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蝴蝶效應之穿越甲午-第3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几天前,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接见了德国驻俄国拉二世向德国大使叙述了俄国当前的处境,并向德国大使不无抱怨之意的说,在俄国和中国的战争危机中,英国对俄国采取了对德国一样的“背信弃义的政策”,德国大使当时的回答是:“只有在这种严峻时期,才能看出来谁是真正的朋友。”
    英国在战前给予中国在经济和军事方面的巨大支持,现在沙皇已经感觉到效果了。
    当时心烦意乱的尼古拉二世对德国大使说:“如果我们三个国家(俄国,德国以及德国的仇敌法国)能够保持一致,这将是我们共同的利益的巨大保证。”
    而且出乎人们异料的是,沙皇尼古拉二世这一次没有让翻译在场,而是自己用德语和德国大使直接交谈!
    尼基这一回给堂兄威利的暗示非常明显,他现在非常希望同法国和德国再次在东方成立“俄德法三国同盟”!
    上次俄国在中国发动的军事冒险行动遭到了惨败,被迫同中国签订屈辱的和约,而中国政府当时能够在军事上节节胜利的情况下还向俄国作出了一定的让步,其实就是中国政府在担心这个“俄德法三国同盟”成立。
    为了保住已经到手的胜利,中国人才很快的做出了妥协。
    上次发生的事让沙皇尼古拉二世尝到了甜头,所以,这一次,在一开始战场形势不妙地情况下,沙皇又想起来了这个同盟的事。
    如果这个“三国同盟”现在能够成立的话,中国人知道了消息之后,即使不陷入恐慌,也会大大动摇战争的决心。
    只是,这一次,“坏孩子威利”明显没有理会沙皇尼基的暗示。
    因为现在地结果。正是威廉二世想要地。
    俄国只有受到了削弱。德国地东部边境才可能变得更安全。
    身为总参谋长地施利芬当然知道皇帝陛下没有搭理俄国人地“深意”。但他当然也知道。眼下德国想要竭力避免地“两面受敌”地情况。正是皇帝陛下自己一手造成地。
    18911年施利芬接任总参谋长一职时。德国由于在“铁血宰相”俾斯麦下台之后。外交方面一错再错。结果使得德国面临地战略形势恶化。1893年法俄两国地同盟关系终于正式成立。注定了今后德国必然面临着腹背受敌地局面。这同样也使施利芬在处境上变得和他地前任老毛奇大不相同。
    在老毛奇那会儿。由于俾斯麦地外交手段极为高明(甚至可以说阴险)。每当普鲁士对外发动战争时。敌国总是被迫居于孤立无援地地位。这正是普鲁士军队之所以在战争中总能享有数量上地优势地主要原因。可“年少不知愁滋味”地威廉二世皇帝上台后。不但把俾斯麦撵回了家。而且还一手把俾斯麦辛辛苦苦建立起来地外交架构完全拆毁。结果到了施利芬当总参谋长地时候。孤立地却是德国而不再是德国地敌人。面对法俄同盟。施利芬必须承认。即使他作出非同寻常地努力。将来一旦有事。他最多也只能达到和敌人勉强持平地地位。就“正常地情况”(而战争通常都是在“非正常情况”下爆发地)来说。他必须做好让德国“以寡击众”地准备。这个残酷地事实是他今后一切地计划和作为地主要限制。他除非认输。否则就必须要在这种限制之内去构想自己地计划。
    野心远大于能力地威廉皇帝陛下亲手造成地恶果其实还不仅限于此。俾斯麦曾经告诫德国要以陆上力量为满足。可随着德国地对外政策由俾斯麦时期地“大陆政策”转为了威廉二世对外扩张地“世界政策”。德国很快便加入了欧洲国家“造舰竞赛”地行列。威廉二世曾经对意大利国王说过:“我在位多少年来。我地幕僚们、欧洲地那些君主们总是把我地话当作耳边风。
    ……要不了多久,有我伟大的海军做后盾,我地话就会有人洗耳恭听了”。1898年德国国会通过了扩充海军的法案,其中明确地指出:“建立这种强大海军的目的,是要使‘最伟大的海权国家’都不敢向它挑战,否则就必须使其自己的优势有受到破坏的危险。”
    威廉二世异想天开的行动无强烈地刺激了“最伟大的海权国家”英国的情绪,虽然德国并无意对英国发动战争,但你却没办法阻止英国人不往这上面想!此后英德关系逐渐开始紧张起来。就在1903年,才即位不久的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在访问巴黎时受到了法国
    烈欢迎。在1904年间,英国就同法国订立了一个定”,而这个“友好协定”则将可以预见的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秘密的军事同盟条约!
    德国参加“造舰竞赛”的另一个直接恶果就是因为国防资源有限,在海军方面的过度投入肯定会间接的削弱德国陆军的实力,而德国的主要威胁,并不是来自于海上的。
    可以想见,老毛奇当年所预见的德国腹背受敌的态势将来肯定会形成。而此时的总参谋长施利芬,对此则一直忧心忡忡。
    而现在,发生在东方的那场遥远的战争,给德国带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也给了施利芬以巨大的启示。
    从这场战争一开始,施利芬和他所领导的德国总参谋部就通过在中国的军事援助人员一直对这场战争保持着足够的关注,有着深深的德国陆军“烙印”的中国新式陆军,在战争中的表现无会给德国陆军以相当大的启示作用。
    事实上,在德国人眼里无论兵力和兵器都处于优势地位的中国陆军在战争一开始居然和俄军打起了“阵地战”,确实是让施利芬和好多德国将军没有想到的。
    但很快,中**队大量装备的马克沁重机枪在战场上给俄军造成的毁灭性伤亡,给施利芬和众多的德国将领甚至于威廉皇帝陛下上了极为生动的一课。
    一位德**事观察员在报告中这样写道:“……中**队防守的阵地上每隔不远就有一个配备马克沁重机枪的阵地。……当中国的机枪手们向蜂拥而上的俄国士兵开火的时候,只能看到一片又一片的弹雨,俄国士兵遇上了,立刻就会被打成蜂窝一样,……这些杀人机器在开动时,仿佛农民在田地里割草一样,……我承认,俄国士兵十分勇敢,可他们发动的勇猛的集团冲锋在中**队的马克沁机枪面前,完全失效,等待他们的结果,只有死亡。……我写下这些的目的是希望我们的政府能够对马克沁机枪在战斗中的作用产生足够的重视,不要让我们的战士在未来的战争中也陷入到和俄国士兵一样的悲惨境地。……”
    象类似的报告还有很多,施利芬敏锐的从这些报告当中,嗅到了非同寻常的气息。
    而威廉皇帝陛下显然受到的“刺激”要更大,在接到报告的当天,他就开始过问德国陆军的机枪配备情况,并且批准了陆军将领要求在军队当中大量装备马克沁重机枪的建议。
    而中**队用飞艇对进攻海兰泡要塞的俄军实施了成功的轰炸的战例也使得德国陆军要求配备“可用于远程轰炸作战的大型齐柏林式飞艇”,这个计划同样得到了皇帝陛下的批准。
    同皇帝陛下对于中**队的先进兵器的过度关注相比,施利芬和总参谋部的将军们注意的则是更多的细节。
    这些在遥远的东方发生的战斗表明,战争的方式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在防御作战已经取得重大战果的情况下,中**队下一步还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中**队在防御方面做得非常出色,那么,中**队在进攻的时候,又会以什么样的方式作战?
    如果换上是德国目前处于中国现在的位置,面对数量上处于优势的敌人,未来的德国,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同敌人进行战斗?
    “尼基是舍不得给他那支叫花子一样的军队配备这么多的机枪的,”皇帝的声音让施利芬的从思绪回到了现实当中,“我现在很难想象,俄国人怎么面对中国人的反击。”
    “中**队虽然战斗力较强,但他们的数量有限,”施利芬说道,“按照我们的估算,中国陆军可以用于作战的总兵力为50万人左右(德国人的统计也有明显的失误),现在只有一半的部队在战场上,而且分布在四个不同的方向,而俄**队正在源源不断的通过铁路向东方开进,据我们所知,俄国人的总兵力为1万人左右,俄国想要通过数量上的优势来缩短质量上的差距,也是有可能成功的。”
    “不论这场战争的最后结果是什么,对德国来说,都只有好处。”德国首相德皮洛夫说道,“俄**队的主力开往东方,对我们来说,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六百九十)威廉二世的新决定
    中**队现在所面临的兵力不足的情况对我们有很用,他们想要用较少的兵力去赢得战争的胜利,这对他们的最高指挥官来说,绝对是一个严酷的考验。”施利芬说道,“如果没有一位坚强的统帅,想要进行这样的战争几乎是不可能的。”
    “可中国人现在恰好有一位这样的统帅,”提尔皮茨说道,“我曾经和这位部长先生交谈过,他对海军战略和战术的了解超出了很多优秀的中国人,相信他对陆军的战略和战术,也会有不同于一般人的理解。”
    “是这样。”施利芬说道,“而且在战争开始以后,他并没有亲临战场,而是呆在北京他自己的指挥中心,通过电报和电话以及其它通讯方式和他手下的将军们甚至是前线军官保持着联系,并接受将军们的战报和飞艇及驱逐舰的侦察报告,同时发布命令。他没有象拿破仑那样骑着白马站在山岗上用望远镜观察,而是采取了一种全新的和高效率的指挥方式,并且给了部下以足够的自主权力,让他们能够随时采取他们认为正确的行动。这一点对我们来说尤其有借鉴意义。”
    “我听说他还有一辆专用的装甲列车在随时待命,等待着送他去他想要去的任何地方。”威廉二世听了施利芬的话,笑着点了点头,“这个人不同于我们以往见到的任何一个中国人,我只见过他一次,很难想象他现在会成为这样一位统帅。”他看了看手下的大臣和将军们,接着说道,“而尼基手下的那些将军,得不到他们的皇帝地指示就不敢有任何动作,生怕会承担责任,俄国士兵同中国士兵比起来,太不幸了。”
    大臣和将军们静静的听着皇帝的发言,没有任何人再发表意见。
    “照你看来,伯爵,中国人会怎样展开他们的反击呢?”威廉二世看着施利芬问道。
    “以目前我们所了解的情况,中**队很可能会采取迂回战术,以求围歼俄军,或者逼迫俄军后退。”施利芬略一思索,答道,“在人数上处于劣势的时候,这应该是一个比较切实可行的办法。”
    威廉二世地目光又回到了墙上,落在了另外一幅油画上。
    这是整座大厅里最大的一幅油画,画面上,身着铠甲、手持火焰剑的天使长米迦勒正在指给头上悬浮着十字架地一群身披铠甲、手执剑盾长矛的女神们看,远处的一头巨大的带翼红色巨龙口喷火焰,踩着闪电,正率领着一群明显具有东方神话特征的怪兽在空中乘着滚滚乌云呼啸而来,向欧洲逼近,乌云下面,则是熊熊燃烧的城市。
    这幅油画是德国著名宫廷画家赫尔曼克纳克福斯(Hermanackfuss)根据威廉二世地一幅草图绘制地。在1895年地新年年初。也就是中国在甲午战争中胜利战胜日本地两个月后。威廉二世曾将同样地一张画赠送给了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威廉二世虽然没有在画上题词。但熟读圣经地沙皇是不难明白这幅画地意思地。
    画中地那些身披各色不由甲冑地美丽女神。和狰狞地巨龙怪兽形成了鲜明地对照。她们分别是欧洲各强国地守护神。在画面上从右到左分别代表法国、德国、匈牙利、俄国、奥地利、英国和意大利。天使长米迦勒似乎在号召她们拿起武器。一同和那条红色地巨龙进行战斗。保卫她们所守护地城市和家园。
    威廉皇帝对根据自己地“创意”所诞生地这幅画一直十分欣赏。曾经将同样地画大量赠予欧洲各国王室亲戚。连各国驻柏林使馆都有。
    现在。威廉二世似乎已经达到了当初他把这幅画送给沙皇地目地。
    “如果俄国在这场战争中最终崩溃地话。最大地受益者。会是哪一个国家?”威廉二世突然转身问道。
    “是英国。陛下。”德皮洛夫首相想了想。回答道。“在这场战争结束地时候。中国和俄国都会受到极大地削弱。俄国是英国地敌人。俄国地失败意味着英国地威胁减少了。而新兴地中国即使取得了胜利。这场耗费巨大地战争也会让中国政府陷入破产地困境。英国人地金库里现在还锁着大量地中国债券。英国人是不会眼看着它们变成废纸地。”
    首相的回答似乎让皇帝非常满意,“那样就意味着英国在中国的影响力将大大的增强,”威廉二世说道,“而我们在中国和日本的
    益将会受到英国的直接威胁。”
    “而这场战争如果是俄国人赢了的话,俄国就会吞并整个中国北方,”施利芬说道,“我们在东方的利益同样会受到威胁,而且是更加直接的威胁。”
    “尼基如果打赢了的话,他是不会介意把整个中国当成自己的奖品的。”威廉二世的目光又回到了墙上的画上,“所以对俄国目前的处境,我们只能表示‘遗憾’。”
    “俄国陆军虽然在人数上超过中国人,但他们取得胜利的希望依然不大,”海军大臣提尔皮茨说道,“如果俄国海军能够有所作为的话,俄国也许会取得胜利。”
    威廉二世点了点头,目光却仍然落在墙上的那张油画上。
    施利芬没有说什么,他当然知道海军大臣的话也非常有道理,对比俄国陆军的拙劣表演,俄国在远东的太平洋舰队装甲巡洋舰分队还算表现出了一丝俄罗斯帝**人的荣誉,虽然最后仍然不免于惨败的下场。
    “无论这场战争的最后结果是什么,英国都是真正的胜利者。”威廉二世似乎象是在自言自语的说道,“我们现在是不是应该考虑重新确定一下和这条东方的大红龙的关系呢?”
    德皮洛夫首相有些吃惊地看着威廉皇帝,他在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