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无奈三国-第3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下。所知消息,不过是一两友人,口口相传耳。如此,又怎么能断定此事到底是刘明所派,还是那曹操所为。此非神人所能断也。”
    孙权没想到诸葛亮竟会如此说,既感到这个诸葛亮是一个大有智慧,大有才能的人,又微微的感到有些失望。孙权下意识地说道:“难道先生就不准备分析一下到底是何人要准备加害于您的吗?”
    诸葛亮依然微笑道:“天下间能有如此实力,只是为了要杀一个区区的山人,就能派出如此死士的诸侯,除刘明与曹操,再无他人。而此二人皆与山人有过接触,也皆都被山人拒绝了。为了山人不被他人所用,此二人派出杀手,杀害山人,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只是分一些迟早,不会有什么异同。这分与不分,又有何必要?而且,山人既不愿辅佐他们,也无力与他们对抗,多说这些,又有何益?”
    孙权一听,来了兴趣。这诸葛亮到也是一个妙人,别人杀他,他都这么的洒脱,真是不简单。
    孙权随即问道:“先生,那曹操持掌朝政,自天子以下,一言定之。那刘明气吞山河,兵雄马壮,世所披靡。先生因何不愿辅佐之?”
    诸葛亮还是智珠在握的说道:“那曹操随持掌朝政。拥有大义之名份。然当今天下,刘明羽翼已成。又有先皇辅政之重托。曹操自保尚且困难。何况那曹操虽有爱民之举,但是其屠城之举,屡见不鲜。足可见其残暴不仁。此等人,政见与我非同,朝野之中,又有其党派林立。山人就是辅佐与他,也不见得能得之重用。说其不听,任山人有回天之力,也是难以挽回必败之局。况且,以其之残暴,就算他听得山人之言,重整了山河,可史书上也难免留下暴虐的一笔,山人随之,也是骂名千载,此非智者所取也!”
    孙权闻言,点了点头,觉得诸葛亮说的甚是在理,这曹操的名声虽然显赫,可是其屠城的作为,却大大的抹杀了曹操的功绩,曹操就是功劳再大,也难以洗刷这一污点。恐难逃史书的谴责。想到这里,孙权暗喜:看来这曹操也就貌似强大。既有内忧,又有外患。自己倾江东之力,与之对敌,应有一搏之力。
    而这时,诸葛亮再次言道:“那幽州的刘明,其志向非某所能及也,也非天下人所能及也。然,其志向却过于理想化,虽然此时尚且不显,但行政之上,危机处处,密布其中。稍有差池,立时土崩瓦解。
    即使是除了山人在没有他人看出其中的奥妙,并在那刘明的大势之下,安定了天下,但刘明百年之后,其危机必然显现,到时候,天下仍然陷于混乱。百姓仍然受苦。山人辅之何益?何况,即使是山人愿辅之。
    敢行此变革激进之政,那也必是一个偏激执拗之人。山人直言劝告,其未必肯听。徒惹杀身之祸耳。还不如逍遥山林,来的快活。”
    孙权闻言大喜,此时的孙权,首怕曹操大举进犯。再怕那刘明果然有传言中的那么厉害。即使是战败了曹操也挡不住刘明一统,平白的为他人做了嫁衣。如今这两人在诸葛亮的分析下,都各有缺点,那诸葛亮应当有足够的实力为自己出谋划策,抵挡那曹操,以及其后的刘明。
    孙权当即站起身来,一躬到地的说道:“先生。仲谋不才,江东也是颇基业。唯缺高人指点耳。当今乱世。仲谋也有意与之争锋,佑一方的百姓,成万世的基业。先生高才,若肯指教。仲谋愿以师侍之。
    江东上下,以先生为谋主。请先生助我。”
    正文 第四百八十五回 刘明的死穴
     更新时间:2008…10…3 16:05:05 本章字数:4126
    “山人久乐山水,懒于应世。不能应命。还请贤侯见谅。”诸葛亮见孙权拜请,急忙避让说道。
    孙权再次拜请道:“先生不出。黎民苦矣。先生就忍见那曹操雄起,荼毒苍生?就忍见那刘明称霸,百年之后,刀兵再起?还望先生惹悲,救天下人于水火。”
    孙权言之切切,眼角都已经有些湿润。悲天悯人之情,感怀天地。
    诸葛亮也受其诚意感动,躬身说道:“既蒙不弃,愿效犬马之劳。”
    孙权大喜,急忙命吕蒙、徐盛等人把带来的那些金银布匹等等礼物呈上。诸葛亮坚辞不受。孙权在一旁劝道:“先生,此非聘大贤之礼,乃表权之寸心耳。”
    诸葛亮这才收下。此时众人皆是一家,再次相谈,其乐融融。当天晚上,孙权等一行人就先落宿于诸葛亮的草庐之中。孙权也再次向诸葛亮询问今后的治国之策。
    诸葛亮微笑说道:“自黄巾叛乱,董卓造逆以来,天下英豪并起。
    刘明以商人之身,崛起于幽州,此亦天时,也亦人谋也。然,刘明此时雄踞黄河以北,中有草曹相隔。与主公相去甚远。主公可暂不理会。
    当务之急,乃在曹操。那曹操转战南北,以微弱之势,打下如今这幅局面。兵马韬略,非常人所及。今又有雄兵数十万,挟天子以令诸侯。
    持掌朝廷之大义,诚不可与争锋。勉强为之,那也会两百俱伤,徒为他人做嫁衣,让那刘明得其渔人之利。”
    闻听此言,孙权这个郁闷啊。虽然诸葛亮说的是实情。跟他先前劝大哥孙策的政见一样。可现在轮到自己听到这些,孙权还是有些别扭。刘明够不着,曹操也不能与之争锋,那自己还混个什么劲啊?直到此时,孙权才彻底明白了大哥孙策当初听自己劝告时的心情。孙权不禁有些感慨。不过,好在孙权知道这只是诸葛亮的开场白,后面肯定还有下文,故此也就什么都没表示。反而是专心致志的继续听了下去。
    果然。诸葛亮再次说道:“然,那曹操虎狼成性,更兼其如今迫切南下,为得也是要快速积聚实力。好与那刘明分庭抗礼。一争雌雄。
    若咱们不给其一个教训,那曹操也断然不会收敛。故此。咱们与曹操一战,势在必行。但此战。在小而不在大,在势而不在强。只要让那曹操知道咱们有坚决抵抗地决心,以及有足够抵抗的实力,让那曹操明白,他即使是能战败咱们,他也是要付出不菲的代价,这就足够了。到时候,山人就可劝得那曹操与咱们携手共进。”
    孙权闻言大喜,这诸葛亮果然高才,一隅就说在了点上。那曹操背后还有一个刘明呢,那曹操久战沙场,肯定也不是一个顽固不化的蠢才,如果他要知道了一统南方会大量损伤兵力,他肯定也不会冒着实力大减而被封明吞噬的风险,全力与自己为敌的,毕竟如今曹操的主要竞争对手乃是刘明,而不是自己。
    孙权欣喜地向诸葛亮问道:“先生果然高见。一隅中的。敢问先生,此战,咱们具体应如何操作?”
    诸葛亮再次笑道:“那曹操地精锐之众,以兖州兵和丹阳兵为首。
    此皆陆上之雄。却均不习水战。而江南乃是水乡,水道密布。我料那曹操久经沙场,熟悉六韬。必效地利之重要。他要真心来取咱们江南。断不会如那袁术一般,冒然出兵,而是要先取荆州。然后以荆州之水军,地利,顺江而下,一举攻破咱们地江南。故此,荆州才是如今的重点所在。那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而今,荆州刘表,空有贤名,实为暗弱。
    乃天以资主公。只要咱们取下荆州,即可穷长江之极,以拒曹操。有此天险在握。曹操也必不敢南下。而其后,主公据江南,而占荆襄,得此两地之利,进取益州。那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实乃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而益州之主刘璋,性懦弱而无能,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孙武之后,当今八大世家之一,信义著于四海,振臂一挥,天下英豪附之,益州也会垂手可得。至此,主公即可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内修政理。如此,咱们穷长江之极,以拒曹操,跨荆、益,而定三分。联曹操以拒刘明。待天下有变,则联曹操以灭刘明,再与曹操逐鹿于中原。到那时,主公命一上将提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再命一上将身幸益州之众以出泰川,百姓岂有不算食壶浆以迎主公者乎?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此乃亮所以为主公谋者也。惟主公图之。”
    孙权闻言大喜。诸葛亮这番建议,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前后有致,实乃定国之纲要。孙权当即连连称善。对诸葛亮奉承不己。
    可孙权高兴过后,想起一事,不解的问道:“先生高才,精善奇门遁甲。草庐方丈之间,数人往返奔驰而不止,若于一广阔之地,布下阵法,虽千军万马,也难出其中,先生又何必非这许多周折?”
    诸葛亮苦笑道:“主公非通晓阵法之人,故看此易尔,实则不然。
    这奇门遁甲之术,虽然从理论上讲,小可至方寸之间,大可至广阔无垠。可此皆两难矣。阵法之道,一在人力,一在天力。人力之道,首在迷踪。而迷踪之道,一在声,一在光。以枝叶重叠,挡其声音,以树影晃动,扰其视线。高级者,更辅以***草。乱其心志。此皆乃惑人耳目、人心之道。心坚者,无视一切,即可破之。即障眼法也。
    而天力之道,虽可引天地之威,凡人无可当。但却要因地而成型。引动地磁元力,或以山川。朔风之力,或以江河湖海之力,因势而利导,行毁天灭地之威。然,此两者,无论人力之道,天力之道。其阵内的一应事务,无不需要精心布置。漏一而全阵皆无。那方寸之间。可容事务稀少,实乃万难成阵。而布阵住大里走,哪怕只是百里大阵,所需事务。就非数万可以计之,穷人力而无以推算。非百年而无以完工。而百年之内。阵内事务稍有变更,其阵又要重新推算。故也是万难成阵地。那就更别提是千里大阵。万里大阵了。故奇门遁甲之术,可用于局部防身,却不可用于军国大业。倒是兵阵之道,经过操演,取其地理,可以发挥更好的功效。”
    孙权很是没趣,敢情自己想得太简单了。孙权转移话题道:“先生曾言刘明时政,具有弊端。权患昧,随得先生指点,可至今无法窥知,还望先生指点。”
    诸葛亮笑道:“主公过谦了。此非主公之过,实乃是刘明之政,利在眼前。其害不显。故天下人皆不得知也。”
    “望先生教之。”孙权闻言心中高兴,再次向诸葛亮求教道。
    诸葛亮正言说道:“刘明其人,观其政令。除行事过激,有些偏执之外,实乃是盖世奇人,政令之新颖,法度之严谨,无不令人称道。其忧国忧民之心,更是可表天地。实乃吾平生佩服地第一人也。”
    孙权一愣,孙权万万没想到诸葛亮对刘明的评价会这么高。
    此时诸葛亮又叹道:“只可惜,此人空有盖世之才,却不明时政,他地那些作为与当今的时局,抵触太多,终也是镜中花,水中月。”
    孙权小心的问道:“先生此言何解?”
    诸葛亮苦笑道:“那刘明屯田养兵,兴修水利,蓄养民生,乃莫大之善举。兴办报社,教化民众,更是善莫大焉。此等善政,皆利民刮国之法,而其又皆不秘传。可见其乃是真心为国的天下良臣。故其才会坐拥雄兵数百万。统领黄河以北地,占大汉江山半壁,天下无人可与其争锋之时,顾曹操大义之名份,没有一统天下。此等国之栋梁,巨石难求。但是,从其传出来的那些政令之中,却又隐藏着两大隐患。
    与当今天下相逆。一个就是刘明的军政,刘明文武分开,互不统领,这本来也没什么,还可以使其各自专心其政。有可免去其臣属权利过大的隐患。实在是高明不过。但是,其军功制度,却有如饲养虎狼。天下纷乱之时,倒也无妨,各军均可争其战功,奋勇厮杀。但是,承平之时,无外患内扰,兵无可立之功,如虎狼饥而不得食,势必反噬。此隐患一也。其次,得民心者得天下,即使是以秦皇之神威,秦兵之神勇。
    民心散去,二世而亡。然,世人愚昧,百姓盲从。何所谓民心?何所得之?”
    孙权正听得上瘾,觉得诸葛亮说的大有道理地时候,猛地听诸葛亮提问,随即答道:“万民之心,可谓民心。广施德政,可以得之。”
    “非也,非也。”诸葛亮摇头说道:“万人之心,既有一万之心。
    人心各有不同,百口尚不可调其味,万民之心又如何可一同?至于广施德政,此无非口号耳。有得必有失。广施德政,又如何可得之?”
    孙权有些发傻,这诸葛亮说地对啊。我怎么也被那些空话给蒙骗了呢?孙权连忙再次诚心诚意的请教道:“请先生教之。”
    诸葛亮点头说道:“人附于家,家附于国。故,国由家组成。而这个家,就是各个地方的大小家族。这些大大小小的家族,良善者,以德行表率当地。强横者,以威压于当地。然无论如何,这些人地一言一行,却无不确实的影响着当地地百姓一言一行,此为民之秀民。他们就代表着民心所向。然而,家族的成立,其根本就在于土地。而刘明地政令却是土地进归国有,可租赁,但严禁买卖。而且租赁的金额还要由官府调控。此绝对的与各个家族的利益相违背。只是如今刘明土地的扩张,远远大于他的人口增加,刘明有足够多地土地用来赏赐那些家族,而且他那里又是农无税,故此才会不显。可土地扩张,终有尽时。
    而一个家族的繁衍无尽,为了壮大家族的存在,他们也需要更多的土地。刘明断其买卖,在各个家族势力达到顶峰的时候,必然会引起不满,引发叛乱。而且,人有聪慧,有愚笨,有勤勉,有懒惰。聪明、勤勉者,必然会比愚笨、懒惰者取得更多的荣耀,财富。此乃天竟其才,非人力可止。这也就必然会造成贫富有所悬殊,阶级有所贵贱。
    天下大同,苍生平等,终可想而不可行。刘明那里宣讲的那些理论,也必将引起大部分有能者的抵制。故此,即使是刘明最终成就了霸业。
    其百年之后,压抑的那些不满,也必然喷发,到时候也必将刀兵四起,重新划分天下。此皆乃是其不识时务,偏执所造成,非人力可挽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