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斗鸾-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翰之瞥了她一眼:“你又怎知我奈何不了你?在德庆这个地方,兴许你家还有些依仗,但对我来说,那都不算什么。比如我方才板起脸来教训你,若我不是假装的,而是真的怀有坏心,那你又能怎么办?得罪了我,也就得罪了我背后的燕王。要知道你们家还要隼燕王出手相救呢。”
明鸾面无表情地道:“是你主动跟太孙和我祖父提起,当初我四叔在东宫救了你的性命,你还再三表示了感激。如果你没撒谎,那么章家就对你有救命之恩,可你在三年后前来,一面都还没见过呢,就开始算计我们家,若是真有坏心,你就真的没救了。放任你继续作恶,我们章家迟早会吃大亏。这几年我已经吃够了苦头,不想再吃下去了。”朱翰之饶有兴趣地问:“那你打算怎么做?”
明鸾从背后抽出了一把闪着银光的柴刀。
朱翰之的额上顿时冒出冷汗:“你……你不是开玩笑的吧?”他眼角瞥了瞥周围,当真是荒山野林,四顾无人。
明鸾正色道:“其实……我是个爱好和平的人。”
朱翰之:“……”
明鸾:“对我来说,任何人的生命都是很重要的。”
朱翰之:“……”
明鸾:“不到万不得已,我真不想用这种方法。但是,我们章家上下那么多人,比你一个人的生命要重要多了。有时候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总是免不了牺牲一小部分人的。”
朱翰之又开始冒汗:“伽……不要冲动,即便你能神不知鬼不觉地除了我,吕先生也不会置之不理的。”
明鸾奇怪地看着他:“既然是神不知鬼不觉,那位吕先生又怎会知道是我下的手?而且我如果真要毁尸灭迹,自然不会留下线索,还会再安排一个替死鬼,那才稳妥呢。”
朱翰之睁大了眼:“替死鬼?”
“是啊。你讨厌沈家,我也很讨厌,他们简直就象吸血鬼!要是他们知道了你的存在,一定很想把你干掉吧?我会在你的尸体旁放下一两样他们的随身物件,装作是凶手无意中掉落的。吕先生想必会查出来吧?”明鸾咧开嘴,露出两排小白牙,“广安王殿下那么厌恶沈家,想必不介意送他们一程?”
朱翰之愣愣地看着她,良久没有反应。
明鸾忽然扑哧一声笑了:“你不会相信了吧?骗你的啦!”她晃了晃手中的柴刀,重新插回背后,“谁叫你刚才吓唬我?我都说过了,我是个爱好和平的人。”
朱翰之暗暗抹了把冷汗:“那把刀……”
“当然是用来砍柴的,家里的柴火用得差不多了。”明鸾拍了拍背后的柴刀,看着朱翰之苍白的脸色,“走吧?天阴阴的,想必一会儿又要下雨了。”
朱翰之有些郁闷地重新走在山路上,明鸾一路倍着,脸上带笑,心情相当愉悦。
她将人送到离小屋不远的地方后,便转身下山了。回到家,正好看见沈昭容正站在厨房门口与周姨娘说话,似乎是在讨后者欢心。明鸾皱皱眉,只觉得方才的好心情减弱了许多……便走过去:“你怎么又来了?”
沈昭容回头见是她,连忙笑道:“上回领回去的几样针线做得比原本预料的快些,我想再领几样回去,等到了日子一并送过来,也能多得一吊钱。”
明鸾看了看周姨娘,她正捧起一碗药,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沈大姑娘,你既然来了,不如就顺便给大奶奶送药过去吧。千万要劝大奶奶把的都喝尽了,可别洒了,这药贵着呢。”
沈昭容连忙接过药碗:“闻着似乎跟从前的有些不大一样,可是新开的方子?不是一直好好的?怎么……”
周姨娘微笑道:“姑娘既然在市集上听说了小道消息,想必也猜得出大奶奶为什么病情加重了?其实论理,有些话我不该说,但我们二奶奶的嘴巴虽碎些,却也不是胡编乱造的。昨儿个的情形,虽然没能拿住人,但家里人都是亲眼见到的,我们心里再不愿相信,也不能把那人当成是鬼。好姑娘,你就劝劝大奶奶吧,虽说大爷离得远,到底要为两个孩子着想,更何况她如今又病着。”
沈昭容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结结巴巴地应了。明鸾见状,已经猜到是什么原因,大概是宫氏把“捉奸”的事宣扬出去了,沈家人听到了风声,前来探问。不过这件事只要问一问当事人,也就清楚了,算不得什么。明鸾更关心沈昭容手里那只碗,便道:“周姨娘,少说两句吧,祖父已经发了话,不许家里人再提的,你说这些做什么?沈姐姐,趁着药还未凉,赶紧送过去吧,这一帖药可要七八十文呢,镇上的药店药品不齐全,有几味药还是专门上城里配的。你可千万要看着大伯娘把药喝尽了,一滴都不能漏下。”
沈昭容干笑着应了,小心翼翼地捧着碗去了沈氏的小屋。明鸾看向周姨娘,后者脸红了红,行了个万福礼,算是赔不是。明鸾也放缓了神色。横竖是要下手的,让沈家人去做,也省得脏了自家人的手了。
不过她还是忍不住问:“这药有几帖呢?”该不会是一剂封喉的货色吧?
周姨娘小声道:“有四五剂呢,没那么快。就算衙门的人来验,也是验不出来的。”
明鸾不吭声了。
再过了一会儿,沈昭容脸色苍白地从小屋里走了出来,手里拿着只空碗:“姑母已经喝过药了,多谢周姨娘。我……我忽然想起家里有事,先走了。”
明鸾不由疑惑:“怎么了?你不是说想多拿几样针线回去做吗?”
沈昭容勉强笑道:“还有几样没做完呢,等我明儿做完了再来拿。”竟匆每走了。
明鸾留意到,她甚至没有为沈氏“通奸”之事做出辩解,这般匆忙,究竟是为了什么?
第五十一章挖坑(上)
傍晚时章敞带着陈氏从城里回来了,他们已经在千户所那边放了。风,说沈家儿子最近因为天气忽冷忽热,感染了风寒,病情越来越严重了。而胡四海由于要陪太孙见吕仲昆的关系,今天没有进城办差事,章敞便趁机替他告了假,只说他要留在家中照顾重病的外5%,加重了这个消息的可靠性。
章寂对此点头道:“这样也好,只是需得立刻知会胡四海一声,让他别露了馅。”说完皱皱眉,“顺便提醒一下他,今后有事只管来找我们说,别私下里去见我媳妇,他即便是个废人,外人到底不清楚内情,别坏了我章家的名声,连累了我两个孙儿。”
章敞应了,出得门来,只觉得今天在外忙了一日,身体疲劳得很,想着只是捎句话的事,便叫过明弯,如此这般交待一番,就自行回房休息去了。明弯听着他叫陈氏给自己煮洗澡水的声音,撇了撇嘴,寻了个牛皮灯笼出来,带上火折子,在厨房就着自家腌的鱼干匆匆扒了半碗饭,便上山去了。
她在山上小屋处头一回见了那位叫吕仲昆的燕王幕僚,斯斯文文的,瘦长脸,方下巴,细长丹凤眼,山羊胡,再衬着灰蓝色的直被,头戴黑布飘飘巾,俨然是个读书人的模样,但听说他在南下路上一直装作游方郎中,还治了不少人呢。明弯心想:他一副书生打扮却行游医之事,没人觉得奇怪吗?
吕仲昆对明弯很客气,微笑道:“原来是章三姑娘,太别……殿下都跟我说了,章家在救太孙一事上立了大功,燕王殿下是绝不会忘怀的,必有厚报。”
明弯笑笑:“先生客气了,家祖父说,这都是为人臣子应该做的。以前只是不知道,如果早知道绝不会拖到去年冬天才行事。就因为我们家失察了,结果害得太孙殿下在海疆受苦,家祖父一直在自责不已呢。燕王殿下的厚报我们家可不敢妄想,只要殿下别怪我们疏忽之罪就好。”
“怎么会呢?”吕仲昆笑了“听说昨日三姑娘就在这里,想必已经将事情知会过章老爷子了?”
明弯忙正色道:“家祖父和伯父、家父都已经知道了,心里真真松了口气,还望先生尽早将太孙殿下平安送到燕王身边。家父知道胡公公今日不能去上差,已经在千户所里告过假了,就说古月海要照顾忽得重病的外5%,要迟些日子才能去……千户大人已是允了。只要胡公公别漏了。风过得几日太别……殿下离开了就可以放出沈家子病亡的消息,不会有人怀疑的,善后的事我们家会负责,请两位殿下与先生放心。”
吕仲昆眼中露出惊讶之色:“章家愿意帮忙善后?你们驯”他顿了一顿,“不打算陪太孙殿下一块儿北上么?”
明弯隐隐察觉到了什么,脸上却不露异色:“我们家在本地住了几年,附近的人对我们十分熟悉,少了哪个人都会发觉的甚至只要有一个人走出镇子,都会有人问是去哪里。若不是担心会给太孙殿下添麻烦,我们原该陪着上路才是一路上也好有个照应。毕竟太孙殿下与广安王殿下身份尊贵,吕先生又是读书人,有些衣食住行方面的小事总该有人打理的。但一想到燕王殿下既然派了广安王殿下与先生前来接人,必然已经有了万全的安排,我们家也无须再操闲心,倒是要多为太孙殿下路上的安全着想。至于我们家嘛,祖父说了,太孙殿下的平安要紧,横竖我们在这里已经熬了三年,也不在乎多熬些日子。吕先生,您说是不是?”
吕仲昆的神色放柔和了许多:“我辑确实有所安排,只是担心太过劳师动众,会引人注目,因此才会只有广安王殿下与我两人进入岭南罢了。章家人确实不方便陪同出行。章老爷子真是位睿智老人,是真心为太孙殿下好呢。”他看向朱文至与朱翰之兄弟,微微点了点头,目光与后者对上时,更是露出了赞许之色。
朱翰之笑了,他早就跟吕仲昆提过,章家人知道事情轻重,不会为了私利而罔顾太孙安危的,虽然章家人不等他提醒就做出了这个决定,但他心里还是很高兴:“章家人确实深明大义呢,兄长果然没有看错人。”
太孙朱文至则面露感动之色:“其实我也希望能有熟人相陪,但弟弟与吕先生都觉得少些人上路会更隐秘些,也有你们的道理。”他转向明弯:“三表妹,你放心吧,我即使走了,也不会忘记章家大恩的。等我见到了燕王叔,第一件事就是求他想法子救你们!我绝不是那种自己脱了困,便不顾恩人还在受苦的无耻之徒!”
明弯心中越发笃定了,原来朱翰之先前说对沈家人挖的坑是这么回事,即然如此,干脆她也帮着挖几把土好了,于是便笑道:“您不必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我们家的人本就不适合跟着去的。我祖父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二伯父与父亲身上都有差事,弟弟年纪还小呢,其他的又都是女眷,多有不便。再说了,您与我们不同,您是顶了别人的身份,又一向深居简出,德庆本地的人就没几个见过您的,只要做得隐密些,别人不会起疑。可是我们家不一样,既有职司在身,又常常在外与本地人打交道,若是忽然间走了,人家定要起疑的。身为军户,本就不能随便离开驻地,加上又是流放犯的身份,别说跟您去北平了,只要踏出德庆州的地界,官府就要来追拿了,到时候岂不是连累了您吗?若明知道会有这样的结果,还非要跟着您走,那是在害您呢!我们一家子都是忠臣,才不会做这种事!”
这话说得朱文至与吕仲昆都十分信服,在一旁听见的胡四海甚至感到动容,连眼圈都红了:“章三姑娘,以往都是小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小的错了,您别见怪,小的给您磕头赔不是了。”说着便要跪下。
明弯平时没少受他的气,很乐意受他这一跪,只是转念一想又觉得做戏做全龘套,忙扶住他,一脸诚恳地道:“胡公公,我年纪小不懂事脾气又坏,以往原是我错了,您骂我是应该的。是我向您赔罪才对。”冲他行了个礼。胡四海忙向旁避葬,口称:“不敢,不敢。”
明弯又加紧时间苦口婆心地对他说:“胡公公,这礼您一定要受的。我想求您帮个忙,请您一定要答应。太孙殿下一心要救我们家,可是眼下北平是什么情形,朝廷又是什么情形,我们今都不清楚。若是实在有难处,太孙殿下当以大局为重,可别为了我们便妨碍了正事。只要太孙殿下与燕王成功了,我们自然有出头那日。您可千万要劝着太孙殿下啊!”
胡四海的眼泪再也止不住了,连忙抬袖擦眼道:“好姑娘,你这样,越发叫我无地自容了。我从前怎么就犯了糊涂呢?”
明弯心里乐开了花,面上却还维持着一脸的诚恳:“胡公公,以前的事就不必再提了。大家都是为了太孙殿下好,即便一时有所误会,说开了就没事了,大家都是自己人!”
胡四海哭着连连点头:“好姑娘,您说得对~”
朱文至暗暗低头拭泪,吕仲昆满面感叹与佩服,唯有朱翰之转开了头,好不容易才忍住了笑意,因为忍得太辛苦了,眼泪都出来了,朱文至只当弟弟也是受了感动,还递了块帕子过来。朱翰之只得接了,背过身去擦干泪水,顺便调整表情。
等到众人都感动完了,吕仲昆开口道:“章三姑娘,关于太孙殿下离开之后的善后之事,我还要跟令祖父好好商议一番,看能不能拿出个更好的章程来,不知什么时候方便,请他老人家上山一趟?”
朱翰之连忙转过身来插嘴道:“姨祖父腿脚不大好,每次上山都辛苦无比,何必要他老人家再受这个苦楚?我们上章家去说话就好了,只要寻个合适的时间,章家只留下知情之人,让其他人出去,也不怕会引人注目。我记得章家的宅子是在村子边上,连着一片水田,田的那边就是山脚,从小路过去是极方便的。”接着他又转向朱文至:“兄长也可顺便看望一下章大龘奶奶,你不是说她近日身子不大好么?”
朱文至醒过神来,忙道:“是,是,我正想去看她呢,只是担心不方便。”犹豫了一下,瞥向胡四海:“你也该去一趟,向章家人赔礼道歉的,尤其是姨母,因为你,受了好大委屈!”
胡四海又羞又愧,低头小声应了。
明弯想起父亲交待的话,便道:“胡公公,您别怪我多嘴,那天的事您也太莽撞了些。我祖父说了,您若有事,只管来家里找人,何必悄悄儿去见我大伯娘?有些事,外人不清楚,见了你跟我大伯娘私下往来,难免要猜忌的,我们又不好辩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