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发明-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信使三天前登船,沿海路往天津,相信很快就能送到,”王韬道:“在下认为,以两广当下的情况,朝廷只有起用大人为两广总督。”
在叶枫的奏折上,详述接手广州城的经过,又述石达开部窜出福建,糜乱粤省,石镇吉大闹广州,现两军合流,声势复振,希朝廷派能员统领两广,以灭石逆,而他还要统兵回闽,以趁此机会收复闽省全境。
这是以退为进的做法,他们都很清楚,叶枫以前在中国名不见经传,成为福建巡抚也不久,如果能总督两广,声名必定大涨,到时便能收拢更多才俊前来相助,在国内的事情上也就更有发言权。
“别忘了曾国藩就在江西,湖南还有骆秉章,”叶枫快速签了几份文件,放下笔靠着椅背:“我在福建做的那些事情,朝廷不可能不知道,如今进入广州,他们对我的戒备恐怕已经超过曾国藩,或许让曾国藩总督两广会符合朝廷某些人的意愿。”
“骆秉章的名望差些,以曾国藩为两广总督从而督促湘军南下,两广不平,这个总督的位置曾国藩也坐不稳,两广平定,曾国藩依然要领军北上征伐江宁,这总督的位置还是虚的,何况到时候大人退还是不退,这也是用曾国藩对大人的制衡,”冯桂芬是西学为用、中学为体洋务思想的代表人物,在远赴欧美以后,思想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一力主张改革,同时还坚持传统的伦常名教,认为中西方的文化应当惟善是从。
叶枫尊重文化传统,但是对名教中的有些伦常却有不同看法,某种意义上来说,冯桂芬是有些保守,但有了这个在官场中混迹多年的新派学者的帮助,让他能够看清楚很多问题。
“那么,如果朝廷真的以曾国藩为两广总督,我们该怎么办呢?”叶枫面色有些凝重,他与石达开攻略两广,自然不惧湘军的武力,但是曾国藩在历史上的赫赫威名,也让他不得不慎重。
更重要的是,以历史成就来说,曾国藩绝对不是个简单的人物,叶枫固然不惧,可真要是冲突起来,这样的内耗绝对会损伤华夏国力,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叶枫不愿意看到任何形式的内耗,要不是历史反复证明满清贵族统治下的中国,渐进改良即便不是不可能成功,也是非常低效率的,他也不愿意采用极端的方式。
当然,太平天国革命也为他提供了这样的一个机会,让华夏在战火中重生的机会,若是和平年代,他不愿也不能过早掀起暴力革命。
冯桂芬抬头看向叶枫,认真说道:“欲入主两广,当早日平定两广长毛,将石逆部长毛驱往湖南、江西,则曾国藩必往救援。”
第六集 中国攻略 244 露天电影
更新时间:2008…12…10 1:48:02 本章字数:3348
冯桂芬是读书人,对伦常名教很看重,太平军以拜上帝教为名破坏名教,冯桂芬是不会认同的,这与更加年轻,并且已接受洗礼成为基督教徒的王韬不同,后者曾经向太平军献策,对这股势力抱着同情甚至期望,冯桂芬则办过团练与太平军对抗,便是现在对太平军也充满不屑。
叶枫与石达开达成的默契只有极少数人才知道,华夏新军目前有两个营一千余人与太平军并肩作战,分别由华尔和雇佣军中的法国退役军官乔治统带。华尔随石达开转战两广,乔治则在杉关堵住曾国藩入闽的道路,双方联络和协调则由陆石武的情报处负责,真正清楚双方关系的人并不多。
叶枫知道冯桂芬的意思,一则是攻打太平军以取得瞩目的军功,让清廷不得不重用;同时太平军进入江西必然挡住曾国藩南下两广履任的道路,如果进攻湖南又是湘军大本营,曾国藩不能不救。
在叶枫看来,曾国藩和他的湘军绝对是摆在面前的最大障碍,清廷绿营战力已经不值一提,满清贵族将领统领的江南江北大营数次被太平军攻破,僧格林沁的满蒙骑兵先是在英法几千兵面前崩溃,后又在与捻军作战时全军覆没,清廷能战之兵,也就只有眼前的湘军和后来的淮
得到的情报显示,李鸿章还在安徽跟着别人混,后世著名的淮军还没有影子,那面前就只有曾国藩的湘军是守护清朝的最后力量,对于这支军事力量,又该采取怎样的立场呢?
叶枫靠在椅背上想了想:“若是曾国藩能继续我的新政,倒不介意由他来经营两广。”
曾在数国打拼的叶枫早就不是当初的政治白痴,无论在俄国也好、法国也好、包括后来的瑞典、美国、英国,没有政治上的保障,诺贝尔财团就不会发展到今日地规模。
但是叶枫从心底里不喜欢,更愿意从事科学研究的工作。看着一样又一样新的发明在自己的手中诞生,那种成就感要比政治中的勾心斗角好多了。
“据在下所知,曾国藩对洋务知之甚少,即便是态度开明一些,怕也无法接受全部的广东新政,”王韬道。
“何况曾国藩对于朝廷地态度。未必会像大人这般,敢于阳奉阴违,若将广东交与他,也等于交还给朝廷,新政必然中断,”冯桂芬也反对道。
冯桂芬虽然对太平军比较反感,但对清廷也缺乏心底的忠诚。特别是考察过欧美政体,接受了西方近代政治理论熏陶以后,这个在思想上比较新派的旧识学者。已经彻底抛弃了现在的朝廷,甚至正在从儒学经典中寻找新政的根据,还颇有收获。比如,从《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语中提出“民贵君亲”;以“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冠仇”质疑封建愚忠;再以朱熹“天下者,天下之天下”否定家天下的合理性;以《孟子》“得乎丘民而为天子”。提出皇帝的产生要得到人民地同意,也就是民主选举。
“立天子以为天下,非立天下以为天子”,“天生民而立君,非为君也。奈何以四海之广。足一夫之用邪?”“岂天地之大,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自春秋至明末。诸子百家的经典被冯桂芬信手拈来,叶枫看了,也以为民主、自由这样的思想,自古有之。
在中国地历史上,王朝更替已成为惯例,每个时代都有死忠的人,但也有很多人将这种更替看作惯常,清可以代明,也能被替代,对读书人来说,未必是难以接受的观点。
“如果曾国藩能支持新政,那也不用再遮遮掩掩了,”叶枫并没有把旧式的湘军放在眼里,但也不得不承认湘军依然是此时国内最强大的军队,加上湘系的人脉,湖南、湖北、四川、江西、安徽、江苏、浙江都有可能闻风易帜,曾国藩完全有改朝换代的实力。“以湘军功勋,曾国藩如今也只有兵部侍郎地虚衔,连巡抚都不是,曾国藩对朝廷是怀着不满的,前番借着丁忧请辞就是想要挟朝廷给予封疆,没想到朝廷真的掳了他地兵权,直到石达开横扫江西,攻打浙江,对太平军形势不断恶化,才予以起复,仍未授予封疆,”冯桂芬分析道。
“起复以后,曾国藩像变了一个人,也不要求封疆,积极策动湘军反扑,廓清江西,攻略皖南,对石达开倒是不闻不问,他的目光估计已在江宁,想要取这扫逆首功,”冯桂芬看着叶枫摇了摇头:“曾国藩想要封疆,却未必对两广感兴趣,曾国藩对朝廷不满,却未必…………有反
就叶枫本人来说,他很希望通过宣传攻势,瓦解曾国藩对满清的愚忠,但从历史上来看,曾国藩对于清朝是忠心耿耿的,太平天国刚刚平定就开始裁撤湘军,随后落寞地走下权力的舞台,叶枫也曾看过后世很流行地曾国藩家书之类,表面来看,曾国藩奉行地是明哲保身、韬光养晦,从未想过取清朝而代之,虽然当初他有那个实力。
与此同时,曾国藩又以封疆力行与清廷相异的洋务政策,兴办近代工业,送学童赴美学习,这些举措对后世地影响不可谓不巨大。
叶枫和冯桂芬、王韬已不止一次讨论曾国藩到底有多少忠心这个问题,但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曾国藩表现得还比较老实,叶枫让石达开做出试探,也未能得到积极回应。
“不用他现在就有反心,有野心、有不满就行,”叶枫推掉面前的文件站了起来:“星火可以燎原么,咱就帮帮他,冯先生的《春秋新义》差不多了吧,早点印出来,给曾国藩送几本。”
送这本书与其说是说服,不如说是给曾国藩一个理由,要让曾国藩下定决心,可能还要从内部、外部施加一点压力,黄袍加身、反间计这样的桥段,叶枫见得够多了。
和冯桂芬、王韬等幕僚商讨了一些事情,用过晚餐后,一行人来到城西的军营,这里驻扎着一个营的新军,此刻军营外面的空地上,却聚集着好几百广州市民,喧闹得很。
冯桂芬等人对晚上要做的事情很清楚,但一些土生土长、新近加入的幕僚,还有叶枫邀请的当地士绅,对空地上竖着的那块大白布就有些摸不着头脑。
“林一兄,不知这电影到底为何物?”福建人沈葆桢好奇地向冯桂芬问道。
沈葆桢本是江西广信知府,在福建离职探亲,他是林则徐的外甥和女婿,从小接触世界,知晓洋务,对叶枫在福建所为虽有疑惑,却还保持着旁观的态度,便也加入到叶枫的幕僚中,参与新政建设。
沈葆桢历任翰林院庶吉士、都察院监察御史、广信府知府,官场阅历也算丰富,体现出较强的能力,叶枫倒是将广东临时衙门的杂务都交给了他。
“翰宇知道有线广播吧?”冯桂芬道。
“这等神奇事物,在下当然知道,这电影可是也与电有关?”沈葆桢虽说接触外界比较早,限于环境,对新事物的知识毕竟较少:“广播能用电传播声音,这电影可是能传播影像?”
“倒也差不多,可不是传播,而是录制,”冯桂芬笑道。
“录制?”沈葆桢似乎第一次听到这个词。
不过,他的疑问很快得到了解释,步入新军士兵布设的会场,距离幕布最近的空地上摆放着木椅,是专门为冯桂芬等人留着的,外围才是闻讯而来的市民,足足有七八百人,还是挡了很多的结果。
会场的大喇叭一直在不停地解释电影是什么东西,有广播作铺垫,倒也让人容易接受,特别是大家都知道上天赐下了电,便是拥有更奇怪的能力也不足为奇。
“与广播不同,广播只能对声音进行传播和放大,而电影却可以留住影像,”冯桂芬对沈葆桢解释道,同时也感慨:“如果影像也能通过导线传播就好了。”
“冯先生这个想法很好,我相信未来一定会实现的,”叶枫笑着走过来:“沈先生还没看过电影吧,这东西和几天前拍照的那种机器差不多,一个是静态的,一个是动态的。”
“一动一静,其间相差可不是道里计的,这点葆桢还是知道的,”沈葆桢笑着道。
叶枫让大家都坐下来:“也没有啥神奇的,咱中国人都能做到,这部片子就是我们自己拍的,等看过一遍,也就不觉得如何了!”
第六集 中国攻略 245 历史轮回
更新时间:2008…12…10 1:48:07 本章字数:3244
这部电影是陆石武带着人拍摄的,叶枫创作了剧本,在搜罗华夏五千年历史以后,有些悲哀地发现很难找到锲合自己想要表达的主题,就是为了国家民族而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明末的背景有些相似,都是内忧不断,外敌入侵,然而这个教材却是反面的,明王朝因为内部的纷争而瓦解,反而让当时的外敌后金趁机入关,建立了满清王朝。
叶枫在犹豫很久以后,还是选择了这个题材,明朝的历史在清朝比较犯禁,但这也是叶枫想要的效果,他要通过这段历史告诉大家清朝是代明而起的,然后以少数族群统治泱泱中华,这是一件比较奇怪的事情。
与此同时,叶枫想要表达的却是另外一种思想,那就是两个时期的对比,同样是内部发生了较大的动乱,同样是外部有强大的武力虎视眈眈,在这样的情况下,采取何种道路为好?
电影截取了崇祯王朝覆没,吴三桂投降,后金军入关这一时期,新立的南明相当于今日的满清,李自成、张献忠相当于今日太平军、捻军,后金军近似于今日的列强。
在历史上,南明视农民军为最大敌人,包括史可法在内的文臣武将都欲引后金军为援,甚至对投降了后金,但在与李自成作战中取得战果的吴三桂以嘉奖。这就好像清廷将太平军视为最大敌人,甚至要借助洋人力量一般,当然,目前清廷与列强存在条约纠纷,历史上的洋枪队还没有出现。
南明与农民军互相争斗,最终沦于满清铁蹄,大清与太平军相持。最终空耗国力,要不是历史发生了改变,英法联军就将打进北京城,火烧圆明园。
电影以一个虚构的人物为主角,试图通过努力联合各种力量对抗满清,但是却阻止不了南明各支力量间的争斗,高杰、黄得功、郑成功、李定国、孙可望等人,无一不是在内斗中丧失了改变历史的机会。
这是一部无声电影,但是有专门的人使用增音器配音。而且还合成了字幕,所以看得比较明白。
应邀前来参加电影首映式的主要是广州城地官吏、士绅和商人,都有一定的文化水平,看过之后都有些震惊。
这部片子太大胆了,看上去是在针砭南明将领之间的内斗,一次次战斗似乎在说明如果没有这些内斗。南明就不会失败,完全是汉人自己丢了江山。反过来说,满清得了江山并非天经地义的事情。
广州这个地方族群比较复杂。但汉人还是占绝大比例的,看过之后多数要觉得遗憾,想到如果不那样,又会如何,然后就觉得这个想法要不得,这部电影也看不得。但是,这个思想的种子就这样被埋下了,在以后的日子,一经风露便会缓缓生根、发芽、成长!
“沈先生、唐先生你们觉得这部片子如何?”叶枫笑着问沈葆桢、唐廷枢。
沈葆桢脸色比较严肃,倒是穿着比较洋气的唐廷枢有些不太在意:“叶大人是想说。这片子和当下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