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冒牌书生-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话有些伤自尊了,我正色道:“我招安,是一心为了百姓,可不是为了自己的升官发财,要不然,我就宁肯自己打天下做皇帝了。再说了,皇上和我的关系不一般,不是你想的那样。我把皇上当成自己的大哥,不存在拍他马屁的问题。”
红娘子又冷笑一声:“当成大哥?是当成大舅子吧?看来你和香香这次去北京,这门亲事算是定下来了吧?”
我心中一虚,喃喃道:“关于香香的事,我正想和你说。我和她……”
红娘子摆了摆手:“不必说了,一切都很清楚了。”
我疑惑地问:“你知道什么了?谁告诉你的?”
红娘子苦笑道:“以前你有事没事就缠着我,现在你不来缠我了,我自然就知道了,我又不是白痴。哎哟喂,谢天谢地,我这回总算耳根清净了。”
我脸上一红,赶紧把话题扯开:“红娘子,崇祯皇帝是个好皇帝,会爱护百姓、振兴大明的,你没有必要仇视他。公私分明我还是清楚的,我说他是好皇帝,并不是因为我和香香有那层关系。”
红娘子看了我一眼,淡淡地说:“知人知面不知心,你又怎么知道他会一直是个好皇帝?当初在开封,你不是也说过,如果崇祯不好好治理天下,对不起我们李家军,你就要取而代之吗?怎么去北京见了一面,就这么死心踏地地相信他?”
我梗了一下,崇祯是穿越者的秘密如梗在喉,可就是不能说出来。前几天做的那个怪梦又浮现在脑海里,难道穿越者就一定是好人吗?会不会只是崇祯表演给我看的一种假相?以后我真会与崇祯刀兵相见,拼个你死我活吗?
我叹了口气,说道:“我那句话仍然作数,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还会考虑造反,不会对崇祯客气的。”
红娘子忽然兴奋起来:“好,到那一天,我带兵杀进官去,亲手杀了崇祯。”
我哑然失笑:“红娘子,你杀气好重,一个女孩子,居然想着杀皇帝,你以为你是吕四娘啊?”
红娘子怔了一下:“吕四娘是谁?”
酒喝多了就是话多,我一不小心就把清朝的女侠给扯出来了,于是赶紧填漏补缺:“吕四娘嘛……是孙二娘的表妹,和孙二娘合伙卖人肉包子的,和孙二娘一起造过反,是梁山第一百零九条好汉。”
红娘子嘴角一勾:“又在这瞎扯了,《水浒传》我也看过,怎么就没听说过梁山一百零八将外,还有个尾巴?”
我微笑道:“你看的《水浒传》是野史,我看的是正史,确实有过吕四娘这么个人,属于梁山好汉的编外人士。”
正说得高兴,红梅过来了,叫红娘子去喝酒。我于是也返回殿内,和将士们痛饮了一回,在醺醺的酒意和热烈的鞭炮声中,把旧岁给送走了,迎来了穿越史上新的一年。
第八十九章 正反奸雄
正月初一早上,我借和中高层将领相互拜年的机会,和他们讨论了一下如何赴宁远救援的事情。
宁远在辽宁葫芦岛附近,离山海关两百里路左右,是重要的北方军事要塞,也是明朝在辽东的军事指挥中心,是遏制清军入关的重要屏障。袁崇焕驻守此城,多次重创清军,取得了“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努尔哈赤在此城受创,恹恹成病逝去;皇太极为报父仇,攻打宁远,也在此城惨败。袁崇焕被冤杀后,如今的总兵是吴三桂,那个臭名昭著、葬送了汉人三百年大好时光的卖国贼。
在讨论之前,我和洪承畴先私下碰了个头。
“驰援宁远,事不宜迟,越快越好,迟则有变。”我首先亮明了自己的观点,我十分担心,吴三桂会投降清兵,并引着清兵来攻锦州和山海关。虽然历史上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是三年后的事,但谁知道蝴蝶效应下,吴三桂会不会提前动手?
洪承畴有些疑惑地问:“迟则有变?不至于吧。宁远防守坚固,也仅被包围三月,以城中的存粮来看,大约还没到弹尽粮绝的地步,还可以支撑一两个月,倒不象锦州那么危险。”
我索性把话挑明了说:“我对吴三桂信不过,我看他很可能会投降清兵。”
洪承畴微微一惊,沉吟了一会,说道:“断然不会。”他的语气斩钉截铁,十分坚决。
我淡淡问道:“哦?吴三桂的骨头有那么硬吗?你对他了解多少?”我心中冷笑,他吴三桂和你洪承畴一样,现在都是大大的忠臣,还没有投降清兵,那只是因为时候未到,时候一到,软骨立现。
洪承畴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淡淡道:“李总督好象对吴三桂颇有些成见?看来一定很了解他了,你倒说说看,他怎么个软骨头法?”
我张口结舌,有苦说不出来,这吴三桂为了陈圆圆,冲冠一怒引清兵入关的故事,现代人谁都知道,吴三桂的千古骂名是永远也洗不清的。可是此时引清兵入关之事尚未发生,我又如何拿来证明?而吴三桂在引清兵入关之前的事,我确实不太了解,也没有兴趣去了解。
我于是瞎扯几句:“这吴三桂,我听说他很害怕清兵,而且好酒好色,贪图享受,恐怕不是可以值得托付之人。”
洪承畴叹道:“李大人果然对吴三桂成见颇深,却不知成见从何而来?吴三桂作为我的部下,我对他很是了解,完全不是你说的那样。据我所知,他勇力过人,武艺超群,从年少起就一直抗击清兵,在战阵上披坚执锐、左冲右突、骁勇非常,以至有次皇太极远远见了,都不禁对麾下称赞吴三桂是条好汉子。
吴三桂年少时就十分骁勇,在一次战役中,他冲入敌阵用箭射倒一名红旗王子。在拍马上前挥刀准备割下该王子的首级时,不料那王子突然以刀砍中他的鼻梁。吴三桂血流满面,但毫无惧色,撕裂红旗包扎好伤口后,立即再战。天启末年,他曾带二十余名家丁救其父于四万满洲人之中,孝勇之举遍闻天下,有‘勇冠三军、孝闻九边’的美誉。当然,他今年刚28岁,年轻力壮,又兼儒雅风liu,拈花惹草的事倒是免不了的,也有些好酒贪杯,但还不至于象你说的那样不堪。”
“带二十个家丁,敢跟四万满清人斗?不是吹出来的功绩吧?”我吃了一惊,这段事,我却是不知。萨尔浒战役中,清兵前锋武理堪以二十余人闯入二万人阵营中,曾让我惊为天人。而如果洪承畴说的是真的,那吴三桂岂不是比武理堪还生猛?
洪承畴微微一笑,娓娓道来:“此事千真万确。吴三桂出生于关外的汉镇中后所,其父吴襄本乃士绅,因努尔哈赤崛起后在辽境对汉民大加掳掠杀戮,遂愤而投笔从戎举办团练,保境安民。明庭嘉之,委以辽东团练总兵一职。他功绩卓著,有‘辽右巨臂’之称。吴襄与当时辽境的一些明庭武将结友,并把妹妹嫁给锦州总兵、挂‘讨虏先锋印’辽东名将祖大寿……”
我插话道:“祖大寿?我知道,就是守锦州的祖大寿,他是条好汉子,是袁崇焕以前的爱将之一。”
我对祖大寿的印象很好,他和袁崇焕一起,多次打得清兵狼狈而逃。袁崇焕死后,他被皇太极带清兵围困在大凌河城,粮尽援绝,被迫投降;祖大寿假装顺服,却使了条计策,声称自己可以带兵进入锦州,然后发动内乱,将城献出,皇太极大喜同意。结果祖大寿进了城后,马上据城坚守,狠狠地打击清兵。皇太极大怒,包围锦州,多次进攻却没能破城,只得怏怏而归。这次皇太极再次再兵围困锦州近一年,恐怕也是为了报当年的背约之仇,誓要将祖大寿再次擒拿。但祖大寿不愧是铁骨铮铮的汉子,在粮尽援绝的情况下,一直坚守着锦州。
洪承畴微笑道:“祖大寿确实是条好汉子,但吴三桂也不比他差。有一次,吴襄率五百名骑兵作哨探,不期与后金大军相遇被围。少年吴三桂得知他父亲危在旦夕后,立即赶到他舅舅祖大寿的阵帐,请他发兵援救父亲脱离险境。祖大寿见清兵人多势众,明军不是清军对手,认为救援根本没有可能,只会徒增伤亡,危及明军自身,遂当场拒绝。
吴三桂知不可强,大哭而去,并立即召集二十名家丁,如狂风般地冲入重围。清兵愕然,不知底细,竟任由吴三桂冲入。吴三桂在找到父亲的人马后,大呼:‘跟我来!’并带领五百骑一路奋勇冲杀,终于杀出重围、奔回宁远。这次战斗震惊全军。从此少年吴三桂‘勇冠三军、孝闻九边’的英名,辽境无人不知。”
辽境无人不知,就是讽刺我连这事都不知道罗?我默然不语,心底却思绪万千。看来一个人本有正恶两面,也有忠奸两面,并不是谁生下来就注定要作汉奸的。其实我也看过一些网络文章,称吴三桂本已决定投顺李自成,是因为其父吴襄被李自成手下拷打,既怒不可遏,又痛感李自成对投降者冷血无情,自已作为投降者必定没好下场,才引清兵入关的,细细想来,这种论点也颇有几分道理。
从洪承畴刚才所说的故事里,吴三桂还是十分孝顺的,为其父的事情而与李自成反目,也是十分可能的。无论他多么坏,这个“孝”字总是值得赞叹一声的。而陈圆圆只是吴三桂的小妾,又是个妓女,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事情恐怕并不可靠,多是后人牵强附会出来的。若吴三桂果真只是为了陈圆圆这个妓女,而与李自成的数十万大军翻脸对抗,他手下的兵士又如何肯在明朝政权已完蛋之后,仍死心跟着吴三桂,继续为他卖命?
说到胆量和抗清决心,吴三桂其实也并不缺乏。吴三桂就是出生成长于充满战火的辽东,也是出生于拥有长期抗金战史的家族,这无疑从小就锻炼了他的勇力气魄和抗清意识。在战场上,少年的吴三桂就骁勇非常,敢于在与清兵的对抗中以少胜多,甚至只带二十个家丁就敢冲入四万人的清军大阵;中年时,在李自成声势如日中天、打进北京后,又敢于和李自成反目,在山海关外决战、一赌生死;年老时,他还敢反抗那时已树大根深的清朝政府,造反并称帝;看来只要利用得当,把吴三桂的胆量始终用到抗击清兵的正途上,还是大有可为的。至于那段被扭曲了的历史,我相信在我和崇祯的参与下,恐怕是不会重现了。想到这里,我对吴三桂的印象有所改观,不再那么厌恶了。
但无论如何,吴三桂是不得不防的,所以我还是力主初二早上便出发,前往宁远救援,以防吴三桂投降的结果发生。
洪承畴沉吟道:“不知多尔衮他们是真撤走了,还是假撤实留?如果清兵就埋伏在附近,恐怕我们会中了埋伏。我看,还是步步为营、稳步推进为好。再说了,明日就动身出发,也太仓促了,士兵们没准备好,骑兵刚打完大仗,步兵刚赶来山海关,总得让他们休息和庆贺一下,同时感受一下过年的气氛,以稳定军心。”
我叹道:“我们在这好吃好喝地过年,可是宁远城兵临城下,城里人心惶惶,无心过年;锦州城里更是粮尽援绝,恐怕都在人吃人了。一念及此,我们又怎能安心过年。至于埋伏一事,我们这几日已派出骑兵去侦探,并未在赴守远路上发现伏兵,我看不足为惧。清兵大约是回松山过年了,我们正可一鼓作气,把围困宁远的清兵赶跑,然后再去松山决战。”
洪承畴沉吟半晌,终于同意了我的方案。于是我们再和中高层将领讨论了一番,将领们有的赞成,有的反对,在我们反复权衡利弊后,最终把这事定了下来。
第九十章 驰援宁远
初一下午,我们在山海关附近的两个景点去游玩了一番,权当放松。
我们先去了老龙头景区,听说这里就是大海之滨了,我兴奋异常。我虽然名叫张远航,但在那个时空里,我从来没见过大海,更别提扬帆远航了,所以我对于大海,总有种莫名的思念,不想在山海关能夙愿得偿。
老龙头位于山海关城南5公里处的渤海之滨,由宁海城、入海石城、澄海楼、南海口关、龙武营、海神庙等组成。万里长城像一条趴在神州大地身上的巨龙,东端在山海关城南公里4处直插入海,犹如龙头高昂,成为明长城东部起点,因此这段长城就形象地被称为老龙头。老龙头长城是明代万里长城唯一的一段海中长城,由戚继光修筑,是一座海陆军要塞,能防止敌人从海滩上悄悄入关。
渤海虽然仅仅是内海,或者说是一个超大海湾,但仍然是海天一色,无边无际地辽阔,风光壮丽、景色迷人。在大海的面前,人显得那样的渺小,而海水并不以为骄傲,只是静静地涨起一轮轮的海潮,拍在岸边的礁石和城墙上。我看得目醉神迷,真想弄个相机照个相,可惜这只能是幻想。至于弄艘大船出海去远航一番,则现在也只能是幻想一番罢了。
随后我们骑马来到了山海关以东十多里处的凤凰山上,这里有同样名闻天下的孟姜女庙,由贞女祠和孟姜女苑组成。贞女祠庙前有108级台阶直通山门,庙上红色围墙内有前后两殿及钟楼、振衣亭、望夫石等景观。庙后建有江南水乡风格的孟姜女苑。
在孟姜女苑,我见到了一副奇怪的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我读了半天也没读明白,觉得象是个结巴写出来的,可以与唐僧相媲美,于是叹道:“一句对联用了十四个叠官,这真是玩文字游戏啊。”
一旁的了因和尚却大声叫好。
我不解地问道:“这对联好在何处?”
了因说道:“李施主,你恐怕是没有用心去读。你瞧,这对联表面上象是在玩文字游戏,却饱含着人生至理,确实是副好对联。”
宋献策见我出丑,急忙笑道:“了因长老好眼力,这副对联,我曾听人说起过,据说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联。李总督,这‘朝’字和‘长’字”都是通假字,‘朝’通‘潮’,同时音有两种,可读成今朝的朝,又可读成潮水的潮;‘长’通‘涨’,音也有两种,可读成经常的常,或长短的长。所以这副对联,有多种不同的读法,各有韵味。”
我顿时心虚起来,冒牌书生的老底眼看被人揭穿,顿感自己的不学无术。我干咳一声:“这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