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新中华民国史之戏说张作霖-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说英国终于获悉**有内附倾向后大为震惊,为了扭转不利于自己的趋势,20年初,英国再度启用熟知藏务的贝尔为直接处理西藏事务的政治专员,驻锡金。不久,北京会议的结果传来,英国顿时闻到了其中的火药味。接着的西南战争,使执著于争权夺利的唐系军阀一败涂地,被基本彻底赶出西南,而整个西南的各个新军阀无不有革命党的背景,在内战结束纷纷开始致力外部,企图平定康藏建立不世功业。
针对越来越严重各省联合对藏的不利局面,**喇嘛一方面固然不甘心,但是另一方面他也开始胆怯。英国很快就发现了**喇嘛的倾向,开始大幅度修改对藏政策,一方面仍然打着政治解决的旗号,另一方面也开始暗中支持藏军的整军备战工作。不过聪明的英国人也明白这是不能明着干,如果和中国民众对着干,那么中国人积蓄的对于日本的仇恨很可能就会转移到英国身上,让英国感到恼火的是,此时的日本公开支持中国进军西藏,似乎完全没有了盟友的样子。两个列强就这样互相算计着。
像英国这样的老牌帝国是不可能认输的,你只有把它击倒,拉下它的面具,你才算赢得胜利年10月,贝尔入藏,他会见了**,递交了英印总督的信件和礼物。贝尔在入藏之前就已经获得了承诺武器和军火援助的授权,贝尔不想张扬,他接受**的首席噶伦、亲英派头目雪康的忠告直接找**商谈。贝尔发挥它的善于夸张的语言天赋,挑动了**1908年被逼出走的敏感神经,夸大了汉人对藏人的仇视,鼓动**武力拒统,同时他做出了向**提供武器和军火的保证。此时的**看到北京对他的友好表态没有反应,又忽然传来新建行省的消息,他本来已经就又惊又俱了,在贝尔的怂恿下,**鼓起了最后一搏的勇气。
贝尔在与**的谈话中指出“目前西藏未受过训练,装备低劣的6000名士兵不可能使你的国家抵御驻中国的进攻”,他建议**“把军队逐步增加到15000人”,为了实现这个计划,他建议**在全藏范围内招募士兵,同时增加税收。可怜的贝尔不知道他的建议给**带来了怎样的失败。
当**将扩军的计划公布于众时,顿时使整个西藏各界乱作一团,因为6000人的正规军已经使西藏不堪重负了,这个计划遭到了以贵族和三大寺为代表的僧侣集团的谨慎反对,他们更倾向于较小的扩军和通过政治途径来解决问题。但是这个计划受到了以藏军司令擦绒为首的、主要由英国训练的藏军军官的组成的集团的赞成,他们企图通过英国的支持通过扩军来扩张其势力。
第五十二章 西藏战争
一时之间双方争执不下,不久,熊克武的西藏行省计划出台,他在计划中主张,将西藏的宗改为县;保留噶厦政府,另设司伦三人,**派一人,康藏经略使派一人,班禅派一人,组成司论署总领西藏政务,同时**、班禅专心宗教事务,不再直接管理行政;严格划分宗教权力范围,**主前藏,班禅主后藏;整编西藏军队,保留藏军六个代本3000人,**、班禅各指挥两个代本,作为卫队,同时护守地方,西藏督军指挥两个代本,保护交通、防卫边疆,外省军队进藏不用西藏军费;以西藏大公会所为西藏咨询、民意机构。
熊克武的政治方案一经公布就在西藏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正所谓攻心为上,这个政治方案最大限度的联合了盟友,孤立了以**和新式藏军为核心的亲英派势力。西藏内部各派势力错综复杂,只是因为内地混乱没有势力愿意为国出力才致使西藏出现分裂的局势。在金沙江西岸,波布地区也就是帕隆藏布、易贡藏布地区的波密王自唐末以来一直维持着他的统治,对于噶厦政府他虽表面臣服但却怀有异心。藏北三十九族地区大部原归川边管辖,现在虽落入**手中,但是该地区素来亲汉,**为了控制这个地区,设立了霍尔基巧(基巧是藏语总管的意思),霍尔是藏人对北边蒙古人的称呼,三十九族曾经是蒙古族的游牧地并接受蒙古汗的统治,因而他们有蒙古族血统。**为了对抗内地穷兵黩武,对这些藏北牧民强派乌拉(藏语徭役的意思),已经激起这些人的强烈反感。
同时在雅鲁藏布江流域的西藏核心区,**推行的以扩军备战为核心的新政不但使另一个西藏政教领袖班禅如坐针毡,也触动了僧侣及世家大族的利益,以藏军为核心亲英派势力的上升还威胁到了他们的政教地位,他们中的不少人也对**的新政充满了仇恨。而这个时候,**集团与班禅系统间也因**加强对后藏的控制,强行征税,对立日益加深。
**集团与班禅系统间的不和由来已久,但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这种纠葛由于强大的外部中央政府的存在而局限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双方还能维持固有的关系,因此即使在**出走印度后,班禅也推辞掉了中央的任命,没有主持西藏政教大权。辛亥革命后,英人扶植西藏的亲英派分裂势力,双方矛盾不断加剧。**回藏,班禅前往迎接却受到冷落,后来班禅派代表赴京,向民国政府输诚又激起了**的不满。**为了扩军备战并且控制班禅,向日喀则地区派驻了后藏总管,强行对后藏进行管理,征收赋税,并干预班禅驻地扎什伦布寺的宗教事务。自此,双方的关系似乎已经无可挽回。
班禅热爱祖国,渴望统一,目睹民国以来的内地及西藏的战乱十分心痛,而**的所作所为更是令他十分失望,当他获得了熊克武的建省方案后,十分赞同,当即发表通电表示拥护,他呼吁**放弃敌视内地的政策,息兵罢战,“愿共研佛理,度化众生。”为了表示诚意,班禅还主动提出不派出代表进入司伦署,不向**分权。班禅的通电立即获得了国内各方的一片欢迎。
再说西藏的世家大族,西藏共有100余家世家大族,他们的庄园控制了95%以上的西藏土地,他们的家族成员不但控制了作为西藏地方政府的噶厦,也控制了作为精神中心的喇嘛教。这些人只关心他们自己的切身利益,至于西藏是否会受到外力的统治并不是他们直接关心的。英国人扶持亲英派触犯了他们的利益,因此他们十分反感,**扩军备战不但要他们支付巨额的军费,而且战争使西藏和内地的经济联系几乎断绝,这些都使他们在经济上受到了巨大的损失,因此他们也反感。
但是熊克武的政策显然对他们充满诱惑力,噶厦的保留使得他们的切身利益得到了基本的保障,由他们控制的大公会所成为类似于内地的省议会使得他们获得了额外的权力,藏军的裁撤和内地的驻军则不但狠狠的打击了他们的敌人——亲英的军官势力,也使得他们的军费负担大大减小,最后和平的实现能够迅速的恢复与内地的经济联系,这也是他们一直想实现的,因此自从获知了新的行省方案后,他们的内心十分拥护,毕竟这实际上同前清时代没什么区别,只不过班禅获得了与**同样的地位,那个不伦不类的议会也并没有把在他们看来是洪水猛兽的民主权利给在他们看来十分低贱的贱民。因此,作为世家大族代表的贵族和僧侣都开始公开反对扩军,转而要求**考虑接受内地的条件,那些僧侣们的理由竟然是“扩军与佛教背道而驰”。
但是随着熊克武扩军备战的加速,**已经不能忍受内部那些无休无止的争论了,在**看来,要他放弃直接管理政务并与班禅平起平坐无疑使他记起了1908年的惨痛经历,在贝尔和擦绒怂恿下,**决定与汉人决一死战,“用战场上的胜利让他们丢掉不切实际的幻想。”1921年1月25日,**不顾噶厦和大公会所内部的强烈反对强行通过决定:新招募3000名士兵组成新军,此后每年增加一个代本,使军队总数达到17000人;向寺庙和贵族征收赋税,用于扩充军备。贝尔闻讯后,再次会见**,向他保证了英国人的军火许诺,并再度就扩军增税提出建议。
扩军增税的消息一经传出,整个西藏人心浮动,一片恐慌混乱。拉萨城内车马喧嚣,贵族和有钱人匆忙转移、隐藏财产,纷纷移居乡村。毕竟这个时候,内地一致对藏的局势已经明显出现,世族大家们都不相信那些可恶的藏军能够挡住汉军,认为他们只是在浪费他们的财产。随着内幕消息的不断出现,亲英的藏军与僧侣集团间的矛盾迅速激化,随时都可能爆发冲突。与此同时,人们议论纷纷,贝尔成为众矢之的,正如他后来灰溜溜的回到英国后回忆的那样,“各地的藏人都将扩军归咎于我,而扩军只会引来汉军的更大进攻并削弱有势力的僧侣集团。显然,活佛(**)使采纳我的意见并果断的接力推行的,无疑,他们有理由这样认为。”
拉萨在紧张躁动中迎来了藏历新年。此时的拉萨,“群情激动,气氛紧张,几个寺庙剑拔弩张,一场暴动一经一触即发。”五六万名僧侣涌入拉萨城,成群结队在大街上游行,呼叫:“出来打吧,我们是不怕死的。”这是对藏军说的,当日,藏军与游行僧侣发生了冲突,但是这只是激化了双方的矛盾。一夜之间,拉萨的很多地方贴满了布告,说是要杀死贝尔和他的随行军医肯尼迪。贝尔如临大敌,白天外出都要擦绒派一队藏军护卫,入夜即不敢上街,惟恐人们从黑暗中向他摔石头。在喜马拉雅山以南,甚至有谣传说,贝尔已经在骚乱中丧生了。
对于这场骚乱,**表面上各打了五十大板,在藏军方面,三名代本被解除职务,两名年轻军官(其中一人为**的侄子)被罚,在另一方面,**惩处了他认为“负有责任的噶厦官员”,噶伦滚桑吉被解除职务,他被指责幕后策划暴乱并私藏财产,实际上却是**知道他“里通中国”,赞同熊克武的政策,与此同时**派出异己,解除了另外两名不听话的噶伦,于是噶厦为**亲信雪康控制,至此**开始不遗余力的执行他的备战计划。**的愚蠢行动带来了打可耻的失败。
西藏的情势通过设在西藏的CIA特工组不断传到东北,也传到了熊克武那边。熊克武抓住机会,一边联络西藏的各方反对**的势力,一边加紧军事部署。新年刚过,3月份,第4旅进驻巴安,精锐的刘伯承部第1旅进入过去的停战区域甘孜县,这标志着康军已经放弃了过去的停战协议。英国向北京交涉,但是颜惠卿圆滑得很,英国人一无所获。**闻讯后,大惊,立即做出应对,他调集藏军主力11个代本5500人汇集临时召集的各地地方军队万余人在金沙江布防,并且派出他的亲信藏军司令擦绒亲往指挥。整个拉萨只留下一个代本500人加上刚刚紧急召集的3000名新藏军,他们的装备到现在还没有整齐。
月份,四川、云南、青海、甘肃相继宣布参加平藏行动,熊克武向北京做了汇报,并且向徐世昌讨得了中华民国诸省联军的旗号月底,联军司令部甘孜成立,联军计有卡康军两个旅、川军三个团、滇军两个团、青军一个加强团、甘军一个团,全军23000余人,司令为康军第1混成旅少将旅长刘伯承,自此战争可说是一触即发。此次进攻藏军,联军共分三路,东线为主力,拥有康军一个旅、川军三个团,计有万人,他们将会从甘孜德格方向从正面进攻藏军和作为康藏枢纽的昌都,南线为康军一个旅会合滇军两个团8000人从巴安、盐井方向宁静、科麦、察雅方向攻向昌都西南方,与此同时,北线的青甘联军4500人则从青海玉树、囊谦方向。
刘伯承的想象力可谓天马行空,他这样的部署已经足以使他获得军事上的胜利,但是他却不仅想获得一场胜利,而是一场巨大、快速的胜利。他一方面联络藏内同意康军入藏的势力,同时为了达成全胜的目的,在战争发生后,5月7日,我收到他的直接来电,他让我派一支骑兵部队通过青海西南部长江上游的无人区,突然攻向作为藏军补给枢纽黑河(也就是藏语那曲的意思),并寻机直接攻向西藏的中心拉萨,这个行动策略在历史上的藏巴汗就使用过。我接到电报后不禁赞叹于刘伯承的想象力,联军大部为步兵,而康藏沿路地势崎岖,山河纵横,即使攻占昌都,倘若**坚持抵抗,战争难免旷日持久,久则容易生变,趁热打铁才是智人所选。当各方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昌都附近时,突然以一支骑兵军队插向黑河方向,则不但可以切断藏军补给,而且此处距拉萨不过300余里,利用骑兵的快速的机动优势和藏军的后方空虚,定可一战而定西藏的局面,只不过如此作为主力的联军虽然表面上轰轰烈烈,却只是在做配角了,他能放弃这样的机会却有此时关内将领少有的大局观、大视野。
我对刘伯承的计谋不禁拍案叫绝,当即命令第1蒙古骑兵团加强部分兵力组成4000人的力量通过居延海、祁连山、柴达木,然后跨越昆仑山,进入无人区,通过唐古拉山口进入藏北草原,此次行动直线距离超过1500公里,其中要穿越超过500公里的无人区,困难可想而知,但是一旦队伍到达战斗位置,则西藏问题可以说基本就解决了。我在命令中对第1团进行了勉励,希望他们能够打出国民军的气概和威风。
月10日,西藏战争爆发。打响第一枪的刘伯承的康军第1旅,在正面抵抗联军的藏军兵力超过5000人,其中正规军达到3000人,藏军虽然人数不多,但是他们熟悉地形、对气候也十分适应,刘伯承部虽然进行了1个月的适应性训练,但是要想达到这些老油条的水平还是很不容易的。但是刘伯承采取了各种对策,他一方面通过熟悉地形的可靠的康人向导帮助部队作战,另一方面他又故意不使权力,在察觉这是藏军主力后,他采取拖字诀,一方面不断施加压力,另一方面又留一手,而把突破的主力放到了战场两翼的包抄部队。藏军北线和南线的兵力都不超过3000人,而且由于大河南北流向,藏军不能利用大河天险,再加上藏军训练本就不如内地军队,正所谓“装备不如、训练不如、士气不如”,藏军凭借的就是相对有利的地形和自己对地形的熟悉,还欺负联军为步兵行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