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烈明-第2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对孩儿下手,这让孩儿如何接受?难道就因为孩儿是您的儿子吗?”
  “放肆!”朱聿键猛地一撒手,钓竿应声落入湖水之中,当即便有锦衣卫涉水前去打捞,但朱聿键却是铁青着脸一挥手,周之藩等人连忙又撤了回去。
  “祖制如此,你一意孤行,堵得住天下悠悠之口吗?”朱聿键怒喝道。
  朱平安苦笑着摇摇头,“天下悠悠之口?还不是那些迂腐的士大夫人言可畏吗?父亲难道便没有想一想,如今他们还有那么的底气吗?孩儿做的这么多,东林、浙党、楚党等等等等,经过了这么多变故,他们早已元气大伤,父亲何苦拿他们来做挡箭牌!”
  “这……!”朱聿键一时语塞。
  朱平安郑重的行礼,“父亲的提议请恕孩儿不能接受。不过有一点孩儿还是要提醒父亲,多尔衮已经掌握满清朝政,如今兵强马壮,一旦扫平闯贼,便会马上南下,父亲与其在这些事情上纠缠,倒不如仔细提防清军鞑虏的进攻。孩儿打拼这么多年,麾下将士跟随的何止十数万人,为了他们,孩儿也断断不会选择父亲帮我选的道路!”
  说完,朱平安转身就走。
  朱聿键却是忽然开口说道:“如今你身在南京,你便不怕为父将你硬留下来!”
  朱平安叹口气,看看四周的雾气弥漫的湖面,“孩儿这些年能在生死之间游走,毫发无伤,所依仗的不过就是未雨绸缪,玄武湖虽是禁地,但孩儿也未必不能做什么准备!父亲的好意,孩儿心领了!”
  朱聿键心头一颤,看看四周的湖面和那浓密的雾气,越看越觉得其中不知道埋伏多少双虎视眈眈的眼睛。再看看朱平安来时乘坐的小舟,只有一个扮作船夫的沈恪,端坐在船头,一脸悠然的抱着酒葫芦,口中似乎还哼着小曲。
  就在朱聿键发愣的时候,朱平安已经跳上小船,沈恪摇动船撸,不一会便离开了岸边十余丈远。
  沈恪这才长出一口气,拍拍自己的胸口,平静的湖面上雾气茫茫,四下里看去,却是连一个人影都没有。(未完待续。。)


第九十二章 给爷滚出来

  大明自洪武建国以来,一直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宗法原则来处理皇室内部的立储事务。即只有皇帝的嫡长子才能继承帝位,作为大宗的法定继承人,余者只能受封为王,就藩于外地。大宗嫡系无子,才可以以庶子继承。考虑到大宗无子的情况,朱元璋还特意做了补充说明。“凡朝廷无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
  加上义兴皇帝朱慈烺,大明到现在已经历任一十七位皇帝,其中有六位都未曾被立为太子,是以藩王和皇长子的身份入继大统,这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明朝皇帝的子嗣单薄,例如正德皇帝等,便是没有子嗣,不得已以旁系入嗣,还有的即便是有子,却不是嫡出。可以说朱元璋所作的一番考虑却未必能包揽后世出现的现实情况。有明一代,历任所立的储君其实都未能严格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度的宗法原则,使得因为立储问题发生了诸多争端,也间接造成了朝政的混乱。
  作为唐王一系,本就与皇室大宗血脉相隔甚远,可以说,按照顺位排序的话,唐王朱聿键的继承地位的顺序至少要在十名开外。名不正则眼部顺,历史上朱聿键和鲁王朱以海便因为继位的问题造成了南明内部力量的消耗,错失了北伐的良机。宗族法理看似空洞,但对于士民工商等各个阶层的影响却是颇为深远的。
  有此一点,朱平安在安排谋划大局上也不得不多费了一些心思。如今,神宗一系子嗣凋零,各地藩王中有实力、有资格继承帝位的如同桂王、周王、潞王、鲁王等人非死即监,可以说朱平安帮助朱聿键扫清了一系列登基的障碍和对手。但他自己也不得不面对嫡长子为储君这一宗法的制约和挑战。
  其实依照朱平安目前的实力,控制山东、淮扬、河南东北部。另外还有关外金州四卫,麾下大军精锐达到十万之众,完全可以抛开自己的父亲依靠强兵登上帝位。但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影响朱平安却不能不再三深思。
  满清占据辽东大部和京畿、山西之地,拥兵已经达到二十余万。顺军还占有陕西、河南大部和湖广一部,兵力在四十万上下,只不过战力却大不如昔。另外便是占据四川为王的张献忠。控制兵力也在二十万上下。单单说这些外敌,朱平安此时也没有完全的把握能够一战胜之。
  还有大明如今的这些督抚,虽然名义上都归属于大明的旗下,但其人却是各怀心思。福建的郑芝龙、江西袁继咸、湖广何腾蛟,还有云南吴兆元、沐天波、以及一直拥护桂王一系的广西巡抚瞿式耜等等。
  如果一旦朱平安用武力登上帝位,那么这些督抚会甘心情愿的归附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登位名不正言不顺,迟早会有反噬之累。与其如此,倒不如将事情做的稳妥一些,唐王朱聿键接掌帝位。也是朱平安当下里最好的选择。
  如今最让朱平安头痛的却是这个储君的位置。原本以为,凭借着崇祯皇帝当年的承认和认祖归宗,以及自己在朱聿键登位中立下的不世功勋,朱聿键总会考虑一下自己的储君位置,但现在看来,朱平安却不得不承认,他有些太过高估自己在朱聿键内心中的位置了。
  路振飞匆匆忙忙的来到南京,急切的和朱平安半夜见面。也是为了这个原因。假如朱琳源成为太子,那朱平安也只能成为一介藩王。手握重兵的藩王,将来肯定不会被朝廷所容,难不成还要走朱棣的老路?这显然是不太现实的。
  所以,路振飞的意见是,不管用什么手段,储君之位是无论如何都要拿下来掌握到手中的。
  可现在。朱聿键和朱平安的这次见面,却显然已经彰显出朱聿键内心的想法,他心目中的太子之位是属于幼子朱琳源的,挡在朱平安身前的便是一个庶出的身份。
  这些天以来,郑家已经派人在南京城中大做文章。制造了不少谣言出来,矛头直指朱平安,内容无非是朱平安身为皇长子,而且是庶出,手握重兵,有不臣之心。皇二子朱琳源虽是次子,却是嫡子中的长子,按照大明祖制,嫡长子继位,条件缺一不可,朱平安却迟迟不肯交出兵权,显然是心怀篡位之心。
  说到底,郑家拥立朱琳源便是占了一个“嫡”字。
  越是临近三月二十六这一天,南京城中的情势便愈发的变得紧张起来。山东军和郑家的士卒已经在街头发生过几次冲突,总算应天府和五成兵马司处置得当,早已在街头巷尾布置下大批的人手,发现情势不对,便立刻将双方隔离开来,算是没惹出大乱子来。
  但三月二十四之后,到了中午的时分,怀德匆匆的由登州返回,一进总兵府便直入朱平安的书房。书房内,朱平安只留下了郭追、阴世纲、路振飞以及入城不久的杨廷麟,几个人在书房中计议了大半天,直到晚间掌灯时分这才渐渐散去。之后,阎应元、沈恪、王金发三个人奉命来到书房,到了晚饭之后这才离开。旁人对于他们所议之事不甚明了,但也有有心人发现,从书房中出来的朱平安却是如释重负,晚餐的时分竟是比平时多用了一倍的饭食。
  ……
  南京金陵城城南一带,从武定桥到南门向西,至饮虹、上浮二桥,再由东向江宁县衙至三坊巷贡院一带,都是世代传袭的高门、显宦的聚集之所。义兴之乱的时候,这里受到了乱兵的重点看顾,不少高门豪族因此而破家灭族。
  朱聿键进入南京之后,对于在兵乱中的遇难者多加抚慰,又责成江宁、上元二县对焚毁的街巷、坊市进行整修。但却留下了多处空置的宅院,各地督抚进入南京之后,开始大肆购置这些宅院,其中尤以郑家部将购置的最多。
  这几日,像是郑家的部下梁立、萧拱辰、黄廷等人已经陆续搬入新宅,为了庆贺,自然是大摆筵席。虽说义兴皇帝驾崩不过才两个月的时间,但郑家的将领们却是未将这国丧放在心中,将义兴皇帝葬入南京皇陵之后,解下素服便投身到酒楼之中。
  三坊巷因为靠近贡院,所以酒楼、客栈林立,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状元楼。三月二十五的午间,郑芝龙麾下的大将向元崇便在此间包下了二楼的所有雅室,邀请一众军中好友在此庆贺乔迁之喜。
  因为在国丧期间,状元楼原有的唱曲之类的消遣这些日子全都停了下来。但向元崇却是百般不愿意,麾下的亲兵护卫竟是逼着状元楼的东家又找来了一应伶人,就在二楼的雅室咿咿呀呀的唱了起来。
  这状元楼的东家原本是南京户部的一位主事,义兴之乱中被乱兵抄了家,满门被杀,如今这状元楼便如同是三坊巷的一块肥肉。遇到向元崇这等新贵,自然是只能俯首帖耳。
  酒过三巡,雅室中的众人也都有了一些酒意,向元崇更是满面红光,指着侍立在一旁的状元楼掌柜等人,高声笑骂道:“这状元楼享誉京师,让某家看来,也不过如此,树倒猢狲散,没了靠山,顷刻间便是某家盘中的下酒菜而已,下个月,这状元楼便划归到某家的名下,到时,大宴三日,与诸位不醉不休!”
  一桌子的众人顿时轰然叫好,旁边便有人刻意奉承,“郑家如今蒙陛下恩宠,已经俨然是京师第一豪门,将军跟随南安侯,自然是平步青云。听闻就连陛下和皇后娘娘也对郑家大公子青睐有加,更是准备让其侍奉小王爷左右,那等到储君之位确立,将军岂不是又要高升了?”
  右手边一人却是提醒道:“如今恐怕情势还不分明吧?陛下长子屡立功勋,又是定策第一功臣,且手握重兵,小王爷如今才不过四岁,陛下恐怕……!”
  “朱平安算得了什么!”向元崇随手将手中的酒杯扔了出去,让正在演唱《连环计》的令人都是一惊,声音顿时中断。“朱平安不过是一庶子而已,怎能与小王爷这天家贵胄相提并论!其母是当年王府的一名侍婢,身份低微,照某家看来,她就好像是那王允献给董卓的貂蝉,不过是一玩物而已,怎能登得大雅之堂。朱平安若是能做储君之位,某家就把两个眼珠子抠出来与尔等当球踢!”
  “哈哈哈哈!”向元崇放肆的狂笑起来,身旁的众人也是哈哈大笑起来。
  状元楼的掌柜等人本想劝谏一二,但看看向元崇手边案几上的佩刀,顿时又将到了嘴边的话又给咽了下去。
  此时,门外楼梯上却是一阵纷乱,听声音却像是向元崇等人的亲随和人争吵起来,随即便动起手来,一阵鬼哭狼嚎。
  向元崇顿时大怒,“何人在外喧哗,一刀一个,剁了干净!”
  话音刚落,雅室的大门却是被人一脚踹开,十余条大汉涌了进来,为首的一个精瘦汉子径直叫喊起来,“刚刚是谁家的狗狂吠不止,给爷滚出来!”(未完待续。。)


第九十三章 蹊跷

  “哪里来的狂徒,不知道大爷们是何等的身份吗?”向元崇还没有发作,身边的一名至交好友却是大声叫嚷起来。
  闯进来的汉子没有做声,身后的人群中却是猛然掷出了一个花瓶,径直砸在了喊话那人的面门上,随着一声脆响,花瓶四分五裂,那人却是连哼都没哼一声,直接被砸了一个满脸开花昏死过去。
  “爷说的话不清楚吗?何苦又跳出一条狗来瞎叫唤!爷不管你们是什么人,爷只问一句,刚刚是谁出言不逊,辱及我家大帅和大帅先母他老人家的?”精瘦汉子面无表情的问道。
  向元崇将手中的酒杯朝桌子上一丢,缓缓的起身,脸上一副明了的神色,“原来你们是山东军!”
  向元崇轻蔑的吐出口中的酒水,不屑一顾的摇摇头,“适才的话便是某家说的,某家的身份你可知晓,某家乃是……!”
  “是你大爷!”那精瘦汉子却是根本没等向元崇讲话说完,也没见他如何发力,倏忽之间,竟是跳上了桌案,不由分说,便是两个耳光赏了过去。
  向元崇万没想到这些山东军一言不合当即动手,还没反应过来,左右两边的脸颊已经是火辣红肿起来,不由得恼羞成怒,反手将佩刀抽了出来,可还没挥舞起来,胸口却是又重重了挨了一脚,接着便听到对面山东军的军汉们轰天价的叫好,“沈千户威武!沈千户好身手!”
  酒楼中守护的亲兵随从已经被这帮山东军全部放倒,向元崇只得带着雅室中的一帮狐朋狗友和这些人死拼,伶人们吓得哭爹喊娘,宽大的雅室中杯盘乱飞。
  向元崇这边人数虽多,而且都是郑家军中的将校。但却不是这十余个山东军军汉的对手,尤其是那个沈千户,等闲五六个人根本近不得身,没多大会功夫向元崇这边首先便招架不住了。
  向元崇也是郑军水师中摸爬滚打上来的,深谙好汉不吃眼前亏的道理,眼见着这十余个山东军汉子个个悍勇如斯。心中便情不自禁的升起了胆怯之意。一边招呼着自己这边的人手品名阻挡,自己这边却将眼神投向了雅室的窗户。
  状元楼本就临街,推开窗户便是楼下宽阔的街道,向元崇很快便打定了主意,慢慢的在人群的缝隙间向着窗户靠拢而去。只要能推开窗户跳下去,这点高度根本难不住向元崇,郑军将领的家宅都在附近,随便排进三坊巷招呼一家,顿时便可聚集起百余人的家兵。这十几个山东军插翅也飞不出去。
  瞅准机会,向元崇挥动逼退面前阻拦的两个山东军军汉,大步迈开,好似流星赶月,三步并作两步便迈上了窗台,推开窗户之后还不忘大喊一句,“兄弟们,拖住他们。某家这就去找人来,揍死这些天杀的山东军!”
  喊完之后。向元崇作势便要向下跳去,但转瞬间,他的身形却停滞下来,由于惯性的影响,险些一头栽下去,但两只手却是下意识牢牢的抓住了窗框。说什么也不敢再跳下去了。
  黑漆漆的街道上,两百多名黑衣黑甲的骑兵静悄悄的环列在楼下,牢牢的封锁住了进出状元楼的所有路径。黑色的铠甲在月光的映照下,闪烁着令人心寒的光芒,两百多人马聚集在楼下竟是连一丝一毫的声响都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