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清朝当海盗-第3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洛克菲勒先生能够清晰地想起1905年在纽约两百人俱乐部的晚上,是财神爷一进门就找到了体形较大的约翰,把天大的好事情就这么痛快地恩赐给了美乎石油。如今,洛克菲勒已经从中东赚取了不少于引乙美圆的利润,而这些,恰好引证了中国皇帝当晚的说法。投资。是绝对值得的!当然,现在“不辞辛劳”地赶去见吴良先生也是绝对值得地!
大亨在脑子里盘算着,他能够大概地猜到吴先生找自己有什么事情,也为中国人首先找自己谈这个事情的作为而感到高兴。显然在美国各大财团中。中国人还是最信任长期的合作伙伴——洛克菲勒。
金融繁荣已经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约翰投入地三亿美圆资金如今按照市值已经达到了十多亿美圆,是到了该收手的时候了。
在列车隆隆向西开去的时候,旧金山的美联总部开出了一辆金龙轿车,方向显然是在旧金山东边奥克兰西北郊的惠特尼庄园了。
吴良也是揉了揉太阳穴稍微松弛了一下神经后,半躺在后座上想着事情。那是北京来的加密电报带出来的,必须尽快落实处理的事情,关系到整个帝国战略的推行和此次投资金融市场的成败。“帝国战略计划的时间表在推进,重要的美联版块也即将进入收官阶段,该洗脱干系的就要把屁股擦得干干净净不留一点痕迹。当然,这需要有人帮助,或者说有人去出头承担责任转移视线才行。
要不留尾巴地席卷美国资金甚至是欧洲的部分资金,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不过拉一个大头出来扛,可以转移绝大多数人的视线,等帝国彻底主宰了局面后,这些再找到真相也就完了。左右看看。这个大头还非得洛克菲勒来当不可了!
这位先生有两个优势。一是国际上都公认了的,他和中国资本走得最近;二是这位先生有无利不钻地爱好。中国人席卷了资金,这个通过世界的银行体系能够找出蛛丝马迹,只有一口咬定资金来自洛克菲勒财团才有人相信。凭这个,就是洛克菲勒先生必须承担这个重任的根本原因。
……
不用吴良亲自去火车站接。可爱的约翰就熟门熟路地摸了进来。
“……撤资出市必然引起金融泡沫的破灭甚至市场地崩溃,如今这个市场已经远远不在理性的范围内了。可爱的学者们还说这是新经济理论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奇迹,是美国经济潜力地正常发挥。包括尊敬的副总统威尔逊先生也这么说,当资金撤退后。岂不是火了镜片商人了吗?”吴良尽量轻松地开着玩笑把话题切入进去,不过他本身仿佛已经听到眼镜落地的咯嚓声了。
“吴先生总是这么幽默,呵呵。”洛克菲勒应景似的干笑了两声,他已经从吴良的话里听到了一些意味。本来应该由财团们组成的委员会来决定的事情搬到这个两人会面的密谈中来,那意味着什么?有人要倒血霉了!金融市场本来就是一个血淋淋的少数人得利的市场。上帝,感谢上帝!吴总算没有把我抛弃。
“什么时候开始呢?”洛克菲勒边问着边想象着摩根将要做的表情来。
“立刻,马上!”吴良突然冷着脸说出了这几个字。
洛克菲勒心里一阵寒战,现在他最想的就是冲到电话机边给经纪人打一个电话。
“转角有电话,约翰。”吴良指点着“客人”。
洛克菲勒做了一个抱歉的表情后站了起来,急匆匆地走了两步突然停了下来。他担心一个问题,要是美联并没有动作而自己先动了手,那摩根只要察觉了,第一时间就会知道是自己抢先出卖了委员会!慎重,慎重!这可是得罪所有大财团的事情啊!按照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委员会成员们在去年11月的时候看到飞来横财纷纷增加了投资,很多人都是把血本投在了上面,这个大楼一垮塌,会压死很多以前称之为大亨的人!还好,自己一直按照中国人的指示在操作……
吴良看洛克菲勒停下了脚步,自然知道他在想什么,于是淡然一笑道:“伦敦很快就会有消息了,一个不好的消息,民兴石油公司的财务年度报告……”
还没等慢悠悠的吴良把话说完,洛克菲勒就急忙加速打电话去也!伦敦一出问题,美国这边不用委员会谁谁谁首先撤资都会受到剧烈的影响,这个关节洛克菲勒很清楚。
吴良没有欺骗可爱的约翰,本来就没有多少油水和资产地民兴石油在伦敦上市是一个天大的气泡。几口小油井。不到一亿华元的资本在国际上流行石油投资的氛围里创造了金融资本操作地奇迹。趁了东风而已,这股东风需要民兴石油拿出实际地成绩来支撑的时候,完了!一切都完了!不过,圈回来的钱可都在美国股市上流动着呢?
这里。吴良完全地吃了胖子一个意识差。他没有明说自己首先撤资了。而且事实上他也没有撤资,只是用英国伦敦市场上民兴石油的财务问题来激化了一下,让洛克菲勒误认为美联集团和中国石油已经开始撤资,那就意味着大楼要倒塌了,哪里还有时间和精神去细想呢?
谁也不想担负起首先撤资的责任!
吴良是充分利用了洛克菲勒对美联的了解,对自己和龙剑铭有些盲目的信任做成了这个事情。当然,他也有充分的理由来这么做!美国的经济和政治上要打压地,包括曾经的合作伙伴洛克菲勒也不可避免地陷入在里面。只有约翰首先撤资,美联就马上跟进。可以尽量多的把赚取的大把资金立即转移到硬通货市场上去。那时候,海轮就将成吨的黄金毫不客气地源源运送到太平洋西岸去,也许到那个时候,吴良才可以回到祖国跟他的亲密战友们会合庆祝胜利……
洛克菲勒用手帕揩着脑袋上的汗走了过来。吴良瞟了一眼他其实是他身后地一个侍者。那是地道的国防军情报局的工作人员,洛克菲勒地打的电话完全被监听了。侍者做了一切正常的手势,吴良也拿我咖啡杯喝了一口,提声喊道:“给客人换杯咖啡!”
……
1913年的冬天。对北半球地区来说是彻骨的寒冷!不知道是天气的原因还是因为金融危机的原因造成了这种特别寒冷的感觉。损失惨重的各国金融体系很快就引发了连锁的反应——银根极度吃紧、工业生产需要的资金紧缩、流通货币和储备黄金不成比例、银行挤总……等等现象几乎成了各国最为头疼的问题。这在美国表现的尤其显著。相对来说,损失惨重的是美国和西欧,这引起了德国人浓厚兴趣,现在同盟国面对的对手受到了经济打击陷入萧条状态,正是同盟国摩拳擦掌的好时机。
因此。在维也纳的奥匈帝国皇帝爽快地同意了皇储带着太子妃去塞尔维亚走一走的请求。很显然,这个时候把波黑纳入奥匈帝国并对赛尔维亚动手正是时候。不过,鉴于冬天的严寒和山路的崎岖,也因为驻波黑的奥匈军队要在5月才开始演习。担任军队总监的皇储决定在1914年四月——六月间选定时候出访塞尔维亚,鼓吹三元君主帝国的好处。
世界各国的不解目光首先投到了伦敦,却没有找出中国操纵民兴石油套取现金的证据。因为民兴石油本身似乎也是金融市场泡沫的受害者。根据资金流向的线索,欧洲国家又把目光转移到金融投资热潮的始发地纽约。
而美国本身遭受的损失最严重,工厂无法从银行里取出足够的钱来买原材料、开工资,让前段时间“涨工资”的浪潮成为泡影,社会陷入严重的金融危机和动荡之中。美国政府在缺乏足够现金流通后又必然会在现金去向上找原因,很快,洛克菲勒先生就浮出了水面。
可是,就算有证据证明洛克菲勒在股市上投机,也没有任何的一条现行法律可以援引来制裁这位“以正常、合法手段谋取利益的”大亨。不过,摆在杜兰特政府面前的不仅仅是国内的乱摊子,还有国际上对各国资金流向的质询。可是这些钱大部分在金融泡沫破裂的同时变成了一张张的证券,也就是废纸。急需要大量现金流通的各国又不得不把目光投注到最近两年在欧洲和美国大量销售工业品的中国身上。希望中国能够组织一批货币来挽救各国的货币体系,缓解银根紧缩,硬通货贬值的危机。
这样一个循环下来,龙剑铭和吴良尽量地捂住自己的嘴偷笑着用赚来的钱换取大量的黄金和重要生产资料。不过,为了将来大战的稍微平衡的态势考虑,两位奸商并没有趁人之危下狠手,真正做到了友好的、公平的交易,见好就收。
世界大战还没有爆发,中国就在黄金储备上跃升了一个大台阶,整体的经济实力在硬通货的支撑下一下硬挺起来,新华元也因此成为世界性的重要货币之一。
经过这么一番的折腾,纽约丧失了新兴金融中心的地位,而太平洋西岸的一座海滨城市则冉冉升起,在此时贬值而必然在世界金融体系正常和欧洲大战爆发后增值的黄金支撑下,俨然成为世界金融的新焦点城下。她就是上海!
当然,在这次危机中获利的不仅仅是大中华帝国,还有面临万夫指骂的约翰·洛克菲勒先生。他顶不住政府和经济界的压力把证券换来的大量现金被迫投入美国金融循环体系,连带着美联集团也象征性地投入了一些没有及时换成黄金的现金,这才避免了美国金融和财政的彻底崩溃,但是,美国的国际处境一下子就艰难起来了。国际在指责美国政府推行的自由经济理论是造成这次危机的根源,而铁的事实说明,世界的资金大部分是在美国股市的泡沫中化为灰烬的。
1914年2月2日,美国总统休·杜兰特以身体原因辞职,副总统伍德罗·威尔逊接任总统职务。
最后的垫背者不是龙剑铭和吴良意料中的洛克菲勒,这位大亨很快就因为贡献了大量的资金和没有受到影响的石油实力重新在美国站稳了脚跟。实际上垫背者换成了杜兰特先生。
对大中华帝国而言,损失了一个一手扶植起来的美国总统换来中国金融能力长足进步和美国在国际上被隐性孤立的结果,仍然是划算之极的买卖。当然,出于个人友谊和对杜兰特之前对中国民族独立革命的帮助,龙剑铭痛快地邀请失意的杜兰特到中国“养病”。
第六章 扰攘的世界 第98节 苦命鸳鸯
更新时间:2008…12…8 0:11:29 本章字数:4452
1914年,因为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大萧条在西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英国政府为了尽快平息危机,不惜将世界第一位的黄金储备大量出售换取现金,以弥补国内的现金流动亏空,维持英镌在国际国内的地位,避免货币失信导致的整体经济灾难。只有大量的现金流进入,那国民的恐慌才能消除,在银行门口挤兑的长龙才会缩短直到消失,但是,金融危机对工业的打击尤其的沉重,这对一个工业相当发达的国家来说,足以影响政府在国民心里的地位。因此,英国政府不得不寻求转移国民视线,以避免在危机未消失之前爆发国内矛盾。
法国的情况比英国好不了多少!早在1901年到1905年,大量的法国资金就进入伦敦金融交易市场,避免了英国在布尔战争后发生灾难性的金融危机。可是这些资金都毫无例外地被石油泡沫所吸引,最终被无情的财务报表化为灰烬。这样一来,法国也发生了程度比英国、美国稍微轻一些的金融危机,但是,这些受损资金主要来自辛迪加,因此,法国政府不得不给国内资本一个交代。而最好的交代就是把阿尔萨斯和洛林的煤铁资源从德国人手里抢回来!法国政府和民间,迅速掀起了一股反德的民族主义浪潮。
对协约国的另外一个成员来说,金融危机变相地截断了来自英国和法国的资金援助。而俄国的社会改革、经济建设和军队更新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俄国马上把求救的目光投到了东方。
相对可怜的协约国和美国来说,同盟国的经济体系基本没有被触及。
此消彼长下,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实力对比发生了逆转。至少在短期内,在英国没有率先复苏前,同盟国在经济能量上要高过协约国不少。而此前,情况刚好相反。
协约国陷入经济危机,正是同盟国主张自己利益的大好时机。
1914年6月28日。一列火车从奥地利向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地首府萨拉热窝开去。火车上有一对在欧洲皇室里饱受非议地夫妇奥匈帝国皇储弗兰西斯·费迪南德大公爵和他的妻子霍恩贝格女伯爵索菲。
今天是夫妇俩结婚14周年的纪念日。这让在花车里的两夫妻既感觉幸福又有些激动,总是不停地相互回忆着,说着过去的事情。尽管有些事情并不那么令人愉快,但是对他们来说却具有特殊的纪念意义。
索菲并不是贵族出身,她的血统远远没有哈布斯堡家族来得高贵。1889年,美丽的索菲幸运地成为伊莎贝拉公主的侍女,也因此结识了当时还不是皇储的大公。两个年轻人一见钟情,不可遏止地陷入了爱河。也不知道是否是爱情的发生给大公带来好运气,他的堂兄早逝了。因此,他作为哈布斯堡家族的最佳继承人选被皇帝弗兰西斯·约瑟夫看中。皇帝对侄儿与侍女的恋情很是不满。在他看来。这是有辱皇家风范的行为,必将引来其他国家皇室地嘲笑,成为奥匈帝国在国际上给人地笑柄。因此。他坚决地反对侄儿与侍女的交往。
大公没有屈服。仍然坚持他的爱情。而同情他和索菲的伊获贝拉公主也积极地给皇帝施加影响。
1890年,皇帝终于心平气和地与大公深谈了一次。这不是一次伯父与侄儿的亲情交流,而是封建贵族意识和自由恋爱精神之间的交战,是在权力和爱情之间的无奈地妥协。大公立誓答应了伯父皇帝的要求,即:他和索菲在结婚以后,皇家并不按照惯例晋升太子妃以更高的贵族头衔(因为她的出身本来就不是贵族);同时,大公和索菲的子女不能承袭大公本人以及奥匈帝国的爵位和皇位;最令人难堪的是索菲在皇宫只能享受侍女级别的待遇。也就是说,她不能和她的丈夫在宫廷里面挽手并行,出门不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