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将血-第9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路大军齐进,中路军乃重中之重,顿兵韦州,徒耗粮草,会猛然加剧粮道的压力,一个冬天,对西夏人来说,分外难熬,对中路十余万大军来说,也是如此。
    就算西夏人追上来,一战之下,击破西夏人大军,以秦军现在的状况,也不可能全歼敌军于野战之中,最多最多,是顺势拿下灵州,那个时候,大军疲惫,又多有损伤,必须修整。
    那时西夏人可重新整兵,固守静州等处,冬天之前,大军是别想去到兴庆了。
    那样一来,其他各部将领不提,赵石这位诸路兵马总管,威望受损不说,朝廷之诘难,也将随之而来。。。。。。。
    等到议的差不多了,众将都听了下来,各个沉默不语,脸色有些难看,随大将军而来,是要建功立业的,此时的结果却是胜败皆有不妥,谁心中会好受了?
    一直没有开口说话的赵石,终于抬起头,凌厉的目光在众将脸上扫过,众将一碰他的目光,尽皆心中凛然,随之便想起这位大将军的手段,心中那点怨言和憋闷,顿时不翼而飞,人人低头俯首,做恭顺状。。。。。。
    什么是军中威望?这便是军中威望的最直接的体现。(未完待续。。)

第十二卷千秋功业需百战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使者
    对于现在的赵石来说,稳定军心不算什么难事,他的身份地位,以及他的战功,在军中无人可及。
    在大秦诸位大将军之中,真正曾领兵数十万,攻城拔寨的,其实只有两位,大将军赵石,和驻军河洛的大将军张培贤。
    其他的大将军,地位都要低一些,因为他们没有那个机会,或者没那个能力,作为一军主帅,来领兵征战。
    就像现在,右路军有两位大将军,一个大将军种遂,一个大将军折汇,看上去都在独当一面,实际上,他们却是要受大将军赵石辖制,不管名义上,还是实际上,他们都无法跟大将军赵石相比。
    都是大将军,却还要看资历,无疑,大将军赵石是其中资历最雄厚,也最有说服力的一个。
    所以,众将即便心中有了不满,但在直面大将军赵石的时候,却没有一个有那个胆量,将不满表露出来,所以,压服众将,稳定军心,对于赵石来说,是很简单的事情,不用太过多费唇舌,更不用再杀人立威了。
    但要说其他人,就像当初的大将军吴宁,在伐蜀之初,只统合大军一项,就已弄的他焦头烂额。。。。。。。而大将军张培贤出兵河洛时,也是多有计较,在麾下众将的出兵方向上,费尽了心思。
    便说赵石自己,当初带兵入蜀时,也是斩了大将军王佩的亲信,又连战连捷,才让众将膺服。。。。。。。。。
    废话少说。赵石随即应了众将之议。进兵灵州城下。坐等时机到来。
    等到众将离开,他才揉了揉额头,心中冷笑,等到深秋时节退兵,也亏这些家伙想的出来,到了那时,士卒疲惫,士气低迷。归心似箭之下,一旦后退,西夏人再果断些,出城追击。
    很可能还没等回头跟西夏人交手,便成一溃千里之势,若是他别无旁法,早已轻兵直进,攻下韦州,再猛攻灵州,何必等到现在?
    不说这个。就说当前形势之下,在得知灵州西夏兵马大集之后。他定然不会再引兵到灵州转上一圈,陷大军于险地。
    退一万步,就算走到今日地步,他也定然会当即回头,去韦州修缮城池,深挖营垒,等待时机,怎么会在灵州城下,跟西夏人耗着,好玩吗?
    对于殿前司禁军这些将领,他已是多有失望。
    小小的韦州,让殿前司禁军打了好几日,都没能攻下,若非他在这里督战,不定还会被静塞军司反扑一下也说不定呢。
    实际上,他遇到的问题,同样困扰了之后许多秦军将领,殿前司禁军越来越庞大,但战力却是参差不齐,各部将领,心思很多,但于领兵才能上,却皆显得很是平庸,这也导致了,在中原战事上,秦军屡屡受挫。
    这样一来,直接的后果就是,殿前司禁军被分割开来,地位一降再降,最终沦为地方剿匪善后团练性质一般的地方守军了。
    当然,这是后话,此处暂且不提。
    事实上是,现在赵石的眼光太高了些,殿前司禁军的战力此时相比其他诸国来说,还非常的不错,并没有他想的那般无能。
    殿前司禁军的性质,也让他们必定无法跟常年作战的边军相提并论。
    秦军缓慢而坚定的向前,翌日,秦军扎下的营寨实际上离灵州城,已经不足数里。。。。。。。。。
    这个时候,灵州城前的西夏人零散扎下的营寨在秦人大军威迫之下,纷纷开始向两侧迁移。
    在这个时候,西夏人的混乱也显露的更加清楚,一日间,和秦军碰撞十数次,加上夜袭,西夏人的攻势并不算太弱,但当秦军彻底铺开了正面,并迅速来到灵州城下,略略扎下营盘。
    骑军在灵州城下来回扫荡,西夏人便都龟缩回了营寨之中,而这时,西夏人的营寨中,喧嚣无日,沸反盈天,甚至在秦军的眼皮子底下,上演了一出内讧。
    若非灵州城就在眼前,西夏人营寨连绵,从没见过这个架势,也没准备的秦军不知如何下口,不然的话,只这一个时机,就能让秦军连破数寨,不定有什么样的战果呢。
    不过时机稍纵即逝,当西夏国相李元康亲临阵前,西夏各部迅速平静了下来,李元康为相十数载,年轻时候,更是率兵南征北战,逼得秦人议和,金人束手,虽然如今在朝中多受诟病,但西夏人中的威望,实不作第二人想。
    当他来到阵前,所有的西夏将领都表示出了敬畏膺服,西夏大军军心也渐渐稳固。
    但秦军此时已经在灵州城下,站稳了脚跟,轻易不会动摇了。
    此时,灵州内外,两军联营密布,决战的气氛也越来越加浓重,久经沙场的老兵,都从其中闻出了浓浓的血腥味道。
    大秦成武五年六月末尾,秦军进抵灵州城下。
    “禀报大帅,有西夏使者来到营前,请见大帅。”
    中军大帐之中,繁忙异常,秦军已经进入了攻城距离,在这个距离上,西夏人射程最远的投炮,甚至已经能堪堪投入秦军前营。
    这绝对是个危险的距离,诸将对此颇为不解,如此立寨,军兵出营,几乎就能直接发起攻城之战了,而对面,却是为数众多的西夏兵马,连一点的缓冲余地都没留下,实是于兵法有违。
    加上之前种种,诸将就算嘴里不说,此时心中已然多有不满。
    但赵石不管这些,驳众将退后安营之议,等秦军站稳脚跟之后,立即命民夫立寨,并在寨前,深挖沟壕,摆上拒马,几乎便是在此处立城,与西夏人对峙到天长地久的架势了。。。。。。。
    这样立下的营寨,却只能是为了固守,众将以为知道了大帅的意图,也就消停了下来,毕竟,大帅还没有真个昏了头,想跟西夏人决战在灵州城下,而这样一来,大军撤退的时候,也能从容一些不是?
    不过私下里的腹诽也在所难免,只守不攻,来灵州城下作甚?
    但他们却不知道,等到大营扎下,西夏人也收束兵卒,任凭秦军从容扎营的时候,赵石的心一下便松缓了下来,也随即传令,各部不得擅自出营浪战,违者军法处置云云。
    这个时候,两军阵前出现了诡异的平静,数十万大军遥遥相对,甚至于,前营刁斗之上的士卒,能望见对方的眉眼,大声打个招呼的话,声音也是清晰可闻。
    但灵州之前两方默契般的留出来的空地之上,却再没有什么厮杀,两个世仇大敌,就这样面对面站在了一处,只是冷眼相望,却未大打出手。
    中军大帐,正在为各部安营事宜操心的赵石,听到这样的禀报,眉头不禁一扬,他知道日前西夏国相李元康已经到了灵州。
    他少年时,在京师长安也曾见过此人几面,只是已经过去近有二十载,此人长的什么模样,早已模糊不堪,到是不知,这些西夏使者来干什么,又带来了什么说辞。
    赵石摸了摸下巴长出来的短须,环顾左右笑道:“李元康垂垂老矣,不复当年气概了,难道还想凭口舌之利,退我十数万雄兵?真以为自己是诸葛武侯不成?”
    帐中多有禀报军务的各部将领,闻言尽皆大笑,有人更是见大帅兴致极好,壮着胆子打趣道:“莫非是为大帅威名所摄,来请降的?”
    赵石闻言,脸上笑意更浓,本是肃穆庄严的中军大帐,遂又响起一阵秦川汉子爽朗的笑声,因为临战在即,而压抑的气氛,随之也是一扫而空。
    赵石摆手,“你们的事儿过后再说,让本帅先见一见什么狗娘养的使者。”
    言语粗鲁,和赵石如今的身份十分不合,但军中汉子,却最喜上官此等做派,尽皆利落的行下军礼,带着轻松的笑容,陆续离开中军主帐,却都并不走远,立在主帐之前,眼巴巴的想要看一看,这狗娘养的使者是个什么模样。
    很快,一行六七人便被带到了这里。
    为首一人,一身的官服,对于西夏文官服饰并不熟悉的秦军来说,只能猜测是个文官,看着长的像个汉人,却也无法确定,如今西夏党项人和汉人实在没有多大的差异。
    中军大帐之前,不得喧哗,这些好奇的军中汉子,便混在大将军亲卫,以及中军军法官之中,挺胸抬头,手按腰刀,眼睛直愣愣的盯着这一行人,也算是为秦军涨涨威风士气。。。。。。。。
    被这许多人盯着,有身处敌营之中,胆气小一些的,自然已经是两股战战,即便是为首的几个,脸色也变得愈发苍白。
    不过,能来这里当使者,自然有着准备,身穿官服之人,一下子便将身子挺直了几分,昂首做倨傲状,随着大将军赵石亲卫统领程书奇,来到中军主帐之前。
    (嗯,三更了,以前一天三更很容易来着,嗯,那会正写到草原,也许是阿草对草原情节把握的更清晰,所以写的很快,但来到西夏战事,阿草写的有些艰涩啊。)(未完待续。。)

第十二卷千秋功业需百战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使者(二)
    “礼部左签事,权领枢密事行衙外总管刘隶,见过将军。”
    使者躬身抱拳为礼,吐字清晰,很有几分风采仪范。。。。。。。。。
    赵石不知什么外事礼仪,也从没关心过这个,他只知道,眼前这人是个汉人,好像还有些乱七八糟的官职,只是对西夏官职并不算了解,也不知权柄如何,重不重要。
    西夏来人的随从都被挡在了中军帐外,进来的只有这位使者。
    赵石微微侧头,他身边一人已经轻声道:“刘隶,自汉经,兴庆刘氏族人,刘氏乃兴庆少有的百年大族,据传,乃祖上曾为拓跋氏牧马,小人在兴庆时,也曾为其招揽过。。。。。。。刘氏这样的汉人大族,在兴庆并不多见。。。。。。。乃西贼朝中汉人官吏之首脑。”
    “兴庆有个笑话,刘氏曾献女充宫掖,得帝宠为妃嫔,遭后嫉,逐其出宫,刘氏又献其于国相府邸,为国相庶子所纳,皇帝大怒,欲重招其入宫,为国相所拒,又欲治罪于刘氏,又为国相所阻。。。。。。。”
    “皇帝无奈,遂命刘氏进献十女入宫,刘氏遂召众汉官,选十数姿容靓丽者入宫,皇帝龙颜大悦,欲赏刘氏,然国相不悦,又命刘氏献二十女入国相府。。。。。。如此往来,刘氏得选秀之职。。。。。。。”
    这果然是大笑话,也只有西夏这样的国度才能干的出来,皇帝不像皇帝,臣子不像臣子。国事听上去也如同闹剧一般。
    不过。往深里一想。真的是一点也不好笑,西夏汉官奴颜婢膝至此,真真让人感到心寒。
    赵石身旁这人说话声音虽小,但大帐之中,各人却是清晰有闻,作为使者的这位自然是脸色红了又白,白了又红,看上去还有那么一点羞耻之心。
    其他大将军护卫。却是脸色古怪,看着这位使者,就像看稀奇古怪的物什一般,是的,他们已经见惯河中河东风物,对于胡人治下的汉人行径已经司空见惯,但还是被听到的这些给震惊了一下。
    多数人都心想,原来自己还是少见寡闻,世间还真有这样厚颜无耻到了极点的人物儿。
    赵石旁边的这人话还没有完,使劲儿的揭刘氏的疮疤。“后来听闻,素来好色的刘氏族长。再不敢娶小妾了,就怕朝中党项贵戚朝他讨要。。。。。”
    赵石歪了歪头,那人话声立止,他要听的其实不是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但身旁这人可能是在西夏呆的久了,讨人欢心的本事都在一张嘴上,也许做个奴仆之流还成,却根本无法在赵石这样的人面前讨喜。
    这人还是赵石在庆阳带过来的,此人少时从军,驻守边寨,后为西夏人所俘,两国交战,被俘的军兵年年都有,开始时,两国还交换战俘,但后来两国往来厮杀,流的血越来越多,成了世仇。
    从此,两国边塞之上,用来祭旗的往往便是对方战俘,更别提什么交换了,世家子们在边塞大量战死,也就是从这时开始。
    此人幸运一些,被俘之后,正好西夏军中一位将领嫁女,于是,一些人开始献上贺礼,作为贺礼最重要的一部分其实就是奴隶,此人于是也就成了奴隶,被送了去兴庆。
    开始时,他还有着些必死之心,想要趁机杀上几个西贼,死也值了。
    但俗话说的好,自古艰难唯一死,从边寨,到兴庆的漫漫途中,消耗了他太多的体力,也顺便消耗了他的决心,到了兴庆,想法也就变了,好死不如赖活着嘛。
    此人读过书,又当过兵,身上也颇有些勇力,唇舌又好使,很快便从奴隶中间脱颖而出,成了奴隶中的头目。
    数十载过去,这人却是成了主家的心腹,娶妻生子,为主家管着庞大的田园牧场,甚至一部分私兵,都交在了他的手里,日子过的很是不错。
    只是他到底不愿在西夏为官,不然的话,一官半职对他来说,也是轻而易举。
    不过,在西夏汉人混的日子再好,也是朝不保夕。
    一次与小妾饮酒,不知不觉又了醉意,也是年纪老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