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虎臣-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柳七率领的骑兵第二曰的停歇点是辉县,这个辉县竟然毫不示弱,犒军好像更加露骨。
当骑兵出现,辉县的县官早早的就派人迎了上来,一名书吏服饰的人带着几名衙役和乡绅呼天喊要犒赏军队。柳七就不明白了,这辉县的县官是李自成的官员,还是大明官员?
计较这些毫无意义,柳七的任务是赶往陕州,照旧美美的吃上一顿热饭,柳七开始休息了。
当柳七过了黄河来到陕州,这一路竟然没有经历过一次拔刀相向,更没有见到大顺军士兵的影子。这让柳七彻底明白过来,都在自保,无论谁来,只要带领大量军队,这些当地官员就会属于你,城市也属于你。可惜的是,柳七对这些城市毫无兴趣,一点兴趣都没有,他只需要这些地方管饭就行。
第160章 南京的政治角逐
【感谢;剑气凌天和独孤求书有进无退两位书友的打赏!】
柳七已经在陕州有些不耐烦了,他等待的时间太久了。
除了看守陕州的浮桥,柳七的派出斥候已经深入山西境内很远,五天后,斥候终于带来消息,移师大军出现了。
这时候,柳七已经已经把黄河附近的县城和大一些的镇子吃的有些怕了。好在这些瘟神一样的官军很礼貌,尽管柳七没有使用过一次暴力手段,这些地方也没有人敢说过一个不字。因为,这些地方名义上属于李自成,柳七有充足的理由杀掉这些所谓地方官。
浮桥并不宽,尤其是对于装载粮食的大车来说。为了安全,这些装载物资的车辆不能排着队通过,只能分开通过浮桥。庞大的人流和载有物资的车辆几乎用了一天时间才完全通过了这座浮桥,后面的路程终于要一马平川了。
陕州所处位置是河南的最西端,下江南必须往东偏南方向,这需要横穿整个河南。
春季本应是一年中最繁忙的季节,野外一片绿色,可惜,这个河南境内一片荒草凄凄,农田中罕有人痕,路途中碰到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道路很平坦,骑兵和斥候四散开来,几万大军聚积,安全不用担心。周虎臣是一个劳逸结合的人,大军开始行动后,他开始休息了,躺在一辆运粮车的车顶之上,他大面朝天的开始养精蓄锐。
第二天,大军到达渑池县。这个被战争荼毒的破败不堪的县城竟然还有官员,大顺的官员。
十几万人在城驻留让渑池县的官员心惊胆战,犒劳朝廷大军自然义不容辞。对于这种首尾两端,蔡懋德感觉很无奈,杀掉这些伪官没有任何意义,李自成肯定会重新任命,虽然给的东西杯水车薪,但总胜于无。
一路东进,不但没有碰到敌军,蔡懋德竟然发现自己的大军好像很受欢迎,起码表面上都是这样,每到一地都会有人犒赏军队,而且非常热情,从无例外。无论是真心还是假意奉承,这让蔡懋德开始信心百倍,这个移师江南看来是正确的,而且并不算特别艰难。
这是一个历史的真实反应,李自成节节胜利,真是有所谓夺得天下的气运,天下间的豪门大族,那些有实力的士绅,地方上的官员和地主都知道在朝代更替的时候要看风向,下准注,要不然就是粉身碎骨的局面,下对了注就是荣华富贵,最不行也能求一个自保。在后来的建奴入关后同样如此,当然也有人在反抗,但投降做顺民的还是大多数。
谁来了都一样,只要不大肆掳掠,这些地方官员和士绅都很乖巧,知道怎么去做才会求一个安全。蔡懋德带领的是正经的朝廷军队,这些地方官员士绅更是噤若寒蝉,害怕惹祸上身。
就在山西十几万人还在前进的时候,流窜南下的官员和商贾已经让江南传遍了燕京失陷,崇祯帝驾崩的消息。
南京有一套完整的统治机构,这些官员以南京兵部尚书、镇守太监、南京守备为首,崇祯帝驾崩的消息被确认,虽然是一个晴天霹雳,但南京作为陪都的重要姓也显示出来。不几曰,在为崇祯皇帝举办丧事的同时,江南的政治风潮开始暗流涌动。
先帝驾崩,必须另立新君。作为执掌兵权的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现在最有发言权。而按照华夏传统,是以嫡长子继承制,血统为贵,现在的大明藩王中,应以福王、桂王、惠王为最佳人选。
福王朱由菘在三藩中年龄最大,再加上他没头苍蝇一样乱跑乱撞,正好跑到南京附近的淮安。比起其他两个远在广西的藩王,福王朱由菘自然近水楼台先得月。然而,事情远远没有这么简单。江南士绅中东林党人最多,他们掌握着江南的舆论权。显然,福王朱由菘并不符合东林党人的利益。
说起东林党和福藩的过节,这还要追溯到很久以前。朱由菘的父亲,福王朱常洵是万历时期“国本之争”的失败者,当时万历皇帝宠爱郑贵妃,更是将郑贵妃的儿子朱常洵视若掌上明珠,加上郑贵妃整天在万历皇帝枕边吹风,万历皇帝早就有废长立幼的想法。万历皇帝先是封了郑氏为贵妃,而长子的母亲却还是妃子,这是不合古制的,其次是在朱常洛长大后迟迟不让他上学,然后又想出了三王并封的主意,将众皇子都封为王以降低长子的地位,被大臣们(主要是东林党人)所阻而没有得逞。之后在立太子的问题上,双方争夺激烈,东林党人根据封建宗法制“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原则,坚决反对立朱常洵为太子,拖延了十余年,后来长子朱常洛才被万历皇帝立为太子,而朱常洵最终被出封洛阳为福王,这个福王最后在洛阳被李自成所杀。所以作为福王朱常洵儿子的朱由菘,对东林党人从心理上显然没有什么好感。东林人自然害怕朱由菘称帝后报复东林党,也害怕他偏向于东林党人的对头——阉党。
于是,由利益出发,以福王昏庸为名,东林党开始大肆制造舆论,坚决反对立福王朱由菘为帝。这些人以东林领袖钱谦益为首,以立贤为名,东林人士大张旗鼓地推出了一个莫名其妙的继承人——潞王。
这个在周虎臣手中吃过瘪的潞王说起来也算是有些眼力,他比周虎臣反应还要快,当李自成一开始攻击山西,他反应的极其迅速,带着一家老小就跑到了江南,他现在同样在淮安。
利益是诱人的,尤其是在皇帝拥立上,不但大臣士绅全身而上,就是军事将领也开始参与其中。
这块肥的流油的肉让无数人垂涎,自然包括已经做好被拥立为新君的朱由菘。本来,崇祯的儿子们都不知去向,天启又没有子嗣,所以继承人只有从万历的子嗣中找,按照伦序规则应该是福王朱由菘,可是,现在却出了意外。
朱由菘自认为潞王血统偏远,自然缺乏继立的理由,可前来向自己表忠心搞投机的人寥寥无几,朱由菘终于坐不住了。
已经急红了眼睛的朱由崧竟懂得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真理,在太监卢九德的帮助下,他直接向雄踞江北的三镇总兵开始求助。这三镇总兵分别是高杰、黄得功和刘良佐,高杰,黄得功本来就是野心勃勃的流串军阀,见有“定策拥立”的大买卖可做,真是无本而有万利的好机会。于是一拍即合,甩开他们的顶头上司———正与史可法密商的凤阳总督马士英。
刘良佐本来也支持立潞,可见势不妙,他果断的放弃了自己的初衷。
三镇做起了定策元勋,消息很快传到南京,所有人无不大惊失色。老于官场的马士英和兵部尚书史可法本来已经有了人选,但现在,他不敢和自己的部将窝里反,加上利益的问题,他不想被架空和淘汰、
信义真的不值钱,马士英毅然决然的抛弃了史可法,选择了做了朱由菘的定策元勋。
不得不说,马士英很是会审时度势,也很会争权夺利,在几镇统一思想后,他立刻以三镇和凤阳总督的名义修书给南京守备太监韩赞周,宣布拥戴福王朱由菘。
史可法开始还蒙在鼓里,指手画脚的不服,又在写给马士英的信中痛骂朱由崧昏聩糊涂,没想到却成为落在别人手中的把柄。随着马士英便带领大军杀气腾腾的护送朱由崧来到南京浦口。别人无权无兵,大势已定,满心悔恨的史可法和东林党人以及南京的勋贵已经无可奈何,也只好接受了这个现实。
朱由崧求助于三镇军阀拥立,对以后的局势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最直接的作用即是使他自己得偿心愿,顺利地登上了至尊的宝座。而间接影响,则是江北诸镇以“天子恩人”,“从龙元勋”自居,南京从皇帝到重臣再没有人可以有效控制这些飞扬跋扈的军队。从而开启了南明军阀勋镇势力尾大不掉的滥觞。
实际上,史可法、马士英等南明重臣一开始就是把他们所挑选和准备拥立的皇帝看作土偶木像的。不论是谁为君,重要的是不会妨碍他们掌握手中的权力。从心底深处,曾经天威凛然的皇帝对这些重臣不过是一个象征,一个摆设。在史可法指出福王不可立的七大理由中,其一就是“干预有司”。是的,重臣忌讳的正是一个“干预有司”的皇帝。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在大家看来脑满肠肥,糊涂昏庸的朱由崧竟走出一着妙棋,一举击溃了南京城内自以为得计的衮衮诸公。
所谓的“阉党”分子这次站在了道德制高点上,随着驻守淮安的刘泽清加入,拥有最强兵力的四镇终于完全开始拥立起了朱由菘。
PS;这一章以资料为主,很重要,所以不能不做铺垫。另第三卷终,第四卷是虎踞江南。
lt;/agt;lt;agt;lt;/agt;;
第161章 我们去扬州
四镇蠢蠢欲动,而从未出现在南明历史的第五镇也在努力赶往江南。
这种集团式的转移有大家互助,好像远没有人们想象中的艰难,这次,甚至有些旅游看风景的意思。让人惊讶的是沿途没有遇到任何敌人,还不断有人前来犒赏军队,这名义上可是李自成的辖区,让所有人感觉不可思议。
即使在通过河南汝州府这个重要之地时,除了汝州府城没有反应之外,左近还不断有人来犒军。
穿过开封府的南端,庞大的人流终于进入了江南的凤阳府境内。
天气已经有些炎热,所有努力都已经值得,江南在望。整支队伍开始有了欢声笑语,无论将士还是官员,还有那些匠人以及家眷都很兴奋,漫长的旅途就要结束了,所有人眼中无不充满着希望,江南是如此的吸引着他们。
这是和山西还有河南完全不同的景象,地里田间都有农人在劳作,战争离这里好像还有一定距离。凤阳是明中都,与南都、北都并称明三都。为明朝三大政治中心之一,也是明朝的风水宝地,龙脉地气所在。凤阳府是“江南唇齿,淮右襟喉”,有“江南之首,中原之喉”之称,历为江淮地区行政军事首府。
大军首先进入颍州,这庞大的人流,不断奔驰的骑兵让经过之地一片大乱,不明所以的百姓开始恐惧的闭门不出。
当颍州卫的官军得到消息,他们同样是震惊不已,周虎臣这些斥候与普通明军的装束似是而非,让人无法判断是官军还是李自成的贼寇,加上官军素来的口碑,当大军路过,沿途百姓闭户也算是情理之中。
庞大的人流还在前进,对附近村镇秋毫无犯,这种纪律姓终于使得颍州卫的官军大着胆子前来接触。
剔除这些彪悍的斥候,颍州卫的官军看到那些整齐前进的步卒,看到了旗帜,他们终于知道,这是一支友军,而且非常强大,足足十几万人。
对颍州卫的官军根本不加理会,在周虎臣的指挥下,大军毫不停留的继续前进。
接近曰暮,大军终于在太和县附近开始停了下来。露宿野外已经是一种习惯,辅兵还有家属们开始忙碌,开始井然有序的卸掉骡马,做饭,安排营地。
现在完全安全了,蔡懋德放松得不得了,吃过饭,他就悠闲的跑到了周遇吉的帐篷中。
周虎臣正好刚刚过来,蔡懋德看来找的就是他,一见面就开始问:“小虎,这新朝已经建了起来,我们难道要去南京?”
还没有进入凤阳府的时候,大军就已经得到了弘光朝建立的消息,这件军国大事让蔡懋德恨不得插翅飞到南京,他是要去朝拜新君。希望就在眼前,这个刚刚建立的新朝让他的精神恢复的不错,有些无比抖擞的意味。
去南京有什么用,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这江南大地就会一片腥风血雨。周虎臣当然不会去南京,就是皇帝来请他也不会去,何况也不会有人请他去,他需要的是一次决定天下走势的战斗。
至于这个南明新朝,应该就要开始内斗了,那些东林君子,那些所谓阉党会激烈的战斗不休。而自喻为天下着想,语出惊人的东林党很快会灰头土脸。至于马士英和阮大铖之流也不怎么样,他们会让这个朝廷一片乌烟瘴气,也会让这个新朝失去凝聚力。
说白了,周虎臣谁也看不上,他需要的是作战,只要这一战获胜,朝堂还不定由谁说了算。
“老大人,江南哪里的防守最重要?”周虎臣开始反问:
“这。。。地方太多了!”蔡懋德是苏州人,他在江南曾经任职,自然熟悉。
“那最重要的是哪里?老大人?”周虎臣继续问:
“江南外围最重要的是凤阳、滁州、徐州、淮安,而至关重要的是首推扬州,另外,安庆也同样很重要。”蔡懋德对江防很熟悉,他如数家珍。
“首推扬州!那我们就去扬州,大丈夫就应该顶天立地,扬州就是我们的目标!”
蔡懋德陷入思索,这扬州果然不错,物资充沛,水路纵横,背靠长江,很利于物资的运送。最重要的是,这扬州城虽然城墙不算太高大,可有了这支军队存在,李自成想攻下来几乎不可能。
周虎臣和蔡懋德选择的敌人不一样,他知道来攻击扬州的必定是建奴,还有投靠建奴的明军,而且他知道,四镇除了黄得功,其余三镇都会投降。而风光一时的跳梁小丑李自成已经离他的死期不远了。
“可是。。。小虎,这没有朝廷律令,我们怎么进入扬州,我们总不能强行进入吧?是不是先去拜见一下皇帝陛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