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清末当土匪-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课堂啊。
    既然辽南的战局僵持住了,有些事情就得抓紧做了。首先是兵工厂的弹药,赶紧运送到辽南,优先保证二、三、四师的补充,其他师的休整工作也要进行。五师回到七台河地区原二师驻地进行防御,两个骑兵师和第一、二保安旅继续向朝鲜方面搜索日军。第五、六两个保安旅保障前方三个师的后勤并监视后方的动态。报社现在已经建立起来了,销量也不错,要把这次对日军的胜利宣传出去,全歼了三万多人,这么大的胜利,朝廷再一门心思的想投降,恐怕也不那么容易了。
    京师,颐和园。
    给老佛爷的万寿庆典还在准备当中,可前方的战事也的确牵动着朝里的上上下下。先是在朝鲜的叶志超吃了败仗,尽两万的精锐全军覆没。接着在鸭绿江宋庆的八十二个营三万多人让日本兵追着打到了摩天岭,再向后就是盛京,大清的龙兴之地了。旅顺的龚照玙、黄仕林、赵怀业、卫汝成更是不堪,望风而逃,将三十三个营一万多人扔给了日本人。京城一日数京,文武大臣无计可施,连一向主张开战的皇上和翁同和这些天也没了精神。几个王爷进宫,已经和慈禧商量西狩的事宜了,要是日本人在打过来,就只能走了。
    慈禧满心的不高兴,光绪不懂事也就罢了,翁同和一把年纪也要和日本开战。现在倒好,好好的大寿作不了,还得跑去西安。也好,日本人教训了帝党这群人,自己也有接口一举都拿下他们,然后日本人那里让李鸿章去谈判,无非就是要占些地方,要些银子,大清这么大的地方,割一块就割一块,银子让下面的人凑一点总还是有的,就算瘦死的骆驼也比马大不是?
    “老佛爷,大喜啊,辽东大捷了!”颐和园的乐寿堂,慈禧正和恭亲王奕訢商量怎么向日本人求和和西狩的事情,大总管李莲英捧着一份奏折跑了进来。
    “奴才盛京将军裕禄躬请太后老佛爷、皇上圣安,八月初,奴才麾下三省总团练周雨轩于辽东岫岩等地与犯境倭人激战,毙日酋山县有朋、桂太郎、野津道贯以下将佐千余,斩首三万余。旋即率团练转战旅顺,与敌酋大山岩等对峙,敌不得寸进,辽东战局已定,此皆太后老佛爷、皇上洪福齐天……”
    慈禧看完,却没什么高兴的意思,交给了奕訢:“六爷你看这事靠谱吗?十几万大军都让日本人打得落花流水,一个团练竟有这样的本事?”
    奕訢看完说道:“事关太后、皇上的安危,我想裕禄不敢谎报,在说现在辽东那么多将领都在呢,这么大的事情别人也会有奏报,相互参详一下就知道真假了。不过现在旅顺口还有三万多日军,趁着有那个团练顶着,派人整顿各部兵马,不能让日本人再向盛京进兵了。”
    “六爷说得对,赶紧派人过去吧,那个团练,赏个游击,让他回长春安生呆着,这些汉人。手里兵多了心思也就多了,曾国藩就是个例子。那些乡勇既然能打仗,就编入练军,继续打日本人吧,”
    “既然团练都能杀敌,这日本人也是强弩之末了,让宋庆回去收拾残局吧,年纪大些路数也能多一些,也能压得住各地派过去的兵丁,朝鲜回来的叶志超和丰升阿对日军也熟悉,两个人去帮办,也算是给李鸿章个面子,毕竟朝廷的事情还得靠这个北洋大臣操劳着。丰升阿是满人,用起来也放心些。”
    “那就都依六爷吧,让军机处拟旨吧。另外,让李鸿章联系日本人,打得差不多就和了吧。”
    日本广岛,大本营。
    前段时间,在朝鲜登陆的山县有朋大将传来消息,征清第一军先头部队一万多人已经席卷朝鲜,然后短短半个月,连克清军几道防线,占领辽东大部,清国几无可战之兵。消息传来,举国欢腾。京都男男女女都穿上了传统的和服,到皇宫外鞠躬感谢天皇陛下的英明神武,夜晚欢庆的人群挤满了街道。天皇陛下亲自去伊势大神宫拜谢了天照大神的庇护,让大和的勇士屡战屡胜。
    可后来传来的消息让大本营的人当头挨了一棒,山县有朋、桂太郎、野津道贯连同以下的三万将士均已殉国成神,第一军已经完全覆灭了。第二军被挡在辽东半岛的尖端,日日遭受清军的围攻,请求援兵。这样的消息自然不能让外面的国民知道,否则已经接近崩溃的日本马上就会轰然倒下。于是为了粉饰太平,大本营又成立了征清大总督府,天皇陛下已经派了自己的叔叔小松宫彰仁亲王为征清大总督,统领大本营的征清事宜。
    现在这位征清大总督就坐在众人的面前,总理大臣伊藤博文、外务大臣陆奥宗光、内务大臣井上馨、大藏大臣渡边国武、新任参谋本部长川上操六、海军大臣仁礼景范、海军省主事山本权兵卫等等正在讨论征清是否要进行下去,帝国还能支持多久。就在大家争论不休的时候,小松宫彰仁亲王站了起来:“各位,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不是征清要不要进行下去,而是要怎么进行下去。帝国现在已经处在危险的边缘,如果在失去第二军的三个师团,首先内阁要总辞职,整个国家也会跟着倒下。所以,我认为,既然是以国运相赌,现在就只能赌得大一些。立刻组织征清第三军,以不少于三个师团的兵力继续增援第二军。清国现在也快要坚持不下去了,只要我们在坚持一下,在大清这个腐朽的房子上再狠狠地踹上一脚,那么倒下的就会是大清,而日本也将会因为这次战争的胜利,重新强大起来。”
    小松宫彰仁环视了一下众人,接着说:“所以,我命令:立刻从预备军中组织三到五个师团组成第三军,海军以最快的速度将第三军运送到辽东的旅顺。我本人立刻出发去旅顺,征清大总督府就设在旅顺。各位将军也准备随我启程吧,此战若再败,帝国也用不着我们这些将军了。”
第二十四章 黯然撤军
    晋升游击将军的圣旨已经传到了周雨轩的手里,看完之后,周雨轩长叹了一声,该来的还是来了。鬼子还没打完,这朝廷就急着要夺我的兵权了。然后还得安排个罪名,什么聚集乱匪,意图谋逆,下一步就是要我的人头了。我还是小看了满清的腐败程度,既然要自己要往绝路上走,我就别拦着了。吩咐下去,第二、三、四师和参谋部秘密撤往新民、奉天、抚顺一线布防,尽量避免和清军的冲突,如果遇到袭击,就地反击。战线先由保安第一、二旅接手,反正现在小鬼子缺粮少弹的也没精神打了。骑一、二师撤向阜新一带,第五、六两个保安旅撤向朝鲜,占据平壤以北地区进行休整,随时准备接受命令。
    鲁登道夫很不解地看着周雨轩说:“周,我不明白,别的军队都打了败仗逃跑了,你打了胜仗为什么还要撤退?为什么还要处分你?”
    “亲爱的埃里布先生,因为这就是中国,你永远不会懂的,你只记得我们是最好的朋友就可以了。”
    宋庆接到了自己总统关内外军事的圣旨后,和叶志超、丰升阿两人收拢败兵,再加上关内调来的淮军,在辽阳一线聚集了一百三十七个营共六万多人的队伍。然后急急忙忙带着先头部队向大沙河一线赶来准备接收周雨轩的团练。宋庆也听说了,周雨轩的这只队伍那可是了不得。日本人一万多人就撵着自己和叶志超的几万人到处跑,可人家周雨轩就是凭着这只队伍把日本人三万多的军队都打没了。这是什么战力啊?有了这只队伍,扫平辽南指日可待。当年李鸿章的老师曾国藩就是靠着扫平长毛匪的功劳封的侯,我这评定辽南的功劳也不低吧,至少回京也能和李鸿章这个权臣平起平坐了吧。
    在得知宋庆已经到了大沙河之后,周雨轩命令集合两个保安旅,准备撤退。命令刚下去,周围的百姓不干了,都纷纷找上门来了:“周大人,你们当初可是说要打鬼子的,怎么说走就走了啊?你们走了,鬼子过来我们怎么活啊?”
    “大人,您就可怜可怜我们吧,不能走啊!”
    “大人……”
    周雨轩看着周围的百姓,心里也很不好受:“众位乡亲,我对不起大家,我周某食言了。朝廷有旨意,不让我在这打鬼子了,朝廷的兵马已经开过来了,我们得腾地方了。请大家让一让。”
    “那可不行,朝廷的兵什么样,我们都见识过了,连鬼子的影还没看见,就都跑了,指望他们打鬼子?他们就祸害老百姓在行。周大人你说什么也不能走,我们去京城和皇上说理去。好容易有个打鬼子的人,还给撵走了,这老天也太不长眼了。”
    周雨轩又向周围一拱手:“乡亲们,我谢谢大家的信任了。可是我要不走,就是抗旨不遵,是要杀头的。诸位乡亲要是害怕鬼子打过来,也可以跟我们一起走,到吉林、黑龙江那边去,到了那,我保证大家都能有口饭吃,大家看怎么样?要走的就抓紧去收拾东西,需要帮忙的就找我们的人,过了午时,我们可就要出发了。”
    “大人,我们就相信你,我们跟你走了!”周围的百姓散开回去收拾东西,周雨轩就在这战壕边上等着宋庆。时间不大,宋庆策马飞奔而来,见聚拢了三四千人,正收拾东西准备走,有点着急了,大喊了一声:“哪个是周雨轩?”
    “团练周雨轩,见过宋军门”周雨轩上前行礼。
    宋庆看了一眼,不悦地说:“周雨轩,你的团练呢?”
    “宋大人,团练本来就是自发跟我过来打鬼子的,听说朝廷已经派大军来打鬼子了,用不着团练了,就都自行散去,回乡种田去了。”
    宋庆一听不能收编团练了,那自己的计划不就泡汤了,有些气急败坏地嚷道:“你胡说,几万大军,怎么可能说散就散的,再说人散了,枪炮器械都在哪里?分明是你从中捣鬼,抗旨不遵。”
    “大人,我说的都是实情。团练本来就是自发的,没有拿朝廷一两银子的饷钱,枪炮也是团练们自己凑钱买的,不是朝廷发下来的,人走了东西要带走,我也不能拦着您说是不?”
    “我没功夫听你狡辩,来人啊,把这个抗旨不遵的家伙绑了,听候发落!”
    一听要绑军长,刘一炮急了:“哪个敢动手?”手里的家伙就对准了宋庆,保安旅的战士也都举枪,对准了宋庆等人。
    宋庆万没想到,周雨轩胆子会这么大,敢来这么一手:“周雨轩,你想造反吗?”
    “宋大人,我们只想回家种田。今天你也看到了,这些人现在可都不是我的手下了,我说什么他们也未必听,您今天要是不放我们走,这事情可就不好办了。”
    这时,一群百姓拿着大包小裹地走了过来,中间一位老汉手里拿了一把锄头走了出来,喊了一声:“谁要绑了周大人?”转身对一起来的百姓们喊道:“大伙都看见了吧,这朝廷来的兵,不是来打鬼子的,是来抓周大人的。你们这些当兵的有没有良心?鬼子来了祸害老百姓你们不敢打跑了,让旅顺小两万的百姓死在日本人手里,拍拍良心想一想,你们睡觉能睡得踏实吗?现在周大人打鬼子你们还要把他抓起来,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要抓周大人,先把我老汉抓起来。”
    “对,先把我们抓起来,周大人救了我们这些百姓,今天就算把这条命还回去了,你们打鬼子没种,就能欺负老百姓,有种今天就打死我们。”百姓们一边叫嚷着一边把周雨轩和战士们围在了当中。跟着宋庆来的清军,都是当初驻守鸭绿江防线的,想想死在防线上的兄弟,再想想自己一撤再撤第放了鬼子进来,都慢慢吧手里的家什放了下来。
    宋庆一看今天想抓周雨轩是不可能了,冷笑了一下:“周雨轩,你不遵朝廷的旨意,躲得过今天,能躲得过明天吗?聪明的就跟我走,回头我象上面给你求情,至少能保你一条性命,若不然,后果你自己清楚。
    周雨轩哈哈一笑:“不劳大人费心,周某一心打鬼子,走的是人间正道,自己没什么可怕的,我倒是要请教大人:百年之后,不知后世之人如何说大人?又是如何说周某呢?”
    宋庆哑然,半天强说出一句话:“周雨轩,你好自为之。”说完打马而去,回去写折子告状去了。
    这边周雨轩向百姓们一拱手:“谢谢众位乡亲了,事不宜迟,大家赶紧和我走吧。”于是周雨轩和保安一、二旅,带着一大群百姓,缓缓向长春的方向撤了下去。宋庆也只好把带来的部队安排到周雨轩留下的战壕里,等待后续的各营赶过来,然后再对日军发动进攻。
    日后周雨轩的这次撤军也为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所诟病,一些满清的遗老遗少们叫嚷着当时周雨轩要是把军队交给了朝廷,日本人就打不过来。也就没有力量和朝廷分庭抗礼,大清依旧能传得万万年。周雨轩留着军队就是拥兵自重,放任日军在盛京地区肆虐,朝廷兵败的责任应该算在周雨轩的头上。
    时任东北军区司令的刘一炮也是这次撤军的亲历者听了这些话有句很经典的评语:“放他妈的屁!满清的将军是些什么货色老子比谁都清楚,什么样的军队交到他们手上最后都得变成八旗子弟,搂着洋人的大腿喊亲爹。”然后就要组织人去清查是哪些人在造谣。周雨轩知道后批示:“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若使当时便身死,古今忠馁有谁知?蜀犬吠日尔,不必理会。”
    驻守在凤凰城的聂士成、马金叙听说朝廷夺了周雨轩的兵权,周雨轩带了大批民众缓缓向北而来,都有些叹息。聂士成恨恨地拍了一下大腿:“鬼子还盘踞在辽南,朝廷就自毁长城,宋庆这帮做了逃兵的还有脸回来争权夺利,这世道是越来越看不明白了。”
    马金叙也是连连叹息:“朝廷这俸禄是越吃越不是味道了,不过这位周大人还真是爱惜百姓,和当年刘备携民渡江有一比了。”
    聂士成接口道:“刘备日后可是晋位汉中王了,最后还称了帝,丽生兄觉得此人日后有这样的作为?”
    马金叙笑道:“不管日后怎样,就是这份爱民的心,这份打鬼子的心,就值得我佩服。”
    两人叹息了一番,马金叙提议要去送送周雨轩,聂士成忙说:“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