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将血-第1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这些光头日后到底能有什么用,他还需要琢磨一下,在他心目中,最少最少,应该能培养出一些精通佛法以及西域吐蕃语言的谍探才对。
    其实,寿安这里的和尚,并不太符合他的心意。
    像了然和尚那样的僧人,才是谍探的好材料,如果少林寺不是和他想象的差距太大,那里的僧人会更合适一些。
    不过,老和尚算是彻底听懵了。
    这是个什么意思?想在长安城外盖间寺庙,是秦人权贵有向佛之心呢?还是这位国公大人本就是佛祖座下金刚转世,以弘扬佛法为己任?
    但怎么还要派些年轻人到寺中学佛?
    越往深了想,老和尚越是不寒而栗。
    唐时种种秘闻,纷纷浮现在他脑海之中。。。。。。。。。
    但转念一想,又好像有点不对,这又干吐蕃和西域什么事儿了?
    这就是小人物的悲哀之处,因为他们在大人物面前,总逃不脱棋子的命运。
    眼界上的差距,让他们根本不明白,自己会掺和进怎样一件事当中,就更别提什么反抗了。。。。。。。。
    实际上,赵石这番话,更像是自言自语,而非是对和尚解释其中关节。
    最终,赵石摆了摆手,结束了这场谈话。
    云山雾绕的老和尚告辞离去,心思烦乱无比,却还有点不舍的忘了不远处的居所几眼,直到走的远了,这才收拾心情,开始想着该准备些什么,以备路上所需,寺中又是哪个弟子机灵,又不像自己这么多话,陪在身边合适一些。
    仙翁仙翁的琴声又隐约作响,老和尚已经听不到了,赵石却听的真切。
    不过,琴声再是美妙,对于赵石来说,也没多少触动。
    艺术这东西,是给那些会欣赏的人准备的,能够雅俗共赏的东西,那就不叫艺术。。。。。。。。。。。。(未完待续。。)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风陵
    大秦成五七年六月末,潼关东,风陵渡口。
    如今的风陵渡口与当年秦军北上河中时相比,已不可容日而语。
    这里可以说是河中,河洛,以及秦川交汇之所在,不说南来北往的客商,都会在此处歇脚。
    就说大秦粮草转运,此处也是必经之所在。
    因其位置重要,风陵渡口所在的黄河两岸,设有两座禁军军营,隔河相对。
    两军一部为潼关所辖,一部则为河中宣抚使治下。
    而且,两边皆设有数座粮仓,一半属于军粮,自然在军人控制之下,另外一半,则为地方所有,河东河中的赋税,都要经过几个大仓厘定,才能继续上路。
    这么一来,风陵渡口两岸,想不繁华都不成了。
    就像如今,风陵渡口南边,房舍连绵,店铺林立,俨然已经出现了一座不小的市镇。
    当然,在此处定居之人,多数都是秦军中退下来的军人和他们的家眷。
    其中以出身潼关守军的居多,之所以他们会选择留在这里,看重的就是此处水陆之便利,再加上他们在军中多~3有交游,定居此处,活计不难找,也比回乡要好的多。
    等到这里渐具规模后,许多北边退下来,又不愿回乡的兵士,也就都愿意留下来。
    在这里娶妻生子,安生度日了。
    所以,风陵渡南边,风陵镇上的人们,家家都极为富裕。这还不算。蔚为奇观的是。缺胳膊少腿的人随处可见。
    有了他们,风陵镇的风格和气氛也就可想而知了,几年下来,这个越来越大的镇子就多了几分肃杀之气。
    镇子上的老兵,很多都是征尘未去,杀气犹存的主儿,看人一眼,胆小儿的都得哆嗦半天。
    当然。风陵镇的治安那也是没的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说的有点过,但敢在镇上闹事偷盗的,真没几个。
    这些抱团的镇民,可着实不好惹。
    但要在镇子当中居住,你也就会知道,这些随着镇民和房舍越来越多,风陵渡的居民们也分出了派别。
    东边靠近潼关方向的,不用问了,那边是潼关守军出身的镇民的聚居所在。也是人数最多的一处。
    而风陵渡口这边轻省一些的活计,一多半儿都落在他们手中。他们生活的也最为安闲平和,南来北往的商人们,也最愿意跟他们打交道。
    一旦相处的熟了,潼关左近的事情,做起来也就方便的多了。
    镇子正中住的是原住民,他们大多都是艄公,人数最少,也没什么依仗,当年在后周治下的时候,他们吃的就是水边的这碗饭。
    打鱼度日,有的则冒着风险,给偷渡之人摆船,在后周和金人还有秦人的夹缝中生存,家无恒产,随时都有倾覆之危。
    但秦人来到后,这些年来,他们也就不愁吃穿了,很多有船的人成了宝贝。
    秦人不尚徭役,干什么活给什么钱,让他们很快就降顺之民中最先得到好处的那一部分人,而且,其中不少都顺势加入了秦人的“水军”,还是能子承父业的那种。
    后来,风陵渡这里还建了个船坊,得到甜头的也是这群原住民。
    这个群体,也从原来的十几户人家,变成了现在的几十户,各个都以秦人自居,再不愿回到后周治下了。
    如今,在他们眼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其实就是和周围那些人家通婚,谁家姑娘嫁的好,谁家说话的声音就要大上几分。
    而最好的联姻对象,其实不在镇子东边,而在北边儿。
    那边住的人不算多,但也绝对不少,伤残的占了一大半儿。
    他们来到这里的时候,都还算年轻。
    他们家乡大多在京兆,小部分在延州,其他地方的也有,不过少的很,总的来说,都是清一水的秦川儿郎。
    他们有的来自禁军,有的来自镇军,有的则是京军,来历极杂,但人们在他们口中听到最多的,则是他们曾隶属猛虎武胜军,京军一部。
    开始的时候,这些陆续南归的军人没有人留下,他们都有军功在身,回乡之后,叙功得到的田产,足以让他们平安富足的过好下半辈子。
    但当第一次太原之战过后,大批伤残军兵南归的时候,终于有一个年轻军兵选择留在已经有点规模的风陵镇。
    对于这些有功之人,大秦官府向来优容有加,文书什么的都好说,即便他少了一只胳膊,腿也瘸了,但一个大将军门生的帽子,可是实打实戴在头上。
    做过猛虎武胜军队正,在长安国武监学过兵法韬略,又有军功在身,想要在风陵镇安居,那是镇中官吏求之不得之事。
    所以,不但发下几亩薄田,而且,起的屋宅也是镇里数一数二的,还不用花自己一分银两。
    年轻人在黄河边上向北方拜了拜,便指定了镇北最靠近黄河的地方作为自己安身之处,于是,风陵镇后来便多了这么一个人。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南归的军人陆续留下,在镇北占据了大片的土地。
    这些人普遍很年轻,没有家室拖累,让他们留下来的最大的原因,不是家乡没有记挂之人,而是身体上有了残缺,不愿回乡被人指指点点。
    这里正好,周围居住之人,都是自家同袍,谁也别笑话谁,而且,因为离开军旅的时间还短,那种孤独陌生的感觉时刻困扰着他们,于是,聚居于一处,也就成了他们的最终的选择。
    这里少有良田,但他们身上的银两却不少。
    于是,酒楼茶肆什么的,就都开了起来。
    说起来。随着他们人数渐多。霸道之处也就显了出来。弄了些营生出来后,除了他们自己人,便不许旁人在这里立足了。
    一旦有人仿效,立马就会闹上门儿来,不弄的你鸡飞狗跳,绝不干休。
    开始的时候,潼关守军出身的人还 忍着,后来矛盾越来越大。终于冲突了起来。
    但这些家伙可不白给,别看一个个都有伤残在身,抱团闹起事来,谁也拦不住,潼关出来的兵士,被人家打的抱头鼠窜。
    回去告状吧,这些家伙也不白给,军中同袍不比你少不说,而且,人家认识的那些位。各个都有军职在身,传话到潼关这里。你光想护着自家人,那绝对不成。
    这么闹了几次,终于风陵镇出现了第一桩命案,而且死的还不只一个。
    于是。。。。。。。。都消停了。。。。。。
    杀人偿命,秦人律法不是闹着玩儿的。
    最终,两人人头落地,六个人发配充入罪役。
    两个死的,一个出身潼关守军,一个出自殿前司禁军,两边各出一人。
    但发配的,潼关守军这边儿五个,剩下的一个才是那边儿的人,而且这位服罪役就在黄河岸边儿,也不用干活儿,就在渡口这里守着。
    高下立判,风陵镇一下就安静了下来,镇子东边的人再也没人愿跟北边的人较劲儿了,在自家地盘上吃了这么大的亏,北边儿的人哪里还能招惹?
    但北边的家伙们也闹不起来了,因为一位回京述职的猛虎武胜军都尉“恰巧”路过这里,将这些家伙骂了个狗血喷头。
    这位脾气暴躁的都尉,最后抡起巴掌来,挨个的抽,那响动,好像全镇都能听见。
    过后的一些日子,北边这些年轻人都是鼻青脸肿,很少有在外边晃荡的了。
    最后,两边带头的凑到一起,商量了一下,镇里设了些巡役,两边各出人手,却要保证风陵镇的安宁。
    这么一来,风陵镇终于平静了下来,两边虽然看着对方还是不顺眼,但最多口角几句,不再大打出手了。
    这会儿风陵镇的人口也越来越多,能做的营生也就多了。
    这边刚凑份子弄了个船坊,那边就弄起了米店,这边开了一家打铁铺子,那边就开起了木工作坊。
    等到南来北往的客商越来越多,从潼关到风陵渡的马车生意也落入了他们的眼中,一番争竞下来,两边都出了钱和人手,生意做的红红火火儿,仇怨也渐渐消泯。
    这样一来,显然,风陵镇的原住民们,更愿意将自家闺女嫁给谁,也就不用问了。
    北边的人最富裕,北边的人最威风,北边的人门路最广,北边的房子也最好,道路也最干净。
    若照着后世的眼光分一下 ,那么北边就是正经的富人区,东边住着中产阶级,中间的是土著。
    东边和南边,呵呵,不是穷人聚居的地方,那里住着的大多都是东边和北边人家的仆役的家眷。
    这些人,其中有不少与中原人相貌迥异,一看就是北边的胡人。
    不论男女,个子都不高,但又都分外健壮,身上带着野性,却又异常的顺服,最重要的也是他们最受欢迎的地方在于,他们对主人极为忠诚。
    他们自然不会是自愿来到遥远的南方的,他们的身份其实都是奴隶,被汉商带着南下的奴隶。
    要说大秦明文禁止奴隶贸易,对于贩卖人口处置的也极为严厉。
    但原始奴隶社会的一些特征,从来未曾彻底消失,即便千年之后,同样也不会根除,这是人类劣根性决定的,与文明与否并无多大关系。
    而北方草原战俘非常多,在大将军赵石率兵征伐草原各部之后,奴隶贸易也来到了一个。
    汉商们用尽了手段,从胡地带买来战俘,带着南下,其实只有一个原因,因为奴隶的价格太低廉了,在暴利面前,商人们的胆子从来不会小了。
    即便草原各部都不愿意出售战俘,但在汉商层出不穷的各种手段之下,还是有大批奴隶被运往南边。
    因边关并没有太过注意这样的情形,商队中的奴隶往往能充做商队护卫,而被带到南边。。。。。。
    不用交税银,不用怎么担心运输的问题,只要让他们吃饱了就成。
    胡奴的稀少,以及成本的低廉,奴隶贸易的兴起也就理所当然了。
    胆子大的,会到繁盛的大城去交易,不过危险的很,一旦被官府查实,后果极难设想。
    胆子小的,便在沿路将奴隶出手,至于身契。。。。。。呵呵,这么便宜的奴仆,你道是从哪里来的?
    而风陵镇,作为南下的必经之路,以及镇民的特殊构成,让暂时充做奴隶贩子的汉商们,找到一处很好的销赃地点。
    这里住着的大多都是军人,不太忌讳奴仆的来历以及会不会让家中不得安宁,而且,这些奴仆虽然语言不通,虽然干活大多笨手笨脚。
    但就胜在一个便宜,一大家子胡人奴隶,也用不了三四十两纹银,单个论起来,能超过二十两的,只会出现在那些身体健壮,相貌有可取之处,会说几句汉话的胡奴身上。
    贵吗,真心一点都不贵,汉人 仆从身价不会太高,但即便签了身契,之后的吃穿用度,都要主家负责不说,还要有例银供养,不然的话,谁会到你家卖身做活?
    这些胡奴就不用说了,吃饱了就成,使劲的用,之后足以省下汉人奴仆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开销。
    至于身契文书,风陵镇这些人,办起来就不是事儿。
    更让人放心的是,这些胡奴的生死,完全掌控在主家手里,就算死了,外人也不会多说一句。
    民不举官不究,只要没见在青天白日下,弄出一具尸首来,你家里少了个胡奴,别说官府不知道,就算知道了,也当未见了。
    要说,汉胡比起来,其实谁也别说谁,胡人是裸的残暴,汉人戴了一层文明的面纱,真不好说藏在后面的面孔到底是怎么样的。
    总的来说,风陵镇已经非常的繁华。
    商人们在这里歇歇脚,给东边的人套近乎,可以在潼关左近得些便宜,而想的长远的人,更愿意来北边转悠,因为在这里结交下几个人,也许到了大同,人家让你传个话儿,就能得个天大的惊喜。
    而且,从河东到河东一路上,这里的人都有熟人在。。。。。。。。。(未完待续。。)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密谈
    六月间的风陵镇有点冷清。
    这个时节有些零散北上的商客,除此之外,便没多大动静了。
    风陵镇最繁华的时候在秋末冬初这一段时日,不说南来北往的商队,就说朝廷税赋转运,就足以让风陵镇热闹很长一段日子。
    “这是风陵镇?”
    午后十分,风陵镇东边的官道上行来一队人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