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抗战悍将-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队补充给养弹药,那么军政部绝对不会给这支部队发放哪怕一个子弹,一粒大米。除此之外,侍从室的权力范围,从作战指挥、部队训练、国防装备到交通运输、后勤补给以及人事考核等等,无所不管,几乎可以成为一个独立于政府之外的影子内阁。侍从室的人找到他们,而且还是奉了委员长的命令,两人能不听命吗?
坐在两旁车窗都拉上了厚窗帘的汽车里,刘建业感到自己的后背隐隐的发寒。这可是夏天了,又是在素有火炉之名的武汉。侍从室的上校副官,从上了车以后,又是一言不发,只是随时用目光注视着两人的一举一动,让刘建业如芒刺背。
车子开了好一会,来到了一座小别墅的门前。看到上校军官下了车,两人也跟着下了车。刚刚下车,就有四名身穿中山装的精壮男子,领着两人走进了别墅的大门。一进大门,各有一名穿中山装的男子,在对他们说了一句“例行检查”以后,就开始对两人进行了搜身。两人自然是抬起双臂,配合检查。在交出了配枪,检查完两人随身物品以后,两人被告知跟着另外两人进去。
两人跟着那两个男子进了里面一道门,就发现这是一个富丽堂皇的大厅,厅中摆放着的都是各种豪华西式家具。
带路的两个人示意二人坐下后,就从大厅的另一扇门出去了。
即使是刘建业这样的真正大户人家出身的人,也不得不感叹这间大厅里面的陈设和家具,无一不是当时那个时代的顶级产品,真是豪华奢侈,在想起从徐州出来以后,部队一路上所看到的难民流离失所,风餐露宿的悲惨景象,不由得暗自感慨,难怪在那个时代,共**对于满腔热血的爱国知识青年的吸引力那么大了。
不一会,就有穿着服务人员模样服装的人送上了茶水。
这些人虽然是送茶水上来,脸上却是硬梆梆的,动作也很生硬,殊无待客之道,看来不是常干这活。
但两人都明白这些人的身份可不一般,所以也没敢多话。
待服务人员退出去后,两人不由得都松了口气,却还是保持着端坐的姿势。两人互看一眼,都是一笑,眼中都露出了对对方的佩服之色。荣辱不惊,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沉稳做出应变,正是一个合格的军事指挥员必需的素质之一。
这时,大门突然无声无息地开了,随即一个洪亮的声音说道:“委员长到!”
两个人都第一时间站了起来,肃立不动。
随着一阵脚步声,一个头顶发亮,身穿军服的人带头走了进来。
两人定睛一看,这不是蒋委员长是谁?
蒋委员长走进来第一眼就看见了以标准的军人站姿肃立的郭汝瑰和刘建业两人,立刻脸上现出了欣慰的笑容。
蒋委员长直接走到了郭汝瑰和刘建业两人的面前。两人待蒋委员长走近都是一个立正,皮鞋后跟一靠,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蒋委员长微笑着向他们挥挥手,用招牌式的浙江口音说道:“你们都是我的学生,不用这样拘泥于礼节的,轻松一点。”
刘建业马上也用浙江口音说道:“我们一是向最高统帅敬礼,二是向校长敬礼。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学生见到校长,敬礼乃天经地义!”
蒋委员长一听这话,心中大为高兴,要知道,在他的所有职务里,他最看重的就是这个中央军校的校长了!作为中央军校的校长,所有从中央军校毕业的学员都将是他的学生,也将毫无疑问地成为他的嫡系!这也为将来他蒋某人真正控制全国军权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国统一铺平了道路。在他眼里,什么主席、委员长都不如这校长的称谓来得亲切!更何况,这个学生也是浙江人,实在是嫡系的不二人选。
这个学生如此有头脑,又是自己的小老乡,蒋委员长不由多看了几眼,随口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刘建业抑制不住脸上的激动之色,说道:“学生中央军校第七期步兵科毕业学员刘建业!”
蒋委员长想了想,说:“就是那个在罗店和台儿庄都打过仗的刘建业?我原先还以为,你只是军事理论水平很高的,没有想到也是一员难得的虎将,难得,实在难得。”
刘建业立刻说道:“是的校长!”
蒋委员长又说:“你还是陆军大学正则班十二期唯一的一个免试入学的学员?”
刘建业马上说道:“正是学生,校长。”
蒋委员长点了点头说:“你不错!杨杰曾在我面前夸过你,连从来不轻易说别人好话的蒋百里先生也在我面前夸奖你,认为你前途远大,未来将是党国的栋梁。你可真是不简单啊!我早就想见见你了。今日见到,果然如此。好,堪为新军人的典范!”
刘建业立刻双脚一并,敬了一个礼说:“学生不敢!这都是校长的栽培。”
蒋委员长拍了拍刘建业的肩膀,说道:“今日一见,你果然没有让我失望!”
蒋委员长微笑着又转头看向郭汝瑰。
郭汝瑰立正后,说:“学生中央军校第五期步兵科毕业学员郭汝瑰!”
蒋委员长看着他,说道:“你好象还是陆军大学毕业的吧?”
郭汝瑰答道:“学生的确是民国23年陆军大学正则班毕业的,然后在军学研究院做研究员。”
蒋委员长转过身来,坐在正座的沙发上,对着两人做了一个手势,说:“坐,都坐下来,不要太拘束。”
郭汝瑰和刘建业见到这样,也就跟着坐了下来,只是照例只坐着半边而已。
蒋委员长见到他们都坐了下来,就说道:“你们今天陈述的作战构想,我都听过了,很有想法,也很有价值,比起原先的那个构想,更符合现实的作战情况。所以,我也就批准了。只要是有价值的,正确的意见,我还是很乐意接受的嘛。”
郭汝瑰和刘建业忙点头表示赞同。刘建业说道:“校长从善如流,不愧是领袖统帅。”顺耳的话,谁都爱听,只要哄得对方高兴,什么话不能说?又不花什么本钱。
蒋委员长听到这句话,虽然没有说话,但是显然很受用,眼角的皱纹也深了一些。
蒋委员长继续说道:“我找你们来,主要还是想听一听,你们对于未来的会战,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地方?”
刘建业想了一会,说道:“总体的情况,我们都在会议上说过了。至于需要补充的地方,我想还是有一些的。最主要的有三点。”说到这里,刘建业的声音沉了下去。
蒋委员长显然对此很有兴趣,说道:“不要拘束,尽管说,说错了也没有什么。”
刘建业听到蒋委员长的话,就继续说道:“作为这次战略防御作战,我们虽然是在武汉的外围地区作战,主要部队都在大别山,桐柏山,幕阜山等山地和沿江的河网地带作战,但是不排除日寇集中重兵,实施重点突破的战术,寻找我军防线的一点,强行攻击。这个时候,我军各部队,必须加强部队之间的协调呼应,一旦友邻部队遭受攻击,就应当适时的主动出击,对敌人的侧背实行攻击,使敌人不能顺利的进攻,这是其一。一旦我军的防线,遭受攻击,被敌人击破,前线部队要迅速的对敌人实行逐次抵抗,迟滞敌人的进攻,同时,战役统帅机关要能够迅速作出应对,这就要求统帅机关手里保留有足够的机动力量作为战役的预备队,应对各种突发情况,这是其二。虽然说,此次会战,我军是实行战略防御,但是在战略上的防御,不能代表在战术上我们就不能实行进攻,只有不断的进攻,才能有效的杀伤和消耗敌人的兵力,所以,前线各部队,一有时机就必须向敌人主动发起反击,打乱敌人的进攻部署,消耗敌人的力量,更好地实现持久抗战的目的,这是其三。我想,只要能够注意到这三个问题,战役的结局就不会很差。”
蒋介石听完,沉思了一会说道:“你说得很对,这些问题,我会交待侍从室告诉作战厅,让他们加以注意的。对于会战的胜负,你们有多少把握?”
郭汝瑰和刘建业相互看了一眼,回过头看着蒋介石。郭汝瑰说道:“大概有四成。”
蒋介石听到此话,并没有多少失望,只是说:“我也知道,这次会战不好打。”
郭汝瑰和刘建业立刻站了起来,说道:“学生不才,愿为校长分忧!”
蒋委员长微笑着点了点头,说:“很好,坐下吧。我知道你们都是我的好学生!”
郭汝瑰和刘建业忙接着说,“谢校长栽培!学生定当粉身以报!”
蒋委员长见到郭汝瑰和刘建业的样子,心中终于满意了,到底还是黄埔出来的,都是忠实于我的,特别是这个小老乡,很不错,很有才干。蒋委员长看了一会他们,说道:“很好!不愧是我黄埔俊杰!”
郭汝瑰和刘建业同时说道:“为国家效力,粉身碎骨,在所不惜。”
随后,蒋介石又问了一些两人的家庭和生活情况。郭汝瑰和刘建业以恭敬的态度,一一作了回答。
蒋委员长说道:“好了,我就不留你们吃饭了,过几天就要回部队,时间仓促,你们回去好好准备准备吧。”
说完,向两人挥了挥手,他这样做显得把他们都当成了自己人,更能让他们觉得亲切。
两人又是立正敬礼。
这时,来时的门开了,进来几个穿中山装的男子把他们从原路带了出去。
直到出了别墅的小楼,两人才总算是松了口气。这时,那个带着他们来的上校走了过来,交给他们一人一个纸袋,说是蒋校长送给学生的一点小礼物。两人忙接过来,对着上校侍从副官表示对蒋校长的感谢。
上校侍从副官把两人送上了车,自己没有上车,示意司机开走。
坐在车上,两人把各自的纸袋打开。原来,里面的东西都是一样的,一只派克金笔和一块瑞士原产的金表。
第一部 第六十六章 大战序幕
更新时间:2009…3…16 20:07:29 本章字数:5073
第二天的早上,吃完了早饭以后,刘建业正在房间里收拾行装,准备下午就回到新编十四师现在大别山区的住地。前几天都是连着没日没夜的查资料,讨论,作计划,忙得昏天黑地。昨天,各件事情都结束了,所以,刘建业也就难得的睡了一个好觉,等到他一睁开眼睛就已经是早上九点钟左右了。这个时候,门外有人敲门。
刘建业放下正在整理的行装,走到门口,打开房门,见到门外站着的正是前几天一直在这里陪着他和郭汝瑰的陈诚派来的王副官。
“原来是王副官,请进,请进。”刘建业忙把王副官让进房内。
“刘师长不必这样客气。今天我来,是奉辞公之命,交给你两份文件。文件送到以后,我马上就走。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的。”王副官说着,从随身携带的皮质文件袋里面掏出了两份文件袋,交给了刘建业。
“王副官不会是瞧不起兄弟吧?这么不给面子?”刘建业接过文件,对王副官说着。
“大概你还不知道,昨天晚上,蒋委员长签署了命令,成立第九战区,统辖此次会战中在长江南岸地区的各部队。辞公奉命出任战区司令长官,现在正在全力筹建战区属下的各指挥机关,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人手很紧张。”王副官说着。
“第九战区,刚刚成立的?效率好不错嘛。看来要有好事情了。”刘建业这样暗自思量,一边说:“既然是这样,那我就不挽留王副官了。见到辞公以后,请务必向辞公转达卑职对他的知遇之恩的感激。”
“那是一定的。刘师长现在可是红人了,辞公很看重的。以后,要是有机会的话,还要多提携兄弟。”王副官说着,向刘建业敬礼告别。
“王副官这么说就太谦虚了,我们这些在外面带兵打仗的还要靠着你们在辞公的面前,多多美言的。再见。”刘建业和王副官互相客气。
等到王副官走后,刘建业坐在沙发上,打开了送来的两个文件袋。一份是军政部下达的把新编十四师部队从第五战区作战序列调转到第九战区序列的命令。这份命令不难理解。陈诚刚刚就任这个新成立的战区的司令长官,他总要把这个战区里多安排一些自己派系的部队,这样在作战的时候,也容易调动部队,免得有的部队不听调遣,尤其是现在的第九战区所辖的部队里,有不少是何部长派系里的部队。陈诚对于这一点,不能不防。第二份命令,对于刘建业来说,意义就更大了。军政部下达了命令,任命刘建业担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六军的中将军长兼新编十四师师长,归属武汉卫戍区江北区。第六军属下两个师,一个师是新编14师,一个师是第118师。说起来这个第118师,和刘建业的渊源相当深。它是由刘建业曾经担任旅长的11师33旅为骨干扩编成的,现任的师长正是接替刘建业担任33旅旅长的王严。这下好了,刘建业既升了职务,部下的部队不是自己现在率领的就是自己原先的旧部,不怕部队指挥不动。
刘建业思忖着,这样的安排,肯定是陈诚一手操办的,这样的话,在罗卓英任司令的武汉卫戍区就形成了所属5个军的部队,有三个是土木系部队的现实。关键时候,这五个军的部队,是可以作为战役预备队使用的机动部队,随时要上前线充当救火队员的。不过,这样也好,养足了精神就可以和鬼子好好的玩上一把了。
刘建业既然接到了这两个命令,自然也就不用急着回部队了。他拍了一份电报给新14师,向他们通知了军政部的命令,让师参谋长杨伯涛负责带领部队转移到武汉北部地区的新驻地。自己则是接着休息,好好的补一下精神。
6月11日,日军第6师团从合肥南下;波田支队(相当于旅)由芜湖溯江西进,向安庆进攻。中国守军第26、第27集团军节节阻击。12日,波田支队在安庆东南20公里处登岸,随即冒大雨向安庆进攻。中国守军杨森第26集团军一部未力战,致使安庆于当日轻易沦陷。攻占安庆以后,日军继续沿江西进。日军为了应对当时中国长江流域阴雨绵绵,道路泥泞,闷热潮湿的作战环境,专门调来原驻防台湾、适应亚热带气候作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