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抗战悍将-第1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随着日军辎重兵第四联队的缴械投降,在沦陷近10个月以后,有着重要战略意义的宜昌城,重新回到了中国方面的手里。中国的国旗重新升起在宜昌的城头。
第一部 第一百九十二章 表彰和酒会
更新时间:2009…3…16 20:09:08 本章字数:6443
4月12日晚间,重庆的国民政府中央电台打断了正常播出的节目,插播了一条重要新闻:“据我前方战报,我国民革命军第18军和新20军在友军的全力协助下,经过激烈战斗,于今日下午3时许,光复宜昌。此战,我军在军委会的周密策划和正确指挥下,充分发扬战斗精神,基本全歼敌第四师团,重创敌第3师团和第13师团各一部,击毙敌第四辎重兵联队长川上不二夫大佐以下军官百余人,生俘日寇数百名,取得了重大战果。”
新闻的最后是庄重典雅的中华民国国歌和高亢的国民革命军军歌。
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4月12日,国民革命军在经过近十天的激烈战斗以后,光复了号称陪都门户的宜昌城。这是国民革命军自全面抗战开始以后主动发起战略反攻所收付的第一个战略要地。曾几何时,国民革命军在日寇的步步进犯下,只能节节抵抗,步步后退,虽然竭尽全力,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上百万官兵血洒疆场,仅将军级别的高级军官就有数十人为国捐躯,无奈只能看着一座座城市相继沦入敌手,大片国土被敌人蹂躏,人民陷入巨大的苦难。许多的所谓的外国观察家,都纷纷认为中国的抗战前途非常悲观。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是国民政府,还是国民革命军数百万官兵无不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甚至在国民政府内部,一些意志不坚定的人,也脱离了抗战阵营,投向了日本人的怀抱,当起了可耻的汉奸,卖国贼。终于,在经过了无数的失利以后,中国军队主动向敌人发起了战役级别的反攻,而且一举收复了重要城市。这让国内的舆论一片欢声鼓舞。在国民政府控制区里,许多的大小城市里都出现了市民自发的庆祝游行,他们打着中国国旗,抬着中山先生的巨幅画像,高喊着“中华民国万岁”,“国民革命军万岁”等口号。许多的商店老板都拿出了自己店铺里面的糖果,免费的分发给路过的市民,还燃放起了爆竹和烟花,丝毫不掩饰自己心里洋溢的喜悦心情。
无论是国民政府和国军方面的报纸电台,还是陕甘宁边区方面的媒体都对这次国军取得的空前胜利进行了大幅面的报道,一直都认为这一次的胜利对于整个抗战进程,对于鼓舞民心士气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当然,边区方面的媒体把这次的胜利和他们在华北所发动的百团大战并列作为中国军队主动进攻战役的典范。而重庆方面则是直截了当地说宜昌大捷其重要意义远远超过所谓的百团大战。在打舆论战的时候,双方仍然寻找着一切可能的机会,在维持抗战总体大局的前提下,不时地做着较量。
既然国民革命军取得了难得的胜利,重庆的大佬们自然是不能无动于衷,一点意思也没有的。各位中央委员,国民参政会议员,政府各部,军委会各部门,各位军中名宿以及各省政府都纷纷给第18军和新20军打来电报,热烈祝贺他们取得的战果。
借着宜昌大捷,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兼军委会政治部陈部长下达了正式命令,将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部从长江南岸的恩施正式转移到宜昌,以显示第六战区属下各部坚守宜昌保卫陪都的决心。
4月14日,作为全国战时最高统帅的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乘坐飞机在十余架战斗机的护航下,驾临宜昌。
飞机刚刚在跑道上停下来,马上就有机场工作人员上前架上了舷梯。
刘建业和大批高级军官全副戎装,一起列队站在机场跑道旁边静静的等候。站在最前面的自然是刘建业的上司,战区司令长官陈部长。陈部长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在军官们身后,是从参战各部队里抽调出来的代表组成的仪仗队和战区组织的军乐队。
两分钟以后,飞机的舱门被从里面打开了。先从里面出来的是两名侍卫军官,站在舷梯的两旁。然后,从里面走出来的就是穿着全套军服,披着大氅的最高统帅。
此时,随着陈部长的一个手势,军乐队马上奏起了嘹亮的军乐。最高统帅先是向在机场里迎接他的众人招了招手,然后走下了舷梯。
陈部长向着最高统帅迎了上去,敬了军礼,代表战区各部队向最高统帅表示热烈的欢迎。
最高统帅还了礼以后,在陈部长的陪同下,带着陪同的随行人员,向等候在后面的高级军官们走了过来,一一握手表示慰问。
当最高统帅走到刘建业的身边,刘建业站得笔直,向最高统帅立正敬礼,用宁波口音高喊:“校长好。”
最高统帅满脸笑容,拍着刘建业的肩膀,用宁波官话说道:“这一仗你打得很好,我不会亏待你的。”
刘建业马上高声地喊道:“愿为校长分忧,粉身碎骨,在所不辞。”这个时候,要是不说一些最高统帅喜欢听的话,那才是白痴傻蛋呢。
最高统帅听到刘建业的话,马上连着说:“好,好,很好。”
在最高统帅走过以后,就是最高统帅的夫人和其他国府的要员们过来一一握手。只有孔院长走到刘建业的身边的时候,不但握手,还悄悄得用只有两个人可以听得到的声音说道:“你的事情还没有完。”这一下子,就把刘建业从云霄打入了冰窟。不怕贼来,就怕贼惦记。自己看来就被孔院长给惦记上了。看来,自己以后一定要小心做人,不然一旦被他们抓住了小辫子,自己恐怕就要玩完了。
晚上6时,宜昌城内的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部礼堂。
这个时候用将星闪耀,将官如云来形容礼堂里面的情形是一点都不过分的。在这场由最高统帅亲自出席的宜昌大捷表彰大会上,不但有国民政府,军委会和第六战区的要员们,还有为宜昌会战的顺利进行作掩护策应的第一,第三,第五,第九等战区的代表们。同时还有云集了大量的国内外媒体记者跟踪采访。
最高统帅作为全国抗战的最高领导,为国军取得的宜昌大捷作了总结讲话,盛赞了国军的英勇作战精神,对国军的积极表现予以高度的评价,指出在目前的战略相持阶段,国军正是要发扬主动进攻的精神,不断地向敌人发起战役和战术级别的反攻,以此来改善战场形势,同时更大程度上的消耗敌人的力量,使战争的天平一步步向有利于我国的方向倾斜。紧接着,最高统帅还表示宜昌大捷证明了国民政府的英明领导,只有统一在国民政府的旗帜下,才能在未来的战局里取得更多更大的胜利,那些对抗战悲观失望,失去信心的人可以醒悟过来了,只要重新回到国民政府的怀抱里,中央是可以既往不咎的。
对于最高统帅的这些几乎千篇一律,没有什么营养的讲话,刘建业虽然并没有多少的兴趣,可是还是做出了听得津津有味的模样,不时地跟着鼓掌。
最高统帅讲话完毕以后,穿着一身黑色丝绸长袍马褂的国民政府的林主席宣读了嘉奖和处分命令。
新20军作为收复宜昌的部队之一,和第18军一起成为了嘉奖的最大受益者。刘建业作为新20军的部队主官,被授予了一等宝鼎勋章以及根据勋章颁给条例附带的一千元终身年金。新20军各级主官和一些作战英勇的士兵也得到了相应的表彰和奖励。参加宜昌会战的各部队同时得到了国民政府特别授予的宜昌会战纪念奖章,由于时间比较紧,纪念奖章还来不及制作出来,所以将在以后补发。而一些在会战里作战不利的部队及其长官就得到了处分。让刘建业痛恨不已的何公子,大概是由于他的叔叔的斡旋,以及最高统帅平衡中央军两大派系力量的考虑,只是被罚了一年的军饷,革职留用。
“背靠大树好乘凉,从来都是这个样子,没什么好希奇的。”在国军里混了这么多年,刘建业对此早就是见怪不怪了。
在林主席讲完话以后,军委会的冯副委员长,这位已经失去了自己部队的军中前辈代表军事委员会宣读了部队的调动命令。新20军被从第六战区作战序列中分离出来,成为军委会直属部队,得到了自己的桑(植)吉(首)师管区,同时,新20军还被调往湖南湘潭休整。
一听到这个消息,刘建业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自己的师管区,就意味着自己的部队以后的补充兵员,将可以从自己的师管区所辖范围里补充而不用完全依赖军政部的补充了,这对于和军政部何部长关系很差的自己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好消息。刘健也不知道是谁率先在军委会里提出这样的提案的,如果知道是谁的话,他都想好好的拥抱一下对方,以表示自己的感谢。当然,拥有自己的师管区,也意味着自己的部队正式被列入了国军的一等主力部队行列,仅仅比第1军,第2军,第5军和第74军这样的军委会攻击军地位低一些。这样的一种地位,对于刘建业这样的军中资历很浅的年轻将领来说,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殊荣。国军中强调辈分,在黄埔生中大一期就压死人的情况下,刘建业以一个黄埔后辈的资历能够取得这样的地位不能不让人为之侧目。当然,刘建业很清楚,这一切的背后除了自己的令人感到眼花缭乱的战功以外,绝对少不了陈部长的大力提携和最高统帅的提拔重用,自己的浙江籍出身也为自己加了不少的分。
接下来的消息,就让刘建业感到一些惋惜了。在新20军调往湖南的同时,第199师被从新20军作战序列里调到第18军,以由浙江地方保安团编组成的暂编35师替代。这就意味着在一起并肩作战两年多的伙伴,就要离开了。
在表彰大会结束以后,大队人马转到了另外一个大厅,那里早已经被布置成了一个西式风格的宴会厅。大员们要在这里召开冷餐会,开怀畅饮,庆祝难得的胜利。当然,日理万机的最高统帅和年老体衰的林主席就只是在这里露了一个面就走了。
刘建业对于这样的场合虽然不能说是应对自如,至少也是早已熟悉,应付起来不是那么手忙脚乱。
刘建业一边端着盘子,从大长条桌子上的找一些自己喜欢的食物吃,一边和身边的人们打着招呼,寒暄几句。吃了八分饱以后,刘建业从穿行在人群里的侍应生手上端着的托盘里拿了一杯红葡萄酒,站到了宴会厅的靠墙位置,小口的品着酒,同时用眼睛观察着身边的人们。
尽管刘建业躲在靠墙位置,但是他身上佩戴的一等宝鼎勋章蓝白色大绶,还是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许多人在从他身边走过的时候,都和他主动打招呼。刘建业也只好不断的回礼。
“仲良老弟,我可总算看到你了。”一声招呼在刘建业身边响起。
刘建业转过头来,一个佩戴着中将领章的国军将领端着酒杯站在自己的身边,不过,这位中将似乎已经喝得多了一点,不但满脸红光,嘴里还冒着酒气。
“原来是率真兄,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你不是在驻柏林的大使馆里担任武官吗?怎么会到这个小地方来的呢?”刘建业认出了这个人是自己当年在南京中央军校教导总队实习时候的桂总队长。
这位桂总队长后台也很不简单,既是陈部长的门生,又是何部长的侄女婿,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后作为第一批留德学生,被派赴柏林,学习装甲兵战技战术。在德国,他曾以自己的吃苦耐劳、谦逊诚实,博得教官、同窗一片赞誉。他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掌握了以精深著称的德语;作为缺少理工知识训练的人,他更时常在深夜钻研课程。前后两年的拼死努力,终于获得回报,他最终以当期学员前三甲的优异成绩毕业。毕业后,他留在德国使馆担任武官职务。他的严谨习气、刻苦态度,也渐渐闻达于南京军界高层。不久后,何部长以侄女配其为妻。1935年,最高统帅在南京举行中国童子军大检阅仪式,是时他任评阅长。当他巡视到满洲代表队时,他看到的只有稀稀拉拉的几十个人。此时,他一下子想起了满洲沦陷的土地。他不顾军人的威严,顿时泪流满面。如果不是还有评阅任务的话,他肯定会放声大哭。一直到报告最高统帅时,他仍然哽咽。这是万余名童子军代表共同目睹的一幕,会场因此寂然无声。从满洲流亡到淞沪的几十个孩子,也终于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放声大哭,哭声连成一片。素来注重军仪的最高统帅,眼角也略略湿润了,他亲自走到孩子们的面前,温言勉励。从此,桂总队长被认为是“黄埔军人之楷模”。同时,他还和黄埔同学贺衷寒,滕杰等人联手成立了力行社,成为创始人之一。力行社是是复兴社的内层组织和核心,下属的特务处处长就是现在重庆罗家湾的戴老板,特务处也就是罗家湾的前身。桂总队长在南京保卫战失利以后,被任命为第27军军长,参加了兰封战役,结果出了大丑,要不是最高统帅曲意维护,何部长出手相救,恐怕他就麻烦了。此后,他又被再次任命为中国驻德国使馆武官。
“我这次回来时奉命回国述职,例行的。”桂中将满不在乎的说道。
“现在的欧洲,德国人看起来很风光吧?”刘建业随口问着。
“那是当然,德国军队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军队,是不可战胜的。”桂中将由于在柏林陆军大学留学过,所以对德国军队极为推崇。
就在这个时候,宴会厅里又走进来一群人。和宴会厅里的人们不同的是,他们都是白皮肤的西方人。刘建业一看就认出来了,这些人都是苏俄派到中国来的军事顾问。走在他们这些人领头位置的就是苏俄驻华驻华武官,军事总顾问,苏俄红军的崔可夫将军。
“你看他们呢?”桂中将小声地问着刘建业。
“他们现在看上去也很风光,刚占领了波罗的海三国,又从罗马尼亚割了一块,国土又增加了不少。”刘建业对于苏俄的野心向来有着深深的戒备,所以,也并不掩饰自己对苏俄没有好感的事实。
“他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