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奉天承运-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啊!”那军士还在罗嗦时,胸口上突然中了一箭,顿时鲜血直冒,旁边的军士急忙帮他按住伤口,双手全是鲜血。
“俺……俺是不是要死了……”中箭的军士一边说,一边从嘴里吐出大口鲜血。
“兄弟,坚持一下……”
“轰轰……”舷炮又一轮攻击,岸上的敌军又遭受了一通大铁蛋。突击小船队慢慢靠近,甚至已经看清楚岸上一个敌军军士抱着断掉的大腿鬼哭神嚎。
“兄弟们,杀啊!”最前面的军官跳下小船,踏着浅水飞溅,举剑冲在最前面。众军也跳下船来,高举着火枪只顾向前冲。
火枪打湿了就没法打了,所以众军士冲锋的样子十分诡异,高举着双手托着火枪,就如冲过去投降一般。
众军冲上岸去,拔掉枪口塞的稻草(以免进水),对着能看见的敌军就开始放枪。
“杀!”突然一声大吼,从山石后面冲出一股辫子军出来。上岸的明军还不多,眼见这情势,暗呼不妙。
正在这紧要关头,突然空中呼啸,敌军人群中就炸开了来,尘土硝烟中,胳膊大腿乱飞。原来是舰炮再一次开火了,炮弹从一个地方逐渐向左右覆盖,炸死一片敌军,那股子敌军死伤殆尽。
突击队军士见罢,长嘘了一口气。
海面上的小船越来越多,岸上的明军也越来越多,一边登陆,一边向内陆挺进,争取更大的纵深。
登陆的官兵马不停蹄,清理海岸防御,不到半日,已听不见炮声枪声,大沽海岸基本落入赵谦之手。
花了两天的时间,官军才登陆完毕,将大炮军械马匹粮草帐篷等物运上岸来。
登陆完之后,战船离开了港口,为了防止被人从陆地上偷袭。
赵谦集结军队,安排好次序,然后向天津三卫急行军。
明军从大沽登陆的消息,震惊了清朝朝廷,因为从天津到京师,按照赵谦军的行军速度,不到两天路程。这就意味着,京师已经直接受到明朝军队的威胁。
整个清朝,没有人预见到明军会从海上进攻。主要因为明朝山东江苏等地相继被攻陷,那副样子已经没有招架之力,自保尚且不足,满清朝廷根本不相信明军敢进攻,有实力进攻。
但是天津边报送入京师,绝非谎报军情,确实有数万明军精锐从海上登陆了,目标直指天津三卫。
多尔衮恼羞成怒,一面遣快马去天津,责令守备必须死守,丢城便提头来见,一面准备集结军队,准备反攻,将明军掐死在海边上。
孝庄闻得这个消息,对多尔衮说道:“领军将领赵谦非等闲之辈,在明朝素有善战之名,摄政王要小心对付。”
多尔衮道:“不管是明朝的谁领军,都是八旗军的手下败将。”
多尔衮和孝庄太后及福临关系紧密,可以说没有多尔衮的支持,福临无法登上皇位。
皇太极遗留下的空位,只有三个人具备继承的资格:代善、豪格、多尔衮。但实际上竞争最激烈的是后两人。就这两人来说,豪格居长子地位,实力略强,据有三旗。
多尔衮之所以选中福临为帝,曾被某些骚人墨客扯到他与其母庄妃的“风流韵事”上。实际上,多尔衮之所以选中福临,一是由于他年甫六龄,易于控制,而排除了豪格,因而也排除了叶布舒、硕塞诸皇子;二是由于其母永福宫庄妃深得皇太极之宠,地位较高,选其子为帝更易为诸大臣所接受,甚至可以说是符合先帝的心愿。
当然,麟趾宫贵妃的名号虽高于庄妃,但她的实际地位并不高,所以她才两岁的幼子博穆博果尔也不可能被选中。同时,辅政王的人选也代表了各方势力的均衡。既然黄、白二旗是主要竞争对手,福临即位便已代表了两黄和正蓝旗的利益,多尔衮出任辅政则是必然之事。
但他一人上台恐怕也得不到对手的同意,所以便拉上济尔哈朗。在对方看来,这是抑制多尔衮的中间派,在多尔衮想来,此人又比较好对付。而对下层臣民而言,多尔衮和济尔哈朗是皇太极晚年最信任、最重用的人,许多政务都由他们二人带头处理,所以对他们出任摄政也并不感意外。
就这样,多尔衮妥善地处理了十分棘手的皇位争夺问题,自己也向权力的顶峰迈进了一步。随后,统治集团处理了反对这种新格局的艾度礼、硕讬、阿达礼、豪格及其下属,稳固了新的统治。多尔衮的这一方案,在客观上避免了八旗内乱,保存了实力,维护了上层统治集团的基本一致。
他这一提案,是自己争夺皇位不易得逞之后才提出来的,是在两黄旗大臣“佩剑向前”的逼人形势下提出的中策或下策,而并非是他一开始就高瞻远瞩、具有极广阔的胸襟。
段三三 迎战多尔衮
       天津城门紧闭,城头上刀枪弓箭林立,几门防炮边上的火把冒着黑烟。一副紧张迎敌的模样。
因为城下有四万多明军列阵摆开,这支明军如鬼魅一般,清军无法想象他们怎么会到了这里。
赵谦军计有军队四万人,(有五千水手在舰船上),西虎营两万,包括重骑兵八千,步军一万二。水师陆战队两万,火枪手。
时七月十六日,赵谦离开南京,已经十六天了。
张岱看着城头上一副决战的样子,说道:“清军不会投降。”
“如此省去了许多麻烦。”赵谦看了一眼身后的四十门红夷大炮,红夷大炮属于加农炮类,射程远威力巨大,攻城的好东西。
满清攻打潼关,许久不战,就是等从京师运去十门红夷大炮。赵谦财力雄厚,动辄便调动了四十门,这下够天津城喝一壶了。
这种炮对着天津城一顿乱轰,估计百姓也得死伤惨重,不过赵谦现在完全不用管这些事,残暴也好,谴责也罢,都留于后人说吧。
“令炮营轮轰城池。”赵谦回头对传令官说道。
秋风吹起沙石,但天地之间还很安静,赵谦军列成队列,虎视天津。几匹快马往来穿梭,格得格得的马蹄声也听得清晰。
“总督令,炮营点火……总督令……”传令官一边骑马奔驰,一边喊道。
“点火!”
一支支火把靠到引火索上,周围的人全部捂住耳朵。“轰……”大地好似都在颤抖,红夷大炮如反怒的猛狮,张开血盆大口,来了个狮子吼。
转眼间,天津城内外,便飞沙走石,烟尘漫天。而赵谦阵营后边,炮兵仍然忙活不停,卖力地操作大炮对天津轰击。
连续轰了半个多时辰,赵谦用望远镜看着天津城,城墙多处坍塌,有些地方被炸成了一堆废砖。
接着重炮营停止轰击,红夷大炮是单筒炮管,没有内外炮管之分,连续打了半个多时辰,炮管发热,无法迅速降温,也只得停了。
全军开始推进,轻炮营发炮掩护,天津城成了一片火海。
赵谦军没有遇到有效抵抗,攻入城中,清军建制被炮火轰乱,乱军零星抵抗,全部被剿杀。
天津城被攻陷,不到一天的时间。
赵谦骑马走进城中,看见遍地的尸体,断墙残壁,许多木质房子正在燃烧,景象惨烈。
“兵贵神速,集合大军,攻占东安武清,直逼京师。”赵谦对张岱说道,“今天是十六日,加快行军,希望在晚上能到达武清。”
武清就在京师和天津之间,现在赵谦已攻陷天津重镇,武清成了京师最后的屏障。本来从天津攻京师,京师就几乎无险可守,除了野战击败对方,没有什么阻击的办法。
张岱说道:“满清摄政王多尔衮在京师,这会一定会调集京师的八旗军南下,阻击官军。等我们到达武清时,可能会与多尔衮决战。”
赵谦握紧剑柄,说道:“闻八旗军善野战,我今不据坚城,与之对决,看谁才是野战之王。”
赵谦军连续赶路,于晚间时候到达武清,直接攻了一阵,发现是满清主力,天色已暗,看不甚清楚,不利大军决战,遂退到卫河东岸驻扎,准备明日决战。
满清也有这个打算,不想摸黑乱打,并未追击,于是一夜无事。
多尔衮已从京师调出大部骑兵,多数是两白旗(正白旗,镶白旗)的兵马,另有两黄旗的部分军队,共调出两万余人。
多尔衮还有两个勇猛善战的兄弟,一个便是多铎,但现在正在潼关打李自成,另一个阿济格现在在多尔衮身边,都是勇猛善战,非等闲之辈。
简单说一下目前清军军力分布,两白旗部分军队,关宁军,及两红两蓝兵马现在在潼关,两黄旗一部由豪格统率,在江苏,部分两白旗及部分两黄旗在京师。
总之大部分兵力都不在京师左右,这也是赵谦斩首行动的依据之一。
七月十七日,赵谦军五更早饭,吃了个半饱,(吃饱了反而不好,血液用于消化,人容易乏力。大家吃饱了是不是懒懒的不想动嘛?)天亮十分,行至武清。
武清郊外,两军面对面列阵,相隔数里,在红夷大炮最远射程内,但不在轻炮射程之内。
赵谦用望远镜观察着清军阵营,两军暂时都没有动静。因为赵谦军从来没有和八旗军正面打过仗,没有亲身体验八旗军野战力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多尔衮也对赵谦军充满好奇和谨慎,他知道,这支明军绝非和其他一触即溃的明朝军队一样。从天津战役就可以看出来,赵谦军半天就拿下了天津重镇,这种战斗力非同寻常。
天津失陷后,多尔衮同时遣快马南下江苏,调豪格急率军北上勤王。
豪格所统率的满汉八旗军战力也不容小窥,约有近十万大军,长驱南下,一直攻陷徐州,到了淮安时,却遇到一个不愿意投降的军阀刘泽清,甚费周折,正在猛攻淮安。
所以赵谦一定要速战速决,不然清军援兵一到,斩首行动便告失败。
“令重炮营发炮轰击!”赵谦对传令官说道。
赵谦军红夷大炮开火,但距离太远,偏差有点大,无法造成覆盖性的杀伤。清军没有调出红夷大炮,他们善骑射,重炮影响机动,红夷大炮一般用于攻城。
赵谦一直用望远镜盯着清军的动向。
不多一会,清军开始调动,缓缓向前移动。待清军靠近时,赵谦令弗朗机车炮营覆盖攻击。
不料大炮一响,没打死几个人,清军突然掉转马头,向北撤退。
张岱用望远镜看着前方的情景,说道:“咱们的重骑兵盔甲太重,速度比不上东夷八旗,追不上。”
“八旗军倒不是死拼的主。”赵谦对多尔衮的看法又上升了一些,“他不愿决战,咱们不管就是,直取京师,看他打还是不打。”
“以不变应万变,大哥所言极是。”
赵谦遂下令拔营挺进,直取武清。
武清守备已经撤退,多尔衮倒也干脆,知道守不住,先撤了再说。赵谦军不费一枪一弹,大摇大摆占了武清。
此时还是上午,时间充足,赵谦不愿意浪费一点时间,立刻下令大军继续北上,箭头直指京师。
刚出武清,一骑飞奔而来,跳将下马,拱手道:“大人,左翼斥候发现东夷骑兵,正向我急奔而来。”
“立刻停止前进,快架炮!”赵谦忙喊道。
张岱策马来到炮营,喊道:“架弗朗机,先不管红夷大炮。”
红夷大炮重达几千斤,要从车上弄下来再架上,十分缓慢,弗朗机车炮却方便了许多。
不出半炷香功夫,西边马蹄雷鸣,清军骑兵已经进入视线。
火炮还没有架设完成,装弹等还在进行,赵谦军十分仓促。
“准备!”步军已经掉转方向,面对西边,火枪荷弹,用支架架起,一排排对准了前方。
清军骑兵速度极快,明显比明朝官军和那些贼军速度快得多,转眼已近两百步。
“放!”
“砰砰……”一阵轮射,清军落马多人,死了不少。
明军换队,清军已近一百步,张弓骑射,漫天箭羽疾驰而下。
“啊……”明军阵营的地面上插满了箭,死伤一片,惨叫四起。
这时炮营点火,但清军已近,弗朗机炮装填得是远程实心弹,只得轰击清军后部,顿时炮声轰鸣,响彻天地。
“令,骑兵出击!”赵谦见清军转眼已冲至,这种冲击力恐非火枪手可以抵御,立刻下令骑兵上阵。
“鸣鼓!”
“咚咚咚……”
萝卜抖了抖缰绳,举刀大喊:“杀清狗!”
“杀!杀!杀……”
嘎吱嘎吱,铁甲摩擦声起,马蹄轰隆,从左翼直扑清军而去。
这时清军骑兵已冲近赵谦军前部,清军骑兵凭借冲击力,践踏劈砍,赵谦步军前部死伤惨重。
“啊!”一个穿玄黑衣甲的军官高举着军刀,大吼一声,毫无惧色,迎面向一个清军骑兵冲了过去。那骑兵立刻搭箭射之,明军军官胸口中箭,吐出一口鲜血,但并未停止脚步,咬紧牙关冲了上去。
“彭!”在战马撞上那青年军官的瞬间,军官用刀刺进了马胸,然后被撞翻在地,瞪着双眼,左右抓着胸口的箭,死了。
战马一声长嘶,摔倒在地,正好压在了那青年军官身上,压得血肉一地。“啊呀!”那战马上的清军骑士一只大腿被马压住,大声惨叫起来。
“后退者立斩!”军官在队列中大声呵斥。
赵谦军排成密集队形,举起长枪,抵住冲击,后方的火枪手还在射击,清兵骑兵用箭射之,双方都有死伤。
赵谦步军因士气高昂,人不畏死,靠着步军也抵住了骑兵的冲击,并未溃散,当然付出了死伤的代价,大部分是被箭射死的。
萝卜骑兵这时也冲进了战团,黑压压的重盔骑兵十分醒目。
“为大明而战!”
骑兵官军高喊一声,风卷而至。
步军大受鼓舞,高呼:“万岁……万岁……”
“滚!”萝卜冲在前面,迎面一个清兵提刀过来,萝卜握住大刀一挥,刀光一闪,那清兵被拦腰斩断,上半身已经滚落下马,下半身还骑在马上,鲜血喷射。
清军张弓射之,箭射在胸间肩甲上叮当作响,弹了老远,胸部头部前面那一块的盔甲最厚,根本射不动,偶有乱箭射穿了其他部位,陷在盔甲里,就像刺猬一般。清军弓箭劲道显然比中原弓箭要大。
以前赵谦重骑兵打张献忠贼军时,全身上下刀枪不入。
萝卜勇猛无比,飞驰而入,左翼一清兵举刀砍到,萝卜扬起刀“当”地一声挡住,顺势划过刀锋一拉,那清兵的手腕连着手上的马刀被切断,惨叫不已。
四周都有清兵,萝卜也不顾那么许多,直接冲将过去,“砰!”两马迎面相撞,萝卜的马重,按照动量定理,萝卜是不可能倒飞出去的,而是将那清军撞翻在地,周围的马控制不住方向,踩在那清兵的身上,泥土血肉搅成一团,腥味弥散。
其他明军骑兵却没有萝卜的身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