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全球三国-第6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杀声一片,夹杂着土著人粗野而蛮横的吼叫,他们高叫着杀一个黄皮魔鬼赏50金(50枚印有他们国王头像的金币)狂打猛冲,两军全线接敌驳火。
    此时此刻,邓艾最感谢的是一间外包公司,叫做“积木建筑有限公司”,这家公司是家老牌的工程外包公司,信誉卓著,基本上由华人组成,配备少数阿三,专门负责营房基建、筑城的工作,当他们拿到了合同,出动了五千人,到了塔卡泽河南岸工地之后,日夜不停三班倒,刚刚建好营垒和渡口,物资入库,邓艾就败退回来,即时上到垒上扼守。
    战斗,战斗,无休止的战斗持续了十三天,入夜,阿克苏姆人的篝火连绵不绝,直到天边。
    进攻的阿克苏姆人同样是三班倒,日夜不停。
    到近天明时才消停下来,下了火线的邓艾刚刚合上眼,只觉得头脑里有把凿子在狠敲,痛不可遏,耳边传来焦急的叫声,偏生又无法睁开眼睛,觉得眼皮有几百公斤重。
    有人帮了他,帮他扒开眼皮,他眼神聚焦,发现是通讯员兼勤务兵小黄,他急急地说:“黑鬼又来了!”
    邓艾蓦地弹起,小黄先是拿来一个盛着冷水的面盆。邓艾打湿毛巾胡乱地擦了几下,小黄又拿过一个托盘,盘上放有两只剥去皮的熟鸡蛋、一杯牛奶和烙饼还有三颗小药丸。
    药丸“醒醒”是一种兴奋剂,广泛地用于军队中,作提神醒脑之用,一般是在战斗前下发。
    风卷残云。将盘上东西一扫而光,嘴里嚼着鸡蛋出门,翻身上马,向着杀声最为激烈的东南侧驶去
    那边两个团长脸色苍白,迎面跑来,惶恐地道:“敌人夺取了营墙。”这两个团长都是新提拨上来的。原先团长一个战死另一个负伤。
    邓艾抬头凝神一看,不远处黑人勇士在墙头那儿鬼煞吵,举着长矛耀武扬威。
    一部分的黑人已经在墙头我们的那边,正与我军缠斗。
    “哼!”邓艾冷笑一声,急叫道:“使用弓箭压制。用火箭弹打击他们的后续部队。我们的人准备反冲锋!”
    命令被执行了,一盘盘地诸葛弩狂射而上,炮声弓弦声响成一片,箭枝在黑人身边落下,火箭弹怪啸着飞过营墙。在外面爆开。
    邓艾亲自穿上了钢胸甲,抓过两把雪亮的快刀,身后面的部队也全部就绪,一声“杀”声朝着敌人冲过去。
    他的当面之敌以矛向着他猛刺,邓艾不闪不避,短矛扎在护甲上根本不起作用。他则用一把快刀斜砍。被盾牌挡住,另一把快刀就势将土著兵的头砍下。尸身缓缓坐倒,邓艾冲过去,杀向下一个敌人。
    师长都这么拼命,手下也唯有舍生力战,黑人勇士们同样不甘示弱,在营墙上站不住脚,就象饺子般扑通扑通地纷纷地往下跳,加入战团中,两军缠斗不休。
    杀了一个又一个,杀了一重又一重,邓艾的手都麻了,还是无法夺回营墙,黑人就象决堤地水怎么都止不住,邓艾暗叫“真见鬼”,他哪知在黑人的后面,国王格里纳巴亲自在后面督战,人命不值钱般往里猛填。
    历经多次苦战,邓艾的预备队不足,已经无力打退敌人的进攻,尽管能够以一敌三,体力下降消耗却是严重,手脚无力下邓艾亲眼看见已方一名军士被敌人生拽硬拉地捉过去,夺过他的刀,将他斩首!
    眼看事不可为,邓艾心生退意,他在人群中向后退去,方欲发令各部掩护后撤时,后面一把洪亮的声音传来:“关君侯援兵已到!八万军马,全部渡过塔卡泽河!杀向敌人,各将士努力加油!”
    邓艾忍不住回头一看,哦,是周仓到了。
    手臂如树,腰大膀圆地光头佬周仓不戴头盔,带领一大票人马冲来。
    顿时,在前线苦战的帝国军士气大振,疲倦的身体象注进了新的力量,在生力军的支援下,众志成城,把已经冲下来地黑人尽数砍翻、刺死,最终邓艾和周仓胜利会师于涂满鲜血地营墙上。
    营垒所在地是高地,他们举起望远镜往下往去,嘿!一望看不到边的大平原上,成串的火箭弹在黑人当中炸开,燃起了无数的烟朵,云浪沸腾,火光冲天,军号声、弓箭弦声、啸声、人喊声、马叫声交混在一起,犹如万雷轰鸣,帅字旗下,关公跨赤兔马(已经是第五代的马了),持青龙刀,左有关平,右有廖化,军队势不可当地冲向阿克苏姆人,更远处,帝国地骑兵呈扇面掠过阿克苏姆人,杀人如割草,留下了一排排的尸体,这真的是从未见过的浩大壮观的野战场面。
    之前,关公指派援兵以添油打法,一千人、二千人的方式往援邓艾,令到邓艾勉强可以支撑,他自己却不断集结大军,待事机成熟时出击,将阿克苏姆人聚歼!阿克苏姆人尚有实力,不甘失败,更没有认识到事情地严重性,居然傻到和帝国军对攻,寸步不让。
    随着越来越多地帝国军投入战斗,尤其是帝国的骑兵师,他们远出,象两把大钳般把阿克苏姆人般包抄起来,一层层地往里杀,轻骑兵远用弓箭,近用马刀,将阿克苏姆人切割包围,重甲骑兵更是如坦克般将阿克苏姆人撞死,踩成肉泥!
    在肆虐的骑兵前,阿克苏姆人的防线象纸般四处洞穿。
    帝国军的步兵方阵如墙而入,所过之处是再无一个生存的敌人。
    “不留俘虏,全部杀死!杀杀杀!”此举在于将黑人杀怕,将帝国军的威名向四方传颂,
    阿克苏姆人阵营大乱,天崩地裂般的败下阵,十多万人的队伍,居然被一小队骑兵直冲到中军,差点没把国王给杀死,若不是他的待卫拼死力战,才把帝国军骑兵打退。
    首尾不能相顾,命令不可以发出,派出去联系的通讯兵要不回不来,要不找不到部队长官,国王失去了对军队的指挥,由于他深陷阵中,竟连逃命的机会也没有。
    绝望的国王带领着三千人找准帝国军一部,发动了自杀性的进攻,全部战死,没有一个投降。
    杀到天昏地暗的夜晚,二万名帝国骑兵鬼魅般地穿行于月色映照下的战场,见一个杀一个,不要俘虏,阿克苏姆人被这种野蛮行径吓破了胆,完全丧失了抵抗的意志,只顾逃命,想的是逃得比别人更快,一时间,漫山遍野挤满了神色惶惶,一心只想着逃命的残兵败将。切都不同了,原本宏大、喧嚣的黑人大军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气壮如牛、趾高气扬的东方人大军。
    邓艾睡过一觉,身轻气爽,站在营垒上,看着远处喷薄而起的太阳,轻松地道:“现在,是该收取战争红利的时侯了!”
    第十二章 万年帝国 第九节 黑奴吁天记
     更新时间:2009…2…25 1:34:51 本章字数:5116
    亡者,平静安息。
    生者,惶惶不安。
    对于阿克苏姆人来说,早死或者是个不错的选择,两腿一蹬与世间再无瓜葛,而活着的族人存在世上受到无尽的煎熬。
    非洲军政委吕凯(字季平,演义中助守永昌,挫败孟获,向诸葛亮献《平蛮指掌图》)对军队道:“各位手足,HAPPY的时间到了!”诸军曰:“然也!”
    一战定江山,消灭了阿克苏姆王军主力,杀死国王后,整个王国再无可战之力。
    究其原因,阿克苏姆王国毕竟是没有完全进化,原来的中央统治属于高压,毫无民族的认同,随着国王的逝去而迅速的分崩离析,其基础是一个个部族,力量单薄,彼此钩心斗角,根本不可能对抗全世界最有组织的犯罪集团。
    黑人中流传那些从遥远东方来的黄皮魔鬼个个身高三丈,巨口獠牙,声如天雷,手执利剑,一剑挥出,火焰在地生起,万物俱焚!
    黄皮魔鬼吹的号声凄厉寒碜,具有收魂摄魄的作用。
    流传黄皮魔鬼的事儿还表示黄皮魔鬼没到来,而黄皮魔鬼们杀到的黑人部落则陷入了水深火热中。
    马蹄声暴起,清脆的马铃悦耳动听,但在黑人的耳朵中却不啻于魔鬼的号角。
    战马飞快地掠过了村舍,骑兵在马上狂笑着,向着茅屋用力地掷出火把,将黑人祖祖辈辈居住的茅屋烧成了一个个大火炬!
    弓弦声大起。弓箭准确地射在了黑人身上,惊惶逃散的黑人哪怕是奔逃到几十米外照样被射来的弓箭连续射中,帝国军骑兵箭术精准,出手狠辣,无论男女老幼都是他们地目标。
    黑人对于帝国军的箭是恨之入骨,他们称那种箭是“毒箭头”。
    箭头是用一种特别的合金所制,破甲能力极强,足以击穿法线角为60度。厚度达25mm的均质钢装甲,其主承包商“北方工业集团”至今对成份进行保密。本来呢,若是射穿黑人单薄的身体,说不定还是好事(如人被子弹击中肩头,洞穿了,远远好过弹头留在身体内),问题是箭头有倒钩,牢牢地扎进人体内。
    三棱箭头放血!中箭者不处理的话,跑得越快死得越早!
    死得快还是件好事。若不当场完蛋,箭头上涂有一层薄薄的铅,一与热血接触,就会融进身体里,那手尾(后果)就长了,最终伤口溃烂腐败。痛苦不堪,对于信仰巫医缺乏医药的阿非利加原住民来说。那真地是生不如死。
    勇敢的部族勇士们反抗黄皮魔鬼,持盾执矛向着身披轻甲。手抓锋利马刀的帝国军勇士发动了飞蛾扑火般的攻击,肯定是有去无回。
    非洲军的攻略十分清晰,“先打垮,再抢”,首先消灭了阿克苏姆王军主力,接着派出骑兵四下烧杀,一路远出。待震慑敌胆后。最后出动步兵和骑兵进行抢掠,清扫地面………………阿克苏姆当然没有多少值钱的东西。抢掠的是人口。
    通往马萨瓦港的道路上,先是断断续续的,然后是越来越多地,最后人头涌涌的,象密集的蚂蚁群,黑压压的一片,每天长龙般的涌向马萨瓦港,可怕的命运在等待着他们。
    于路留有尸体,饥饿、恐惧、干渴和伤病,每天从事贱业地阿三都能收到一些死尸。
    随着铁路建好,死亡率才下降,但铁路也不是好东西,铁路是由黑奴建造,伸向内陆,帝国军更方便的调遣军队,运输物资,铁路就成了黑人颈间地绞索,导致死的人更多。
    阿克苏姆地人口不少,惜乎不能形成合力,结果被帝国军各个击破,沦为奴隶。
    被俘的黑人们麻木、呆滞的脸,机械的随着大队向前移动,负责看守的有少许的正规军,主要是外包公司负责押运,为了省钱,外包公司弄了一大批的黑人仆从军(先行投降地黑人,他们不享有《帝国劳动法》规定地权利)来负责看管,这些黑人狐假虎威,坏透了,皮鞭毫不留情打在自己同类的身上,用脚猛踢,根本不怜悯自己同类。
    经过长途跋涉,到得马萨瓦港地奴隶市场。进行拍卖,售价归由俘虏黑人的军队瓜分。
    市场上生意兴隆,交投活跃,每天旭日初升之际,市场就已经做好了交易的准备,虽然军队是“货主”,但军方并不直接和奴隶主作交易,他们将奴隶交托给掮客,由掮客负责出售,掮客从中抽水提成,换言之,售价越高得到利益更多。
    掮客本身是罗马人,有不少都做过奴隶主,熟门熟路,与买方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买方也是罗马人,因此他们重现了旧时罗马的交易方式,一群一群的奴隶被押到这里,他们头上戴着小白帽,表明他们是战争中的俘虏;腿上涂着白粉,表明他们是等待出卖的奴隶;脖子上挂着木牌,写着他们的年龄、出生地、技能和奴隶主给他们取的浑名。
    然后奴隶们被押到台上,台下的奴隶主进行出价,一般是一排排拉上来出售,有的比较生猛的奴隶则是关在笼子里,奴隶主就在笼子外看,品头评足,比较标致的女奴要经过“市场管理委员会”的认定,确定是长得漂亮就网开一面,她们的命运相对比较好,可以用作“特殊”用途,其余的,全是苦力的命运,无分男女老幼(一般地,老的黑奴很少,因为他们大多数活不到那个岁数)。
    奴隶主选购奴隶就像在骡马市买牲口一样,捏捏他们的四肢,看筋肉结实不结实;掰开他们的嘴唇,看牙齿长得怎样……奴隶贩子向买主吹嘘他的“货物”是多么“物美价廉”;卖主就尽量挑剔毛病。抱怨价钱要得太贵。双方在那里讨价还价,争吵不休,市场吵杂胜于帝国地股票交易所。
    市场上的铁匠铺炉火熊熊。铁匠给奴隶钉上脚镣手铐,还要给他们戴上一个铁项圈,上面刻着:“锁住我,不要让我逃掉”这样一行字。奴隶戴上这种项圈,就脱不下来了;如果逃亡在外,奴隶主也可以很快把他抓回来。另外。还用烧红的烙铁在奴隶的前额或脊背上烙下一个印记,这种印记通常是奴隶主姓名的第一个字母。
    按照非洲行署的规定,华族不能购买黑人奴隶和直接拥有黑人奴隶,衙门说了:华族,天潢贵胄也,“汝不可以沾上黑奴污浊的血”!(指的是狭义地华族,即纯种东方人)
    奴隶事业的从业人员主要是罗马人、阿三的上层贵族和波斯人,但华族并不吃亏,因为货主是华族官兵。卖出去的钱给他们,华族的银行家同样可以分一杯羹,为奴隶事业提供放贷,因此在奴隶市场旁边出现了一条金融街,东西方的银行在那儿扎堆,从事银钱往来、放贷、担保和融资。生意兴隆,随着开有户头的奴隶主的信誉提升。一些奴隶主甚至不用担保就能够得到大笔资金,从事买卖。
    市场的交易方式先进。管委会要求做到“无银钱交易”,也就是说交易时,买方货款不用现金,而是通过银行,直接划账到卖方地账户里,如此大大方便了买卖的双方。当然一些小的交易还是用回现金。
    市场管委会发行的“信息导报”受到追棒,上面登刊了“商品”的交易信息。有货源、金融拆借利息和重要的公家地、私人的外包业务信息。如帝国非洲行署每隔一段时间就对外发布工程投标,无所不包。有公路、铁路、港口、市政建设等等,私人地外包业务主要是土地开发,如种植和矿山开掘。
    到了发包的时日,奴隶主就往马萨瓦港内地交易大厅进行投标,不必细表。
    黑奴最主要的用途是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