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明末当军阀-第2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凤府不由心里一寒,以为杨潮打算以军法治国了,这活脱脱就是明初朱元璋那套吗。
    唯一不同的是:“严格控制贪腐,同时提高官员待遇。今年县令一级的,月俸一百两,年底发三个月奖金,如果有小错,奖金扣除。一个不犯错的县令,一年能拿到一千五百两,足够过上不错的生活了。”
    黄凤府道:“可是他们随便动动手,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县令万把两银子也是捞得到的啊。”
    杨潮道:“所以才要有严格的监察机构吗。”
    过年后,轰轰烈烈的发**运动就开始了。
    去年军中科举选出来的官员也分派各地,虽然他们是执法官、督粮官和练兵官,可是各地都将他们当成了监督人员。
    岂不是真正的监督人员,正在军中选拔呢。
    三百个识字,并且会看账本,在军中经常帮忙粮草出入账的士兵,被召集了起来。
    这些人的背景都一一核实过,基本上都是最贫贱的家庭出身,而且都是流民出身。
    很显然这种人对官府的恨意那是滔天的,哪一家没有被官府逼的破产的血泪史。
    让这些人去监察官员,就算没有任何错误的官员,在他们眼里也都跟贼一样。
    “你们都是苦出身啊。都被贪官污吏逼的家破人亡,要四处逃难。本督跟你们一样,最恨贪官污吏。所以现在让大家来呢,就是监察贪官的。但是要监察贪官,我们自己就要以身作则。贪官贪腐还罪不至死,但是你们中的人,只要拿了一两银子,就得军法从事。你们都清楚了吧。记住你们不是为自己,是为全天下百姓监察百官的。你们手里的权力大的很,你们身上的责任也重的很。天下百姓能不能安居乐业,天道能不能彰显,就靠你们了。”
    杨潮极力勾动这些的使命感,就好像当年香港政府组建廉政公署的时候,清一色的使用年轻大学生,因为这些人身上才最有使命感。
    一项项政令从新年伊始颁布下去,包括提高所有官员俸禄,知府一级的官员,每年就可以拿到三千两银子,巡抚是一万两,而最高的杨潮薪俸则是十万两银子。
    提高俸禄的同时,颁发严格的反贪污法,对贪污采取绝不姑息的态度,以前既往不咎,从隆武二年起,但凡贪污一两银子的官员,立刻革职,并且抄家,但不灭族。
    只要拿一两银子,哪怕你是万贯家财,全部抄走,杜绝那些为了家人捞一笔,然后宁可去坐牢的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家伙。杨潮认定,贪财的人必定爱财,与其冒险家产被抄没,不如从此开始廉洁起来,这样还能保住以前贪污的财富,再说了还有提高的俸禄,最重要的是权力阶层受到的社会尊重,这种权力的味道,才是最让人着迷的。
    同时悄悄派出去一**检察官,这些人都拿着杨潮的密令,每到一地但凡发现问题,立刻找带兵的练兵官,将官员捉拿,开始严查官府账册,同时审问一个个相关人员,审问出来有贪赃枉法收受贿赂的官员,即可查办。
    三个月时间,竟然查办了一百多个官员,在江南制造了一阵阵恐怖气息,官员收敛了不少,只等这股风气过去在捞钱不迟,谁想到这股风终其一生都没有停歇。
    “一年时间足够我肃清吏治了,五十万大军也该有战斗力了。但愿今年在我整顿官府的时候,不会发生太大的战事。”
    杨潮一直都把整顿官府痹症放在首要,所以在军事、经济之后,最后一个动官府痹症,也正是看到今年的态势应该不会发生太大的战事,才敢这么干,要是清军像去年那样,随时都可能攻入江南,杨潮是不敢这么做的,万一这么做,清军一到,各地官员纷纷开城投降,那还是很麻烦的事情。
    从第四个月开始,江南的罪官慢慢的少了,但凡是获罪的家伙,立刻有军中考核过关的读书人顶上。
    但是军队中的读书人就少了太多,慢慢有回到过去那种都是文盲军的趋势。
    书生哄闹,然后被充军的好事,可遇而不可求,现在江南的读书人都学乖了,知道骂杨潮两声没有关系,去闹事就惨了,所以没人闹事,也就没有合理的手段抓人了。
    杨潮只能登报招募,招募读书人从军。(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七节 年轻士子
    苏松夏家,侯家和顾家三家乃是姻亲,经常在嘉定侯家府邸聚会。
    夏允彝自不用说乃是复社领袖级的人物,顾咸正是举人做过延安府的推官,侯家则是嘉定豪绅,顾咸正的儿子顾天逵是侯岐曾的女婿,侯岐曾的侄子侯玄瀞是夏允彝的女婿。三家患难与共,风雨同舟,经常聚会于侯玄瀞家内,“谈及时事,各蓄异谋”。
    其实就是一群怀有抱负的士大夫而已。原本的历史上,这些人纷纷参与抗清,最后不是自杀就是死于嘉定屠城。
    “北直、山西皆已圈地,继而剃发易服。顾炎武说的好啊,鞑虏不但要往我大明天下,而且要亡我华夏之天下啊。”
    顾炎武经常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最近是声名鹊起,他的认知得到了一大批文士的赏识,顾咸正就很欣赏。
    “是啊,要亡我天下啊。”
    中国古代没有民族观念,只有国家观念,天下观念。因为这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你周围都是跟你一样的人,一样的语言,一样的文化,确实很难让人产生异同感极强的名族观。
    最有机会产生的时期,其实是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候形成一种观念,叫做诸夏!
    诸夏指的是周朝下属的各个诸侯国,认可大家都是从夏禹一直传下来的法统,所以有了一个夏字,但是夏这个字最后没有产生民族概念,因为秦国很快就一统天下。大家开始有了秦人的称呼,秦国也没有形成民族,因为很快就被汉朝取代了。之所有后世有汉人的名称,就是从这里来的。
    士大夫又提倡锦衣华服的中原文明,于是又取一个华字,合称华夏,就代表着文明。
    天下就是以文化来区分的,所谓入中国则中国之,入夷狄则夷狄之。这就是传统的民族区分,韩愈云:“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就是讲求以礼仪制度来区分华夷,是被士大夫普遍接受的华夷观。
    孟子说:“臣闻用夏变夷,未闻变于夷者也。”
    刚烈的孟夫子只认可夷狄学习中原文化,而不认可中原学习夷狄文化。更是被士大夫。奉为圭臬。
    现在满清入关,一开始就推行剃发易服,结果治下起义不断,多尔衮不得不放弃了这个政策,可是在推行圈地的北直隶和山西两省,就没有放弃的必要了,这两省的土地都被占了,百姓都成了包衣奴才。谁还在乎他们会不会反,反正不剃发易服他们也会反。剃发易服彻底征服他们的精神才是最正确的。
    这种情况让江南的士绅极为惊惧,认为这是以夷变夏,顾炎武当即抛出了他的天下观,说出了亡国不可怕,往天下才可怕。说:有亡国,有亡天下。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顾炎武这种说法,得到了江南士绅阶层的普遍认可,以夷变夏就是亡天下,这跟后世的民族观和国家观显然不同,但这种发源自传统礼仪文化的观念,就是杨潮也很不理解,放弃仁义就是亡天下了?那么后世的天下确实亡了!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此句尤妙论!”
    夏允彝的儿子夏完淳赞叹道。
    后世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是从这里来的。
    “南京新的邸报都看过了没有?”
    这时候侯玄瀞匆匆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崭新的报纸,这些士大夫们,聚在一起议论时事依然是一种潮流了,就好似过去常去青楼一样。
    “姐夫,拿来我看看!”
    夏完淳跳起来,第一个接过来看,看着看着就皱起眉头。
    “如何?是否有新政令?”
    杨潮正在革除弊政,因此最近几个月,经常性的颁发政令。
    “或是又有贪腐罪官公示了?”
    每每查到罪官,杨潮必然刊登在报纸上,让他们天下扬名。
    夏完淳道:“大都督府招募读书人从军。”
    这个告示,让夏允彝等人都愣了一下,招募读书人从军,自古以来尚未有之,哪朝哪代不是优待读书人,谁敢让读书人上战场。
    夏允彝不由问道:“是否招募幕僚?或是参军?”
    读书人进入军队,要么是幕僚参军,显然他们最大的依仗是知识,出谋划策显然比舞刀弄枪的人更少,而读书人也更乐意接受这种既有地位,又不需要冒太大风险的差事。
    夏完淳将报纸递给他父亲,叹道:“是直接招募兵勇。大都督府声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征召天下读书种子投笔从戎,为国征战沙场!”
    顾咸正哼道:“大都督府算什么国,国朝在广东!”
    他始终坚持正统,认为大明天子在处,即为国朝。
    夏允彝道:“若从保天下来论,大都督府却比国朝更有功绩。”
    一边看着报纸,一边发这评论,突然夏允彝脸色一变:“大都督府要开科取士!”
    顾咸正哼道:“他不是早干过了吗?”
    夏允彝道:“这次不同啊。去岁不过是军中科举,这次却是要说出来了。不过这不从军者,不得科举,岂不是断了天下读书种子幸进之路!”
    顾咸正一把夺过报纸,仔细看完,只见上面字字清晰,声言凡大都督府治下州府,无论士农工商,此后不从军者,不得参与可靠,不得做官。
    顾咸正手都抖了起来:“有辱斯文,有辱斯文啊。”
    顾咸正实在接受不了让读书人上阵厮杀的政令。
    所有人都没有注意到的是,夏完淳神色复杂的纠结了许久之后。突然露出一股决绝。
    “父亲,孩儿想去从军!”
    “你?”
    儿子突然说要去从军,夏允彝不由惊讶了一下。但是看到儿子决绝的神色后,他轻轻点了点头。
    “既然你已想好,甘冒奇险的话,你就去做吧。杨大都督出身匠户,非我缙绅,行为做事确实偏颇了一些,却无士绅辅佐。难免做出这些荒唐之事来。你去从军切保住有用之身,待将来入朝做官,好匡扶正道!”
    顾咸正一听夏允彝的话。顿时就翻脸了:“你这是认定他要做皇帝了,他还不是皇帝,如此不忠不孝之言,当我顾咸正不认识你。”
    说完拂袖就走。
    夏允彝不由苦笑。这个姻亲脾气也太烈了。杨潮不是皇帝吗,他已经是皇帝了。
    易姓改号而已,只是杨潮还没有做,但是行使的却是皇帝的权力,而且夏允彝认为,杨潮做了大明皇帝不能做,不敢做的事情,革除弊政。反贪反腐,哪个皇帝好好做过了。就是张居正也没有做过,张居正的改革,也不过是让地方多纳税,谁会管官员贪腐民不聊生呢,如果不是这些贪官污吏,或许西北也不至于反,汹汹数岁颗粒无收,反倒要严刑拷打催逼税赋,卖儿卖女都不可得之时,如何不反!
    “我想那顾炎武也该从军去。”
    夏完淳决绝的说道,他最近是有点佩服这个顾炎武的文章了。
    夏允彝笑道:“他不会去的。”
    顾炎武果然没有去。
    夏完淳到南京后,多方打听,发现像他这样的豪族子弟来报名的少之又少,难有同道中人,不久还看到顾炎武在报纸上批评募读书人从军的文章,认为这是有辱斯文,声言读书人有投笔从戎的志向,但不可有执刀杀敌的手段,读书种子,不该上阵冲锋,当出谋划策,以智取胜云云。
    此时夏完淳其实心中也很认同的,读书人吗,上阵杀敌实在是太浪费了,但是他为了博取高位,将来规劝杨潮,从军不过是权宜之计。
    “夏完淳?”
    “我是。”
    “多大了?”
    “十七。”
    “会写字吗?”
    “四书五经倒背如流。”
    “这张纸给我念出来。”
    新江口征兵处,一个军官在一沓厚厚的纸张中,随即挑出一张来。
    夏完淳张口就念:“天子之义必纯取法天地而观于先圣。士庶之义,必奉于父母而正于君长。故虽有明君,士不先教,不可用也。古之教民,必立贵贱之伦经……”
    “好了好了,在这里写出三字经前十句!”
    夏完淳挥笔很快写完,看到征兵官啧啧赞叹,那字写的太好了,比他这个军中识字的二把刀强了太多了。
    “嗯,好好。果然是读书人。练过武吗?”
    “没有。”
    “会骑马吗?”
    “会。”
    “好了,拿这张条子去报道,以后你就是骑兵了。”
    夏完淳用了两刻钟完成考核,得到了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他读书写字都是优等,让他去找骑兵教官郭同武报道。
    夏完淳进入军营,分配到了一个宿舍,一张床,一身棉布衣,碗筷等物。
    同室已经有了好几个人,都热切的讨论着军旅生涯。
    发现这些人说话都比较斯文,一打听才知道都是读书人,三两句之后,大家就相互热络起来,尤其是一听说夏完淳是松江夏家的,更是对他态度热切。
    除了夏完淳,一整间营房中,都是一些乡下小地主,城里商人的子弟,豪族没有一个。
    有一个是出于父亲逼迫而来,他家世代乐户,杨潮废除了乐籍,他家感恩戴德,希望给杨大都督当兵打天下。
    有一个是苦于科举无望的小商人子弟,希望通过从军走捷径的,他听说军中科考十分简单,不考经文,只靠实学,他懂得算盘记账,希望能靠一个管钱粮的小官。
    真正励志报国的却没有几个,也没有几个像夏完淳这样,希望通过从军博取功名,从而匡扶正道的人。
    正悻悻然,突然看到又一人走进来,夏完淳不由一愣,叫了出来。
    “克咸兄!”(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八节 书生军
    “共征召读书人三千人。配以三百识字军官。大都督这是不是太多了。”
    黄元看到杨潮的命令,让他挑选一百个识字的军官后,他立刻找到了杨潮。
    军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