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蝴蝶效應之穿越甲午-第9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口铄金之下,体弱多病的蔡锷一度想要退位让贤,甚至于连辞职报告都写好了。
    华夏共和国大总统孙纲得知后,极力挽留蔡锷,并亲往国会表演讲,平息了外界的议论。
    在接到德国方面的求援要求之后,孙纲郑重向德国方面做出了保证,一定在1944年夏季天气转暖之时,向苏联动全面进攻。
    为了表明兑现诺言的诚意,孙纲同意在进攻开始后,让德国战地记者及观察员前往西伯利亚前线采访。
    可能是德国人的求援要求在某种程度上有指责的意思刺痛了中**方,德国观察员们很快便现,中国这一次不是在开空头支票,而是动了“真怒”。
    尽管冬季华军的对苏军事行动并不多,但增援西伯利亚前线的华军却通过铁路源源不断的开到,西伯利亚前线的华军总兵力很快便增加到了令德国人瞠目结舌的5oo万人。
    在集中了庞大的兵力的同时,各种武器装备也大量的运抵西伯利亚前线,到1944年5月,华军在西伯利亚的坦克已经达到了1oooo余辆,各类装甲车辆为3oooo余辆,空军和陆军航空兵的各类作战飞机达到了32ooo架左右。
    各种作战物资在西伯利亚前线的堆栈、战略储备仓库堆积如山,哪怕是对军事一窍不通的人,也能感受到即将来临的战争氛围。
    继续求月票……   
(一千三百三十四)突击!突击!
    经过多日的紧张准备,如今华军的准备工作基本就绪,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进攻行动即将开始。
    当华夏这头猛醒的狮子发出怒吼时,其吼声必当震惊世界!
    “我们不用再等了。”蔡锷看了看墙上的日历,又看了看自己腕上的手表,用低沉沙哑的声音说道,“可以开始了,发信号吧。”
    听了蔡锷的命令,整个指挥大厅顿时开始忙碌起来,数台大型的电子通讯设备在围座在它们周围的一个个头戴耳机的军官们的操纵下,不断的发出信号,上面的指示灯在不停的闪烁着。蒋方震中将看着这一切,压抑不住内心的激动。
    为了向苏军展开全面进攻,力量得到大大加强的华军沿鄂毕河流域展开了担任第一梯队的三个集团军群,分别是第一集团军群,第二集团军群和第三集团军群。其中第一集团军群的总兵力为80万人,装备坦克2283辆,各型火炮20725门,飞机第三集团军群的总兵力为70万人,装备坦克1765辆,各类火炮18252门,飞机第二集团军群总兵力为100万人,装备坦克4264辆,各类火炮30725门,飞机3245架,由张梓忠上将指挥。华军的战略总预备队兵力为100万人。
    除此之外,随同华军作战的还有总兵力约150万人的盟**队,其中由全世界各地流亡白俄和经过改造的苏联红军战俘组成的“俄罗斯解放军”50万人,3个日本集团军的总兵力为80万人,以及总兵力为20万人的朝鲜集团军,这些军队分别附属于华夏三个主力集团军群。
    为了保证各军战役目标的顺利达成,华夏共和国陆军总司令蔡锷上将亲临前线坐镇指挥。
    “德军目前正在猛攻苏联北方重镇列宁格勒,”蒋方震对蔡锷说道,“苏军正同德军全力进行争夺,咱们这一回等于帮了他们的大忙,他们应该是没什么话可说了。”
    蔡锷听了蒋方震的话,只是微微一笑,没有再说什么。
    1944年6月8日,9时20分。
    在一处山坡上,张仲甫少校迎风而立,望着山坡下面黑压压一片的坦克,面对这一历史时刻,心里的感受,和远在司令部的蒋方震中将一样激动不已。
    此时,华夏共和国第一集团军群第第2重骑兵师已经做好了进攻的准备。
    “时间到了,长官。”一位军官跑过来,敬礼后向张仲甫少校报告道,“行动信号收到,已经确认完毕。”
    张仲甫少校看了看手表,点了点头,抬起头看了看有些阴暗的天空,在心里默默地数着。
    不一会儿,随着3颗红色信号弹划破天空,随着大炮的轰鸣,远处的天际竟然现出了晚霞般的血红色!
    张仲甫少校知道,那是集团军的炮群在为进攻进行火力准备。
    伴随着重炮的轰鸣,很快,远方的苏军防线便陷入到一片火海之中,张仲甫少校举起了望远镜,看到苏军经过一个冬季加强的防线当中,时不时的爆开一个个巨大的火团,接着便腾起高大的烟柱。
    华军的火箭炮群也展开了进攻,无数流星一样的火箭弹飞向天空,挟带着毁灭一切的能量落到苏军的战线上,天空中仿佛在下流星雨,伴随着剧烈的爆炸,张仲甫能够感觉到,脚下的大地在不住的颤抖,仿佛承受不住这样可怕的打击,要马上裂开一样。
    这是人类自有火炮这种武器以来,所能进行的规模最为宏大和最为壮丽的合奏!
    3万门火炮(不算迫击炮)进行的合奏震撼了所有的华军官兵,一些将身子探出坦克的指挥官们望着这壮美的景象,一个个面色凝重,紧握拳头,感受着这历史性的一刻。
    此时,在另一个方向,安娜斯塔西娅站在一辆“猫熊”式轻骑兵战车里,望着已经变得火红的天空,蓝色的双眸瞪得圆圆的,身子不住的发抖。她紧紧抓住扶手的双手因为过度用力,甚至于有些发白了。
    此时,一名来自于德国的战地记者捧着摄像机,正一脸兴奋地记录着这令他终身难忘的一刻。
    “妈妈!您没事吧?”孙岩胜拉过母亲的胳膊,握住了母亲的手,他感觉到母亲的手以前从来没有这么用力过。
    “我没事……”安娜斯塔西娅回过神来,有些抱歉地看了看儿子和女儿,“只是感觉有些害怕。”
    “我也是。”孙悦嘉吐了吐舌头,说道。
    “这可能是全世界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炮击,陛下。”站在安娜斯塔西娅身边不远处的一位胡子拉渣的俄罗斯解放军少将说道,“我从1914年开始,参加过许多次战争,但象这样的炮击场面,也是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
    “我见过咱们华夏海军战列舰队演习时的炮击,不过也不能和眼前的景象相比。”一位女护卫在安娜斯塔西娅身后回答道。
    听到了“华夏海军”这个词,安娜斯塔西娅的心里升起了对远在海外指挥华夏海军作战的丈夫孙晨钧的强烈思念,当她突然想到自己的丈夫也可能置身于这样的可怕环境当中,心里又禁不住难过起来。
    “时间到了,陛下。”一位神父对安娜斯塔西娅说道。
    安娜斯塔西娅忍住了内心的恐惧之意,她镇静地点了点头,和一双儿女下了“猫熊”式轻骑兵战车,和两位峨冠华袍的大胡子神父一起来到了俄罗斯解放军的官兵阵前,当他们的身影一出现,伴随着声声欢呼,处在前排的官兵们率先脱帽,然后一手抚胸单膝跪了下来,很快,仿佛波浪涌动一般,大片大片的人群接二连三的单膝跪了下来。
    想到一会儿这些人就将要以自己的名义投入到血与火的战斗中,安娜斯塔西娅的心中不知怎么,感觉到一丝莫名的沉重。
    但当她的面前又浮现出已故的父母姐弟的音容笑貌时,她的内心立时变得坚定起来,远处的炮火轰鸣带给她的感觉也不象刚开始那样可怕了。
    10时30分。
    此时华军的炮击已经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几十万发炮弹落到了苏军的阵地上,已经将那里化成一片火焰和浓烟。
    张仲甫少校看了看表,转身下了山坡,跳上了他那辆炮塔上焊接了一根普通钢管假炮的“天狼”指挥坦克。在接到了“突击行动开始”的信号之后,军官们纷纷将身子缩进了“天狼”坦克的炮塔里,将顶盖合上,而张仲甫少校却并没有象他们一样,他站在座椅上,探出了身子,拿起了话筒,下达了战斗命令。
    伴随着阵阵坦克履带的“轧轧”声和发动机的轰鸣,成片成片的华军坦克开动了起来,仿佛海浪拍击着海岸一样一波*向前冲去,张仲甫少校望了望周围呼啸着奔驰的一辆辆铁骑,深深吸了一口混有油烟和硝烟味道的空气,看着身边由坦克组成的海洋,感觉到周身的血液都一点点的沸腾起来。
    大队的“天狼”坦克冲上一道山坡,然后向下快速冲去,张仲甫望着远处一望无际的俄罗斯广袤平原,举起了望远镜。
    此时华军的炮击仍然没有停止,天空中时不时的飞过成群结队的华军轰炸机,张仲甫知道,这些飞机将对苏军的纵深防线实施进一步的轰炸,他现在担心的,不是遭到敌人的阻击,而是很可能会无仗可打。
    任凭是钢筋铁骨,也没有人能够在这样的炮击和这种程度的轰炸当中幸免。
    很快,张仲甫少校的这种担心便被苏军的炮击打消了。
    直到华军坦克展开集团冲锋后20分钟左右,苏军的炮火才试图加入到刚才的“合奏”当中,和气势磅礴地动山摇的华军炮击不同的是,苏军的炮火显得稀稀拉拉十分零落,根本无法对华军构成有效的威胁,而且不一会儿就被华军的炮火和轰炸机压制得没有了声息。
    华军坦克快速的前进着,很快,前方出现了一片茂密的树林。
    一发炮弹呼啸着飞来,在张仲甫少校座车前方不远处爆炸,飞溅起的泥点从天而降,有些溅到了张仲甫少校的军帽上,张仲甫少校骂了一句,放下了望远镜,将身子缩进了坦克的炮塔里,并熟练地合上了顶盖。
    张仲甫的座车放慢了前进的速度,身后的多辆华军坦克快速冲了上来,将张仲甫的座车夹在了中间。
    作为没有火炮的指挥坦克,本不应该如此的冲锋陷阵的,但多年战火的熏陶使张仲甫不愿意呆在后面指挥作战,而是宁愿和部下一起参加战斗。
    此时苏军的炮火开始变得密集起来,但准头仍然很差,张仲甫少校通过观察窗看到一棵大树被苏军射出的炮弹拦腰打断,刚好挡在了他的座车前,只是华军坦克手们对此根本视而不见,而是猛地冲了上去,将断裂的大树狠狠的撞开。
    “小心了,前面可能有红毛子们的122毫米自行火炮。”一位坦克手说道。
    张仲甫也从刚才苏军的炮击中做出了同样的判断,他全神贯住地看着观察窗,果然,在火光和硝烟中,几辆形状完全不同于苏军常用的T34/76坦克在西伯利亚遭到中国“天狼”式主战坦克的沉重打击,损失惨重而战果寥寥,受德军用来作为坦克紧急替代品大量装备的3号突击炮启发,在朱可夫的建议下,苏联军工人员将大量的T85。于是西伯利亚东线的苏军坦克部队多数装备的是固定战斗室的自行火炮(突击炮),而西线苏德战场的苏军则以炮塔式坦克为主。与T85有了很多明显的改进,装有一个车长指挥塔(和真实历史有异),车长视野大副改善。固定战斗室工艺简单,可迅速大量装备坦克部队,由于这个重要因素,在T34/76无法相提并论的战术优势,它不仅可在防御中成为核心,也可掩护步兵突击。改进后的…85总重为29吨,成员4人(车长、驾驶、炮手和装填手),装甲厚度车体正面45毫米40度倾斜角,火炮防盾75毫米,武器为一门85毫米51。6倍径炮(在500米距离内可击穿110毫米垂直装甲,1000米距离内可击穿100毫米垂直装甲),1挺7。62毫米DT坦克机枪(位于车顶,学德国3号突击炮的,真实历史中没有)功率500马力,最大公路行程400公里(包括车外油箱),最大公路时速55公里。
    此外,为了对付拥有威力强大的88毫米坦克炮的华军“天狼”坦克的威胁,苏联人在原来的KV坦克底盘上安装了一个固定战斗室,配备了1门1931/37式(A122自行火炮能够在远程上击穿华军“天狼”坦克的炮塔正面,苏军终于摆脱了“中国坦克恐惧症”,敢于同华军坦克部队正面交手了。
    由于距离的迅速变近,伏击的苏军自行火炮炮击的准确度明显上来了,伴随着一声巨响,张仲甫看到一辆自家坦克起火爆炸了,可能是引起了车内弹药殉爆,这辆坦克的炮塔都被掀翻开来。
    “开火!给这些红毛些厉害尝尝!”张仲甫恶狠狠地下令道。
    很快,华军坦克纷纷停车开火,树林里一时间火光冲天,华军坦克炮的射击准确度要比苏军高得多,而且数量也多的多,张仲甫在自己的指挥车里看到,那辆…122的装甲防护却根本无法和华军坦克相比,只要被华军坦克击中,基本都是个“一炮死”。
    阻击华军的苏联坦克瞬间被打得七零八落,华军坦克在短停开火数轮之后,仍然以风驰电掣的速度向前猛冲,数名全身是火的苏军坦克手从着火的一辆辆…122里爬出来,还没有站稳,便被呼啸着冲上来的华军坦克上演了70码事件,碾成了肉饼。
    突然,一辆安装了1门长身管107毫米炮的KV…2重型坦克笨拙地旋转着方形炮塔,瞄准了张仲甫的座车,却突然“轰”的一声爆炸了,巨大的方型炮塔被一下子掀飞,摔出了老远。
    “是头‘笨犀牛’,长官。”内部通讯频道里一位坦克手笑着回答道。
    张仲甫从车长指挥塔的潜望镜向后望去,看见了一辆“天狼”坦克的炮口正冒着烟,不由得轻笑了一声。
    张仲甫将目光重新集中在了眼前的战况上来,此时苏军感觉到了华军坦克远距离凶狠准确的炮火压力,纷纷开始发动反冲击,同华军坦克展开了近距离拼刺刀式的战斗。两股钢铁洪流迅速绞杀在了一起,汇成了铁与火的奏鸣曲。
    “11点钟方向!敌人坦克!开火!”
    “打中了!”
    “那边又过来一辆!7点钟方向!”
    “开火!打偏了!快!再来一发!”
    “小心!4点钟方向!发现敌人反坦克炮!打掉他!”
    “该死!我们被打中了!”
    不远处的一辆KV…85在坦克手们的大呼小叫当中,一下子裹进了火焰和浓烟当中。
    “小心!敌人的反坦克步兵!他娘的!”一位炮手咬牙切齿的大叫了起来,操纵坦克并列机枪不断的扫射,张仲甫看到数名拿着粗长的美援“巴祖卡”式火箭筒的苏军步兵一个接一个的被打翻在了地上,然后一辆华军坦克毫不客气的碾了上去。
    “他们在这里摆了不少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