然没有亡国,还战而胜之,左相以为如何?”
左宗棠不太清楚这段历史,当下沉默了片刻后道:“难道与人文精神、思想开放有关?”
萧云贵点点头说道:“普鲁士能够胜利原因很多,但本王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普鲁士兴办了教育、荟萃国内精英,重铸民族精神。早在七年战争开始前数十年出了一位君王,名唤弗雷德里希。威廉一世,这位君王颁布了一项《义务教育规定》,其中列明,所有未成年人,不分男女和贵贱,都必须接受教育。普鲁士屏弃当时的旧有思想,让国民接受教育,识字知理,花了数十年时间兴办教育,最后国内民众识字率远高于泰西诸国。普鲁士国民接受了教育,识字读书,接受了各种思想,但就是这样识字明理之后,他们更加明白自己是这个国家的国民,更加有国家民族意识,而不是像我们历朝历代这样,一家天下,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民不知国,国不识民。”
“我太平天国既然以兴汉为己任,便要建立一个永固的汉家国度,这个国度并不会因为君王更替而灭亡,也不会因为朝代更迭而没落。我们不但要建立这样一个国家,还要让这个国家强盛起来,恢复昔日汉唐荣光,那我们便需要有自己的文艺复兴,有自己的解放思想令国民不在只是麻木不仁的愚民看客,他们同样是这个国家的缔造者和维系者,这才是真正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未完待续。。)
第五百三十五章 复兴之路
左宗棠是一副深思状离开的,他需要好好的消化一下儒家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这个提法,但他无法否认假如心学中的泰州学派这个分支发展不被满清入关打断的话,会不会演化出所谓的人文精神。
这一点萧云贵也不知道,其实儒家自从诞生那天起就不断的在发展完善,正如孔子说过的那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萧云贵和洪韵儿谈论过复兴汉家究竟要复兴什么的问题,单纯的统治权力争夺似乎并不是复兴汉家真正精义所在,再被满清压抑禁锢两百多年后,国人的奴性和劣根性益发乖张,阉割后的儒学只剩下了传统的三纲五常,只剩下教人做奴才的儒学,只剩下了压制学术发展的禁锢。所以复兴汉家不但需要夺回统治权,还需要夺回精神控制权,打破心中那根无形的辫子。
洪韵儿的精神康复选择的还是儒学,她和萧云贵来自后世,她始终认为国学儒术并不像后世人们所说的那么不堪,儒学并不全都是糟粕,相反儒学的兼容性和继承发展性上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儒学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创建,到秦朝的焚书坑儒,经历了一段暗淡的时光,随后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让儒学得以发扬,董仲舒在其中揉入了道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是为儒学的一次大发展变革。其后是唐代的又一次发展,唐朝的儒学发展更加令人瞠目结舌。三教并存,儒为根本,八个字便可概括唐代儒学的兴盛。也是在唐代儒学真正意义上与佛家、道家悲天悯人的教义关怀与国家治世纲领完美的实现了对接,至此儒释道形成了某种割不断的联系。随后便是宋代的朱程理学,提出了理气学、提出了格物致知,又是一次儒学的重大变革。
接着便是明代王阳明的心学发展,这一次是儒学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一次自我否定和破茧重生,在心学、显学的发展下,儒学似乎就要迎来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蜕变了。可惜这一切都被随之而来的满清入关打破,徐光启等人带来的蒙昧科学理性儒学就此中断。
所以,萧云贵认同洪韵儿的做法。他们需要复兴的不光只是汉家故土,还有汉家的人文精神,汉家的文艺复兴便是另一处看不见、没有硝烟的战场。两人来自后世,他们面对过那些对儒学一知半解便大加鞭笞的现代人。也经历过本国儒术式微而在他国修建儒家学堂的尴尬。甚至对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彻底自我否定,他们一度迷茫了。好在他们是学文科的,他们读过儒家经典,有国内国术名师指点,特别是洪韵儿知道真正的儒学该是什么样的。
“你在想什么?”洪韵儿带着笑声的问话打断了萧云贵的思绪,只见洪韵儿一身宽松的锦袍在身,施施然的走了进来,端来了一碗热气腾腾的人参鸡汤。
萧云贵急忙上前接过汤碗。看着洪韵儿微微隆起的腹部,微微一笑说道:“我刚才和左宗棠说了汉家文艺复兴的概念。也不知道我说清楚没有,也不知道他理解了没有。”
洪韵儿仍由他扶着坐到一旁,嫣然一笑说道:“就算左先生再才高八斗,要他改变一些根深蒂固的思想也是需要时间的,不过说句实话,我们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啊。”
萧云贵点点头道:“老左就是有些担心搞这个文艺复兴会让咱们的统治不稳固。”
洪韵儿浅浅一笑道:“我和你说个事吧,前些日子咱们天国的娘子军不是吵嚷着要搞什么妇女解放吗?要搞什么妇女权益保护协会吗?”
萧云贵喝了口热鸡汤嗯了一声道:“记得,我没准你去掺和。”跟着疑惑的说道:“难道你还是去掺和了?”
洪韵儿狡黠的一笑道:“我没掺和,只是去旁听了一下。你先别急,听我说下去。”见萧云贵要发作,洪韵儿急忙开了嘴炮说道:“我只去了一次,也就是她们集会的第一次,你猜怎么着?”没等萧云贵的黑脸变化,洪韵儿接着说道:“来的女性同胞倒是不少,也都是天京城有名的人物,除了咱们天**政界的娘子军外,还有天京纺纱厂的巧手林大妹、诏书衙的巧笔陈七巧、天京日报第一美女记者蒋恩美等等,可以说是群美荟萃。大家一开始说的很热闹,但很快就变味了,成了大家申讨自己相公,诉说家庭不美满和谐的诉苦大会。”
说到这里萧云贵忍不住哈哈的笑出声来,洪韵儿苦着小脸道:“她们根本还没弄明白什么是妇女权益,也不知道该如何保护自己,说的倒是热闹,最后到了日头偏西,一个个都急急忙忙的赶回去了,大多都是说相公要回来了,还要回去烧饭做菜料理家务什么的,把我气坏了。”
萧云贵忍俊不禁的说道:“露馅了吧,你去旁听而已,值得生气吗?”
洪韵儿嘴硬,兀自不肯承认,嘟起小嘴道:“什么嘛,我是替她们着急,你又不许我掺和,只得在一旁干着急。”
萧云贵将鸡汤一饮而尽道:“嗯,汤不错,你接着说。”
洪韵儿扁扁嘴道:“最气人的是苏三娘,她是大家推选出来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